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均衡創建工作情況及成效總結
時間:2022-05-26 04:43:31
導語:義務教育均衡創建工作情況及成效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鎮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基本情況
鎮有義務教育學校14所,其中村小6個,中心小學2所,初中2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教學點3所。
二、主要工作及成績
(一)廣泛宣傳,強化督導
1.中心學校召開數次校長會、行政會、教師會和家長會等各種形式的會議,向廣大教師、學生和家長宣傳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工作;
2“走出去、請進來”,向社會各界廣泛宣傳“創建工作”。各校向家長發放《創建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告家長通知書》;召開家長創建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專題座談會多次;進行了“創建工作”社會滿意度專題調查;
3.利用橫幅、標語、電子顯示頻、“家長開放日”、展板、宣傳冊和黑板報等多種形式強化了“創建工作”的宣傳氛圍;
4.中心學校工作人員實行包保責任制,個人負責包保學校,幫助學校查找問題、制定措施、及時整改完善,督查學校全方位做好各項工作。
(二)注重教師為本,推動義務教育師資隊伍均衡。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出臺《教師工作績效評價辦法》、《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與管理暫行辦法》,堅持新招聘教師任教見習期制度、教師支教與學習制度、骨干教師示范課和城鄉學校結對幫扶,著力提升教師隊伍整體水平。
一是建立人員流動機制。在師資隊伍建設上,按照崗位管理、結構合理、缺編即補的原則補充教師,近兩年全鎮招錄教師11人,逐步解決了中小學師資不足、學科不配套等問題。
二是推行在崗教師全員培訓。2019-2020年健全崗位培訓、骨干研修、校本研修等系列培訓模式,先后參加了縣級以上主管部門舉辦的教育管理干部、班主任、學科教師、黨員干部等培訓,累計培訓235人次,參訓率達100%。
三是加速培養后備干部。堅持以德為先,能力為重,好中選優的用人標準,建立我鎮教育系統后備干部庫,為優秀人才搭建平臺,激發全體教師干事創業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
(三)促進教育公平,保障接受義務教育機會均衡。
教育公平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支撐,我鎮高度重視特殊群體學生的入學問題,堅持做到三個確保。
一是確保學生入學率達100%。堅持定點學校與就近安排相結合的辦法,依法保障學生在居住地就近、免試入學。
二是確保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健全以政府為主導,社會廣泛參與的留守兒童關愛體系,將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列入教育民生工程,依托留守兒童之家,積極開展各項關愛活動。
三是確保殘疾少年兒童有學上。安排接收本學區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適齡兒童少年隨班就讀,不能隨班就讀的兒童也要及時建立學籍,學校要幫助其進行網上報名入學,同時簽訂送教上門相關協議。各校要及時與學區內村、社區聯系,進行摸底,確保殘兒入學率達到100%。
(四)改善辦學條件,夯實教育基礎
自2014年以來,鎮全面開展學校環境整治,校園文化創建工作。中心學校到各校指導落實校園環境創建工程項目,安排工程隊到校施工。有力促進了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一是全面推進創建學校建設。先后投入近500萬元。二是重視學校功能室建設與使用,大力加強圖書、儀器、多媒體、體育器材管理與使用,各功能室管理與使用都達到國家標準與要求。到目前為止,全鎮共有音樂、體育、美術、三大功能室33間;實驗室18間;圖書閱覽室15間,圖書10萬多冊,電腦660多臺。三是學校加大投入,開展校園文化建設,打造學校整體形象。各校校貌美觀、校園整潔、各室布置規范,標志醒目齊全,美觀大方,具有創意,彰顯了學校辦學理念,突出了學校辦學特色,黃屯小學、中心小學、黃屯初中、蔣嶺小學、馬山小學、鎮中等各中小學校、教學點在教室、走廊、樓梯間、運動場、圍墻等場所創設了主題文化,據不完全統計,全鎮14所學校(含教學點)的校園文化建設投入在40多萬元。
(五)注重隊伍建設,深化教育內涵
1.推行在崗全員培訓。健全入職培訓、崗位培訓、高級培訓、骨干研修、校本研修等系列培訓模式,積極參加教育局組織的各類非學歷培訓和音、體、美、信息等薄弱學科教師培訓,強化校本實踐研訓措施,加強專家、名師、骨干教師示范引領,定期選送校長、教師參加國培、市培、縣培活動。目前,全鎮所有校長全部符合任職資格,所有教師的學歷、專業技能等均達到或超過相應的任職資格標準。
2.搭建專業成長平臺。大力加強師德建設,深入開展師德師風教育活動,引導教師自我教育與自我完善。實施三名工程“名師、名校、名校長工程”,開展名師、骨干教師到校指導聽課活動,促進全鎮教師共同成長。教師網上資源平臺注冊使用率100%。積極參加城區教師到農村支教活動。
(六)加強教育管理,提升辦學水平
1、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提升教育質量。全鎮所有學校都按規定開齊開足各門功課,音、體、美專、兼職教師能基本滿足教學需要。積極開展大課間活動和課外輔導活動,確保學生在校一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以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2、遵守法律法規,規范辦學行為。一是按政策做好惠民工程宣傳工作,堅決杜絕亂收費行為;二是管理用好公用經費,公用經費使用做到有憑有據,不亂花費一分錢,堅持勤儉節約原則;三是嚴格學生資助管理要求,積極做好民生宣傳工作;四是嚴格遵守“就近免試入學和隨遷子女入學”工作;不辦重點班不排名次的原則,杜絕擇校擇班現象,保障學生的受教育權。
3、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學校安全有制度、有預案、有保安門衛,學校能經常性的開展安全教育宣傳工作,積極做好演練工作。全鎮校園內危房全部拆除,拆除面積近6000平方米。校園監控與滅火器配備率100%。主動加強與家庭、社會以及警務、交通、等職能部門的聯系和溝通,共同營造平安和諧的校園環境,維護師生安全。
4、關愛留守兒童及三殘兒童。各校針對學校留守兒童日益增多的現狀,學校積極應對,成立留守兒童關愛組織,建立了“留守兒童”之家,配備了相應設備:電視、電話、電腦等,在生活和學習上予以多方面的關心照顧,促進留守兒童健康、快樂成長。
5、打造特色教育,樹立窗口形象。以素質教育為突破口,促進教育質量均衡發展。一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通過大力推進體育、藝術“2+1”,開發實施校本課程、完善課業負擔減輕機制、創新教學質量“3+1”監測評估,確保學生健康幸福成長,促進學校教育水平提升。二是著力打造特色學校。校園文化創建上小學、教學點等各校都有自己的特色。
- 上一篇:六提六促自查整改報告
- 下一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年度工作考核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