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環境教育工作計劃

時間:2022-02-27 10:24:31

導語:職業教育環境教育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業教育環境教育工作計劃

一、總體規劃

我校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著力構建具有職校特色的環境課程體系,在專業課教育中結合專業特點解決諸如能源減耗、廢物利用、旅游環境設計等問題,提高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和主人翁的責任感。

(一)機電與數控專業教學中滲透環境保護教育:在機電與數控等理論課中貫穿環保機械理念,在數控車床、數控銑床、鉗工等實踐課中將數控設備的噪音污染和數控加工的空氣污染等環境問題滲透其中,鼓勵學生積極研究。在專業課教學中培養學生節約實訓材料,節電的習慣和合理管理利用廢料愛護工作環境的良好習慣。

(二)電子專業教學中滲透環境保護教育:我國是電子電器產品、電子電氣設備的生產和消費大國。今后幾年我國電子廢棄物的產生量將大幅度上升。電子廢棄物中含有多種有害物質,如果貯存、拆解、利用或處置不當,將會危害人體健康和環境安全。電子企業的綠色設計、綠色生產、綠色制造、綠色回收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三)財會專業教學中滲透環境保護教育:財會專業課可結合誠信教育與節儉教育,引導學生在從業過程中把好企業財務關,做好企業參謀,減少資源浪費。

(四)烹飪專業教學中滲透環境保護教育:環境保護的目的是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保障我們健康的生活,在烹飪專業課教學中要教育學生重視食品衛生,這和環境保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教育學生在烹飪過程中注意減少油氣污染和污水排放。

(五)物流專業教學中滲透環境保護教育:物流專業結合提高貨物流通效率,控制物流成本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六)計算機動漫專業教學中滲透環境保護教育:教育學生使用計算機時節約用電;影視作品是宣傳環境保護非常好的平臺,教學中要始終向學生灌輸環境保護意識,指導學生在作品中環境保護。

(七)文化課教學中滲透環境保護教育:

1.語文學科滲透環境教育:在語文學科中要通過名人、名言、名篇,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意識的情景教育,對一些典型課文中的環保科學知識有側重地講解。語文課不能只滿足于進行語言訓練,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高尚情操。通過演講、辯論,編寫故事,寫建議書等形式,把環境教育內容滲透其中,使學生在發展語文能力的同時,樹立環境意識,并在生活中成為保護環境的倡導者和實踐者。

2.數學學科滲透環境教育:數學教師要明確數學學科在環保教育中的意義與作用,在數學課的教學中,利用關于環境的計算題或推理題等題型,對學生適當地作環境教育,有機滲透環保意識的教育。結合數據分析、統計、計算、繪制圖表等形式進行滲透,通過具體數據使學生發現保護環境是刻不容緩的現實。

3、英語學科滲透環境教育:英語教師在教學中結合書本有關環境保護的課文、短篇等,不但要傳授學生相關的單詞、詞組、句型、語法等,還要抓住機會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的滲透。

4.物理學科滲透以下教育:振動和噪聲污染、能源的利用和開發、能源與環境、提高能源利用率、電磁輻射污染、光污染的影響、放射性污染。

5.地理學科滲透以下教育:只有一個地球、人類活動對氣候環境的影響、水資源短缺、生態系統、自然資源和資源保護、能源和能源的利用、農業生產和糧食問題、工業生產和工業布局、人口與城市、人類和環境、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

6.生物學科滲透以下教育: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生態學、遺傳和變異與環境的關系、生物進化與環境、生態系統的基本知識和規律。

7.化學學科滲透以下教育:鹵素單質來源及危害、空氣污染、硫化氫污染及危害、二氧化硫污染、防止大氣污染、酸雨、砷污染、氨氧化物污染、氨與環境污染的關系、合成氨與硝酸工業中的污染、亞硝酸鹽對人類健康的危害、磷與環境的關系、農藥和磷肥與環境、硅酸鹽工業中的污染及治理、電冶鋁的污染、重金屬污染、鋼鐵工業廢渣綜合利用、沼氣、芳烴污染、石油污染、燃煤污染、煤的綜合利用、鹵代烴污染及危害、氟里昴、酚對水的污染、油脂污染。

8.德育學科滲透環境教育:德育課要在愛護家鄉、學校一草一木,凈化、綠化、美化學校的環境,培養學生良好衛生習慣方面進行教育,側重培養學生環保的社會意識、道德意識。

此外,計算機應用學科也要滲透學科教學,計算機應用課不僅僅要成為學生掌握信息與傳播知識的一門學科,而且要有助于他們更好地掌握環境知識,提高環境意識,促進學生們的環境素質的發展,最終促進環境的改善與保護。在計算機應用課上,通過教會學生使用因特網,讓學生能更好的在網絡上尋找一些有關環境保護的知識進行學習,也為其他的學科滲透環境教育打好了堅實的基礎。有些學生的綠色作品,教師應將其上傳到網上,使更多的學生看到,了解到相關環境知識。

二、工作要求

1.學校要求每位教師人人都做環保教育的帶頭人,在自己任教的學科中,聯系實際,有的放矢地滲透環保的內容。每位教師須在每學期的教案中選擇一份最能體現滲透環境教育的教案參與學校評比,并根據評比結果進行獎勵以調動教師積極性,牢固樹立滲透意識。

2.學校開設環境教育的校本課程,讓學生自主選擇修習。利用環境教育課積極開展“六個一”社會環境實踐活動:讀一本環保書籍、畫一幅環保畫、講一個環保故事、提一項環保建議、搞一項環保調查、做一件環保實事。寓教育于活動之中,通過活動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并將意識轉化為自覺行動。

3.組建一系列學生社團,由經驗豐富的教師作指導。如:口語交際、網頁制作、小小記者站、小小導游、野生動物保護、應用化學、Inter科普網站、社區問題的調查等等。

4.開展專題研究,通過一年一次的專題教研活動和學科研究觀摩,積極探討環境教學的手段、方法及實效性;同時通過每年一次的專題論文評選,鼓勵教師開展學習研究的積極性和自覺性;通過每學期一次的征文比賽和“小論文、小發明”比賽,激勵學生熱心環境保護事業,樹立爭做“環保衛士”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