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十一五防洪工作總結
時間:2022-07-21 10:01:00
導語:縣十一五防洪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十一五”是我縣水利水電事業進一步發展的五年,在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州水利水電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進取,抓住機遇,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在新世紀的治水思路,按照疏堵結合、化洪為益的原則,對各河道進行科學整治。以人為本,加強對防洪工程的投資力度,不斷增強防災抗災能力,為全縣社會經濟健康持續發展和群眾
安居樂業提供了有力支撐和保障。
一、基本情況
**縣境內河流分金沙江、瀾滄江兩大水系。均由南向北平行,貫穿全縣境內大斷裂帶,構成我縣山川由西向東相間排列,山峰高峻、地質地形復雜。金沙江在我縣境內的流程為250公里,流域面積4312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59.3%;瀾滄江在縣內的流程為150公里,流域面積2961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40.7%。
全縣共有中小河流333條,流長1029公里,分別注入金沙江、瀾滄江,河流在沿兩岸成放射狀分布,由于沿江兩岸山高坡陡,大多河流形成短小、湍急的格局,并且切割較深,使河道源流短,縱坡大,河床坡降不均,谷深岸陡,呈“v”型河谷,據統計,境內流域面積在150—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共有7條,1000—2000平方公里的河流1條,其余河流流域面積均小于150平方公里。境內中小河流洪澇災害具有汛期洪澇災害頻繁、突發性強,漲幅變化大、含沙量大,沖刷力強,破壞性大等特點。
十一五以來,遭受2006年特大雪災,2007年澇災災害,造成夏季多雨,洪災、澇災、泥石流災害頻繁,旱洪交錯。據統計,4年來全縣農田受災面積達21883公傾,其中:成災面積15553公傾,絕收面積6330公傾,造成糧食減產1853萬公斤;大小牲畜死亡30652頭/只;農村人畜飲水設施毀壞125.35千米,造成2.98萬人次及13790頭/只大小牲畜飲用水困難,同時給全縣交通、電力、林業、建筑、電信等行業也不同程度受災,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28549.5萬元。
二、“十一五”期間防洪工程建設取得了主要成效
我縣地處偏遠山區,屬于極高山地區,由于受復雜的地理環境和地質地貌,山地災害和水患災害十分頻繁,是影響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為減少洪澇災害損失,建設安全可靠的防洪減災體系,五年來,我局進一步加強了水利建設,建立了防災和抗、救災常設機構,投入大量資金,調撥物資以抗御洪澇災害,并實行以“預防為主,防抗并舉”的方針,明顯提高了對中小河流洪澇災害的抗御能力,同時,努力推進防汛規范化、制度化建設,加強對洪澇的科學管理,編制完成了《**縣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十一五”以來共向上級部門爭取項目資金385萬元,補助水泥1582噸,新建霞若二中、奔子欄水邊河防洪等防洪工程項目14件,新建防洪堤5289米,同時進一步加強對城市防洪工作的投入力度,由國土部門投入獎金5800余萬元,實施**縣城直溪河防洪工程34.58公里。通過認真開展工作,五年來全縣范圍內未發生大的災情,有效的減輕了受災經濟損失。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縣中小河流分布廣、戰線長、數量大、治理難度大。由于經費等因素的制約,地方財政困難,河流治理投入非常有限,難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防洪減災的需求。防洪工程建設中還存在不少問題:
(1)全縣重點河道堤防工程設防標準低,防洪能力差,河道險口險段多,難以抵擋較大洪水;永久性堤防建設少,大部份均屬土堤,耐沖刷性能差,容易造成決堤。全縣有防洪要求的河流長度為389.5公里,堤防總長僅有34公里,僅占河流長度的8.73%,也就是說有近92%的河道沒有設防,防洪能力相當差。已經設防的標準也低,防洪標準小于5年一遇的有23公里,占堤防總長的34.3%,僅能防御一般洪水。就**“每年有小災,三年一大災,無災不成年”的防洪形勢,遠遠滿足不了防洪需求。
(2)水土流失嚴重,河道泄洪能力衰減。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生態植被遭到人為的破壞,生態環境不斷惡化。2004年衛星遙感調查,全縣水土流失面積1408.1平方公里,境內河流淤積、河床抬高、行洪能力降低,旱洪災害呈逐年加劇的趨勢,其損失一年比一年大?!笆濉币詠恚骷壖哟罅怂亮魇е卫硖貏e是退耕還林的力度,生態得到了很好的恢復,生態惡化的局面得到有效扼制,并有所改善,但目前我縣水土流失依然十分突出。
(3)人為侵占河道的現象時有發生,河道過水斷面逐漸縮小,致使部分區域防洪排澇標準降低。近幾年來,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基本建設項目不斷增多,沿河違章建筑、圍堤種植、穿堤取水和違章采砂以及基本建設特別是公路建設侵占河道,大量棄土石下河,影響行洪的現象突出,嚴重妨礙了各條河道行洪安全。
(4)由于**縣地方經濟薄弱,屬國家特困縣,財力有限,也無錢投入到中小河流的治理,防洪工程建設嚴重滯后,形不成完整的防洪抗災體系?!笆晃濉币詠黼m引起了各級領導的關注,加大了這方面的投入,但并未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狀況。
在今后一段時期,我縣防洪工程建設的基本思路是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針對我縣中小河流分布廣、洪澇災害頻繁及防洪設施薄弱等突出問題,以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根本,以提高城鄉防洪減災能力為目的,以河道疏浚防護等工程措施和防洪非工程措施為手段,突出重點,量力而行,以保護城鎮及農村防洪安全為目標,以洪水風險較高的珠巴龍河、直溪河治理為重點,保障全縣防洪安全和糧食安全,促進我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支撐全縣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 上一篇:建立良好師生關系途徑論文
- 下一篇:交通局長在十二五規劃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