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完善服務管理總結
時間:2022-06-14 04:27:00
導語:科技局完善服務管理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3月。這次公開、公平、公正的中層干部全員下崗、競崗再上崗,因事設崗、量才上崗、滿員滿崗,實現了中層干部隊伍年齡、知識、性格、經歷等方面更優化。這次全員競崗,打破了身份限制,打破了論資排輩的老框框,使優秀的科技管理人才脫穎而出,機關干部職工都競到適合自已的工作崗位,有7名干部走上了中層干部崗位,同時也讓大家擁有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進一步增強干部職工的主人翁意識。干部職工通過公開演講、民主測評等方法競爭上崗,達到公開、公平、公正競爭的目的也是對我局干部職工德、能、勤、績等各方面的一次全面檢驗,對其今后開展工作起到鞭笞激勵作用,同時也為我縣科技事業全面進步、兩型社會”先導區建設的推進以及實現經濟社會繼續、穩定、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證。
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年。局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解放思想,務實創新,積極投身“兩型社會”改革試驗,使全縣科技工作呈現又好又快發展的鮮活勢頭,榮獲了-年度全國科技進步考核先進縣”稱號。現簡要總結如下:
(一)完善科技服務網絡。
選派9名市、縣科技特派員入駐9個村(合作社、企業)成立了特派員領導小組,1開展科技特派員工作。5月。制定下發了縣年縣派農業類科技特派員試點工作方案》和《縣科技特派員考核試行方法》兩個文件,先后于4月28日、5月22日、9月10日組織召開了科技特派員協調會、下派動員會、座談會議,研究部署相關工作,并于5月27日-6月15日開展了科技特派員工作情況現場督查和調研活動。爭取市級科技項目資金40萬元,縣本級配套20萬元,支持9個駐點單位轉化推廣無性系良種茶、中華鱉速凍飼料等新品種、新技術27項,9名特派員月人均駐點12次,共駐點499天次,舉辦優質稻栽培、魚蚌混養等實用技術培訓38期1870人次,新辦靖港漁業合作社魚丸加工、喬口山農副產品加工廠2個,帶動茶園等4個村(合作社)產業結構調整。
組織我縣千龍茶葉等4個農村科技合作社負責人參與了全市農業科技合作社現場經驗交流會,2加強農村科技專業合作社建設。6月6日。千龍茶葉廠長楊正武代表我縣在會上作了典型發言。指導支持種糧合作社推廣晚稻“雜交水稻Y兩優327新品種”等新成果、新技術4項,Y兩優327新品種種植面積達7000畝,優質稻畝產由700斤提高到800斤,稻谷收購價格由80元/100斤提高到120元/100斤,每畝增加產值360元。選派羅軍武等4名專家支持種糧等4個合作社,為田心坪合作社聘請了農大吳博士任科技顧問。
建立了科普圖書室,3加快實施科技入戶工程。重點培育茶園村科技助農通車核心示范站。培育了以合作社為重點的示范戶101戶。2月20日,組織駐縣科技特派員、涉農部門分管領導、專業技術人員共24人召開了冰雪災害科技減災補損專家座談會,針對我縣受災嚴重的珍珠、柑橘、茶葉等產業編制了減災補損實用技術手冊。利用“96318和助農直通車信息服務平臺群發手足口病、地震災害防治、速生茶繁殖技術等科技信息4000余次。邀請農大教授等現場出診13次,解決中崛果業紅堤保產等技術難題15個。
(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組織申報了資源節約、節能減排、環保等方面的項目,1積極爭取上級資金。今年我局圍繞“兩型社會”建設。積極爭取上級科技管理部門對我縣項目的支持,全年共爭取省、市科技(科協、知識產權)項目50個,位資金1663.5萬元
10月13日,2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為推動我縣高新技術產業升級。特邀省財政、科技廳專家對縣內規模以上企業負責人、干事等約200人進行了高新技術企業享受的優惠政策及認定操作順序輔導培訓,為鼓勵企業建立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增強企業發展后勁作了深刻動員。今年我縣共有22家高新技術企業(含擁有高新技術產品的非高新技術企業2家)元月至11月完成高新技術產值55.97億元,同比增長22.16%預計全年高新技術產值達58.6億元,同比增長24.8%
(三)抓好示范推廣工作。
經費總額100萬元,1農業科技示范與推廣。今年下達縣級科技計劃項目2批26個。其中用于農業科技示范和推廣項目的有15個經費56.5萬元,占縣級科技三項費用的56.5%
縣共轉化推廣“鋰離子電池負極資料產業化”聚晶石的生產制配方法”珍稀菌新品種選育與規范化栽培”等科技成果、技術37項。其中,2積極轉化科技新成果、新技術。今年。黑金剛實業有限公司自行設計和制造的高風壓潛孔沖擊器和鉆頭”能與阿特拉斯等世界著名制造公司生產的產品相配套,廣泛應用于土石方工程、礦山開采、水井工程和建筑工程等工地,今年將實現產值5000萬元,利稅630萬元,創匯280萬美元。華越食品有限公司與農大合作轉化的強化大豆膳食纖維豆制品,解決了豆渣的浪費和環境污染問題,有效提高資源利用率和回報率。
(四)樹立現代科普理念。
聯合縣新農村辦等六部門以望新農辦發〔〕1號文件向各鄉鎮下發了開展農民素質教育實用技術培訓通知,1科普培訓。3月13日。全縣14個鄉鎮19個新農村開展培訓19期2580人次,培訓內容涵蓋防災減災科普知識、蔬菜種植、花卉培植、畜禽養殖、優質稻栽培、種養加工新技術等方面,為農民致富快富奔小康提供了一條便捷的快車道
協助農民守業致富,2科技下鄉。為提高農民科學素養。局共組織開展了3次科技下鄉活動。3月3日,災后凍死蚌處置和疫病防治技術講座在東城鎮金鉤寺珍珠養殖基地舉辦,省農科院和省畜牧水產研究所專家主講,260多戶珍珠養殖戶現場聽課和咨詢;3月6日,速生菜種植技術和提高種苗成活技術講座在雷鋒鎮真人橋村舉辦,農大蔡雁平教授、中南林科院莊興盛教授主講。培訓后向村委捐贈了一批觀光型速生菜種和果木新品種,并現場示范了果樹凍葉修剪方法,真人橋、鋪村130戶農戶參加;9月16日,農民怎樣守業與致富”講座在靖港鎮復勝村舉辦,農大何代進教授主講,靖港鎮各村民組長及漁業合作社社員97人參加。培訓后,對在座的農民進行了科普素養問卷調查。
科技局全文刊印了《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重點展出了健康生活小知識等科普知識。3科普畫廊。鎮雷鋒路社區200米科普畫廊。
(五)培養科技帶頭人。
發展豬、沼、菜立體生產模式,1農村科技示范大戶。新培育鎮鄉楊、鎮等農村示范大戶10戶。其中田心坪農產品合作社社長建立了牲豬品改基地、人工授精站、山生態養殖小區。種植高效牧草,被中國科協、財政部評為“科普惠農興村計劃”項目農村科普帶頭人,并獎勵5萬元。
該基地被市科協評為全市“十佳科普示范基地”并獎勵2000元。2農村科普示范基地。新培育隆平貢米種植專業合作社生態優質稻種植基地。
(六)加強知識產權維護。
組織等30家企業負責人參與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所作的知識產權戰略演講會。10月13日,1組織知識產權戰略宣傳。企業層面:7月11日。舉辦規模以上企業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培訓,省財政、科技廳專家就高新產業政策及建立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對企業的重要性作專題培訓。青少年層面:指導縣第六中學將知識產權實踐活動納入教學計劃,開展“小創造、小發明、小制作”等競賽活動,勝利列入市第一批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試點學校。社會層面:4.26全國知識產權日期間,縣城22個社區制作了知識產權專欄。
9月8日-10月15日,2典型引路。一是開展知識產權調研。組織開展了規模以上企業知識產權調研,形成了全縣知識產權調研演講,摸清了企業知識產權現狀,提出了對策建議。二是培育知識產權優勢企業,著力培育華望蜂窩、中南傳動等知識產權優勢企業,華望蜂窩被列為市第一批知識產權優勢培育企業,將連續四年每年獲得10萬元資金支持。三是實施專利資助,依照外觀設計、實用新型、發明專利分別給予50010002000元/個的專利申請資助,全年專利授權量41件,發放資助4.60萬元。
全年專利申請量58件,3提高專利申請量。通過我局努力。較去年的42件增長38.1%
(七)增強繼續創新能力。
局認真組織縣政府、縣科技局、鎮、社區開展了創新型區縣、機關、鄉鎮、社區、學校、企業”創建活動,3月。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全社會參與的縣域創新體系。縣委、縣政府將創新納入縣對縣直各單位、各鄉鎮的年度工作績效考核,出臺了關于大力推動守業富民的若干意見》以此推進創新守業熱潮的形成;鎮投入1.2億元用于黑金剛等企業技改;泰嘉”長高”大力培養技術創新人才,建立創新平臺,相繼組建了金屬鋸切工程技術中心和高壓開關工程技術中心,并申報了創建省級創新型企業”通過創新型單位試點工作的廣泛開展,以點帶面整體推動了創新型建設,縣被評為市首批“創新型區縣”鎮被評定為市第一批“創新型鄉鎮”泰嘉新材料、長高集團被評定為市第一批“創新型企業”泰嘉新資料還通過了省“創新型企業”初審。
(八)借勢科交會。
為企業提供交流平臺。年科交會,1以技術為媒。局搜集企業技術需求24條,投融資需求12條,勝利簽約年產100萬m3粉煤灰加氣混凝土制品生產線等26個項目,簽約資金達19億元。
- 上一篇:在城鄉發展企業工作會的發言
- 下一篇:先進性教育會上的講話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