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系統年度工作規劃
時間:2022-06-12 06:11:00
導語:市民政系統年度工作規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后三年,全市民政工作將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創新社會管理機制為主線,以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民政為工作目標,著力健全完善六大民政工作體系,抓基層打基礎、抓亮點出經驗、抓規范促創新、抓班子帶隊伍,力爭重點工作有新發展,難點工作有新突破,整體工作有新提升。
一、目標任務
(一)著力健全基層民主建設體系。以確保在全國、全省的領先地位為目標,立足加快農村新型社區建設和村委會換屆后面臨的新形勢,推進四個創新:
一是創新“五日合一”村務公開模式,即政策宣傳日、村務公開日、民主議政日、矛盾調解日、干部下訪日,進一步強化基層基礎工作。
二是創新“三個互動”村級管理模式,即政府與村委會的互動、村黨組織與村委會的互動、社會組織與村委會的互動。
三是創新為民服務模式,設立農村社區工作站,推進鎮級力量下沉,強化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
四是創新村務公開標準,我市村務公開地方標準,圓滿完成民政部村務公開標準化試點任務。爭創“全國村民自治模范市”四連冠和“全國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市”三連冠。
(二)著力健全社會管理體系。農村社區方面,以爭創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實驗全覆蓋示范單位為目標,按照“制定規劃、整合組織、配套服務、要素聚集、人口集中”的思路,“點線面”分步抓好推進:“點”是指鎮(街)駐地和有條件村莊;“線”是重點抓好“兩縱兩橫”,“兩縱”為沿線村莊,“兩橫”為沿線村莊;“面”是制定農村社區服務中心標準,實現“一年見形象、兩年上水平、三年全覆蓋”。
城市社區方面,重點搞好“3+2”工程?!?”是指開展“一社區一品牌(每個社區創建1個社區品牌)”、“一社區五活動(每個社區每年至少組織開展5次社區文體活動)”和“一社區十組織(每個社區每年新培育發展10個社會組織)”三項活動,進一步提高和諧社區共建水平;“2”是指導有關街道建設城市社區服務中心,探索建立政府扶持、社會運作的“政府+中介+居民”的市民生活服務信息平臺,構筑方便快捷的“15分鐘生活服務圈”。
(三)著力健全社會救助體系。構建和完善以災害緊急救援、社會救助和社會慈善事業為重點,城鄉一體、標準有別、分類施保的社會救助體系,有效保障困難群眾的的權益。
一是完善城鄉低保工作。制定《低保家庭收入評估標準》,完善《城鄉低保辦理工作流程》,落實《低保責任追究制度》,探索開展城鄉低保網上審批,確保三級兩次公示,做到應保盡保、應退必退,真正實現低保工作公開、公平、公正,打造“陽光低?!?。
二是規范救災減災工作。分期分批組織開展鎮村兩級救災信息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推進基層災害信息員持證上崗,確保新增20%以上的村級信息員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抓好防災減災宣傳活動,會同有關部門開展大型廣場宣傳和綜合防災減災演練。推進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建設,年內新建2處綜合減災示范社區。
三是加大臨時救助和城鄉大病救助力度。縮短救助審批時間,規范救助程序,建立每月審批制度和抽查機制,進一步暢通緊急救助綠色通道;提高救助標準,擴大救助覆蓋面。
四是推動慈善事業發展。著力探索建立慈善事業四個常態化工作機制,即慈善宣傳常態化、慈善募捐常態化、善救助常態化、義工服務常態化,推動慈善事業健康發展。
(四)著力健全社會福利體系。構建以政府興辦的養老福利機構為示范,其他形式養老機構為骨干、社區養老服務為依托、居家養老服務為基礎的養老服務網絡,加快社會福利社會化進程。
一是提高敬老院建設及五保供養工作水平。開展敬老院法人登記,解決敬老院身份不清的問題;制定分散供養五保對象大病醫療費用解決辦法,徹底解決“保醫”難題;開展巡回服務,解決分散供養五保對象生活保障水平低的難題。
二是提升社會養老服務能力。根據市統一要求,新建養老機構一處,面積不少于3萬平、床位不少于800張。
三是拓展居家養老服務面。開展城鄉一體居家養老服務工作,指導各鎮、街成立居家養老服務站,對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實施人性化、個性化的居家養老服務。
四是做好廉租住房實物配租工作。對實物配租工作的申請、審核、分配等程序進行完善,開展第二批配租工作。
(五)著力健全社會事務管理體系。按照責權一致,依法規范,強化服務的原則,整合社會事務管理資源,提高社會事務管理水平。一是強化地名區劃工作。高標準完成地名普查工作;做好—萊陽和—萊州兩條邊界線的聯合檢查工作;根據上級要求,適時做好鎮(街)級行政區劃調整工作。二是深化殯葬改革。建立普惠型殯葬救助保障制度,免除居民基本殯葬費。三是加強婚姻登記工作。以婚姻登記信息化建設為突破口,進一步加強婚姻登記機關規范化建設,實現婚姻登記信息化、規范化管理,確保登記合格率始終保持100%。
(六)著力健全涉軍穩定工作體系。適應城鄉一體化要求,積極推動優撫安置工作改革,切實保障優撫對象、退役士兵、軍休干部的權益。
一是完善優撫工作機制。著力推進“三個一”:建立一個機制,即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自然增長機制;實現一個確保,確保優撫對象撫恤定補金及時、足額發放;開展一個活動,推進孤老優撫對象“溫馨家園”服務活動。
二是探索安置工作新思路。建立以扶持就業為主,自主就業、安排工作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退役士兵安置機制。加強退役士兵職業技能培訓和就業服務指導工作,圍繞人才市場需求和用工單位需求制訂培訓計劃,實行退役士兵“訂單式”培訓。確保城鎮退役士兵安置上崗率達到100%,自謀職業率達到80%以上。
三是抓好軍休和烈士褒揚工作。深入開展“雙和諧”家園共建活動,著力搞好軍休文化建設,實現由待遇養老向文化養老轉變。加強烈士陵園建設,重點搞好烈士紀念館布展內容完善、有名烈士墓區維修和陵園廣場改造等工程建設,切實發揮褒烈育人作用,提高烈士褒揚水平。
四是做好復退軍人維穩工作。落實各項雙擁優撫安置政策,抓好政策宣傳、教育疏導、解困幫扶、信息溝通和接訪答復工作,確保復退軍人穩定。
二、保障措施
(一)確立趕超目標。深入開展“尋標、對標、達標、奪標”活動,高標準學先進,做到全局學太倉、重點抓十項、項項對好標、逐年有提高。
(二)搭建活動載體。深入開展“三學、三亮、三比、三爭、三評”活動,即學理論、學業務、學法律;亮身份、亮承諾、亮標準;比技能、比作風、比業績;爭項目、爭資金、爭榮譽;評品牌、評管理、評成果。
(三)完善工作機制。決策方面,建立決策風險評估和績效評估機制;執行方面,全面落實“晨碰頭、周例會、月調度、季考評”和“工作日志”制度;監督方面,建立問題管理和問責管理機制。
(四)實現有效保障。著力推進“三化”建設,即信息化、規范化、標準化;抓好“四個保障”,即思想保障、隊伍保障、安全保障和制度保障;確保“五項安全”,即消防安全、值班安全、信訪安全、交通安全和資金安全,為民政工作上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 上一篇:市政辦養老機構安全管理通知
- 下一篇:信息管稅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