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試驗區改革工作總結

時間:2022-11-28 11:34:01

導語:農村試驗區改革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試驗區改革工作總結

今年以來,鎮黨委、政府嚴格按照市委、市府的要求,精心組織,分步實施,使全鎮的農村改革實驗工作扎實有序推進,取得初步成效。

一、提高認識,明確思路,堅持原則

我們始終堅持以黨的十七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和十八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統籌城鄉發展方略,圍繞建設現代農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中心目標,從實現農村土地使用權財產化這一關鍵問題入手,著力在制約現代農業發展的農村土地使用制度上尋求機制創新和制度突破,著力在轉變農業經營形式、組織模式和發展方式上創出新的路子,探尋改造傳統農業、建設現代農業的新途徑,創建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模式,統籌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促進幸福建設。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堅持“三不變”原則,堅持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堅持集中、規模、增效的原則,堅持先試先行、封閉運行的原則,堅持城鄉統籌、促進新型城鎮化協調發展的原則。

成立鎮國家農村改革試驗區工作領導小組,由黨委書記任第一組長,黨委副書記、鎮長任組長,分管書記、分管鎮長任副組長,鎮黨政辦、組織科、紀委、經濟發展辦、財政所、民政科、國土所、村建辦、農業辦、經管站、林業站、水利站、工商所、農業銀行、農商銀行等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鎮農業辦,具體負責改革試驗工作的組織實施。

二、圍繞目標,全面啟動農村改革實驗工作

(一)深入開展“三位一體”的農村土地使用產權制度改革

按照“成方連片、規模經營”的農業發展思路,以“發放農村土地使用產權證、建立農村土地使用產權交易所、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一證、一所、一社)為核心內容,推進土地使用權產權化,允許農民專業合作社利用農村土地使用權抵押擔保貸款,規范土地有序流轉,加大社辦企業的政策引導和項目扶持,鼓勵工商資本入股合作社,進一步促進農業規模經營和現代農業發展。全年新注冊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6家,流轉土地1026畝,市聘新蔬果專業合作社、恒潤果蔬專業合作社成為市級示范合作社,另有4家專業合作社通過市市級試點合作社驗收。市聘新蔬果專業合作社使用產權抵押貸款330萬元,加快了改社的經營發展,呈現出一派產銷兩旺的良好發展勢頭。

(二)開展農村土地承包關系長久不變的改革

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保持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穩定,探索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制度。全面開展農村承包土地信息化管理,規范各類土地承包合同和檔案管理;選擇一村、姜店村、西石廟村三個村作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試點,條件成熟后在其他村逐步推開。通過衛星遙感等技術,確認農戶承包地面積和空間位置,完善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制度和流程設計,建立網絡化管理系統,逐步探索建立符合“長久不變”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新型管理辦法。同時,認真做好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和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發證工作。

(三)開展農村資產產權化改革

將農村集體各類資源性資產、經營性資產進行評估作價、量化折股到集體組織成員,進行股份制改造,建立“歸屬清晰、權責明確、利益共享、保護嚴格、流轉規范、監管有力”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明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管理決策機制、收益分配機制,健全保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成員利益的長效機制,構建完善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現代產權運行體制,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

1、對全鎮的農村集體資產資源進行清產核資。由鎮紀委牽頭、經管站具體組織實施,財政、審計等有關部門協同配合,利用一年的時間,對全鎮的農村資金資產資源進行全部清產核資登記,成立了“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三資中心”,給66個村簽訂了“三資”協議書,健全了全鎮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信息化管理系統,構建產權明晰、權責明確、科學管理的農村資金資產資源管理體制。

2、建立農村產權交易服務體系。鎮成立“農村土地產權交易所”,“農村產權交易所”專設交易服務大廳,使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四荒地”使用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養殖水面承包經營權、農村集體林地使用權和林木所有權、農業類知識產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股權、農村房屋所有權、農村閑置宅基地使用權、農業生產性設施使用權等統一進入市場交易。

3、強化集體資產監管。對村集體各類資產、資源可通過承包、租賃、招標、拍賣等多種形式進入市場;建立健全各項監督管理制度,強化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保障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行使知情權、監督權、管理權和決策權。

(四)開展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制機制創新改革

針對現代農業需要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的現實要求,積極研究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制機制,完善三農服務體系。

1、建立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各涉農部門要堅持完善鎮級、提高村級的原則,加強管理,健全隊伍,拓展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質量,建立符合我鎮實際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2、進一步完善土地流轉管理和服務體系。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特別是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引導土地向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和合作社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規模經營。劉坡西村全村托管土地1127畝,農民從“種、管、收、儲、運”全不用操心動手,在家中就可以豐收莊稼,而且每畝節省投資156元,增收200余元,取得了經濟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3、加快農業信息網絡建設,加大人才技術、政策咨詢、農技農機、良種農資、市場信息等方面的服務。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工作計劃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鎮黨委政府《關于深化農村土地產權制度改革做好國家農村改革試驗區建設工作實施方案》的要求,認真調查研究,穩步推進實施。計劃2013年新發展土地專業合作社5家,創市級示范合作社大到3家,市級示范合作社4家,爭取使用產權證抵押貸款600萬元以上。全年流轉土地1000畝以上,發展種糧、種菜大戶6家以上。抓好農村土地信息化管理,規范各類土地承包合同和檔案管理,完成一村、西石村、姜店村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試點工作,2014年在其他村推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