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殘聯工作總結與工作安排
時間:2022-05-31 03:24:00
導語:縣殘聯工作總結與工作安排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基層殘疾人組織網絡健全完善;康復工作成效顯著;組織實施殘疾人危房改造,殘疾人住房狀況得到改善;殘疾人保障金征收和就業培訓工作進展順利;開展第十九次“全國助殘日”活動;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保障殘疾人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殘疾人社會保障水平得到提高;核發第二代殘疾人證工作進展順利;積極宣傳殘疾人事業;存在的問題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按照中殘聯“城鎮抓社區、農村抓鄉鎮”、“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要求,縣殘聯抓住國家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關注民生問題的良好發展機遇、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是各用人單位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認真貫徹《殘疾人教育條例》,將殘疾兒童特殊教育和隨班就讀納入義務教育規劃、城鎮符合低保條件的殘疾人家庭基本納入了最低生活保障范圍、為進一步倡導全社會都來關心、關愛、關注殘疾人事業,加大了殘疾人事業宣傳力度,有效利用我縣新聞媒體資源,營造“扶殘助殘”社會氛圍,從而努力推進我縣殘疾人事業發展、由于客觀條件和殘疾人自身障礙的影響,殘疾人總體生活狀況與社會平均水平還有較大差距;相當多的殘疾人貧困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改善,基本生活需求難以穩定保障;殘疾人在康復、教育、就業等方面存在許多困難;改善殘疾人參與社會生活的環境和條件的長效機制還不健全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今年來,我縣殘聯工作在縣委、政府的領導下,在上級殘聯的業務指導下,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圍繞殘疾人的基本需求,立足基層,面向農村,切實加強殘疾人組織建設、康復、就業培訓、扶貧幫困和社會保障工作,一心一意為殘疾人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全面完成了全年的工作目標,現總結如下:
一、基層殘疾人組織網絡健全完善
按照中殘聯“城鎮抓社區、農村抓鄉鎮”、“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要求,縣殘聯抓住國家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關注民生問題的良好發展機遇,進一步完善工作手段,夯實殘疾人基層組織基礎,提升鎮、村組織為殘疾人服務的能力和水平,殘疾人的康復、教育、就業和社會保障水平顯著改善。各鎮把發展殘疾人事業,提高殘疾人保障水平作為加強農村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體現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具體內容,高度重視,結合本地實際和廣大殘疾人的生產、生活需求,加大扶持和保護的力度,在扶貧、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貧困殘疾學生和特困殘疾人子女救助、危房改造等方面采取了具體的扶助措施。以縣殘聯為主導,鎮殘聯為骨干、村(社區)殘協為基礎的三級組織網絡已經形成,殘疾人組織為殘疾人服務水平得到了提升。
按照全縣《推進社區殘疾人工作實施方案》的安排,我們將社區殘疾人協會建到各辦事處。殘協主席由辦事處書記或主任擔任,各居委會主任為殘協聯絡員。選聘了17名社區殘疾人專職委員,協助社區協調處理殘疾人康復、就業、教育、維權、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問題,初步搭建了社區殘疾人組織框架,拉近了社區殘疾人組織與殘疾人距離,真正做到了殘疾人的事有人管,殘疾人的困難有人幫,為殘疾人提供的服務進家庭。同時,建設社區殘疾人協會辦公、活動場所,使之成為社區殘疾人工作的有效載體。塔爾湖鎮示范社區殘協辦公場地、殘疾人綜合活動室已經投入使用,辦公設施、康復器械全部配置。新原、富原辦事處達標社區殘協辦公場所、辦公設施配套,各項工作順利運行。開展建設工作的社區居委會在去年13個的基礎上又增加了9個,而且開展建設了7個村委會殘協,并且已全部完成所有基礎數據、信息的篩查、分類、歸檔,全面掌握了社區(村)所有殘疾人的各種服務需求信息,全部達到了“七個一”標準:一塊社區殘協標牌、一間辦公室、一套規章制度、一幅展示圖版、一部電話、一個文件資料柜、一份殘疾人雜志。今年以來,我們先后三次采取以會代訓的形式組織開展社區工作的25個居委會主任和殘疾人專職委員進行業務培訓。進一步解決了社區殘疾人工作“做什么、怎么做”的問題,基層殘疾人工作者的政策、業務水平得到提高。社區建設工作的開展,初步改變了過去基層無腳、軟弱無力,工作被動的局面,提升了為殘疾人服務的能力和水平,也為今后工作的規范運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康復工作成效顯著
鞏固、完善自治區級社區康復達標區1個;新建農村康復示范旗縣1個(建7個村級社區);新建社區康復站7個;通過實施重點康復項目,完成白內障復明手術150例,其中免費手術40例,為貧困殘疾人減免費4萬余元;對4名低視力兒童配用助視器進行訓練,培訓家長1名,2名盲人進行定向行走訓練;資助3名聾兒接受區市機構訓練,指導3名肢殘對象進行肢體矯正訓練;培訓貧困智殘兒童3名、家長2名;救助精神病患者15名,每人補助藥費500元,共計7500元。提供殘疾人輔助器具100件,矯正器裝配1件;免費配發輪椅、座便器、拐杖等輔助器具60件。今年八月份組織6名截肢殘疾人到鄂爾多斯市安裝普及型假肢,共裝配大腿假肢6例,殘聯每人補貼1000元,贏得了廣大殘疾人的贊譽。
三、組織實施殘疾人危房改造,殘疾人住房狀況得到改善
今年,自治區、市殘聯繼續扶持我縣實施國家彩票公益金殘疾人危房改造,項目改造50戶,四級財政項目補貼資金50萬元,其中中央財政補貼12.5萬元(每戶2500元)、自治區財政補貼12.5萬元(每戶2500元)、市財政補貼12.5萬元(每戶2500元)、縣財政補貼12.5萬元(每戶2500元)。農村貧困殘疾人危房改造是黨和政府關注和解決民生問題的重要舉措,是改善貧困殘疾人生活狀況的民心工程。為了做好農村貧困殘疾人危房改造工作,政府成立了殘疾人危房改造領導小組,制定了項目實施方案。各鎮按照縣政府要求,制定了危改工作實施方案,并成立了以政府分管領導為第一責任人的項目實施領導小組。責任層層到人,任務層層到位,為殘疾人危房改造工作的順利實施提供了組織保證。為確保危房改造工作公開、公正,縣、鎮兩級殘聯深入全縣7個鎮117個村對殘疾人危房改造戶進行全面細致的調查,逐戶核實,建檔立卡,對擬進行危房改造的殘疾人貧困戶張榜公布。縣殘聯與鎮政府、危房戶分別簽定了農村貧困殘疾人危房改造項目責任書、協議書。鎮、村兩級積極配合殘聯做好項目實施工作,對于殘疾人特困危房戶、無勞力戶協調籌措資金,幫助賒購建筑材料,動員安排村親、村民幫工幫料,保證了項目按期啟動,按期完工。
2009年我縣殘聯加大對農村牧區貧困殘疾人危房改造力度,為了確保建房標準,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按照比一般農戶中等偏下的水平建設,建筑面積50平方米左右。各鎮上報危房改造戶103人,經過認真摸底篩選已落實46戶
,其中42戶入住,4戶待裝修,其余4戶正在建設中。
通過實施危房改造,展示了政府為殘疾人辦實事的能力和決心。提高了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的地位和威信,密切了黨群關系。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殘疾人事業和殘聯工作的知名度,促進了殘疾人組織為殘疾人服務的能力和水平,使殘疾人與我們共同邁進小康社會。
四、殘疾人保障金征收和就業培訓工作進展順利
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是各用人單位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在就業和征收工作中我們積極引導各單位正確認識企業自主用人與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的關系。依法繳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與亂收費的關系,增進了社會對殘疾人就業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同時積極倡導經濟效益較好,工作崗位又相對適合殘疾人身體條件的企業,盡量調劑一些崗位安置殘疾人就業。今年新增殘疾人就業人數71人,其中集體就業16人,個體從業32人,按比例就業23人。新增就業培訓基地5個,分別是黨校殘疾人就業培訓基地、盲人按摩培訓基地、承派汽修培訓基地、大水桶足療院培訓基地、健宇按摩培訓基地。
2009年市殘聯、地稅局下達我縣保障金征收任務55萬元,較上年增加5萬元。為確保征收任務的完成,縣財政、地稅、殘聯密切配合,各負其責,及時交換數據、溝通情況,努力做好操作層面的各項工作,使就業保障金征繳面進一步拓寬。特別是地稅局領導重視、措施得力,及時召開殘保金征收工作會議,解決操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將任務分解到所,責任明確到人,稅務部門有效地征收機制和職能優勢得到了充分發揮。全縣158個財政撥款單位劃轉就業保障金25萬元。131個企業單位征收殘疾人就業保障金30萬元,完成上級下達的征收任務。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對于我縣實施殘疾人的康復、就業培訓和提高殘疾人的保障水平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對13名城鎮個體就業殘疾人進行了就業扶持,每名殘疾人扶持500—2000元;九月上旬對農村10戶具有勞動能力的特困殘疾人家庭進行扶持,給予每戶特困殘疾人家庭1000元的生產、生活啟動資金,鼓勵他們積極參加生產勞動,重拾生活的信心。充分發揮了就業保障金在“助殘、扶殘”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為拓寬殘疾人就業門路,提高殘疾人職業技能水平,今年六月份縣殘聯與就業局配合開展了殘疾人創業培訓和電腦操作培訓,共有35名殘疾人免費參加培訓。10月下旬,蹦蹦猴食品公司為17名殘疾人安置集中就業。11月份殘聯在各個鎮舉辦了農村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開展了農村殘疾人種植、養殖業培訓,共培訓殘疾人470人,提高了農村殘疾人種養殖水平。
五、開展第十九次“全國助殘日”活動
5月17日是第十九個法定助殘日,我縣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具體的助殘活動:18日組織了大規模的街頭助殘活動,全縣各醫療單位開展了義診和捐贈藥品活動,義診人數達300人次,免費發放藥品價值4000余元;司法局、148法援中心為殘疾人提供了法律咨詢服務;教育局、殘聯發放《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教育條例》、《殘疾人就業條例》等傳單3000余份,老年秧歌隊沿街進行了宣傳活動;18日下午,縣四大班子及教育局、衛生局、殘聯等領導看望慰問了二完小殘疾兒童培智班和隆興昌鎮敬老院,并為二小弱智班的孩子贈送了校服、學習用具和體育用品,為敬老院的肢體殘疾老人贈送了輪椅和拐杖;助殘活動期間有108個縣直單位對118戶殘疾人困難家庭進行走訪慰問,并送去價值24000多元的生活用品,解決了這些困難戶的燃眉之急;縣直中小學就近、就便到殘疾人家庭開展助殘活動,校園健、殘學生開展了“手拉手、結隊子、獻愛心”活動,通過一周的助殘活動,收到了預期的效果,增進了社會與殘疾人之間的相互了解,對提高社會助殘意識,樹立現代文明社會的殘疾人觀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六、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
按照縣委的統一安排布署,4月1日召開了學習實踐活動動員大會,并結合實際制定了相應的實施方案,成立了領導機構,明確了指導思想、目標要求和任務。學習期間班子成員撰寫了調研報告和心得體會。6月2日召開了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和黨員民主生活會,領導班子成員分別對自身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刻剖析,還發放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評議表。與會人員對領導班子客觀、公正、全面的進行了評議。自覺把科學發展觀貫穿于想問題、作決策、干工作的全過程,以長遠眼光謀劃發展,以全局意識統籌發展,以科學態度抓好發展。
七、保障殘疾人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
認真貫徹《殘疾人教育條例》,將殘疾兒童特殊教育和隨班就讀納入義務教育規劃。積極招收殘疾兒童隨班就讀,保證就近入學。全縣接受弱智培訓的殘疾兒童9名,有98名各類殘疾兒童隨班就讀,殘疾兒童入學率為88%,共減免高中階段殘疾學生和貧困殘疾人子女學雜費3600元,籌措資金3.6萬元,資助考入大專院校殘疾學生和殘疾人子女46名,保障了殘疾學生及殘疾人子女受教育的權利。
八、殘疾人社會保障水平得到提高
城鎮符合低保條件的殘疾人家庭基本納入了最低生活保障范圍,享受低保的殘疾人1177人;農村低保對象中有殘疾人2867人;10892名殘疾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合率94.5%,并給予免除給付線和增加5%報銷比例的照顧;94名重度殘疾人納入城鎮醫療保障;城鄉125個殘疾人個體工商戶按政策享受稅費減免,年減免金額8萬多元;在國慶、中秋期間走訪慰問了部分特困殘疾人家庭,給他們送去了300元現金和節日的祝福;殘疾人法律援助中心共為殘疾人提供法律咨詢31人次,申請法律援助13人,援助4人,其中民事2人,公證2人。上述工作的開展,增進了社會與殘疾人的相互理解,殘疾人事業得到了社會廣泛同情和支持。廣大殘疾人也越來越多地認識到自身的價值,參與社會生活的意識明顯增強。
九、核發第二代殘疾人證工作進展順利
根據巴政辦2009100號文件《巴彥淖爾市核發第二代殘疾人證實施方案》要求,成立了第二代殘疾人證核發工作領導小組,確立專門的辦證員和初審員。購置辦證設備512k以上寬帶專線、計算機、1.8毫米打印厚度的平推式票據打印機、數碼照相機1臺、復印機1臺,培訓復審員、初審員、辦證業務員、殘疾鑒定員,5月底完成了前期準備階段。根據五政辦200932號《五原縣核發第二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實施方案》要求,經過精心布署,周密安排,6月3日成立了縣殘疾評定專家委員會領導小組。為了換證工作有序順利進行,6月4日分別在電視臺和五原周報上通知了全縣各鎮殘疾人核發換證的時間、地點和所攜帶的證件,同時各鎮理事長、村社殘協也積極宣傳動員換發二代殘疾人證。為了方便行動不便的殘疾人辦證,定期組織下鄉辦證,這樣既減輕了殘疾人盲目辦證來回往返的旅途勞苦,又減少了殘疾人的經濟負擔。殘聯急殘疾人之所急,想殘疾人之所想的舉動受到全社會一致好評。目前已辦證4200余人,錄入《殘疾人人口基礎數據庫》3605人,已發證3552人,預計12月底將發證5300余人既全縣殘疾人總數的30%,完成上級下達的辦證任務。
十、積極宣傳殘疾人事業
為進一步倡導全社會都來關心、關愛、關注殘疾人事業,加大了殘疾人事業宣傳力度,有效利用我縣新聞媒體資源,營造“扶殘助殘”社會氛圍,從而努力推進我縣殘疾人事業發展。今年,發簡訊22期,制作傳單6000余份,標語26條;電視、電臺、報社播報殘疾人康復、就業、教育等新聞23次,其中市臺5次。
十一、存在的問題
由于客觀條件和殘疾人自身障礙的影響,殘疾人總體生活狀況與社會平均水平還有較大差距;相當多的殘疾人貧困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改善,基本生活需求難以穩定保障;殘疾人在康復、教育、就業等方面存在許多困難;改善殘疾人參與社會生活的環境和條件的長效機制還不健全;建設殘疾人小康生活的任務還很繁重;發展殘疾人事業,改善殘疾人狀況,促進殘疾人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使殘疾人實現小康生活仍然是一項緊迫而艱巨的任務。
2010年重點工作任務
1、完成自治區級社區康復達標區建設任務并通過區級驗收;通過實施重點項目使200名各類殘疾人康復;免費配發輔助器具60件,完成普及型大腿假肢裝配10例。
2、完成城鎮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60名、農村470名;殘疾人求職登記80名;盲人計算機培訓3名;盲人按摩培訓5名;城鎮新安置殘疾人就業70名;農村穩定就業450名;扶持盲人就業8名。
3、鞏固、完善、提高殘疾人達標社區22個;新建殘疾人工作達標社區9個;新建社區殘疾人活動中心1個。
4、扶持貧困殘疾人脫貧500名,重點扶持10戶殘疾人發展養殖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
5、保障金征收55萬元,其中企業征收30萬元,財政劃轉25萬元。
6、安排專項資金2萬元,資助考入大專院校殘疾學生和殘疾人子女;安排專項資金2萬元,資助10名肢體殘疾人裝配普及型大腿假肢;安排專項資金2萬元,開展聽力助殘,資助5名貧困聽力殘疾人裝配助聽器,3名聾兒接受聽力語言訓練;安排專項資金2萬元,補貼15名殘疾人進行白內障手術復明。
7、積極申請四期殘疾人危房改造項目,要爭取縣級財政補貼,確保項目按期開工,按期完工,接受自治區項目驗收。
8、要抓住國家拉動內需,解決民生問題的良好機遇,積極爭取項目,爭取資金,提高殘疾人的社會保障水平。
我們要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統領我縣殘疾人工作,繼續發揚“團結、實干、高效、開拓”的工作作風,認真履行好“代表、服務、管理”的職能,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全心全意為殘疾人服務,進一步完善工作手段,創新工作思路,推動殘疾人工作再上新的臺階。
- 上一篇:鎮政府效能工作總結
- 下一篇:科學合理優化人事配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