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局紀檢工作要點

時間:2022-08-17 09:26:00

導語:環保局紀檢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環保局紀檢工作要點

2010年紀檢監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深入學習貫徹中央、省、市紀委全會精神,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為龍頭,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為重點,認真完成市下達的反腐倡廉各項工作任務,全力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為深入推動環保事業發展、迎接環保模范城復查提供堅強保障。

一、抓好責任制,確保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落到實處

1.繼續落實“一崗雙責”。堅持黨組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各負其責、依靠群眾支持和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做到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與業務工作同布置、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繼續將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納入年度部門目標考核,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2.認真執行《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嚴格落實八個“禁止”、五十二個“不準”的規定。建立健全科級干部廉潔自律檔案。

3.深化政務公開,提高工作透明度。建立健全信息公開制度,擴大政務公開范圍,及時向社會公開各項環境管理事項,切實維護群眾環境權益,增強工作透明度。

二、抓好學習教育,筑牢反腐倡廉思想防線

1.加強廉政理論學習。將黨風廉政學習教育作為黨組中心組學習、黨課教育、黨支部理論學習的重要內容,重點學習《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做到清正廉潔,并注重與工作實際結合。認真學習《環境保護違法違紀行為處分暫行規定》、中紀委十七屆五次全會精神、省紀委八屆六次全會精神、市紀委七屆五次全會精神。

2.加強正反典型教育。充分發揮正面典型的榜樣作用,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要組織黨員干部每月觀看一部警示教育片,警示黨員干部要慎獨、慎微,始終做到警鐘長鳴。

3.深入開展主題教育。根據省、市紀委要求,開展一次主題教育活動。活動的具體內容將結合工作重點確定。

4.加強廉政文化建設。利用馬鞍山環保網站,上載黨員干部廉政學習心得,廉政文化信息,積極營造廉政氛圍。

三、完善制度建設,規范從政行為

1.完善黨風廉政具體制度。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鞏固流程再造成果,為全市項目推進年做好服務。強化內部管理,認真執行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內部審計制度,規范具體行政行為。

2.繼續開展廉潔自律預警工作。積極實施“三個推進”,即由建立制度向實施制度推進,由啟動預警向拓展預警推進,由機關帶頭向基層落實推進。堅持局黨組領導,紀檢組協調,加強部門協作。

3.加大對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重點對局機關和事業單位已建立的各項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提高制度執行力,強化制度落實,推動制度創新。

四、加強督查,強化過程監督

1.加大監督檢查力度,促進中央和省市重大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緊緊圍繞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建設,貫徹落實市委七屆十二次會議精神,確保中央、省、市重大決策部署的貫徹執行。加強對污染減排和生態保護等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政令暢通。

2.加強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監督檢查。重點加強對我局負責建設和監管的馬鞍山市環境監控中心大樓、馬鞍山市危險廢物處置中心項目建設情況的監督檢查,做到程序合規合法。

3.加強環保專項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加強對各類環保專項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嚴格跟蹤審計,確保專項列支,專款專用。公務員之家:

4.繼續開展環保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保障群眾健康和環境權益,嚴格執行國家環保法律法規,加強對重點企業、重點污染源的監管力度,加大飲用水源地環境保護,著重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問題。

五、繼續狠抓機關效能建設,切實轉變工作作風

1.嚴格落實機關效能禁令。認真執行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時辦結制、補位工作制和責任追究制等六項工作制度。嚴格落實市紀委《機關效能建設工作崗位禁令》,加大日常考勤和督查頻次。

2.加強政風建設。認真辦理環境信訪投訴等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積極做好市電臺政風行風熱線上線工作,及時進行辦理,并給予認真答復。認真做好全市“民主考評百名科長”工作,維護環保系統的良好形象。

六、深入開展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

1.規范工程建設項目環評和“三同時”管理。加強對以來政府投資項目和使用國有資金項目、重點行業建設項目環評執行情況和“三同時”驗收情況的檢查。強化工程建設環評審批、“三同時”驗收環節的監督。

2.開展全面排查工作。要對以來全市規模以上投資項目的環境保護審批情況進行全面排查摸底,逐一梳理工程建設領域中環保審批的關鍵環節,分析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整改措施并確保落實。

3.開展對縣區環評及“三同時”審批情況的監督檢查。重點監督檢查縣區環保部門審批的500萬元以上的環評和“三同時”驗收項目。加強監督指導,規范縣區環保部門環保審批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