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局前三季度工作情況總結
時間:2022-10-18 10:17:44
導語:商務局前三季度工作情況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以來,我局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工作總體部署,以“經濟繁榮、城鄉秀美、生態宜居、社會和諧”的幸福的發展目標,努力推進“三區引領四化”戰略的實施,認真落實2013年目標任務及責任,現將前三季度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工作情況
1、開放型經濟成效顯著。按照2013年的各項目標任務,我縣截止到8月份,實際利用外資5053萬美元,完成市下達任務的64.7%,同比增長25.38%,其中,現匯進資440萬美元;實際利用省外資金16.24億元,完成市下達任務的66.3%,同比增長22%;進出口總額6771萬美元,其中出口5807萬美元,完成市下達任務的77.5%,同比增長40.85%。
2、內貿成績有聲有色。一是加強了家電下鄉監管力度,完成了家電下鄉銷售18321797元,家電下鄉補貼資金2236673.40元,補貼臺數6758臺;二是加強“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對去年新建設160家“萬村千鄉”信息店進行全面驗收;三是積極搞活流通擴大消費,積極組織參加了“2013年省地方特色產品(廣東)展銷會”活動,現場銷售8萬余元,完成訂單600萬元;四是加強成品油市場管理和成品油市場運行監測,完成38家加油站的年檢工作;五是加強了全縣再生資源管理工作,完成21家再生資源年檢工作,新增備案網點5家;六是完成今年爭資爭項工作,上半年爭資951萬元,超額完成全年任務。
3、商務執法力度不斷加大。一是大力推進酒類流通領域專項整治工作。對全縣經營酒類的商店發放了開展酒類流通專項整治工作告知單2000余份,對縣鄉鎮300多家經營酒類的商店進行了執法檢查,對30戶未按規定辦理酒類經營者《備案登記》和未開具正規《隨附單》的經營戶,進行了批評教育和相應處罰;收繳無《隨附單》不可溯源白酒200余斤,規范了酒類流通秩序,促進酒類市場健康發展;二是做好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假冒偽劣產品專項整治活動牽頭工作,使我縣開展此項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三是加強了對生豬定點屠宰企業的監管,懸掛橫幅20條,發放宣傳資料1000份,接受咨詢2000余人(次)。1—9月深入開展私屠濫宰、病死豬肉專項治理整改工作,商務綜合執法大隊出動執法20余次,取締“黑窩點”3個,繳獲非法屠宰豬肉1600公斤。
二、主要做法
1、領導重視,高位推動。縣委、縣政府把招商引資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實行四套班子領導帶頭招商、鄉鎮、單位主要領導親自抓招商機制。縣委、政府還抽調精干力量組建5支專業招商隊,針對重點產業、瞄準重點地區實行專業招商。進一步整治優化了投資環境,強化了企業服務,對招商引資企業實行商務秘書全程代辦制度。
2、突出重點,招大引強。力量上主攻大項目,政策上傾斜大項目,服務上傾心大項目,配套上滿足大項目,在引進億元以上項目上實現了更大突破。緊跟大項目,積極促進在談的投資1000萬美元的臺灣永磁磁能燈、LED燈生產、投資10億元的市電子、物流、集團、等十幾個500萬美元或億元以上項目早日落戶;還積極推進深圳贏家服飾、鼎盛服飾、清亦韻等大項目建設步伐,早日投產;認真做好服務工作,大力促進商貿建材、電動汽車整車制造、旺來燈飾、東來服飾等項目早日開工建設。
3、創新思路,完善政策。充分抓住當前作為贛南等原中央蘇區發展振興試驗區的歷史性機遇,重新制訂出了一套涵蓋土地、財稅、水電、勞動用工、融資、物流等方面更為優惠、更具可操作性的招商引資政策,致力把工業園區打造成市的“新特區”,使之成為招商引資的切入點,新上項目的集聚點、加快發展的增長點,突出招大引強,積極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場占有率高的大項目、好項目,全面提升縣域經濟的綜合實力。
4、優質服務,擴大出口。我縣有正常開展進出口業務的企業19家,新增備案登記企業1家。加強口岸服務工作,對我縣外貿企業和有意向開展外貿業務的企業進行走訪,宣傳我省的對外貿易政策和口岸體系政策,積極爭取將來料加工企業轉為進料加工,出口供貨企業轉為自營出口,擴大我縣出口規模。
三、存在的問題
1、帶動力大,高科技含量高、稅收貢獻多的項目少。
2、用地指標有限,項目落戶難;征地拆遷緩慢,簽約項目落地開工難;企業自身工作沒有及時跟進、部門服務不到位,項目建設進展慢;外資項目引進難,現匯進資緩慢。
3、商貿發展的增速緩慢,直接影響了其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政府對扶持商貿流通發展出臺的政策少、資金投入不足。
四、改進工作的措施
1、進一步強化招商推介作用。6月29日,突出圍繞我縣城建和民生項目在召開了一次重大項目推介會,加大蘇區振興發展相關政策的宣傳,著力洽談和引進了一批重大項目;會上有9個項目將正式簽約,簽約資金總額達42.5億元。后期,我們將對這些項目加強調度,做好服務,早日供地并開工建設。在最后的三個月里,我縣還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掀起全縣招商引資高潮,著力推介一批項目,洽談和引進一批帶動能力強龍頭企業。
2、進一步加快推進項目落地。強化項目跟蹤服務和督查調度,及時解決項目存在的問題,加快推進意向項目轉合同項目,特別是對縣重大項目推介會上達成投資意向的項目要加緊跟蹤洽談,對合同項目要督促盡快辦理好各種注冊、立項、環評等手續,早日開工并投產早。
3、進一步加強溝通協調。加強與省開放辦的聯絡溝通,爭取我縣有1—2個重大項目列入省開放辦重大項目調度,多渠道解決項目用地指標。還要多和上級主管部門交流協調,掌握我縣各項工作進度,及時查缺補漏,確保完成全年的各項任務。
4、進一步加快現匯進資步伐。從目前來看,我縣現匯進資明顯落后,處于負增長的位置,我們將大力洽談外資項目,促進項目早日落戶、進資;也還將發掘現有外資企業的潛力,要求有進資空間的企業加快進資步伐。
5、進一步加大市場監管和執法力度。加強市場監管,注重執法隊伍建設,提高執法人員綜合素質,聯合其他部門加大聯合執法力度。
五、明年工作思路
1、明晰思路,抓目標任務進度。一是早謀劃、早部署。要根據2014年的各項目標任務制定合理的工作和考核方案,完善各項舉措,做到早謀劃、早部署、早工作;二是加大政策宣傳力度。以蘇區振興發展為契機,加大人力資源、區位交通、自然資源等優勢的宣傳與推介,特別是要加大瑞(金)興(國)于(都)經濟振興試驗區,享有贛南蘇區振興發展、瑞興于經濟振興試驗區先行先試、西部大開發、羅宵山片區扶貧開發攻堅等多重政策疊加的優勢的宣傳力度。二是突出招大引強。堅持把“招大引強”作為招商引資工作的核心,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著力引進一批國內外500強、央企、跨國公司、知名民企等產業核心企業和行業領軍企業項目,采取緊盯戰術,在招商洽談轉化為成果上下工夫使意向變為合同,合同轉化為進資。
2、突出重點,靈活招商方式。按照“立足實際、突出重點、超前謀劃、協調發展”的原則,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旅游產業,發展壯大礦業、綠色照明、機械電子和輕紡食品等產業,靈活招商方式,積極“走出去,請進來”。一是立足親緣招商。繼續發揮我縣在外務工人員多,在外創業成功人士多,人脈資源豐富的優勢,建立親緣招商網,構建獨具特色的招商人際關系網絡。二是依托協會招商。充分發揮省、市、縣在各省的商會和行業協會的作用,加強與“長珠閩”、“港澳臺”地區商會及行業協會的聯系,采取委托招商等方式,促進符合我縣產業標準的企業組團式、整體性轉移。三是利用推介會招商。積極組織參加上級組織的各種招商會議,也將圍繞我縣重點產業選擇重點區域進行產業招商座談會和洽談會。四是鼓勵全民招商。為調動廣大群眾參與招商引資的積極性,我縣出臺了招商信息獎等措施。
3、完善平臺,推進項目建設。一是拓展承接平臺。大力拓展以機械電子、綠色照明等產業為主的工業小區,逐步建成以礦產品深加工為主的羅坳工業小區。繼續完善工業園區的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園區承載力,積極以國家級工業園標準建設和完善工業園。二是完善口岸平臺。加強海關、商檢聯絡員辦公室的管理和建設,進一步優化通關、查驗環境,著力扶持一批外貿出口企業做大做強,不斷完善外貿出口獎勵政策,為企業實現“兩轉”即來料加工轉進料加工、出口供貨轉自營出口,加大我縣外貿出口量,增加財政收入。積極培育和引進口岸中介組織,切實降低企業通關成本和物流運輸成本。三是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堅持“一個項目、一名縣領導、一個牽頭部門、一支隊伍、一套服務措施”的“五個一”項目服務機制,對重點項目嚴格實行“每月一通報、一季一公示、半年一考核、年終總考核”制度,進一步明確工作目標,查找差距,完善舉措,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四是優化招商環境。進一步加強對全縣招商環境的督查,對影響發展環境的人和事要堅決查處和曝光;加快落實招商引資項目審批“一站式”服務和招商引資項目串聯、并聯審批制度,實行商務秘書無償代辦制,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
4、拓寬外資領域,深挖潛力。抓好一產、二產招商引資外,加大服務業招商引資力度,出臺鼓勵政策,支持引進一批城市綜合體、物流、金融、旅游、市場、電子商務、服務外包、大型內外貿企業集團等項目,力爭服務業引資比重有所提高,推動產業優化升級。積極扶持現有外資企業,促進外資企業增資和技改增效。
5、強化政策引領,推進內貿工作。爭取出臺扶持引導商貿發展的政策措施積極推進“農改超”、“超增農”步伐,大力實施“農超對接”工程;培育新型業態、專業市場發展;加強項目對接,搭建商貿流通平臺;強化宣傳與服務,搞活商貿流通環節;加大市場運行監測與管理,確保商貿市場運行平穩。
- 上一篇:廉政建設建議整改情況匯報
- 下一篇:關于村產業發展的幾點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