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司法工作情況總結
時間:2022-05-14 09:42:00
導語:市區司法工作情況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市司法行政系統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司法廳的統一部署和精心指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以貫徹落實黨的屆中全會精神為主線,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建設“平安”、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工作大局,開拓創新、扎實工作,找準市司法行政工作的立足點、著重點、切入點和突破點,發揮各項職能作用,積極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創建良好的社會法治環境。
一、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主要做法及成效
年,市局黨組堅持抓班子帶隊伍、抓基層夯基礎、抓落實重實效,各項工作都取得明顯的成效,特別是司法所建設有了重大突破,取得實質性進展;普法依法治理、法律援助、法律服務“三進”等工作,在原有良好的基礎上始終保持著強勁的發展勢頭。年5月日,、司法部聯合授予市依法治市領導小組辦公室“全國先進普法辦公室”稱號,授予臺江區“全國先進普法縣(市)區”稱號;年市局公證管理處被司法部評為崗位訓練先進集體;年12月26日,司法部授予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同志“全國首屆法律援助‘十佳’工作者”稱號,12月27日《人民日報》、《法制日報》以“用微笑化堅冰”為題,年月日《日報》以“援助并快樂著”為題,對丁萍同志的先進事跡做了報道。年,市委常委會議3次研究司法行政工作,其中2次是關于司法所建設,1次是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并決定從年起,把普法經費從每年30萬元增加到130萬元,由市財政預算并核撥。一年之內市委常委會議3次研究司法行政工作并幫助破解難題,在以往是極其少有的,工作經費增幅之大也是少見的。年8月,我局有3名正科級干部被市委提拔到副處級領導崗位上(其中1名副局長),一年內一次性提拔3名副處級干部是我局恢復組建27年來的首次。市委、市政府如此重視司法行政工作,既是新形勢下對司法行政作用的重新定位,更是我市司法行政機關積極作為,有為有位的體現。年,市司法局被省委、省政府評為全省第九屆精神文明先進單位。
(一)司法所建設取得顯著成績,基層基礎更加扎實。
1、司法所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一是收編建所工作全面完成。全市共有185個鄉鎮(街道)到年底,已全部建立司法所并基本完成收編工作,歸縣(市)區司法局管理。二是編制空缺問題初步解決。全市通過各種渠道補充司法助理員98名,其中通過公開考試錄用33名、接收軍轉干部26名、選調公務員39名。三是基礎設施有所改善。目前全市司法所有獨立辦公樓的3個、兩間以上辦公用房的115個、安裝電話的158個、配備電腦的116個、配備打印機、傳真機的71個、配備兩輪摩托車的61個、配備數碼照相機的36個。四是司法所作用進一步發揮。年全市司法所共直接調處各類重大疑難糾紛5731件,調處成功5482件,調解成功率達95.6%,防止民轉刑案件67件,防止非正常死亡32人(次)。
2、破解難題措施更加有力。司法所規范化建設是司法行政工作的一大難題。我市由于多年來在司法所建設上欠帳太多,人員缺編近50%,一時難以扭轉滯后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拖了全省的后腿,與省會中心城市的要求很不相稱,我們深感責任和壓力重大。年,省里進一步加大司法所建設力度,在省委常委《會議紀要》、省委組織部等五部門《關于加強基層司法所建設有關問題的通知》下發、年10月31日全省司法所建設工作會議召開后,市局黨組下大決心把司法所建設工作做為年我市司法行政工作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切實抓實抓好抓出成效。一是鼓干勁,振奮人心。1月份在長樂市召開“全市司法所規范化建設經驗交流會”,推廣典型經驗,再次部署并強調司法所建設工作。二是走出去,多方學習取經。5月底至6月初由市局主要領導和黨組成員帶隊組織13個縣(市)區司法局領導和基層科長前往個市學習考察司法所建設工作情況。局黨組專門聽取了考察情況匯報并研究制定了推進司法所建設的工作方案。三是勤匯報,取得支持。我局積極向市委報告省委常委會議精神、省五部門《通知》、省廳會議等一系列精神,并書面報告貫徹意見和建議。為此,市委常委會議兩次研究司法所建設工作,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袁榮祥同志在會上做出重要指示,市委分管和有關領導做了重要批示。根據市委領導的指示和批示精神,市局主動與市委組織部、市委政法委、市編辦、人事局等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并由市委政法委于8月23日牽頭召開以上五部門領導參加的協調會,統一了思想,于年9月29日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強司法所建設的意見》,在省五部門意見的基礎上,結合我市實際進行細化,使司法所建設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四是沉下去,把握重心。司法所建設重心在基層,年10月到11月市局黨組主要領導率局黨組成員及相關處室負責人,深入到10個縣(市)區和40多個鄉鎮(街道),一方面督促檢查司法所建設工作,深入調查研究,全面掌握情況,另一方面積極與縣(市)區、鄉鎮(街道)領導接觸,向他們宣傳司法所建設的重要意義以及上級領導的有關講話精神。市局領導還主動找有關縣(市)區委書記、縣(市)區長通報司法所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共同協商破解難題的辦法,并敦促解決。各縣(市)區司法局領導也積極協調溝通鄉鎮(街道)領導,爭取解決司法所辦公用房和人員福利待遇問題,都取得明顯效果。9月份前尚未真正落實收編工作的羅源、平潭、倉山、晉安、臺江等縣區,10月份以后先后完成了收編工作。此外,市局還多方籌集70多萬元,并發動市、長樂市、連江縣、馬尾區司法局共同扶持羅源、平潭、永泰、清4縣基層司法所的基礎設施建設。
3、人民調解組織排查調處矛盾糾紛能力進一步加強。一是人民調解組織規范化建設得到新加強。全市已有2334個人民調解委員會跨入規范化建設行列,占總數的73%。二是人民調解組織呈現多元化格局。鼓樓區率先在10個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中全部建立了專門調解工作室,已成功調解各類矛盾糾紛387件;56個鄉鎮設立了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聘請了300多名調解員,專門調解勞資糾紛。三是人民調解組織作用進一步發揮。年全市人民調解組織共調解各類矛盾糾紛30175件,調處成功28727件,調解成功率95.2%。特別是調處了1739件群眾熱切關注的焦點、難點矛盾糾紛,調解成功3145件久拖不決的重大疑難糾紛。
4、安置幫教工作更加扎實有效。一是落實有關政策,幫扶措施到位。年我市刑滿釋放人員中,有164人第一時間內實現直接就業,有692人通過親友關系接納就業,有1410人從事個體經營,有160多人在安置幫教實體工作,有150名納入低保范圍。二是集中排查清理,摸清對象總數。已查清我市共有刑滿釋放5年內人員10140人,解除勞教3年內的人員788人,其中已安置就業的1275人,從事個體經營的1410人,落實責任田的7401人,安置率達90%以上;重新犯罪114人,重新勞教47人,重新違法犯罪率低于2%。
(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得到新推進。
1、啟動“為了明天——法律貼近百萬師生”活動。市局會同市教育局、文明辦、綜治辦、團市委、關工委聯合出臺了《關于開展“為了明天——法律貼近百萬師生”活動方案》,并于年5月底全面啟動。活動的對象為全市中小學校、大中專院校學生及教師。以中小學生法律教育動畫片《小小律師》為主要教材,通過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校內外法制教育活動,有力地提升了青少年法制教育實效。
2、開展創建優秀“青少年維權崗”活動。市局與團市委、市綜治辦、教育局、法院、檢察院、公安局、綜治委預防辦等16家單位聯合開展了創建優秀“青少年維權崗”活動。各縣(市)區司法局也配合相關部門組織開展了活動,涌現出一批先進集體和個人。
3、開展了綜治法制宣傳月和禁毒法制宣傳教育。年3月份,市局協調各相關部門積極開展綜治法制宣傳月活動,舉辦大型法制宣傳27場次,受教育面達37萬人次。配合市禁毒辦舉辦了“參與禁毒斗爭、構建和諧社會”大型禁毒法律知識宣傳活動,受教育面達3萬多人次,有力地配合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禁毒斗爭專項活動。
4、繼續深入開展民主法治村創建活動。組織人員深入到我市13個縣(市)區80多個村開展民主法治村創建活動調研工作。總結了一批先進典型經驗并在全市推廣,11月28日,市局會同市民政局聯合召開了全市創建“民主法治村”工作經驗交流會,對第一批96個“民主法治村”舉行命名和授牌儀式。全市已建成省、市、縣三級“民主法治村”972個,同時還著手組織開展創建“民主法治社區”活動。
5、全面啟動“五五”普法工作。年9月11日,全市召開了“四五”普法總結表彰暨“五五”普法動員部署大會,10月至12月各縣(市)區也紛紛召開了表彰暨動員部署大會,全面啟動了“五五”普法工作。同時以“法律六進”為載體,全面開展了法制宣傳工作。組織了全市近10萬名干部法律知識網上統一考試和實施新一輪50萬進城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工程,突出法制宣傳重點對象。此外,抓住“12·4”全國法制宣傳日的契機,在全市開展系列法制宣傳活動,在《日報》“法治在線”欄目上每周2次刊載與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與公民生產和生活密切相關以及與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相關的法律法規。據統計,年法制宣傳教育的受眾面達到280多萬人次。積極創新普法形式,拓展新渠道,籌建開通了“普法網”,充分發揮網絡優勢,進一步提升了法制宣傳教育的成效。
6、司法考試考務工作更加規范嚴密。年,市局圍繞司法部“四最”工作目標,按照“四嚴”的工作要求,對照“五個百分百”的工作標準,規范有序地做好國家司法考試考區的各項考務工作。共有報名應試考生1910人,實際參加考試人數1671人,參考率達87.5%,合格率12.8%。
(三)律師法律服務不斷取得新進展。
全市各級司法行政機關認真抓好律師隊伍“六個教育”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以及合伙律師事務所規范建設。突出抓好律師管理建章立制工作。認真查擺并有效整改了律師事務所、律師隊伍、律師執業以及律師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的問題。一是推動了律師法律服務的新發展。目前,全市律師事務所發展到61家,執業律師發展到509人。年全市律師擔任法律顧問798家,承辦各類案件14295件,其中涉外案件150件,解答法律咨詢29175件。二是積極參與市政府涉法信訪工作。市局組織業務水平和責任心較強的律師每周參與政府信訪接待工作,調處涉法信訪案件,疏導和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糾紛。年共有490人次律師參與市縣兩級政府信訪接待工作,解答上訪群眾法律咨詢4200人次,調處解決涉法糾紛案件128件,提出法律建議95條,辦理法律援助案件148件,發放宣傳材料10000多份。三是加大律師辦理敏感案件和群體性事件監督指導力度。市局嚴格落實重大案件排查、報告和信息反饋制度,及時了解律師敏感案件、群體性案件的情況。律師受理的涉及國家安全和省級領導批辦的重大案件以及20人以上群體性事件或案件要求上報市局,以便加強監督指導。截止目前,市局共收到上報的敏感案件和群體性案件8件,都得到妥善處理。
(四)公證法律服務不斷取得新發展。
市局繼續在全市公證系統深入開展了公證隊伍教育規范樹形象活動,積極宣傳實施《公證法》。一是組織《公證法》培訓班。認真組織學習《公證法》,提高自覺執行《公證法》的意識。二是清理與《公證法》相悖的規章制度。建立健全符合《公證法》要求的制度體系,規范了受理、審批、收費等9項制度。三是認真做好城區公證機構組織調整的前期準備工作。繼續深入開展公證體制和管理機制的改革,市局領導親自帶領有關處室人員到市區5個公證處深入調研,在調研的基礎上,多次召開市局黨組擴大會,反復研究制定出公證機構改革方案,穩定了公證員隊伍,促進了公證業務服務的新發展。年全市公證處共辦理各類公證27多萬件,業務收費5000多萬元,樹立了公證隊伍和公證服務的良好社會形象,創造了顯著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
(五)法律援助領域和社會效益有新拓展。
年市局推出了幾項新舉措:一是抓好“三回訪”、“三落實”、突出做好“三件事”,實施三個“三”工程。二是發動律師開展“牽手農民、農民工法律援助自愿者活動”。三是設立農民工法律援助服務點。年10月19日,市法律援助中心在福興投資區管委會設立農民工法律援助點,為農民工法律援助開辟了“綠色通道”。四是開展法律援助“規范與質量”檢查活動。五是進一步拓展法律援助領域。全市已有240多個鄉鎮、社區成立了法律援助站,地區所有的8家監獄、2家勞教所和1家政法院校建立了法律援助站,并制定了《市法律援助站管理規定》。建立了法律援助中心網站,建立完善法律援助考評質量監控體系。成立了一支130多人的法律援助志愿者隊伍,參與辦理法律援助案件。年全市各級法律援助機構共辦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1685件,接待法律咨詢11661人次。
(六)“法律服務三進”活動有新成效。
市局在五個城區73個社區開展“律師法律服務進社區”掛點聯系服務的基礎上,年又進一步把法律服務進社區拓展到進鄉村、進學校。市、縣、鄉三級司法行政機關及公證、律師、法律援助、“12348”等法律服務機構都各自確定了開展“法律服務三進”活動的掛鉤聯系點,在全市13個縣(市)區及部分鄉鎮(街道)村、學校開展了“法律服務三進”活動。年全市律師共在社區舉辦大型法制宣傳咨詢活動620多場次、舉辦以案釋法法制講座650多場次、解答法律咨詢近1900多人次,受理訴訟、非訴訟案件365件,其中法律援助案件182件;有86個司法所和轄區內176所中小學掛鉤,定時、定點、定專題開展“基層法律服務進校園”活動;近80%的基層法律服務機構在村和社區設立了法律服務聯絡點。全市14個公證處也積極開展了“公證法律服務三進”活動,進一步把公證法律服務拓展到鄉村、社區。
(七)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取得實效。市局黨組把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作為司法行政隊伍思想政治教育和隊伍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按照省廳和市委政法委的統一部署,下大力氣抓實抓好,至今全市司法行政系統已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集中教育75場次,各級司法行政主要領導帶頭學習、帶頭上輔導課;召開學習討論會62場次;舉辦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培訓班29期。同時把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與機關黨組織的思想建設結合起來,把法治理念教育作為各支部“”的重要內容,確保思想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八)機關辦公場所和設施逐步改善。市公證處原辦公場所無法滿足辦證業務日益發展的需求,給群眾辦證帶來一定的不便。市局黨組經集體反復研究,上報市政府批準,決定購買位于五一廣場北側的金福大廈六層樓2150多平方米,作為市公證處新的辦公場所(其中市公證協會辦公用房430平方米,為全省首家解決有市公證協會的辦公用房)。市公證處辦公場所內部裝修一新,辦公家具,電腦、檔案密集架等全部更新,辦公、接待等功能區布局合理規范,130平方米的接待大廳寬敞明亮,電腦滾動顯現屏、電腦觸摸屏、辦證群眾座椅、飲水機等設施一應俱全,辦公場所硬件軟件設施為全省公證系統第一流。自年9月18日搬遷以來,群眾反映良好。市局把原市公證處接待廳重新裝修布局后改為市法律援助接待大廳,布置既合理又溫馨。接待等候大廳80平方米,有座椅和業務受理咨詢觸摸式電腦顯示屏,接待室2間、檔案室1間、受理室1間、材料室1間,此外市法援中心在二樓還擁有辦公室3間,總面積達200多平方米。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劉南征巡視員今年1月14日視察市法律援助中心后予以高度贊揚。同時市局機關大樓進行局部裝修,更換了部分辦公家具,重新調整了辦公場所布局,使辦公區域分布更加合理。此外我們新購置26部電腦,市局機關工作人員人手一部,明顯提高了市局機關辦公現代化水平。開通了電子政務網,實現了與市政府政務網聯網,加大信息流通量,信息傳遞更加快捷,提高了辦公效率。
二、年司法行政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保障措施不夠有力。有的地方因協調不力,普法依法治理、法律援助、安置幫教等專項經費沒有爭取到位;一些司法所特別是貧困山區、海島司法所裝備設施還較落后。
(二)業務工作發展不平衡。各縣(市)區司法行政工作由于主觀和客觀的原因發展不平衡,法律援助工作發展地區之間差別較大,有個別區法律援助中心工作與完成年度工作指標差距較大,造成全市整體辦案增長率不高。
(三)法律服務行業不正之風問題仍然存在。公證隊伍中還有個別公證員存在違規違紀行為,律師隊伍中存在個別律師違紀辦案行為;公證、律師隊伍中一些人員服務意識不強,為民執法觀念還未牢固樹立,同時,機關存在個別干部工作作風松散、工作效率低下等問題。
(四)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機制還不夠健全。基層人民調解工作經費和調解員誤工補貼不夠落實。
(五)安置幫教工作機制還不夠完善。缺乏新思路、新措施、新經驗,安置幫教工作網絡還不夠健全,有關部門齊抓共管還缺乏制度性保障,有的縣區安置幫教工作經費不夠落實。
(六)領導小組會議制度還不夠健全。指導人民調解工作協調領導小組和安置幫教工作協調領導小組會議制度不夠落實,安置幫教工作總結表彰會議未能按時召開。
- 上一篇:教育局廉政建設工作設想
- 下一篇:教育局黨建工作安排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