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標準化工作計劃
時間:2022-03-24 09:05:00
導語:農業標準化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期間,區農業標準化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建成農業標準化基地40多個,其中銀龍蔬菜、胥甫蟠桃被列為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基地,漕精品西瓜、呂巷奶牛被列為市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基地,區被命名為全國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創建了“銀龍”、“多利升”“皇母”、“紅齡”“綠亭”等多項品牌;形成了花卉組培、蔬菜制種、西甜瓜制種、特種水產繁育、雜交稻制種等種子、種源農業基地;制定了一批地方名特優農產品配套系列標準69項,為地方名特優產品品牌的提升提供了技術支撐。旅游、休閑、觀光農業有了新的探索。編制規劃并啟動建設51平方公里市級現代農業園區;“家家富工程”和一批科教興農標準化項目得以實施,銀龍蔬菜種子場《自主知識產權西蘭花種子繁育技術》市TBT應對項目,通過市專家組的驗收。
至年,是區農業標準化工作全面推進的重要時期。農業標準化的推行和實施,可以有效地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提高農業生產的科技含量,促進農業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和農民增產增收。為了有效推進我區農業標準化工作,促進區域農業科學技術進步,促進區農業產業發展,適應我區提高農業組織化要求,特制定“”時期農業標準化規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建設社會主義新郊區,以創新為核心,以質量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動力,以技術為抓手,以生產為基礎、以效益為目的,合理利用資源,促進結構調整,提高農產品產量和質量;加快現代農業建設步伐,堅持發展都市型農業,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規模經營大戶,以提高農業組織化來帶動經營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產品市場化和服務社會化。加快區農業生產標準化進程,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特點、獨有的農業標準化體系,為建設社會主義新郊區作出貢獻。
二、目標和任務
農業標準化是現代農業的重要基石,是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有效途徑,是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能力的重要保證,是提高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和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基本前提。
(一)種植業
1、制定實施品種、技術等配套標準,為生產優質農產品提供技術保障。
(1)緊密結合稻谷、油菜籽生產優質化,實施水稻、油菜等優良品種標準,加快優質種子種苗的擴繁。
(2)制定優質、高效、低耗栽培技術,病蟲草綜合治理防治技術、無公害農產品生產與管理技術,農產品質量控制技術,農產品加工、貯運、包裝等技術標準;促進先進科技成果和實用技術的推廣應用。
(3)圍繞優質農產品的質量標準,實施品種、生產技術、生態環境、包裝儲運等配套標準的系列化,確保農產品的成品質量。
(4)制定出口創匯農產品質量標準,參于國際農產品市場競爭。創建“銀龍蔬菜”、“銀龍種子”、“金都水稻”、“皇母蟠桃”、“多利升西瓜”、“翠冠梨”、“綠亭葡萄”等一批市級、國家級標準化種植基地。
2、繼續擴大蔬菜標準化示范區規模,完善蔬菜標準化體系建設。廣泛收集國內、國外的蔬菜標準資料,建立蔬菜標準化資料信息庫。加快蔬菜產品標準和生產操作規程的制訂,加大蔬菜標準化推廣力度,提高標準實施的監督和信息服務能力。以擴大規模化經營、提高組織化程度為導向,發展蘆筍生產、做大結球生菜為重點,積極培育特色蔬菜,不斷提高蔬菜栽培水平。認真做好設施蔬菜高效栽培與內、外貿市場兩篇文章。逐步形成由區蔬菜辦、區蔬菜技術推廣中心、各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蔬菜加工廠、蔬菜營銷公司等單位組成的蔬菜標準化工作網絡,建立并完善從事蔬菜標準化的專業隊伍。逐步做到區有示范鎮、示范場,鎮有示范場、示范戶。
在蔬菜生產上,做好統一供種、統一育苗,統一供藥;加強對質檢人員的培訓,落實標準化加工措施。打品牌、爭效益,提高蔬菜在國內、外市場的知名度,從而達到提高蔬菜產品數量、質量和效益的目的。制定實施《雪菜栽培技術規程》、《蔬菜工廠化育苗技術規程》、《蘆筍栽培技術規程》、《青菜栽培技術規程》、《黃瓜栽培技術規程》等,為區域蔬菜標準化建設提供技術支撐。
(二)養殖業
1、以標準化生產示范為基本手段,著力推進科學技術與生產實踐緊密結合的標準化養殖。制訂、實施養殖技術規范,建立健全生產檔案,規范養殖行為。積極組織養殖企業參加HACCP等認證,努力提高養殖企業的標準化管理水平。
2、引進國內外著名禽漁品種,推廣應用全價飼料、優質疫苗,實施標準化養殖。增加科技投入,以市場為導向,加強對基地場的生產、科技、經營管理。大型基地場要逐步引進設施標準化養殖,改進工藝,改善生產設施。抓好畜禽、水產良種覆蓋率;加強科學的畜禽疾病、魚病控制和防治。
3、建立健全區、鎮、基地場的三級技術服務網絡,完善服務功能。堅持產前、產中、產后三者服務并重,拓展服務范圍,提高服務質量。在產銷信息、加工技術、產品開發、市場銷售、飼養管理等方面提高標準化管理水平。強化獸醫監督,抓好我區境內的肉品檢疫,確保畜水產品安全、衛生、優質。創建申漕水產、呂巷奶牛、廊下奶牛、沙龍養豬等一批市級、國家級標準化養殖場。
(三)現代農業園區
重點發展農業高新技術、優良品種培育、現代農業種植、現代農業加工、農業文化旅游標準化工作。
農業高新技術:研發制定智能化田間監控技術、日光溫室無土栽培技術、節水灌溉技術、有機高效施肥技術、名特優品種種植技術、農牧結合農業生態技術等技術標準。制定優良品種培育名特優蔬菜、食用菌、山野菜、靈芝、瓜果等配套技術標準。
現代農業種植:研發制定特種水稻種植,多茬、立體蔬菜,無公害蔬菜生產,高檔出口花卉、藝術花卉種植,無限生長番茄、優質葡萄種植,現代能源植物種植等配套技術標準。
現代農業加工:制定實施優質糧食加工,農副產品速凍保鮮加工,良種豬養殖和優質肉加工,紫蘇葉加工,優質蟠桃加工,毛蟹養殖與蟹醬加工,淡水魚養殖和優質魚罐頭加工等配套技術標準。
農業文化旅游:制定實施農業觀光、休閑度假、農業高新技術展示教育等相關配套服務標準。
三、建立健全農業標準化體系
(一)建立健全區農產品安全衛生質量標準體系
根據農業生產和消費的實際情況,選擇糧食、食用油、蔬菜、水果、食用菌、豬肉、牛肉、雞肉、雞蛋、鮮牛奶、養殖水產等十一類農產品,收集、建立、實施安全衛生質量標準。
1、市場準入性標準。進入市場的農產品要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等,確保農產品的安全、衛生和規范交易。
2、優質專賣性標準。經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機構的確認,有許可使用標志,供專賣經營的農產品。其標準要高于準入性農產品,并接近達到國際同類農產品標準。
3、推薦出口性標準。按照適應國際市場的,選擇符合美國、日本、歐盟等主要國家的有關農產品標準,推薦出口。
(二)建立健全區農產品安全衛生質量檢測體系
建立健全區農產品和農用生產資料監測體系,對各類農副產品實施跟蹤監測。充分利用現有檢測能力,加強對糧油、果蔬、畜禽、水產等農產品及其加工農產品質量和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重金屬殘留、激素等有害物質的監測,加強檢測體系網絡建設和確保檢測工作有效
(三)建立健全區農產品質量認證網絡
建立健全區農產品質量認證信息網絡,加強優質服務,及時溝通信息。通過認證,提升區域農產品質量檔次,以標準化來推動優質化、品牌化,以品牌化、優質化來促進農業標準化建設。加快區內已有的名、特、優農產品的認證工作。要調查研究,摸清情況,逐個通過優質農產品的認證,提高產品知名度,擴大影響,開拓市場。
(四)建立健全區農業標準化推廣體系
本區各級農業行政主管單位和相關政府部門,農業生產技術推廣單位,都要高度重視農業標準化工作,加大宣傳力度,加強基礎培訓,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各相關單位都要確定專、兼職領導,組織實施農業標準化工作,加強技術推廣的工作領導和技術推廣的網絡建設。
(五)建立健全區農產品安全衛生質量的執法體系
建立健全區農產品安全衛生質量的執法體系,并形成有效的執法檢查網絡。各有關單位要按照各自職責以及法律賦予的有關職能,分別行使執法職能。加強溝通,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本地區農產品安全衛生標準的執法檢查工作。
(六)加強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強化農業生態建設
采用生態工程與環境工程相結合的辦法保護農業生態環境,推動農業標準化。要以建設“綠色”為契機,以實施“環保三年行動計劃”為抓手,全面修復農業生態鏈。科學規劃生態林業、城市綠地,建設綠色屏障,加大河道清淤、保潔力度,強化農業生態功能。科學施肥,培肥土壤;合理用藥,降低化學農藥對環境的危害;開展農村有機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建設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配套的生態工程。
四、實施《規劃》的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健全組織
農業標準化是發展都市農業,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基礎工作。各級領導要充分認識農業標準化工作,對我區農業發展的重要意義。要加強組織領導,統一規劃、統一步驟,統一實施。要高度重視,明確任務,落實責任,確保各項農業標準化工作落到實處。
(二)加大農業標準化的宣傳普及力度
加大農業標準化工作的宣傳力度,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廣大農民和農業生產者掌握和熟悉相關的農業標準化知識,要通過電臺、電視、報紙、宣傳冊、培訓班等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向廣大農戶和農業生產者宣傳農業標準化知識。抓住源頭,讓廣大農民和農業生產者真正掌握農業標準,準確實施標準,確保取得實效。
(三)依靠科技不斷提升農業標準化水平
農業科研成果是農業標準化的源泉和依托,要把農業科研成果吸收到標準中來,并向農業生產者推廣,從而使農業科技成果轉變為農業生產者易于掌握的先進實用技術。在農業標準化的工作中要充分發揮農業專家的作用,用標準的形式來推廣農業科研成果,積極參與農業標準的制定修訂和推廣工作。
(四)精心組織,抓好示范
以一種或一類優勢農副產品為龍頭,以市場為導向,以農工貿、產供銷一體化經營組織為依據,在一定區域內對農副產品的產前、產中、產后實行綜合標準化管理。構建科學、嚴格的標準化管理體系,建立嚴格的考核制度,出臺鼓勵、扶持標準化生產的有關政策。用標準化來引導科學種田,擴大示范區的數量,加快把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做大做強,全面提高農業生產規范化程度和標準化生產管理水平。
(五)上下聯動,齊抓共管
農業標準化工作,涉及面廣,工作量大。各部門要密切配合,明確責任,上下聯動,齊抓共管。按照規劃目標任務,分年度細化工作計劃,認真加以實施落實,切實把規劃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六)落實經費,確保規劃實施
農業標準化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各方要支持配合,組織到位、措施到位、經費到位,高標準地按照國家、市委、市政府對農業標準化的工作要求,全力推進區的農業標準化工作,為區實現農業現代化奠定堅實的基礎。
- 上一篇:蔬菜安全監管工作通知
- 下一篇:政府法律顧問組工作計劃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