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消費糾紛調解總結
時間:2022-03-02 02:44:00
導語:工商消費糾紛調解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認真傾聽法。聆聽是表示關懷的一種方式,是交流的基本要求。認真傾聽投訴人的反映,堅決不以先入為主的觀念來進行判斷,不忙于用部分的事實情況作出輕率的結論。這不僅能讓投訴人感受到工商干部對其意見的尊重,而且有助于培養消費者對工商干部的信任感,使投訴人容易接受工商干部最終的調處意見。
二、情感引導法。在當事人情緒激動的時候,工商干部根據投訴人的情緒反映和心理變化,來調整自己的語氣,做到目光期待,語言誠懇,手勢恰當,表情和藹,以情動人,自始至終以自己態度的感染力,使投訴人對工商干部產生一種友好相處的親近感,并從非理性的情緒轉入理性情緒。
三、循循善誘法。調解就是說服教育,引導雙方當事人在互諒互讓、平等協商的基礎上達成一致意見的過程。說服教育要循序漸進,逐步誘導,引導雙方換位思考,提高說服力,使雙方認識到調解有利于從根本上解決矛盾、化解糾紛的重要意義,從而說服當事人本著互諒互讓、平等協商的方式解決爭議。
四、以理服人法。依法進行調解,立場堅定,以理服人,不“和稀泥”或強迫壓制當事人,不急于求成,耐心、細心、誠心,通過擺事實、講道理,逐步引導當事人通過自愿、平等協商,達成調解協議。
五、語言技巧法。從某種意義上講,調解是靠調解人員“說”成的,恰當的運用語言技巧,常常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調解中,要能說、會說、巧說。因人而言,言語嚴謹樸實、通俗易懂,言之中肯、言之有據,不講臟話,不挖苦、諷刺,不隨便亂說,不隨便表態、許諾。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喻之以法、勸之以行”。
六、原因分析法。查清事實、分清是非是進行調解的前提,是調解的“鑰匙”,是調解能否成功的關鍵。綜合分析糾紛發生的根源,找到原因,才能對“癥”下藥,才能有的放矢地做當事人的思想工作,才能從根源上化解矛盾,解決糾紛。
七、面對面調解法。雙方當事人都同意調解且爭議不大的糾紛,可直接調解。在工商干部的指導下,雙方當事人著重就爭議的標的數額、履行期限、履行方式等進行充分協商,達成協議。此法適用于雙方爭議不大的案件。
八、背對背調解法。雙方當事人爭議較大或情緒比較對立,背對背調解較為適宜。調解人員分別和雙方當事人談話,了解情況,做當事人的思想工作,待雙方當事人的思想顧慮消除了,分歧縮小了,意見基本趨于一致了,再通知雙方面對面進行調解。
九、求同存異法。在進行調解過程中,要善于抓住雙方當事人的共同點,抓住雙方對某一基本事實的共同認識,并以此為突破口,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以案說法,引導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不能執著于具體問題誰對誰錯,誰先誰后,而要善于放大雙方都認同的部分,進而引導雙方達成互諒互讓。
十、換位思維法。調解中如果一方或雙方當事人非常執拗,多次調解仍無效時,調解人員則有意識地讓被勸說者設想自己處于對方的位置、立場,設身處地地去理解、體會對方的處境和心情,以縮短與對方當事人的心理距離,緩解對立情緒,進而改變其態度、思想觀念,達到調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