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農業局的工作計劃
時間:2022-06-09 03:39:00
導語:縣農業局的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加快我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促進我縣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農村更加和諧。2009年,我局將繼續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屆三中全會精神,按照縣委、縣政府對農業工作的總體部署和要求,強化科技服務,調優產業結構,鑄造農業品牌,夯實基礎設施,培育新型農民,經研究,特制定如下工作計劃:
一、總體思路
2009年全局工作將以實踐“*”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以黨的*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針,認真貫徹落實全省農村工作和縣委十六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制定的全縣農業和農村工作目標,積極轉變發展理念,創新工作思路,突出發展現代農業,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龍頭,大力扶持、海杰公司、貝倫特絲綢、*鴻立食品等“農字號”項目的發展,在穩定糧食、棉花、油菜的基礎上,不斷壯大蛋雞、蠶桑、葡萄、胖姜等特色產業,突出提高農民素質,大力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農民,發展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社,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
二、總體目標
全縣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95000畝,棉花面積70000畝,蔬菜面積20000畝,其中大棚蔬菜3000畝,無公害商品蔬菜面積6000畝,今年新增蠶桑1000畝、胖姜5000畝、葡萄1000畝、*水梨8000畝,生豬存欄6.5萬頭,出欄7萬頭,蛋雞養殖新增100萬羽,達400萬羽,力爭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5016元,比上年增長10%。
三、工作措施
(一)穩定糧棉生產,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一是認真貫徹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加大對惠農政策的宣傳力度,使黨的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真正落實到戶,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二是大力推進農業科技進村入戶工程,努力做到農業科技指導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大力引進推廣普及隆平超級雜交稻、隆雜棉1號等優質品種,使我縣隆平超級雜交稻種植面積達10000畝,優質雜交抗蟲棉面積達95%以上,全面提高糧棉品質和總產。
(二)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一是不斷調優產業結構,努力構建“一村一品”產業發展格局。大力發展蛋雞、*水梨、葡萄等特色農業,做大做強蠶桑產業,使蠶桑產業逐漸成為我縣的支柱產業;二是積極實施農業項目,不斷夯實農業基礎設施。以實施農村沼氣建設國債項目為依托,全面完成1751個戶用沼氣池建設任務,不斷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美化農村生態環境;以實施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項目和農業科技示范場項目為平臺,加強農業技術和農民務工技能培訓,提高農民科學種田水平,增強農民進城務工技能,提高農民整體素質,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今年舉辦畜禽、蠶桑、果業、胖姜等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班35期,培訓新型農民12000人,培訓農民工2500人,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2500人;三是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大力推廣聯合收割機、耕整機和新型插秧機,著力培植農機大戶,提高農業機械的使用效率,擴大農機作業覆蓋面,優化農機配套服務,提升我縣農業機械化水平。四是加強村級民主管理,合理引導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工作,進一步完善“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制度,規范涉農收費,認真做好有關農民負擔和農村政策落實的信訪工作,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加強農村土地管理力度,切實做好基本農田的保護工作,嚴禁非法占用耕地,加大水稻秸桿還田力度,全面提高耕地質量。五是認真貫徹落實《農民專業合作社法》,進一步發展壯大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培養和壯大農民經紀人隊伍,今年全縣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28個,培育和發展農產品經紀人500名。
(三)以貫徹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為契機,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
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全面貫徹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深入推進農產品質量監管工作,把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貫穿于生產流通全過程,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大力推行標準化農產品生產,在做好車橋、鄒橋、聶橋等地6個綠色大米生產基地的技術培訓和指導工作的同時,著力抓好8個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和5個無公害農產品跟蹤服務工作,加大無公害農產品產地和無公害農產品組織申報工作,力爭今年新增無公害農產品3個,進一步做大做強“萬家嶺”牌*水梨、雞蛋和“博河”牌玉晶米等名特優產品。今年新增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省級以上名牌農產品品牌5個。
(四)加大農業招商引資力度,大力推進開放型農業
積極編制一批精品農業招商項目,在加大農業招商、加工、流通、創品牌等各個環節的服務力度的同時,做大做強海杰公司、鴻立食品和貝倫特絲綢等3家龍頭企業,圍繞我縣的優勢產業和特色農業,積極動員全局干部職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引進、培植一批帶動能力強,輻射作用大的龍頭企業。
(五)加大重大動植物疫病防控力度,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一是全面實行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著重抓好春、秋兩季畜禽防疫注射,確保強制免疫密度達100%;二是加強重大動物疫情預警預報,在產地、屠宰場(點)、市場各個檢疫環節嚴格把關,加強源頭檢疫,檢疫面和檢疫率必須達到100%,切實做到把動物疫病控制在源頭,確保人民群眾吃上“放心肉”;三是強化防疫隊伍建設,完善防控預案,提高重大動物疫病應急處置能力,力爭實現大災之年重大動物疫病在我縣不發生、不蔓延,保障我縣畜牧業生產健康發展;四是加強對重大農作物病蟲害監控力度,逐步完善監測預警體系,建立測報點,提高病蟲測報的準確率,推行統防統治和綜合防控措施,確保我縣農業豐產豐收。
(六)加大依法行政工作力度,切實維護農民群眾合法權益
一是嚴格按照《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規開展執法工作,開展農業綜合執法,切實抓好農資市場的監督管理,加強農藥、飼料、獸藥質量監督,杜絕假農資坑農害農的現象發生,進一步凈化農資市場,切實加強農民負擔監督管理,確保農民負擔不反彈;二是加大對動植物防疫檢疫管理力度,按照《江西省動物防疫條例》、《江西省植物保護條例》等相關法規進行動植物檢疫,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七)不斷強化科技服務,提升為農服務水平
一是全局干部職工要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屆三中全會精神,充分發揚全局干部職工求真務實,銳意進取,默默奉獻的精神,結合本職工作,認清形勢,尋找差距,把握優勢,樹立信心,排除萬難,全面完成各項工作任務;二是圍繞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積極開展創建省級衛生城市、園林城市活動,使“雙創”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三是局6支農業科技服務小分隊要始終堅持“常下鄉,下長鄉”的原則,按照“工作超前,服務優質,技術過硬,農民滿意”的要求,積極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為農民朋友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服務。
(八)大力開展“機關效能年”活動,切實轉變機關工作作風
深入開展“機關效能年”活動,重點圍繞提高辦事效率、改進機關作風、規范工作行為、提升服務水平等四個方面的內容,切實解決機關效能和發展環境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努力實現辦事快捷,審批迅速,效能提升,依法高效,確保縣委、縣政府各項重大決策和部署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