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專題學習計劃

時間:2022-09-18 09:03:00

導語:《文選》專題學習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文選》專題學習計劃

文選》三卷共203篇文章。本次專題學習安排二十周時間。具體時間安排如下:

一、學習時間

1、9月1日-9月17日:論述新的歷史時期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等方面的重要著作(共20篇)

2、9月18日-10月15日:論述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市場經濟建設等方面的重要著作(共39篇)

3、10月16日-10月29日:論述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政治體制改革等方面的重要著作(共23篇)

4、10月30日-11月19日:論述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等方面的重要著作(共31篇)

5、11月20日-11月26日:論述就業再就業、關心困難群眾生活等社會建設方面的重要著作(共11篇)

6、11月27日-12月3日:論述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等方面的重要著作(共14篇)

7、12月4日-12月10日:論述“一國兩制”方針、港澳工作、對臺工作等方面的重要著作(共12篇)

8、12月11日-12月31日:論述國際形勢、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方面的重要著作(共32篇)

9、1月1日-1月14日:論述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等方面的重要著作(共21篇)

二、學習要求

1、學習《文選》,一定要緊密聯系近年來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發展實際,聯系我區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的思路,學以致用。

2、重點篇目要寫出學習心得,本次專題學習筆記科級以上干部總字數不少于1.5萬字,一般黨員干部不少于1萬字。

3、學習要做到,與本單位、本部門工作實際想結合;與城區經濟和社會發展實際想結合;與我區十一五規劃目標相結合。

三、學習篇目(標注▲的是重點學習篇目):

1、全面論述新的歷史時期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等方面的重要著作(共20篇)

第一卷

用正確的思想方法分析形勢(1989年3月20日)

▲在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上的講話(1989年6月24日)

新中國四十年歷史的基本結論(1989年9月29日)

▲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莊嚴使命(1991年7月1日)

▲在八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的講話(1993年3月31日)

▲在同志誕辰一百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1993年12月26日)

▲正確處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若干重大關系(1995年9月28日)

▲在鄧小平同志追悼大會上的悼詞(1997年2月25日)

第二卷

▲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十五大報告)(1997年9月12日)

▲二十年來我們黨的主要歷史經驗(1998年12月18日)

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1999年10月1日)

二000年賀詞(1999年12月31日)

▲在新世紀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繼續推向前進(2000年10月11日)

▲通報中央政治局常委“三講”情況的講話(2000年1月20日)

第三卷

▲關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2001年4月2日)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001年7月1日)

明確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2002年1月14日)

關于十六大報告起草工作的批示(2002年2月18日)

對十六大報告稿的幾點意見(2002年9月18日)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2002年11月8日)

2、論述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市場經濟建設等方面的重要著作(共39篇)

第一卷

設置經濟特區,加快經濟發展(1980年8月21日)

振興電子工業,促進四化建設(1984年9月16日)

開發上海浦東新區(1988年5月2日)

▲認真消除社會分配不公現象(1989年6月16日)

▲把干部群眾的積極性引導好、保護好、發揮好(1992年4月4日)

▲關于在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992年6月9日)

加快長江三角洲和沿江地區的經濟發展(1992年6月27日)

▲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更大勝利(十四大報告)(1992年10月12日)

▲不斷創新,與時俱進(1992年10月19日)

▲高度重視農業、農村、農民問題(1992年12月25日)

全面正確把握形勢,保持國民經濟發展的好勢頭(1993年3月17日)

▲把握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1994年5月5日)

經濟特區要增創新優勢,更上一層樓(1994年6月20日)

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國有企業改革道路(1995年6月26日)

▲保護環境,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1996年7月16日)

▲做好經濟發展風險的防范工作(1996年8月6日)

確立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1997年1月17日)

第二卷

把三峽工程建成世界一流工程(1997年11月8日)

▲深化金融改革,防范金融風險(1997年11月19日)

▲實施“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開放戰略(1997年12月24日)

▲做好經濟工作,增強承受和抵御風險的能力(1998年2月26日)

▲推動鄉鎮企業進一步發展_l(1998年4月21日)

▲創新的關鍵在人才(1998年6月1日)

根據本國國情確定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1998年7月21日)

▲開創農業和農村工作新局面(1998年9月25日)

讓黃河為中華民族造福(1999年6月21日)

▲關于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1999年8月12日)

▲加強技術創新(1999年8月23日)

▲目前形勢和經濟工作(1999年11月15日)

建立穩固、平衡、強大的財政(2000年1月19日)

第三卷

在全黨全社會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和創新精神(2000年6月5日)

▲不斷根據實踐的要求進行創新(2000年6月20日)

鞏固和加強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2000年6月20日)

科學的本質就是創新(2000年8月5日)

積極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2001年3月4日)

要鼓勵原始性創新(2001年6月22日)

逐步解決我國二元經濟社會結構問題(2001年12月20日)

▲金融工作的指導方針和主要任務(2002年2月5日)

實現經濟社會和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2002年3月10日)

3、論述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政治體制改革等方面的重要著作(共23篇)

第一卷

人民政府要為人民辦實事(1987年1月12日)

正確認識工會的作用(1989年7月26日)

全黨全社會都要樹立馬克思主義婦女觀(1990年3月7日)

▲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1990年3月18日)

▲論民族工作(1992年1月14日)

少年兒童是國家的未來(1993年5月28日)

▲以人民群眾為本(1994年1月1日)

西藏工作要抓好穩定和發展兩件大事(1994年7月20日)

▲堅持依法治國(1996年2月8日)

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1997年2月27日)

第二卷

▲充分保障人民依法享受人權(1997年10月——1999年10月)

政府機構改革的目標和原則(1998年2月26日)

加強新疆各民族團結,堅決維護祖國統1(1998年7月9日)

堅決打擊走私犯罪活動(1998年7月13日)

▲人民政協繼往開來的方向和使命(1999年9月22日)

青年志愿者行動是十分高尚的事業(2000年1月16日)

第三卷

國家主權是一國人民充分享受人權的前提和保障(2000年9月7日)

盡快開工修建進藏鐵路(2000年11月10日)

▲進一步開創統一戰線工作的新局面(2000年12月4日)

▲政治體制改革的目的是完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2001年4月2日)

推動我國信息網絡快速健康發展(2001年7月11日)

▲論宗教問題(2001年12月10日)

▲在紀念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002年5月15日)

4、論述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等方面的重要著作(共31篇)

第一卷

▲理論工作要面向實際(1988年3月10日)

愛國主義和我國知識分子的使命(1990年5月3日)

進一步學習和發揚魯迅精神(1991年9月24日)

社會主義前途依然光明(1993年11月21日、22日)

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1994年6月14日)

▲實施科教興國戰略(1995年5月26日)

▲宣傳思想戰線的主要任務(1996年1月24日)

輿論導向正確是黨和人民之福(1996年9月26日)

▲努力開創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局面(1996年10月10日)

把長征精神一代一代傳下去(1996年10月22日)

紀念孫中山(1996年11月12日)

衛生工作要為人民健康服務(1996年12月9日)

實事求是、腳踏實地地前進(1998年1月24日)

第二卷

▲繼承和發揚的光榮傳統(1998年5月4日)

憶厲恩虞同志(1998年7月17日)

在全國抗洪搶險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1998年9月28日)

▲教育必須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1999年6月15日)

提高全民族的科學素質(1999年12月23日)

正確引導青少年健康成長(2000年2月1日)

第3卷

▲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00年6月28日)

不要突出宣傳領導同志個人(2000年9月28日)

▲大力弘揚不懈奮斗的精神(2001年1月10日)

▲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2001年8月7日)

▲科學對待馬克思主義(2001年8月31日)

▲文藝是民族精神的火炬(2001年12月18日)

加快我國航天事業發展步伐(2002年3月26日)

▲必須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2002年7月16日)

體育是關系人民健康的大事(2002年8月23日)

不斷推進教育創新(2002年9月8日)

我的心永遠同人民軍隊在一起(2004年9月20日)

5、論述就業再就業、關心困難群眾生活等社會建設方面的重要著作(共11篇)

第一卷

堅定不移地貫徹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1996年3月10日)

為實現八七扶貧攻堅計劃而奮斗(1996年9月23日)

殘疾人事業是崇高的事業(1997年5月1日)

再造一個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區(1997年8月5日)

第二卷

一個新的信號×××(1999年4月25日)

▲不失時機地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1999年6月17日)

扎扎實實搞好西部大開發這項世紀工程(2000年6月20日)

第三卷

切實加強社會治安工作(2001年4月2日)

保障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的權益是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基點(2001年4月28日)

扶貧開發是貫穿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全過程的歷史任務(2001年5月25日)

就業是民生之本(2002年9月12日)

6、論述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等方面的重要著作(共14篇)

第一卷

把軍隊的建設和改革搞得更好(1989年11月12日)

▲部隊要做到政治合格、軍事過硬、作風優良、紀律嚴明、保障有力(1990年12月1日)

關于軍事戰略方針和國防科技問題(1991年6月8日、15日、25日)

▲國際形勢和軍事戰略方針(1993年1月13日)

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1995年12月17日)

▲以改革創新的精神迎接世界軍事發展的挑戰(1996年12月14日)

第二卷

▲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跨世紀發展的戰略目標(1997年12月10日)

▲軍隊必須停止一切經商活動(1998年7月21日)

走出一條投入較少、效益較高的軍隊現代化建設的路子(1998年12月25日)

▲二十年來軍隊建設的歷史經驗(1998年12月25日)

▲十年來軍委工作的回顧和總結(1999年11月24日)

第三卷

▲機械化和信息化是我軍建設的雙重歷史任務(2000年12月11日)

▲營造有利戰略態勢,增強國家戰略能力(2001年10月31日)

▲論中國特色軍事變革(2002年12月27日)

7、論述“一國兩制”方針、港澳工作、對臺工作等方面的重要著作(共12篇)

第一卷

香港必須有一個平穩的過渡期(1989年12月6日)

保持香港穩定繁榮是我們的基本國策(1990年3月20日)

我們對香港前途充滿信心(1994年7月7日)

▲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斗(1995年1月30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進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命令(1997年6月30日)

▲在中英兩國政府舉行的香港交接儀式上的講話(1997年7月1日)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慶典上的講話(1997年7月1日)

第二卷

▲新形勢下對臺工作的任務(1998年5月11日)

解決臺灣問題的原則和立場(1998年6月27日)

第三卷

▲全面貫徹“一國兩制”方針(2000年12月20日)

在中葡兩國政府舉行的澳門政權交接儀式上的講話(1999年12月20日)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慶祝大會上的講話(1999年12月20日)

8、論述國際形勢、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方面的重要著作(共32篇)

第一卷

中國人歷來是講民族氣節的(1989年10月31日)

發展中美關系要向前看(1989年12月10日)

把我們的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好(1990年9月11日)

▲外交工作要堅定不移地維護國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1993年7月12日)

把一個和平繁榮的世界帶到二十一世紀(1993年11月19日)

對亞太經濟合作的原則建議(1994年11月15日)

讓我們共同締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1995年10月24日)

為中非世代友好建立新的歷史豐碑(1996年5月13日)

第二卷

在白宮歡迎儀式上的講話(1997年10月29日)

▲增進相互了解,加強友好合作(1997年11月1日)

開展經濟合作是亞太經合組織的使命(1997年11月25日)

▲當前的國際形勢和我們的外交工作(1998年8月28日)

▲在新西伯利亞科學城的演講(1998年11月24日)

發展中日關系必須正確處理歷史問題和臺灣問題(1998年11月26日)

▲建立適應時代需要的新安全觀(1999年3月26日)

▲同仇敵愾,團結御侮(1999年5月8日、9日、11日)

▲從戰略高度加強同第三世界的團結合作(1999年8月4日)

在比什凱克五國元首會晤時的講話(1999年8月25日)

共創亞洲和世界的美好未來(1999年9月3日)

第三卷

在聯合國千年首腦會議上的講話(2000年9月6日)

在博鰲亞洲論壇成立大會上的致辭(2001年2月27日)

發展中拉關系,推進南南合作(2001年4月6日)

深化團結協作,共創美好世紀(2001年6月15日)

共創中俄關系的美好未來(2001年7月17日)

▲同周邊國家發展睦鄰友好關系(2001年8月6日)

加強合作,共同迎接新世紀的新挑戰(2001年10月21日)

以穩定、安全、靈活、多元的思路籌劃工作(2001年11月21日)

▲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掌握主動(2002年2月25日)

▲共同創造一個和平繁榮的新世紀(2002年4月10日)

▲當今世界的三個大問題(2002年10月14日)

和而不同是人類各種文明協調發展的真諦(2002年10月24日、2003年7月21日)

對當前中美關系和國際局勢的幾點看法(2002年10月25日)

9、論述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等方面的重要著作(共21篇)

第一卷

真正無愧于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1988年6月30日)

▲為把黨建設成更加堅強的工人階級先鋒隊而斗爭(1989年12月29日)

▲沒有調查就沒有決策權(1993年7月5日)

▲加強反腐敗斗爭,推進黨風廉政建設(1993年8月21日)

▲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1994年9月28日)

▲領導干部一定要講政治(1995年9月27日)

▲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1995年11月8日)

關于講政治(1996年3月3日)

大力發揚艱苦奮斗精神(1997年1月29日)

第二卷

領導干部要增強政治鑒別力和政治敏銳性(1998年4月12日)

▲領導干部要在思想、作風建設中作出表率(1998年6月2日)

領導干部要帶頭樹立好的家風(1998年7月21日)

▲論加強和改進學習(1999年1月11日)

“三講”教育是加強黨的建設的新探索(1999年6月28日)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2000年1月14日)

第三卷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更好地做到“三個代表”(2000年2月25日)

▲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2000年5月14日)

▲加緊培養適應新世紀要求的中青年領導干部(2000年6月9日)

▲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深入開展(2000年12月26日)

▲黨的作風是黨的形象(2001年8月21日)

▲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2002年1月20日)

致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信(2004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