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端午節工作總結

時間:2022-10-23 08:55:20

導語:學校端午節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校端午節工作總結

2014年的6月16日是農歷五月初五,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為了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戰略部署,更好地利用傳統節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根據市總工會和市教育工會有關通知精神要求,我校于2014年月日組織全校教職工開展了“我們的端午節”為主題的一系列文化活動,通過有聲有色傳統文化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活動效果。現將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明確了民俗背景意義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有很多傳統佳節。農歷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午。當天有很多傳統活動: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故解放后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于掛菖蒲、艾葉,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壓邪。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我中華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傳統節日。端午節現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假期為一天。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端午節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絕好的愛國主義傳統教育機會,為引導學生過好端午這一傳統節日,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二、堅持了節前抓宣傳

1、在全校范圍內召開各類會議,進行了充分的活動動員,要求各班級做到節前有宣傳、節日有活動、節后有總結。確保這次活動質量和效果,不走過場。

2、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工具和宣傳陣地,通過校園廣播,專欄,網絡等媒體宣傳,通過制作并張貼宣傳畫營造節日氣氛,提高同學們的認知水平,豐富學生們的歷史知識和民俗知識。

3、利用學校例會、國旗下的演講、主題班(隊)會,舉行不同形式的誦讀活動。通過開展誦讀活動,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弘揚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培養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真正把誦讀活動變成了一次學生潛移默化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過程。

三、堅持了節中搞活動

首先,為了確保活動開展,我校召開了行政會議,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活動領導小組,專題研究活動方案、評分辦法和獎勵措施。落實了分工和職責。其次,公示方案。學校將“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方案張貼出來,使教師了解活動的目的意義,促進教師積極參與活動。再次,組織報名。全校教師踴躍報名,積極參加“我們的端午節”主題誦讀活動。截止月日上午,全校共有名師生報名參與活動,參與率達%。活動形式主要包括6種:

1、不少同學對中國傳統節日了解仍然較少,因此學校在周一升旗儀式中安排學生演講關于端午節日的有關訊息。2、學校宣傳部作了以“歡樂端午”為主題的黑板報,為端午節到來營造了濃濃的節日氛圍。3、學校組織各班召開班會,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弘揚抗震救災精神,宣揚理國。4.、班級還召開了“傳統節日之端午節”學習會,通過學習交流,增強了同學們對傳統節日的了解,也培養了大家的興趣。5、開展了“我們的端午節”主題誦讀活動,評選了一等獎名,二等獎名,三等獎名。有力地促進和引導我校教師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增強愛國主義情感。6、學校特意策劃了以“端午”為主題的演講故事活動。師生人人上臺講體會,談感受。引導學生了解屈原,回顧歷史,樂談粽子,通過舉辦各種比賽,引導廣大學生了解和感受端午節的傳統文化。

在活動開展過程中,大家不僅學到了關于端午節的有關知識,更在濃濃的節日氛圍中,真正體會到傳統文化的意義。我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我們只是充分利用一部分傳統文化對向進行教育,我們有責任去弘揚,而這個責任,就賦予我們下一代,讓我們從傳統節日教育做起,使我國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通過我校主題活動的開展,使學生銘記的,不僅是屈原刻骨銘心的詩句,更是他矢志不移的愛國精神,不與奸佞小人同流合污的高風亮節。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少不了屈原,燦爛的中國文學史少不了屈原。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不管時光如何變遷,他永遠生活在歲月的長河里,永遠銘記在人們的心中!今后,我校將不斷增強節日文化活動的群眾性、廣泛性,使全體教師自覺地傳承中華文化,把我們學校的特色校園文化建設推向一個新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