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環保系統全年度工作要點

時間:2022-05-09 03:45:00

導語:區環保系統全年度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環保系統全年度工作要點

年,我區環保工作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省委省政府關于建設生態的決定》和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深入貫徹第七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嚴格落實區委、區政府工作報告要求。緊緊圍繞改善環境質量、確保環境安全、服務科學發展三條主線,不斷加大治污減排力度、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大力推進污染減排工作。

一是以“調結構、控新增、減存量”為主攻方向,分解落實市政府確定的我區“十二五”減排目標,制訂下達并組織實施《年度全區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計劃》,強化目標責任考核,確保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實現持續、均衡削減。

二是強化結構減排、工程減排與管理減排。繼續抓好落后產能的淘汰工作,完成建筑裝飾制品有限公司磚瓦窯關停、實業有限公司鍋爐淘汰等任務;推進工業企業廢水深度治理,完成藥業有限公司污水處理設施升級改造工程,推動鎮、鎮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完成集團有限公司煤氣發生爐煤改氣工程;抓好食品有限公司500M3廢水、廢料處理沼氣項目,集團有限公司鑄造車間搬遷(煤改電),特種平帶有限公司6噸燃煤鍋爐煤改氣及紙業有限公司6噸燃煤鍋爐煤改氣4個接轉項目,加強環境監管,發揮減排效益。

三是拓展減排領域,加強農業減排,在確保大金奶牛養殖小區關停的基礎上,實施奶牛養殖小區污染治理工程,配套建設、完善規范的固體廢物和廢水貯存處理設施。

二、強化環境污染防治。

一是加大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力度。進一步健全揚塵污染防治聯防聯控機制,深入開展揚塵污染防治分類掛牌管理。全面啟動機動車環保定期檢驗和環保合格標志管理,重點推進機動車停放地抽檢、行駛車輛冒黑煙查處、機動車環保檢驗機構監管、外地車輛轉入環保審查工作。加強工業大氣污染源監控,完善污染防治設施檢修故障報告制度,加強對各類大氣污染防治設施運行的檢查和監督性監測,強化工業污染源煙粉塵排放企業監督管理力度,督促各類污染源穩定達標排放。努力實現空氣能見度持續改善,“藍天白云,繁星閃爍”的天數明顯增加。

二是加大流域污染防治工作力度。積極構建“以政府為主導,以辦鎮為主體,以部門為配合”的水污染防治工作架構,謀劃建立“小清河沿岸排污整治長效管理機制”,加快推進河道清淤、清污和截污整治工作步伐,努力實現各河道斷面水質達到市政府確定的目標。持續加強對工業企業監管工作,確保工業廢水污染處理設施長期穩定運行并達標排放。加強飲用水源地環境監管。

三是加大危險廢物污染防治力度。強化工業危險廢物、重金屬產生單位規范化管理,嚴把危險廢物轉移審批關。

四是加大輻射和噪聲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加強涉源單位和射線裝置使用單位環境監管。按照市局統一部署組織開展危險化學品環境管理登記、噪聲達標區創建及復查工作。

三、構建全區環境安全防控體系。圍繞預防、預警、應急三大環節,落實風險評估、隱患排查、事故預警和應急處置四項工作機制。

一是嚴格執行新建項目環境風險評估制度。

二是逐步完善環境預警監測體系,提高快速預警和反應能力。

三是建立完善環境風險源動態管理檔案,對全區重點風險源進行專項檢查。完善環境應急體制機制,妥善處置各類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突出風險源單位應急預案管理,做好環境污染事故防范。

四是加強應急能力建設,開展環境應急能力標準化建設工作。

四、嚴格建設項目環境管理。

一是嚴格環保準入,充分發揮建設項目審批在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中的調控、促進、優化作用。

二是強化建設項目“三同時”管理和竣工環保驗收,加大建設項目監督檢查和處罰力度,堅決遏制未批先建、邊報批邊建設、久拖不驗等違法違規行為。

五、加強自然生態和農村環境保護。

一是進一步加強生態市建設,根據部門職責分工,分解落實目標任務,加強綜合協調和監督檢查,形成生態市建設的工作體系和長效工作機制。

二是繼續推進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加強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監督管理。做好夏秋季秸稈禁燒工作,確保實現全面禁燒目標。

六、嚴格環境執法。

一是做好環境信訪工作,及時解決群眾關心的環境問題。進一步加強環保110軟硬件建設,努力提高信訪辦理質量,做好環保舉報熱線、市民服務熱線環保聯動、城市公共服務熱線和新聞媒體環保聯動工作,確保信訪處理率達100%,處結率和群眾滿意率均在95%以上。

二是嚴格執行“四個辦法”,認真落實污染源在線監控24小時值班制度,實現省控企業達標率達98%。加大排污費征收稽查力度,依法、全面、足額征收排污費。

三是組織開展環保專項行動執法檢查,加大后督察力度,對重大環境違法案件跟蹤督辦,嚴厲查處各類環境違法行為。

四是落實“綠色信貸”政策,將嚴重違反環保法律法規或造成嚴重環境污染的企業提請市環保局實施禁貸。

七、強化環境監測。

一是不斷強化環境監測人員業務能力建設,積極開展崗位練兵活動,進一步拓展監測項目,熟練掌握新增的11個監測項目,重金屬監測能力不斷提升。

二是科學合理制定環境監測和污染源監督監測計劃,按時完成監督監測、委托監測、信訪監測、應急監測和例行監測等工作,全面、及時、科學、準確評價環境質量狀況、變化趨勢及污染物排放情況,為準確預警各類環境突發事件等環境管理工作提供決策依據。

八、加強環境宣傳教育和環境文化建設。

一是配合環保重點工作,充分利用各級各類媒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完善和深化“綠色,綠色行動”宣講團進社區、進學校活動,組織開展好環保移動宣傳服務站“五進”活動。

二是開展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環境教育基地等綠色系列創建工作,繼續強化和豐富中小學環保進課堂的教育內容,進一步發揮環保義務監督員、大學生環保志愿者作用。

三中做好“六五”世界環境日宣傳活動等各種環境文化宣傳活動。

九、全力推進廉潔高效機關建設。

一是持續運行質量管理體系,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形成學先進、找差距、作表率、振奮精神謀發展的好風氣。

二是鞏固擴大“深入基層服務群眾”集中教育成果,深入開展“窗口服務單位為民服務”創先爭優活動。

三是深化黨風廉政建設,完善以懲防體系為重點的環保系統反腐倡廉建設機制。

四是加大環保技術培訓、崗位培訓、法律法規培訓力度,組織好“科室輪流講業務”活動,提高業務技能。

五是進一步加強政務信息、環境信息公開以及宣傳報道等工作的考核通報。

十、加強對環保專項資金使用的監督。建立對企業環保資金使用的有效監管機制,確保專項資金管理使用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