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政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五年規劃
時間:2022-02-15 09:47:00
導語:黨政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五年規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7大精神,把我縣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建設成為符合“三個代表”要求,堅決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具有較高執政能力的、團結堅強的領導集體,培養造就一支高素質的干部隊伍,為全面推進我縣小康社會建設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結合全縣干部隊伍建設的實際,特制定本規劃。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十7大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始終把思想政治建設放在首位,以提高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執政能力為重點,全面貫徹干部隊伍“四化”方針和德才兼備的原則,不斷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干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有效途徑,實現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的規范化、制度化,努力提高領導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各級領導班子的戰斗力。
二、具體目標
㈠進一步提高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隊伍的政治素質和執政能力。
多年來,我縣各級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的政治業務建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為我縣改革開放和三個文明建設提供了可靠的組織基礎。但是,面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形勢,各級領導干部和干部隊伍的政治業務素質仍然還有較大差距。在今后的五年里,要按照政治強、作風硬、業務精的要求,進一步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的政治業務建設,努力提高各級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的執政能力,著力在以下幾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1、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全面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三個文明”一起抓,正確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堅定不移地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自覺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場、嚴守政治紀律,有較強的政治鑒別力和政治敏銳性,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系統地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十六屆四中、五中全會等政治理論,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樹立科學發展觀、正確政績觀和馬克思主義群眾觀,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努力實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正確行使人民賦予的權力,勇于實踐,大膽探索,求真務實,真抓實干,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為群眾辦好事、實事,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
3、認真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原則,實行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不斷提高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水平。堅持民主生活會制度,加強黨性修養,勇于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增進班子團結,努力提高解決自身問題以及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
5、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具備一定的政策理論水平、宏觀決策和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加大領導干部交流、輪崗力度,使多數領導班子成員具備多崗工作經歷,不斷提高執政能力,善于結合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6、不斷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的文化素質。到2010年,全縣縣級黨政領導班子成員普遍達到大專以上學歷,大學本科學歷的比例達到80%;鄉科級領導干部基本達到大專以上學歷,大學本科學歷的比例達到50%,其中,鄉鎮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大專以上的達到95%以上,大學本科學歷的比例達到60%。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中均具有一定數量的研究生。
7、遵紀守法,廉潔勤政,增強拒腐防變能力。模范遵守黨紀政紀、法律法規,以及中央和省、州黨委關于黨政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的有關規定,依法行政,堅持原則,公道正派,恪盡職守,做廉潔勤政的表率。
㈡進一步優化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的結構,努力提高整體水平。
1、在專業知識結構上,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形成門類相對齊全、專業合理的結構,形成有利于經濟發展的知識和專業優勢,使領導班子成員成為分管工作的內行,黨政一把手和多數黨政班子成員成為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
2、在年齡結構上,形成合理的梯次配備。縣級黨政班子以40歲左右的干部為主體,班子結構由45歲、40歲、35歲左右干部組成的梯次配備;鄉鎮黨政班子保持以35歲左右的干部為主體,班子結構形成由40歲、35歲、30歲、25歲左右的干部組成的梯次配備。
㈢進一步加大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少數民族干部、婦女干部和非黨干部的工作力度。
1、抓好優秀年輕干部的培養選拔工作。從現在開始,通過3至5年的努力,實現縣級黨政領導班子成員中35歲以下的至少配備一名,平均年齡40歲左右;鄉鎮黨政領導班子成員中30歲以下的至少配備一名,正職中30歲左右的應有一定比例,平均年齡35歲左右。
2、加強對少數民族干部的培養選拔工作。一是采取學習培訓、掛職鍛煉、交流輪崗等不同形式,加大對少數民族干部的培養力度,提高少數民族干部的綜合素質;二是加大選拔力度,打破數量上的不平衡。
3、加大對婦女、非黨干部的培養選拔力度。到2010年,在縣人大、政府、政協班子中各有1名非黨領導干部的左基礎上,政協班子中要實現非黨副職干部人數多于黨員副職干部比例;縣屬科級領導班子中,婦女干部所占比例進一步增加,尤其是部門正職的女干部數量要有所增加,縣屬科級領導班子中的非黨干部比例也要進一步增加;鄉鎮黨政班子中至少有1名婦女干部,鄉鎮政府班子中至少有1名非黨干部。
三、保障措施
㈠始終把思想政治建設放在首位,加強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政治理論建設和黨性黨風教育,不斷提高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
1、全面落實大規模培訓干部規劃,加大干部教育培訓力度,打牢理論基礎。以省、州黨校、行政院校和縣委黨校為依托,積極選送干部參加省、州黨校進修學習和理論培訓,緊緊圍繞鄧小平理論、黨的基本知識、領導科學、管理科學以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知識等,對鄉科級領導干部,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培訓,每2年將全縣鄉科級領導干部和后備干部輪訓一遍。要通過培訓學習,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的政策理論水平,增強貫徹執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針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2、切實轉變干部的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堅持運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思想武器,開展積極的思想斗爭,堅持真理,修正錯誤,自覺維護班子團結,增強班子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健全完善領導干部聯系點制度、接待日制度、調查研究制度,使各級領導干部進一步轉變作風,深入基層,了解民意,樹牢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
3、堅持不懈地開展反腐倡廉教育,增強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拒腐防變能力。以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建立各級領導干部廉潔從政的長效機制。
㈡加強后備干部隊伍建設,建立健全縣鄉科級后備干部人才庫。
1、按照《××縣各級領導班子后備干部隊伍建設意見》的要求,以培養高素質后備干部隊伍為目標,按照正職1:2,副職1:1的要求,建立一支數量充足、門類齊全、專業配套、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后備干部隊伍切,并切實加強教育培養工作。
2、加大黨政一把手后備人選的培養力度。把他們放在重要的工作崗位上進行培養鍛煉,提高他們的宏觀決策、領導經濟和駕馭處理復雜局面的能力。
3、健全管理機制,加強教育管理。健全“備用結合”的干部選拔作用機制。要針對黨政后備干部特點和班子建設的需要,制定培養計劃,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改進培養方法,落實培養措施。做到抓班子建設,同時抓后備干部隊伍建設;研究干部工作,同時研究后備干部工作;考察現職干部,同時考察后備干部;調整班子成員,同時特色補充后備干部。提拔干部時,必須首先從后備干部中挑選。通過實行年度考核和階段性考核,及時調整培養方向。對表現較好、條件成熟的要及時推薦提拔;對表現不好的,要及時調整出去;對因提拔調整、調動等原因出現缺額的,要及時補充進去。
㈢采取多種形式,強化干部實踐鍛煉,培養復合型人才。
1、加大干部交流、輪崗力度。根據干部培養目標和計劃,充分發揮干部交流在培養鍛煉干部、改善領導班子結構方面的作用。進一步健全干部交流制度,對黨政一把手和人事、監察、財政、審計等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實行定期崗位交流,鄉鎮黨政主要領導一般要異地任職;加強鄉鎮之間、機關和基層、企業間的干部交流。有意識地把干部放到艱苦、復雜的環境中去磨練。要有意識地加強黨政之間、黨政不同部門之間的崗位輪換,給干部提供在多個崗位上鍛煉的機會,使他們在實踐中增長才干,豐富經歷,積累經驗。
2、采取下派、上掛和跟班學習、外出考察學習等多種方式,強化干部實踐鍛煉,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的執政水平。
㈣加強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監督和管理。
1、堅持黨管干部的原則,理順干部管理體制。要在完善各級黨委下管一級領導干部的同時,加強對干部隊伍建設的宏觀指導。
2、認真貫徹執行《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和《云南省鄉(鎮、街道)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暫行辦法》,堅持干部隊伍“四化”方針和德才兼備的原則,按照《條例》和《辦法》規定的任職條件選拔任用干部,嚴格執行有關領導班子年齡、文化、民族、婦女、非黨干部結構要求,選拔酣配備領導干部和領導班子。嚴格控制規定的領導班子職數,不得隨意增設領導職數和利用職務、職級待遇獎勵領導干部。
3、嚴格執行干部選拔任用程序和干部人事紀律,加強對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監督,反對用人上的不正之風。縣委組織部要在下管一級的同時,加強對股所級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監督檢查。對違反組織人事紀律的干部選拔程序的單位和個人,按有關規定嚴肅查處。
㈤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斷完善干部選拔任用的機制,推進干部工作的科學化、民主化、制度化。
1、擴大民主,積極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實行討論決定干部任免事項投票表決、領導干部任職試用期、破格越級提拔任用干部、調整不稱職不勝任現職黨政領導干部制度,繼續推行公開選拔領導干部和機關中層干部競爭上崗制度,增強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透明度,促使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2、完善干部考核制度。實行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平時考核、任職前考核和定期考核制度,建立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評價辦法,全面科學地考核領導班子的政治業務和履職情況以及領導干部的德、能、勤、績、廉,對那些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優秀干部及時提拔任用,對考核不稱職的干部視不同情況予以免職、降職、責令辭職進行調整。健全和完善推薦考察干部責任制。
3、嚴格監督,確保干部廉潔從政。加強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特別是黨政一把手、直接掌管人財物的領導干部,執紀執法機關的領導干部的監督。一是要立足于防范,加強干部監督管理,開展經常性的思想教育,增強干部的自很能力。二是要加強同級之間的監督,嚴格班子民主生活會,做到主要領導對班子成員負責,分管領導對所聯系單位的領導負責。三是要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人大、政協、紀檢、監察機關,以及人民群眾的監督作用,督促領導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正確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嚴格遵紀守法,廉潔從政。
四、組織實施
各鄉鎮黨委和縣屬各黨委、黨組,縣委和縣級國家機關各委辦局、各人民團體,要按照本規劃要求,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把規劃實施工作,納入黨建工作的總體規劃和黨建目標管理,建立各級黨委(黨組)落實規劃責任制。組織人事部門要在縣委統一領導下具體負責規劃的實施工作,每年檢查規劃的實施情況,及時向縣委報告,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
本規劃適用于鄉鎮黨委、政府,縣委和縣級國家機關各委辦局、各人民團體及其內設機構。縣屬事業單位參照本規劃執行。
本規劃自發文之日起實施,由縣委組織部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