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教育培訓工作計劃
時間:2022-03-04 01:45:00
導語:干部教育培訓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年,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中央、省委和市委關于加強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緊緊圍繞振興白山發展大業和實施“十一五”規劃的實際需要,以加強領導干部能力建設為重點,以提高培訓質量和效益為目標,科學調整培訓內容,改進和創新培訓方式,鞏固和拓展培訓渠道,整合和優化培訓資源,全面推進大規模培訓干部工作的深入開展。具體安排意見如下:
一、市委黨校培訓安排
充分發揮市委黨校培訓市管干部和重要崗位領導干部的主渠道作用,把理論學習、研究問題、指導工作結合起來,在夯實理論基礎,促進思想解放,提高領導能力上下功夫。共舉辦各類培訓班9期,培訓干部900人左右。
(一)進修班次
1、教科文衛、紀檢政法類副職領導干部進修班。舉辦1期,培訓80人左右,學制20天。培訓對象為縣(市、區)、市直各部門、市管事業單位負責上述工作的副職領導干部(含非領導職務)(4月11日—30日)。
2、黨政群團、教科文衛類副職領導干部進修班。舉辦1起,培訓80人左右,學制20天。培訓對象為縣(市、區)、市直各部門、市管事業單位負責黨政群團及教科文衛體的副職領導干部(含非領導職務)(5月8日—26日)
3、黨政群團、經濟管理類副職領導干部進修班。舉辦1期,培訓80人左右,學制20天。培訓對象為縣(市、區)、市直各部門負責黨政群團及經濟工作的副職領導干部(含非領導職務)(6月5日—23日)。
4、黨政正職領導干部進修班。舉辦1期,培訓80人左右,學制20天。培訓對象為縣(市、區)、市直部門一把手(10月9日—28日)。
(二)培訓班次
1、35歲以下后備干部培訓班。舉辦1期,培訓50人左右,學制30天。培訓對象為2005年參加公開選拔35歲以下后備干部。(3月7日—4月6日)。
2、組工干部培訓班。舉辦1期,培訓200人左右,學制7天。培訓對象為縣(市、區)委組織部、國有省屬企事業單位組織部、市直各部門負責組織、人事工作的干部(7月16日—25日)。
(三)研討班次
以學習貫徹省、市關于實施“十一五”規劃重要部署為主題,以領會和把握我市發展規劃、發展思路和貫徹落實為重點,計劃舉辦3期專題研討班。
1、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專題研究班。與市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合辦。舉辦1期,培訓60人左右,學制5天,于5月末6月初舉辦。培訓對象為市直涉農部門領導干部、縣(市、區)分管農村經濟領導干部及涉農部門主要領導干部、部分鄉鎮黨委書記。
2、經濟發展軟環境及政(行)風建設專題研究班。與市紀委軟環境建設辦公室合辦。舉辦1期,培訓80人左右,學制3天,于6月初舉辦。培訓對象為縣(市、區)及市直有關職能部門、紀檢監察與執法部門負責人。
3、創建學習型機關建設專題研究班。與市直機關黨工委合辦。舉辦1期,培訓80人左右,學制3天,于9月份舉辦。培訓對象為中省直單位、市直各部門(單位)分管機關建設的主要領導。
二、省外培訓安排
圍繞全市經濟發展戰略,學習借鑒發達地區的發展觀念、發展思路和發展措施,推動領導干部解放思想和更新觀念,提高各級領導干部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計劃舉辦6期培訓班,培訓干部300人左右。
1、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專題培訓班。培訓100人左右,學制12天,于4月份舉辦。培訓對象為部分鄉鎮分管領導干部、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培訓地點山東。
2、民營企業發展專題培訓班。培訓40人左右,學制12天,于5月份舉辦。培訓對象為市、縣(市、區)民營企業管理者。培訓地點溫州。
3、提高職能部門審批能力專題培訓班。共辦2期,培訓80人左右,學制12天,于5、9月份舉辦。培訓對象為中省直及市直職能部門業務科長、縣(市、區)職能部門領導干部、經濟開發區和工業園區職能部門業務科長。培訓地點蘇州。
4、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專題培訓班。培訓30人,學制12天,于6月份舉辦。培訓對象為鄉鎮黨委書記。培訓地點蘇州。
5、創新與執政能力建設專題培訓班。培訓20人,學制12天,于8月份舉辦。培訓對象為縣(市、區)領導干部及市直部分部門一把手及其后備干部。培訓地點清華大學。
6、開放帶動與開放型經濟專題培訓班。培訓40人,學制12天,于10月份舉辦。培訓對象為縣(市、區)主要領導干部及市直部門一把手后備干部。培訓地點珠海。
三、國(境)外培訓安排
堅持高層次、專業化、重實效的原則,著眼研究解決影響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學習借鑒發達國家的有益經驗。計劃舉辦1期培訓班。
項目推介與招商引資專題培訓班。培訓30人左右,學制14天,擬于10月份舉辦。培訓對象為市直有關部門領導干部,部分縣(市、區)領導干部及后備干部。培訓地點韓國。
四、雙休日干部學校安排
雙休日干部學校,是市委從新的形勢和任務出發,結合我市干部隊伍狀況和工作實際采取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我市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補充和延伸。今年雙休日干部學校計劃開展講座12期,培訓10000人次。培訓對象重點是市直機關縣(處)級領導干部和后備干部。
同時協調市直有關部門舉辦各類短期專題培訓班,協調落實省委組織部培訓班次的學員選調任務。認真完成市委下達的臨時工作任務。
五、加強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幾項措施
1、貼緊新形勢新任務的需求,完善培訓內容。在強化政治理論學習的基礎上,要突出對國情、省情、市情的培訓,同時加大經濟、科技、法律知識和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及崗位技能的培訓,增強領導干部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和水平。此外還將增加對領導干部個人修養和個人素質方面的培訓,在培訓過程中開設藝術欣賞、媒體采訪、計算機應用、公務禮儀、外語等課程。
2、注重提高培訓效果,改進和創新培訓方式。改革市管干部主體班次培訓方式。一是采取分類、分層次、點名調訓,增強培訓針對性。200年,將對市管干部按“一把手”、行政黨務副職進行分類、分層次培訓,通過點名調訓等方式進行培訓。二是改革黨校教員授課方式,以案例教學為突破口,實現從灌輸式教學向互動式教學轉變,實現“教學”相長,提高在“做中學”的能力。三是聘請市領導、中省直部門和市直機關“一把手”為黨校客座教師,適時安排他們為市管干部講授白山最前沿的知識與信息。
3、改進雙休日干部學校的辦學模式,提高辦學質量和效果。一是規范教學內容,實現由內容隨機的講座式教學向計劃性、單元化教學轉變,增強教學的系統性。二是改進教學方式,實現以上大課為主的集中式教學與以單位為主的小課堂學習相結合,增強教學的針對性。三是豐富教學手段,實現從灌輸式教學向互動式教學轉變,增強教學的能動性。四是改善教學結構,實現授課者由單純外邀向外邀與內請相結合轉變。
4、鞏固和拓展培訓渠道,加大干部外訓力度。一是擴大培訓基地。除鞏固上海、蘇州、無錫、濰坊、沈陽等培訓基地外,拓展珠三角和溫州培訓基地,以完善培訓內容。二是加大外出培訓考察力度,實行外出培訓與項目推介相結合,推動項目對接、工作對接和服務意識的對接,增強干部服務經濟的自覺意識。
5、加強網絡培訓平臺建設。依托“長白山黨建網站”,創建“白山市領導干部網上學習園”。設立“在線學習”、“學習論壇”、“網際考場”等欄目,為每名參學干部設立獨立的帳號和密碼,供干部隨時在網上參加學習、研討和自我測試。網絡自動記錄學員的學習情況。
6、探索建立領導干部學習培訓考核激勵機制,確保培訓收到實效。一是建立干部培訓申報制度,防止亂辦班、重復辦班和交叉辦班。二是建立干部培訓信息電子檔案,實行干部培訓動態管理。三是建立考核、督察通報制度。制定雙休日干部學校及市管干部進修班考核管理辦法,實行年終“雙通報”,一方面,通報承擔培訓任務的職能部門的年初計劃完成情況。另一方面,通報各單位年度干部參加培訓情況。四是建立干部培訓政策激勵制度,把干部培訓工作納入領導崗位責任制,統一考核,考核結果作為優先評優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據。
7、加強組織領導。開展干部培訓需求調研,準確了解和掌握各級領導干部的實際培訓需求,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切實保障培訓經費,拓寬經費來源渠道,積極引導社會、單位、個人進行配套投資。增強干部教育培訓的成本意識和效益意識,加強對干部教育培訓資金使用的管理,做到專款專用,提高培訓投入產出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