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局行政效能建設整改成果總結

時間:2022-03-02 03:23:00

導語:工商局行政效能建設整改成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商局行政效能建設整改成果總結

一、查找問題,深刻剖析。

我局在扎實開展效能建設進入整改階段時,在全系統干部職工圍繞“五個對照”開展“思想大解放、推動大發展”討論的基礎上。向全市社會各界發放征求意見表(函)8200份,市局、各區(縣)局、基層工商所分別召開了49次五個層次的座談會:行風監督員座談會、被處罰當事人座談會、個體戶和企業代表座談會、地方政府和街道座談會、人大、政協和相關部門代表座談會,征求他們對工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共收集到意見、建議96條。由下而上梳理出我局存在的六個方面問題:一是思想不解放,創新意識不夠強。個別干部缺乏干事創業激情,精神狀態不佳,開拓創新意識不強,思想僵化,墨守成規,對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不認真研究,存在畏難情緒;二是辦事效率、服務水平不高。個別干部不認真履行工作崗位職責,工作不夠積極主動,辦事拖拉、推諉扯皮,慢作為甚至不作為;三是政令不暢通,對上級的安排部署執行不力,落實不夠;四是廉政意識不強。有時個別干部利用“案費證照”搞“吃拿卡要報”,給了好處就亂辦事、不給好處就不辦事,對公共財物鋪張浪費,大手大腳;五是執法不規范。個別干部不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政策、法規辦事,存在執法不嚴、執法不公、執法不文明、違規收費現象;六是工作不在狀態。有的上下班遲到早退,個別同志工作時間打游戲,得過且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二、認真整改,效果明顯。

查找問題是基礎,最終目的在于抓好落實、解決問題、推動工作,加快發展。為此,我局認真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內容、措施、時間和責任人,向社會作出了公開承諾。整改中,堅持抓住重點,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局效能辦加強督查,力求取得實效,讓干部受教育,讓群眾得實惠,以整改的實際行動取信于民,樹立工商部門良好形象。

(一)扎實開展“五個一”工程,增強五力五風,切實解決好干部能力問題。

效能建設關鍵在“人”,核心在于人的能力,在整改過程中,我局將提高干部素質放在首位,繼續大力開展以“五個一工程”為主線的工商文化建設,突出教育培訓。全面增強工商系統干部職工履職盡責的本領、服務發展的本領、依法行政的本領和做好群眾工作的本領。同時,我局通過開展紀律作風整頓、教育培訓、文明創建等活動,積極倡導增強“五力”,樹立五種新風,促進行業風氣極大轉變。“五力、五風”即:增強學習力,樹立勤學善思的新風;增強創造力,樹立開拓進取的新風;增強執行力,樹立真抓實干的新風;增強親和力,樹立為民服務的新風;增強自律力,樹立依法行政的新風。為了加快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造就一批能夠擔當起瀘州市工商行政管理事業重任的領導人才,為瀘州市工商行政管理事業全面發展提供后續力量,制定并下發了《中共瀘州市工商局黨組加快優秀年輕干部培養選拔的實施意見》。通過這些有力措施,使全系統面貌發生了可喜變化,風氣正了,人心齊了,形成了人人謀工作,事事爭先進的良好局面。

(二)破除四種觀念,實現“四化”建設,切實解決好思想認識問題。

堅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組織干部職工認真學習了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省委九屆六次和市委六屆八次全會精神;繼續開展“思想大解放、推動大發展”大討論,緊扣市委市政府推進“四個四”發展戰略,實現跨越發展的現實需要,立足工商職能,著力破除四種觀念,即:一是破除“就工商論工商”的本位思想,樹立“地方發展我發展,我為瀘州做貢獻”的發展意識;二是破除以管理者自居、重管理輕服務的思想,樹立監管與發展、監管與服務、監管與維權、監管與執法相統一的大局意識;三是破除條條框框的束縛,樹立“非禁即入”、“非禁發照”、“非禁不罰”的開拓意識;四是破除休閑松散、節奏緩慢的工作方式,樹立優質高效、快人一步的機遇意識。通過以上整改措施,全市工商干部人心思變、人心思進,精神振奮、斗志高昂,加快瀘州發展、加快工商事業發展的事業心、責任感明顯增強,“人人講奉獻、事事講效能”的風氣逐步形成。

同時,積極推進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四化”建設。為確保政令暢通、提高工作效能、規范執法行為、主動服務于民,制定并認真貫徹執行《四川省瀘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行政行為“紅線制度”》,對干部職工行政行為進行進一步規范、管理和約束。同時,進一步改進行政執法的指導思想和作風,推行日常監管一律“三不檢查”,行政處罰“五不罰款”,全面實行行政執法回訪制;嚴格規范自由裁量權,堅決克服多頭執法、執法不公甚至執法違法等現象;監管上實行柔性執法和人性化管理,積極推行輕微問題告誡、突出問題約見、管理責任建議等管理方式,對可能出現的違法行為提前“打招呼”提醒;對有違法行為但法律無具體罰則的實行行政約見,督促整改;對法律有明確罰則,先責令改正,逾期不改,再行處罰,并實行管理責任建議。先后對多家輕微違法企業實行了行政約見,行政指導效果明顯,寬嚴適度的監管執法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三)細化“三項制度”,突出“三個重點”,切實解決好責任落實問題。

進一步完善了“三項制度”,建立全市工商系統實施“三項制度”、落實“三問”的新機制。首問責任制明確了首問接待人;推行崗位制度,有效地解決了工作中推諉扯皮、敷衍搪塞、久辦無果等效能癥結。限時辦結制強化了“限時”的概念、“提速”的理念。明確規定了全市工商機關辦理行政審批、非行政審批確認、登記、備案等公共服務事項的承諾時限、最高時限。責任追究制拓寬了問責外延,拉長了追責鏈條。把行政審批、日常行為規范、市場監管、不良行為、執法過錯等納入問責內容,以形成從首問負責到限時辦結,從各項具體工商業務到市場監管執法,從八小時以內到八小時以外,建立起全方位、全覆蓋問責追究體系。

1、進一步抓好行政審批工作。以落實“兩集中,兩到位,兩個100%”為重點,提速放權、“快”字當先。認真清理行政審批事項,把分散在相關業務科的工商行政審批事項、非行政審批登記、備案、核準事項100%進駐政務中心的工商窗口。一是盡量精簡行政審批事項。實行“非禁即入”,凡不符合《行政許可法》設定要求的行政審批事項一律予以取消。全面的、創造性的落實總局、省局在市場準入方面的種種寬松政策。二是想方設法提高行政審批速度。一方面建立重點項目“綠色通道”,對重點項目一律特事特辦、急事急辦。通過極力爭取,獲得了國家工商總局外商投資企業登記授權,瀘州外資企業辦照不用再跑省局,使得辦事成本更低,辦事效率更高;二方面簡政放權,積極推進行政審批權相對集中改革,全面推行行政審批“一審一核”制度。由窗口人員負責一般行政審批事項的受理、審查、審批工作。重大特殊行政審批事項,局領導親自到現場、審批、發照;三方面是加強電子政務建設,全面推行網上年檢、戶外廣告網上審批,開通了名稱核準遠程審批網絡,企業足不出戶就能及時辦理。三是極力縮短行政審批時限。在法定時限內,挑戰極限,盡量縮短時間。工商窗口長期堅持實行“七辦”原則:急事急辦、特事特辦、新事新辦、好事多辦、能辦必辦、難事想法辦、本部門不能辦的及時轉辦。讓辦事者高興而來,滿意而歸。今年來,各級政務中心工商窗口共辦理各類行政審批13780件,均在承諾時限內提前辦結,辦事群眾對工商行政審批的滿意率達到100%。

2、進一步抓好為民服務工作。為全面提高服務水平和工作效率,出臺了并認真貫徹執行《全力服務瀘州經濟加快發展實施意見》,全系統高舉服務瀘州經濟發展的旗幟,把工商的整個職能和工作全部融入到加快發展的主旋律中,全力服從于發展、服務于發展。工作中要求每個干部職工堅持做到“五個一”、“四個不讓”,即:一張笑臉相迎、一句問候暖心、一把椅子讓座、一杯熱茶相待、一個滿意的結果;不讓政策在這里受阻,不讓群眾在這里冷遇,不讓時間在這里拖延,不讓差錯在這里出現,政務服務中心工商窗口為服務對象提供“四心、八項服務”,即對服務對象切實做到熱心、誠心、細心、耐心,提供政策服務、優質服務、高效服務、便民服務、預約服務、上門服務、跟蹤服務、延時服務,努力做到“急企業所急、想企業所想”。特別是對重點項目、支柱產業、工業園區、招商引資等工業企業給予重點支持幫助,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和困難。從6月開始,市政務中心啟動電子監察系統,窗口積極與中心接軌,配合中心運行電子監察系統,主動接受監督。針對部分企業提交資料不規范的問題,專門制訂了登記申請書、公司章程、股東會決議等登記資料范本,為企業提供方便。廣泛推行“紅盾聯系卡”、“工商服務卡”。通過以人為本,優質高效的服務,工商局公眾形象和社會滿意度不斷提升。

3、進一步抓好效能監察工作。提高機關效能,必須靠監督來保障。局黨組針對工商系統面寬、點散、人多的實際,制定了與“三項制度”相配套的《瀘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行政效能監察實施辦法》等一系列行政效能建設制度,界定影響行政效能建設的“高壓線”和“雷區”。繼續推行政務公開,提升執法公正、透明、公平。成立了效能建設督查組,專門對部門及下屬各單位執行政令、履行職責、工作效率、工作質量以及干部紀律作風情況進行經常性的明查暗訪,隨時發現和解決作風建設、效能建設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通過對違反制度的單位和干部職工進行問責通報,起到了較好的警示作用。

通過機關行政效能建設的整改,通過加強行政效能建設,干部職工推諉扯皮、辦事拖拉、態度生硬的衙門作風不見了。辦事效率大幅度提升,各項行政審批事項無一例延時發生,各項業務工作得以有序、有效地推進,獲得了社會好評。如在“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處理中,全市工商系統反應敏捷,行動迅速,措施有力。各級領導親自帶隊,全體干部職工不分節假日,連續作戰,清理了全市上萬個奶粉經營戶,確保了公布的問題奶粉全部下架,把食品安全事件的危害程度降至最低,得到了省局督查組高度評價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批示表揚。2008年10月29日,召開了“全國17省、市工商局保護瀘州老窖商標專用權協作會”,截至目前,瀘州市工商局已與全國37個省、市工商局簽訂了《保護瀘州老窖商標專用權合作協議》。為在全國范圍內保護好瀘州老窖商標專用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瀘州市工商局的創舉受到了參會工商局和市委、市政府以及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充分肯定。市工商局通過了市級文明單位驗收,瀘縣工商局通過了省級最佳文明單位驗收。納溪區局、合江縣局被地方黨委、政府表彰為效能建設示范單位。納溪區工商局被瀘州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市級優質服務機關,是全市獲此殊榮的10個行政機關之一。

效能的整改方面盡管取得預期效果,但還會有新的問題出現,這就要求我們在效能建設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不斷加以改進,使我局在效能建設中,樹立良好的工商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