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園黨工委班子總結

時間:2022-10-09 09:30:25

導語:工業園黨工委班子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業園黨工委班子總結

2013年,縣工業園黨工委、管委會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主攻項目、決戰兩區、壯大總量、集聚發展”戰略思路,緊緊抓住國務院支持蘇區振興發展機遇,加強工作調度,落實工作責任,大力推動工業園區建設,現將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園區平臺建設快速拓展

2013年,工業園累計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36256萬元,園區征地拆遷、主要路網、水電設施、綠化亮化設施等建設快速推進,園區創業環境不斷優化。

(一)征地拆遷難題強力突破。全力協助梅江鎮、竹笮鄉開展征地拆遷工作,今年完成工業園征地約4300畝,其中竹笮鄉征地4000畝,梅江鎮征地300畝,園區總面積從年初的不足6000畝達到10000畝。

(二)大力推動“三通一平”。已完成輕紡服裝產業園土地平整1291畝、電子產業園土地平整810畝、門業產業園土地平整730畝、文化創意產業園土地平整256畝、全年共完成土地平整3087畝。

(三)園區路網建設快速推進。一是新中勝產業基地主干道“一橫”道路、“二橫”道路、“一縱”道路已建成通車,新中勝產業基地主框架已經形成。二是水東園區翠崗北路、昌發路、蓮花北路建成通車,水東園區交通更加便捷。三是連接水東工業園與新中勝產業基地的潭丘大橋竣工通車,工業園“一園兩區”格局已經形成。

(四)園區基礎配套設施逐步完善。一是圍繞企業建設做好供電、供水設施建設,改建了寶華山輸電線線路、新建了三進公司供電專線、安裝了昌發路主水管。二是加強路燈安裝、維護和管理,新安裝了翠崗北路路燈、八中門口路燈、陽都西路路燈,對原有路燈進行了維修。三是新建設了4個公交站臺。四是支持八中做好學校建設,為八中募集建校資金30多萬元。

二、七大產業建設成效顯著

2013年,工業園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和現有的工業基礎,成功引進電子家電、門業、文化創意產業企業抱團入園投資,共有24家企業簽定入園投資協議,總投資12.78億元。園區企業總數從2011年的53家增加到92家,投產企業從47家增加到63家;企業實際繳稅6500萬元,比2011年的3600萬元增長了近一倍;園區主營業務收入從2011年的42億元突破達到50多億元,工業增速位居全市前列。

(一)門業產業園發展勢頭迅猛。市調度重點項目、龍頭企業龍樹實業有限公司一期已建成投產;鑫騰木業、廣峰門業、禹恒五金已經落地建設,預計將在2013年12月建成投產;愛爾美等19家已簽訂投資意向協議。

(二)輕紡服裝產業園建設效果明顯。2013年,輕紡服裝產業園有3家市調度重點項目、投資過億元大項目同時落地建設,其中鴻業制衣有限公司、綠緣環保袋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已建成投產;易富科技有限公司一期廠房已建成三層。

(三)電子電器產業園建設有序推進。市艾煒特電子有限公司年產1200萬臺LCD、LED電源驅動電路板、年產50萬臺互聯網液晶電視項目已建成3棟廠房,總面積近30000平方米;康匯電器已落地建設;順德家電小區有12家企業已簽訂投資意向協議。

(四)文化創意產業園建設已經啟動。飛天工藝、小當家2家企業已經落地建設。

三、投資創業環境持續優化

工業園作為決戰兩區的主戰場,工作任務重,需要協調溝通的領域廣,面對的服務對象多,為此,工業園管委會不斷強化自身的服務職能,努力做到靠前服務、主動服務,把自己當做園區的“保姆”,一種形象對外,一個步調落實,切實為企業解決在建設、生產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

(一)破解企業招工瓶頸。成立了招工用工辦公室為企業解決用工問題,采取切實有效的專項措施,通過下鄉招工、鄉鎮推薦用工、推廣企業好的留工辦法等多種形式為企業解決用工難問題。一年來共為園區企業招工4500多人,園區務工人員總數從2011年的6000多人達到10000多人。

(二)解決企業融資難題。成立工投公司,為企業融資提供擔保平臺。在原有利用“銀園保”項目為企業解決融資困難的基礎上,管委會積極主動和建設銀行協調溝通,并推出“助保貸”業務緩解企業資金困難。一年來,通過各種有效途徑共為園區企業解決融資1億多元。

(三)協助辦理企業證照。一是明確科室職能,專門有服務科負責協助企業辦理相關證照。在企業辦理證照的過程中,全程陪同企業到各個部門辦理各種手續。二是召開部門協調會議,專門解決企業辦證問題。針對園區新意隆等7家已竣工企業證照不能辦理的歷史遺留問題,工業園建設指揮部召開已竣工企業證照辦理協調會議,專題解決企業辦證問題。在協調會議過后,7家企業的相關證照已全部辦妥。

(四)開展安全生產檢查。一是強化了對社會綜合治理和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加強了法制及安全生產的宣傳,提高園區企業及務工人員的法律意識和安全生產意識。二是實行了綜合治理和安全生產責任制,確保了人員到位、措施到位。三是每個季度開展一次安全生產大檢查。對企業存在生產安全隱患、消防安全隱患、食品安全隱患進行全方位排查。如果發現安全隱患,及時下發安全隱患整改通知書,并協助企業做好整改工作。一年來,共為園區企業排查出安全隱患20多處,有效的避免了各種安全事故的發生。

(五)處理企業矛盾糾紛。一是協調處理好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矛盾糾紛。二是協調處理企業和當地群眾之間的矛盾糾紛。三是協調處理企業和員工之間的矛盾糾紛。一年來,共為園區企業解決勞務糾紛60多起,處理阻工事件20多起。

(六)加強企業監督管理。一是規定了企業的投資強度、建設密度。二是加強建設中的監管,嚴防企業擅自改變建設規劃。三是在企業建設達到投資協議中一半以上的工程量時才給予土地掛牌和辦理土地使用證等相關證照。四是規定企業投產畝納稅達標后才可以享受相關優惠政策。

四、干部作風建設不斷加強

為促使工業園區的管理更加規范和科學,工業園黨工委、管委會從班子自身建設做起,不斷深化機關作風建設,全面提升園區管理水平。

(一)加強班子自身建設。一是認真落實理論學習制度,加強班子的思想建設。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會議精神,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專題學習和研討。圍繞“加快發展、重塑形象”主題教育活動,認真學習省委、市委及縣委會議及領導講話精神。二是積極貫徹民主集中制,加強班子的組織建設。認真執行民主集中制各項原則要求,重大問題經集體討論研究決定。凡是重要的人事調整、獎懲、大項經費開支等問題,都經集體討論研究決定,提高了決策民主化和科學化水平。黨工委、管委會領導班子成員都能較好地擺正民主與集中、個人與組織的關系,在各自的分管范圍內認真履行職責。三是強化領導班子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班子成員、正副職之間做到常溝通、多商討,互相支持,形成合力。始終與上級黨組織保持一致,全體領導班子成員圍繞縣委、縣政府“主攻項目、決戰兩區、壯大總量、集聚發展”的工作思路,把工業園作為開展工作的主戰場,在工作中發揮堅強的領導作用。

(二)加強干部隊伍教育管理。一是實行每周學習制定。在每周的工作例會上,組織全體干部學習。二是實行每周一調度,在每周一對本周工作進行調度,每項具體工作都明確了責任領導和責任科室。三是實行每月一考評,每個月的第一周對上個月工作的完成情況進行考評打分。根據考評得分評選當月的優秀干部。四是實行“白+黑”、“5+2”工作制度。今年以來,工業園管委會在法定5個工作日的基礎上,基本取消了雙休日休息,同時,管委會干部白天深入企業、工地、涉及征地的村組了解情況處理問題,晚上召開不同層次的工作會議,跟據白天了解的情況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工作措施,為下一天開展工作做好計劃,切實增強工作的效率和成果。

五、非公企業黨建更上臺階

1、強化管理、明確目標任務。一是理順了管理關系,2013年8月,工業園黨工委與縣兩新工委進行了工作交接,把原屬于縣兩新工委管理的園區21個黨支部、翠江機床有限公司黨總支及所屬4個支部移交工業園黨工委管理。二是制定了工作方案,對園區開展黨建工作提出了具體的實施意見。

2、調整組織設置,規范建設活動場所。一是合理設置黨組織,根據工業園企業情況,重新調整了工業園區的黨組織設置,撤銷了2個支部,遷出園外1個支部,新成立了5個支部,園區已成立了28個黨支部。二是抓好黨支部活動場所建設,對園區黨支部活動場所開展規范化建設,盡可能達到“七有”標準。

3、抓好黨建隊伍建設,提升園區黨建工作領導水平。一是建立工業園區黨政班子掛點聯系企業黨支部工作機制。二是下派企業黨建工作指導員,具體指導黨支部開展日常工作及各項活動。三是調整配強園區黨支部書記。通過調整免去了7個支部書記,重新任命了8個支部書記,4個支部書記、2個支部副書記。

4、加強黨員教育管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一是嚴格執行“”,民主評議黨員、黨員結對幫扶、黨費收繳制度。二是加強流動黨員管理。三是組織好各種學習培訓。四是深入開展“戴黨徽、亮身份”活動,樹立黨員良好形象,每位黨員都是一面旗幟。五是關心幫助困難黨員。

5、著重發展黨員,抓好黨支部日常工作。一是落實年度、每月工作任務,制定了年度活動計劃和每月一主題計劃。二是組織開展好重大節日活動。三是深入開展“雙強、六好”創先爭優活動。四是著重抓好企業新黨員的發展工作。2013年,工業園28個黨支部共確定入黨積極分95人,新增入黨對象29人,為黨的各項事業發展、為園區非公企業黨組織注入了新鮮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