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村建設工作計劃
時間:2022-06-21 11:16:00
導語:小康村建設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確保全面完成我部助推“全面小康村(社區)建設”工作目標任務,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推動我市小康社會建設進程,特制訂與郭園鎮*社區掛鉤共同助推“全面小康村(社區)建設”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精神,實現市第十次黨代會第二次會議提出的各項奮斗目標,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目標,以推進市政府為民辦實事“十大工程”為重點,堅持內外因素結合,為*社區發展注入新動力,給群眾帶來新實惠,為*社區全面小康建設做出貢獻。
二、工作目標
*社區:瞄準20*年建成小康社區的總體目標,確保到20*年底,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5%以上,小康戶占比達到65%以上,貧困戶全部消除,綜合指標考核達到90分以上,建成小康社區。
三、組織領導
領導組組長:*
領導組副組長:*
領導組常務副組長:*
工作組成員:*掛職*社區任副書記,具體開展幫扶工作。本部全體成員20人,與*社區的20個貧困戶掛鉤幫扶。
四、工作舉措
(一)發展社區經濟,提升農民富裕程度。
一是積極實施高效農業規模化。一方面做大養鴿養殖項目。鼓勵和林鴿場進一步做大做強,發揮示范龍頭作用,力爭年內養殖規模達15萬羽。并進一步在農戶,尤其在貧困戶中,推廣“公司+農戶”形式,鼓勵和帶動全社區的養鴿事業。另一方面發展壯大“壽鄉樟雞”養殖業,鼓勵企業業主不斷做大做強,爭取年內達南通市級規模養殖場標準。并積極嘗試建立產業黨支部,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推動促進作用,放大社區“壽鄉樟雞”等特色產業。
二是推動規模技能培訓經常化。培養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積極嘗試通過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終端接受點等方式,開展創業培訓班,爭取全年培訓60人次以上。
(二)改善農村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
一是著力改善農村生態環境。一方面,幫助組建社區垃圾處理系統。認真做好社區環境建設,及時組建垃圾專業處理隊伍,保證村垃圾中轉房到位,基本建成“戶集中、組保潔、村收集、鎮轉運”的鄉鎮垃圾收集處理體系。另一方面,協助社區完成下達的綠化造林任務,爭取在3月初前與社區居民委員會討論形成推進綠化工作的思路和機制,實施綠化規劃、任務分解、資金、苗木落實等細則,3月初后推進綠化造林推進、林業產權制度等活動,確保在3月底前基本完成全年任務。
二是加強農民集中居住區配套設施建設。整合各類資源,協調鎮區做好三個農民集中居住區的綠化、垃圾處理等配套設施建設,改善人居環境。重點配合鎮區修建連通南北農民集中居住區中心路,從而進一步完善社區建設規劃,發揮集中居住區的集聚效應。
三是促進社區公共服務中心作用發揮達標。為進一步發揮*社區公共服務中心的作用,本部將嚴格執行《村公共服務中心管理手冊》的規定,進一步規范村公共服務中心管理,根據公共服務中心作用發揮達標體系強調的“惠農服務、教育培訓、政策宣傳、民主監督、文體娛樂、醫療服務、警務綜治、辦公接待”八大功能上著手,充分發揮“配套生產資料超市、生活用品超市、愛心超市”等惠民集聚效應。
(三)統籌城鄉發展,構建和諧農村。
一是營造和諧的社會發展環境。一方面,整合資源,做好結對幫扶工作。調查匯總*社區人均收入2800元以下的貧困農戶,明確被幫扶戶及幫扶人員。舉行結對幫扶對接儀式,通過部里全體幫扶人員與被幫扶戶面對面交流,填寫“愛心聯系卡”等活動,逐戶制定增收脫貧目標和生活保障途徑措施。開展扶貧濟困、應急救助、送溫暖獻愛心活動等一系列幫扶活動,確保10%的被幫扶戶達到小康標準,所有被幫扶戶年人均增收達到500元;另一方面,做好幫助困難家庭學生工作。舉辦愛心活動,積極爭取社會資源,為社區困難家庭學生募集資金,鼓勵困難家庭學生努力學習,實現全年資助3名中學生800元、資助3名大學生2000元的目標。
二是不斷加強黨員干部隊伍建設。幫助社區干部做大做強自己的企業,爭取實現村干部100%創辦私營企業。幫助有創業能力的黨員100%創業,力爭每村至少新增一家黨員創辦的公司制企業。
- 上一篇:信息調研宣傳工作計劃
- 下一篇:信息調研考核規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