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扶貧專項工作情況總結
時間:2022-03-18 10:12:57
導語:社會扶貧專項工作情況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20年,縣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四中全會、全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精神和省、州決策部署,妥善應對化解肺炎疫情等各類風險挑戰,保持脫貧攻堅態勢不變和扶持政策總體穩定,持續深化省內對口、定點幫扶,東西部扶貧協作,推動社會派、工商聯、群團組織、高校、科研院所等參與脫貧攻堅,大力開展民營企業“千企幫千村”、“雨露計劃”、“10•17”扶貧日系列活動,有力有序推動脫貧攻堅進入全力沖刺狀態,為確保如期實現與全國、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定點扶貧工作。一是省內對口幫扶工作,持續推進縣對口幫扶我縣。先后選派2批70名援藏干部人才(含14名駐村隊員)在縣受援單位有針對性開展“傳、幫、帶”,在項目管理、政務審批、禁毒工作、旅游發展、財務管理等方面取得創新。2020年,財政無償援助資金326.4萬元,援建項目12個。二是省直部門定點扶貧卓有成效。11家省直單位選派13人到我縣開展駐村幫扶工作,幫扶貧困村13個(村建制調整后9個),采購銷售農產品267萬元。投入各類幫扶資金5900余萬元、實施援建項目158個,為改善貧困地區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加快產業發展、提升教育醫療水平、提高農牧民就業技能、加強基層政權建設等方面作出積極貢獻。三是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2020年省援建我縣項目3個,資金2277萬元。
(二)雨露計劃工作。2020年度援助學生865名,補助資金1297500元,其中,春季學期援助學生429名,補助資金643500元;秋季學期援助學生436名,補助資金654000元。
(三)“童伴計劃”項目實施情況。依托鎮村“童伴之家”,組織“童伴媽媽”持續開展“童伴計劃”系列活動,組織部分留守兒童在童伴之家開展活動(運球游戲、桃花朵朵開、擊鼓傳花、吹乒乓球、夾彈珠游戲),讓留守兒童們在童伴之家感受到家的溫暖。組織開展集中家訪、安全自護教育、暖冬慰問、與留守兒童過新年等具體工作,讓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在關愛陪伴中度過美好假期。
(四)“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行動。11月12日,縣工商聯向縣紅十字會捐贈23萬元的幫扶資金,近年來,縣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對口幫扶工作各項安排部署,按照蒲瀘兩縣“互補型、跨區域、一體化發展”定位,堅持“脫貧不脫責”,精準實施幫扶項目,廣泛動員縣“千企幫千村”結對企業,參與結對幫扶,捐資捐物達27.2萬元,扎實有效推進各項對口幫扶工作,開創了全域結對幫扶的新局面。自2016年開始對口幫扶縣,面對脫貧奔康新形勢、新特點和鄉村振興新任務、新要求,蒲、瀘兩縣要在深化對口幫扶工作上有新思路、新作為、新氣象。要繼續深化產業合作,實現互利共贏。要深化領域交流,進一步拓展“千企幫千村”活動。要深化勞務協作,有序推動貧困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增收致富。
(五)“10.17”扶貧日活動。10月16日上午,縣在橋廣場開展了“10.17”扶貧日現場捐款、義診及惠民政策宣傳活動。今年10月17日是我國第七個扶貧日,也是第28個國際消除貧困日,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加強領導,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積極組織開展扶貧日活動。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9月印發了《縣2020年“10.17”扶貧日系列活動方案的通知》并向各族各界發出了倡議書,截止11月26日,縣紅十字會捐贈專戶收到社會各界捐款112萬元,其中定向捐款67萬元。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強的保障,助推了貧困家庭脫貧奔康的決勝信心。
二、主要做法
(一)提高認識,強化領導。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將社會扶貧工作納入了重要議事日程,并切實強化組織領導,確保各項政策措施和幫扶措施落到實處,真正做到到了工作有主抓、有分管、有聯絡部門和責任人,及時總結經驗,不斷提高社會扶貧工作水平。
(二)創新機制,強化宣傳。不斷健全完善和創新社會扶貧工作機制,有效整合政策、資源,形成政府引導、社會廣泛參與的協調機制;按照“政府主導、行業參與”的原則,建立和完善了行業扶貧投入機制,最大限度發揮資金的聚集效益;加大度社會幫扶跟蹤的宣傳力度,積極營造社會力量參與扶貧開發的輿論導向和良好的社會氛圍,增強社會化廣泛參與的信心,決心。
三、存在問題
(一)相關信息掌握不充分。針對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全縣結合實際成立了東西部扶貧協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同時按照各部門職能分工將就業培訓、人才交流、領導互訪、攜手奔康等任務劃分至相關部門。雖然各部門嚴格按照職責分工落實了相關工作,但由于溝通交流及統一的信息共享機制不夠完善,存在“數據信息交叉多、收集口子多、需要協調的更多”的問題。導致在相關信息數據統計過程中效率不高。針對此問題,有的放矢建立有效的、統一的工作信息共享交流機制,確保東西協作推進有序、有力。
四、下一步打算
(一)提高認識,增強社會扶貧的責任心和使命感。社會扶貧工作既是一項艱巨的經濟任務,更是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做好社會扶貧工作,不是幫助縣委、政府和群眾去做工作,而是各單位、社會各界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各幫扶單位派出干部,協調資金,爭取項目,獻計獻策,是和貧困群眾合力攻堅,共同作戰,是實實在在為自己做事,是干部在實踐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人民公仆本色的要求和體現要有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行動才會更自覺,辦法才會更多,社會扶貧工作的力度才會不斷加大。
(二)理清思路,整合社會扶貧力量。進一步理清社會扶貧工作思路,用統籌的眼光看待社會扶貧工作,綜合的手段抓好社會扶貧,拓寬社會扶貧渠道,積極鼓勵社會團體、民營企業、個體工商大戶等群體投入到社會幫扶工作中來,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充分發揮他們在社會扶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要把好典型、好做法、好經驗,總結好、完善好、宣傳好,真正成為社會幫扶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三)加強監管,提高社會扶貧資金的使用效益。切實加強社會扶貧資金的管理,統籌安排管理使用社會扶貧資金,管好用好社會扶貧資金,發揮整體合力。要提高資金效益和項目實施的科學性。要加強對項目運行的跟蹤問效。要加強對項目資金使用的監督。主動接受群眾監督、輿論監督和行政監督,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 上一篇:縣扶貧開發局黨建工作總結
- 下一篇: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自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