水利局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工作總結

時間:2022-12-29 02:54:00

導語:水利局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利局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工作總結

一、改制前的基本情況

我縣現有100座中小型水庫(其中:3座中型水庫,20座小(一)型水庫,77座小(二)型水庫),3條萬畝以上圩堤。窯里水庫、田南水庫、黃泥埠水庫等3座中型水庫和贛東大堤、縣城防洪工程、三湖聯圩為縣國有水管單位。3座中型水庫管理局均為自收自支副科級事業單位,在冊干部職工448人(含離退休人員),改制前負債648萬元,虧損310萬元,僅養老保險金就拖欠300多萬元,贛東大堤、縣城防洪工程、三湖聯圩等3條堤防管理局為財政全額撥款副科級事業單位,在冊干部職工35人(含離退休人員)。其他小型水利工程均為鄉村管理的非國有水管單位。20*年,田南水庫、黃泥埠水庫按照縣委、縣政府的安排已進行了產權制度改革,通過拍賣電站和果園籌集資金已經置換職工124人,這次的改制是在此基礎上進行的。

二、改制的主要做法

根據縣政府的安排和部署,我縣的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分兩步進行:20*年3月31日之前完成國有水管單位的改制工作;20*年底之前完成農村小型水利工程改制工作。因此,20*年上半年起,我們組織開展了國有水管單位的改制工作,由于純公益性的贛江河道堤防管理局、縣城防洪工程管理局、三湖聯圩工程管理局屬財政全額撥款單位,縣政府決定這三個單位維持現狀不變,因此,改制工作的重點放在了窯里、田南、黃泥埠3座水庫上,主要做法是:

(一)認真制定方案。改革工作的第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制定方案,對此,我們十分重視。首先是認真制定了全縣水管體制改革方案。為使全縣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工作順利進行,根據省政府贛府發〔20*〕22號文和市政府吉府發〔20*〕3號文精神,我們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草擬了《*縣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經過上下反復討論修改,上報縣委、縣政府。縣委、縣政府在召開2次專題會議研究后,于20*年12月以縣政府名義下發了《關于印發*縣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干府字〔20*〕58號),明確了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的工作目標、范圍、時間、內容和步驟,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操作性。同時還強化了組織領導,縣里成立了水管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由縣委分管副書記任組長,縣政府常務副縣長、分管副縣長、縣水利局局長為副組長,其他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為小組成員。改制的各項工作在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下進行,在組織上為全縣水管體制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其次是認真制定了中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方案。根據縣政府下發的全縣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在廣泛聽取水庫職工意見的基礎上,各水庫研究制定了自己的改制方案,報縣水利局審批。縣水利局經認真研究后批準執行。各水庫的改制方案對改制的基本原則和具體政策、工作程序都作了明確詳細的規定,為水庫改制提供了一個全方位的操作規程。

(二)大力宣傳動員。為了轉變職工的觀念,動員職工積極參與改制,我們組織了5個改制工作組深入到水庫的基層。工作組人員隨身攜帶改制文件、《公司法》向職工宣傳改制的形勢和政策,宣傳改制對單位、對職工的好處,與職工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掌握職工思想動態,針對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此外,還利用黑板報和各種會議進行宣傳,3座水庫共出10期黑板報,召開大小會議50多次,散發材料1000余份。通過宣傳動員,大多數干部職工轉變了觀念,提高了認識,積極投身于改制之中,使改制工作健康穩妥地進行。除改制初期一些職工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到縣里上訪過一次外,改制正式實施的全過程非常平穩、順利。絕大多數職工對改制的結果比較滿意。

(三)科學定性定編。按照省、市對水管單位定員定編的標準,我們對國有水管單位進行了分類定性,對承擔防洪、排澇的3個堤防管理局定性為純公益性事業單位,對既承擔防洪、排澇,又具有水力發電水面養殖等經營性收入的3座水庫管理局定性為準公益性事業單位;從窯里、田南水庫剝離出來的純經營性質的水電股份公司定性為民營企業;3個堤防管理局暫維持現有人員、編制不變;窯里、田南、黃泥埠水庫管理局核定財政全額撥款編制分別為16人、9人、9人,除縣政府、縣委組織部任命的11名干部和1名烈士遺屬外,其余22人由縣公開招考錄用工作領導小組按招考細則進行公開招錄。水庫管理局只定財政撥款編制,不另增加定員。防汛抗旱期間人手不足時,可聘請季節工。水庫也不設立維修養護企業,工程維修面向社會公開招標,聘請有資質的維修養護隊伍進行維修,既便于管理,又節約經費。小型水庫定編的原則是:小(一)型水庫不少于2人,小(二)型水庫不少于1人,經費按管理權限由鄉村解決。

(四)股份制改造經營性資產。對窯里水庫的6個水電站、1個供電站和田南水庫的2個水電站等經營性資產,我們把它們從窯里水庫管理局、田南水庫管理局剝離出來,并爭取了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不向社會拍賣,而由窯里水庫、田南水庫已置換身份的職工自愿入股購買,實行股份制改造。組建窯里水庫、田南水庫2個股份公司,股份公司隸屬縣水利局管理。為了搞好資產評估,我們聘請了有資質的評估單位按現價進行了資產評估,評估資產總價為1531.7萬元,其中:窯里水庫電站裝機3250千瓦,評估價為1426.7萬元,田南水庫電站裝機660千瓦,評估價為1*萬元。為了盡最大努力讓利于職工,我們積極爭取縣委、縣政府的關照,將水庫改制的費用成本總額定為電站的出讓價,以最大的優惠價賣給窯里水庫、田南水庫職工,縣政府不要一分錢。最終確定窯里水庫電站790萬元,田南水庫電站75萬元,分別占評估價的55.4%和71.4%。為抓好經營性資產股份制改造,根據國家有關法律及規定,我們在反復征求職工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水電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募集實施辦法》、《水電股份有限公司章程》、《水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董事及監事會主席、監事選舉辦法》,并幫助職工分析股份公司的經濟效益和美好前景,發動職工入股。到規定的入股截止時間3月3日為止,共有262人入股,占可入股人數的96%,我們還組織召開了股東大會,由股東民主選舉產生了董事會、監事會成員。目前,窯里、田南兩個股份公司運轉正常。

(五)公平競爭上崗。在水庫職工全部置換身份后,公開招考錄用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競爭上崗考試考核辦法,考試以語文基礎知識和水利專業知識為主要內容,采取筆試和工齡加分的辦法擇優錄用3座水庫管理局財政全額撥款工作人員。招考錄用全過程由領導小組負責組織、縣紀律監察部門監督,做到了規范操作,嚴格保密,確保了招考錄用工作的公開、公平、公正性。經過考試和考核,從參加考試的1*名職工中擇優錄用了22名工作人員,錄用人員當中,有中專以上文憑的占77.3%,高中的占22.7%,其中專業技術人員占54.5%,人員整體素質有了明顯提高。收到了組織滿意、職工滿意的良好效果。

(六)科學測算經費。在縣委、縣政府的組織下,縣財政局派員組成經費測算組,對3座中型水庫收支情況進行了調查和經費測算,現已制定兩種方案,報縣政府審定。此外,我們還打算進行水費收繳體制改革,建議縣政府改變現行做法,把中型水庫收取水費改由灌區鄉鎮收取,直接上繳縣財政,并按一定比例返還鄉鎮,現正在征求鄉鎮意見,草擬管理辦法。實施后既能增加水費收入,又能減輕水管單位的工作壓力。

三、改制的主要成效

(一)職工思想觀念產生了明顯轉變。通過改制,不少職工從不理解到理解,從反對到支持、擁護、積極參與改制,思想觀念產生了根本的轉變,改革的意識越來越強。截止3月31日,363名(含20*年124名)職工簽訂了解除勞動關系合同,領取了足額的經濟補償金,占應解除勞動關系人數371人的97.8%。

(二)職工的根本利益得到切實維護。一是管理局工作人員的利益得到維護。34名管理局工作人員工資、社會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全部由縣財政負擔,并核定到個人,工作人員吃了定心丸,無后顧之憂。二是已置換身份的職工利益得到維護。在確保職工領到足額的經濟補償金的前提下,我們將3座水庫多年來欠交的社保金300多萬元一次性交清,并將社保手冊發到每個職工手中。窯里水庫、田南水庫股份公司每個股東除通過入股能拿到紅利外,在公司上班的人員還可拿到工資,不上班人員也可從事其他工作增加收入。三是離退休人員遺屬人員利益得到維護。43名離退休人員全部由社保局按時發放工資,每人一次性領取了政策性補貼5000元,23名遺屬人員也領到了足額的撫恤金。

(三)水庫管理局能輕裝上陣。一是經濟負擔明顯減輕。由于實行3座水庫改制資金統籌調劑使用,3座水庫所欠債務648萬元已全部還清。實現了零負債運行。此外,人員工資、基本開支全部列入縣財政預算,再也不用為工資、開支發愁。二是工作范圍更加集中。發電渠道由股份公司負責日常維護,水費將由鄉鎮收取,渠道清淤由用水協會負責,管理局可集中精力抓好水庫樞紐工程管理和防汛抗旱工作,為履行好水庫的主要職責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四)水庫管理局經費得到保障。改制后水庫管理局轉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實行“收支兩條線”,全部收入上繳縣財政。而水庫基本開支、人員工資和維修養護經費由縣財政承擔,并實行動態核算,適時調整財政補貼額度,使經費有了可靠的保障。

(五)國有資產實現了保值、增值。股份制改造后,水電站等國有經營性資產轉為民營資產,股份公司精減人員,發電人員從原來的99人減少為60人,壓縮各種費用,加強內部管理,實行職工工資與效益掛鉤,各項開支大大壓縮,資產運行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

我縣的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工作雖然有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改制前期由于宣傳工作沒到位,職工有較大的抵觸情緒,發生了職工到縣里上訪事件。二是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動作不大,行動不快。今后我們將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步伐,爭取今年內全面完成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