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全年工作要點

時間:2022-04-14 05:32:00

導語:街道全年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街道全年工作要點

2012年是貫徹落實區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的第一年,是我區確定“項目建設提速年”,更是街道“兩圈、兩帶、三區”進入實質性建設的一年,現將全年重點工作安排如下:

2012年席王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工作思路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和區委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經濟發展為中心,以確保穩定為前提,突出“產業強街,生態興街”的發展思路,依托三區一園,加快項目帶動,堅持三大板塊協調發展,著力培育壯大商貿、物流、房地產以及現代都市農業,保持區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率先打造東部新城核心區。

2012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財政收入達到1195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8.3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17.9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8.9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2991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33885元,單位生產總值綜合能耗降低3.5%,出生人口控制在780人以內,建筑業總產值完成10億元,全年無重大安全事故發生,各項事業全面發展,社會更加安全、和諧、穩定。

一、全面落實區委決策部署

1、認真貫徹區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把貫徹黨代會精神與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市委全會精神結合起來,切實把全會精神傳達到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進一步統一認識,堅定發展信心,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2、繼續深化創先爭優活動。加大對村兩委會班子成員的培訓力度,切實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在機關扎實開展“為民服務、創先爭優、做人民滿意公務員”活動,發揮先進典型的模范帶動作用,增強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加快建設東部新城核心區的積極性。

二、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夯實發展基礎

3、配合紡織城綜合發展區建設,全力打造東部新城核心區。一是加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灞瑞二路、灞豐二路、灞豐三路、柳煙路三標段、柳新一路、柳新二路、席王路、客運站北路、客運站西路、新市路擴寬改造、柳鶯路東延伸段、永豐村城改北側規劃路等市政路建設,及長樂東路(紡北路)架空電纜落地、區內自來水天然氣管道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二是加快生態治理項目。配合區農林局做好重點區域綠化項目建設,完成轄區已完工、新建、改建的道路綠化工程,完成濱河生態濕地公園二期項目堤頂路及景觀工程建設內容,配合做好灞河戰備橋至灞藍交界段防洪工程項目建設。三是推進民生及社會事業項目。開工建設崔振寬美術館、王西京藝術館,配合鐵一中灞河濱河中學及區第二幼兒園建設項目,并完成項目主體部分建設。四是現代服務業和房地產項目。加快京都國際、美晟商業街、江浩國際商城等商貿物流項目,積極做好華陽新天地、盛達商業綜合體、啟龍國際、蘇陜國際、金海灣、浐灞新城三期、新興金水灣、高科綠水、普華淺水灣、攬勝住宅、東城國際、鼎翰名苑、瀾灣、宮園壹號、盛邦御錦城等房地產項目建設的協調與服務工作。

4、加快城鄉統籌發展。堅持政府主導,統一規劃,市場化運作,全力推進城中村改造工作。完成南程村的征地拆遷任務,完成新市村第一批安置房入住回遷和第二批安置樓建設任務,完成香王村安置樓建設任務;配合做好永豐、柴馬城改安置樓建設,力爭主體開工建設;配合科技產業園做好董家、曹堡、上莊、下莊、安村、席王、卞家、南程等8個村的城改前期手續,積極探索適合區域特點的改造發展模式,嘗試允許農民依法通過入股等多種方式參與開發經營,保障其合法權益,有效破解失地農民的安置、就業、養老、生活保障等難題。對東部現代生態農業區進行河道景觀、塬坡景觀、路網布局的整體規劃,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實現三大板塊協調發展。

5、提升城市功能。繼續鞏固創衛成果,在長效管理上下功夫,加快園林城市、環保模范城市、文明城市創建步伐,完善城市硬件設施,提高環保意識,實現城市環境亮化、美化,營造優越的投資環境和優美的人居生活環境。嚴格貫徹執行《區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宅基地自建住房及拆遷補償管理工作方案》,進一步規范建設行為。

三、發揮區域板塊優勢,培育壯大主導產業

6、促進三大板塊協調發展。一是北部金融商務區。在隴海鐵路以北6個村,做好征地拆遷協調服務工作,配合金融商務區做好保險、銀行、證券、信托投資、資產管理、會計、律師事務所等金融和中介機構建設,打造輻射西北的金融商務中心。二是中部商貿環線區。在華清路以南、西康鐵路以西,即中西片22個村,采取以鏈接點,以點帶面的發展方式,全力打造“兩圈、兩帶、三區”的席王商貿小環線,“兩圈”即堡子村商圈和新市商圈,“兩帶”即紡北路商業黃金帶和東三環休閑娛樂黃金帶,“三區”即人文生態旅游區、高檔住宅區和服裝加工貿易區。三是東部現代生態農業區。在西康鐵路以東,即霸陵塬坡、灞河川道地區的26個村,以城市需求為導向,以現有20000畝櫻桃種植面積為基礎,發展集觀光、旅游、休閑為一體的觀光型都市農業。

7、發展現代都市農業及觀光旅游業。一是合理流轉土地,推進規模經營,不斷完善水電路等農業基礎設施,加大技術指導和培訓,積極推廣壯大“協會+農戶”的經營模式,繼續鼓勵扶持大櫻桃、葡萄種植,大力推廣大棚櫻桃、有機葡萄、無公害蔬菜、反季節蔬菜的發展。二是培育壯大“東李”、“西張坡”櫻桃品牌,著力做好產品的包裝、宣傳和推介工作,發揮櫻桃地理標志作用,爭創優質農產品品牌,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三是圍繞“生態、休閑、觀光”的現代都市農業主題,實施櫻桃谷二期工程,精心辦好第九屆櫻桃旅游節,提升農家樂接待檔次和規模,推動旅游觀光農業的快速發展。

四、推進各項社會事業,統籌城鄉協調發展。

8、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以改善群眾出行難、吃水難為基本點,積極爭取市、區的指導和支持,高起點、高標準、高檔次的開展新農村建設工作,完成2012年度肖家寨、高溝、龍灣、三楊坡、寇家、陳坡、王坡、東蔣、西蔣等9個市級新農村重點村的基礎設施建設任務,確保年底通過市統籌辦全面驗收。

9、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貫徹實施《區新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工作實施細則(試行)》,完善城鎮居民社會保險體系,探索被征地農民、農民工的社會保障機制,不斷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全面做好城鄉低保等救助工作,切實關注弱勢群體,健全困難群眾幫扶體系。重點幫扶下崗失業人員、失地農民等就業困難人員解決就業問題。

10、加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整合城鄉教育資源,加強教育質量管理,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推進校園文化建設,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提升辦學條件,建成一座標準化公辦示范幼兒園,完成席王中心小學、東李小學、老洞小學教學樓、操場及輔助設施建設任務。加強公共衛生管理,完善疾病防控網絡建設,健全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積極開展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工作。抓緊計劃生育工作,切實穩定低生育水平。繼續完善城鄉文化、體育設施建設,積極組織各項有益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高群眾健康水平。做好食品藥品安全、武裝、“雙擁”等工作。

11、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以四城聯創為契機,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深入開展文明社區、文明單位和文明校園等創建活動,不斷提升城鄉文明程度。健全農村民主管理機制,提高村民民主意識。以社會公德、文明誠信、環保意識為主要內容,制定村規民約,加強村民文化、實用技術、經營知識的培訓,提高村民素質,培育新型農民。積極探索新形式、新載體,廣泛開展“五好家庭”、“文明信用農戶”和文明村組、文明農戶、文明村民等創評活動,推進鄉村文明。

五、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筑起為民服務新平臺。

12、發揮為民服務暨信訪接待中心職能,積極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圍繞做好新時期群眾工作主線,以找準“創新社會管理模式”和“為群眾服好務”的結合點為目標,不斷完善為民服務中心各項工作,充分發揮“一廳式辦公”優勢,實施“一條龍辦理”流程,努力達到“一站式辦結”效果,讓人民群眾真正感受到公正高效的服務。

13、發揮重點項目“服務官”職責,推進富民、惠民創新。一是成立席王街道項目“服務官”隊伍。在機關抽調干部10名,組建街道項目“服務官”隊伍。每月到重點工程建設工地至少工作2個工作日,排查各類矛盾糾紛,加大項目的矛盾調處力度,確保項目實施環境。二是加大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增強東片基礎設施落后村的水、電、路條件,改善人居環境。

14、優化服務與管理模式,推進社會人員服務管理創新。

堅持以人為本,優先服務的理念,實行利益引導機制,加強對流動人口的管理,健全社會管理服務體系,擴展社區服務管理功能,推廣汽配社區的居家養老服務模式。

六、推進民主法制建設,構建平安和諧席王

15、抓好社會穩定工作。牢固樹立“穩定壓倒一切”和

“以穩定促發展”意識,用群眾工作統攬穩定工作,及時排查化解各類矛盾,防止群體上訪事件的發生,努力實現干成事、不出事的目標。一是鞏固穩定工作評估機制,重點項目實施前嚴格進行穩定形勢分析評估,制定穩定工作預案,做到穩定措施不落實項目不實施。二是嚴格穩定工作責任制,堅持主要領導直接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做到一個案件,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個解決方案,層層分解穩定目標,落實穩定措施。三是繼續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創新思路,下大力氣解決信訪難題,發揮信訪個案專項組作用,確保化解困擾地區穩定的信訪遺留問題。四是深入推進“平安”建設,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五是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切實落實“誰主管、誰負責”原則,定期組織安全生產大檢查,與各企業生產經營單位簽訂安全生產及消防安全責任書,杜絕安全事故發生。

16、加強民主政治建設。發揮人大、政協工作職能,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視察重點項目建設,廣泛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我街道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和建議。強化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的社會職能,充分發揮其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17、強化依法治街工作。建立健全執法監督長效機制,規范執法行為,確保司法公正。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自覺守法意識和學法用法水平,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健全人民調解、安置幫教、法律援助工作體系,開展親民、近民、便民、利民的法律服務活動。

六、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提升領導科學發展能力

18、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圍繞建黨91周年,大力開展黨的傳統教育、黨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堅持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廣泛運用專題講座、多媒體、每周一文等學習載體,扎實開展創建學習型黨組織、學習型領導班子和學習型機關活動。結合打造東部新城核心區的實踐,努力掌握和運用科學的新思想、新知識、新經驗,增強創新突破的勇氣和智慧,實現地區科學發展、創新發展、突破發展、和諧發展。

19、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深入開展農村“升級晉檔、科學發展”活動,積極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促進村級管理科學化、民主化發展。依法依紀嚴格完成農村兩委會換屆選舉工作,加大對新一屆村級干部的培訓教育、監管力度。深入開展社區“雙評晉級、科學發展”活動,扎實推進“三有一化”工作,進一步完善社區黨建聯系會議制度,不斷提升社區黨建工作水平。深入開展“科學管理強班子,現代服務促城改,黨群同心謀發展”主題實踐活動,切實提高城中村農村基層組織推動發展、服務群眾的能力,發揮基層黨組織在加快城市化進程中的引導帶動作用。

20、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繼續加強機關干部作風建設,在打造新時期街道黨員干部隊伍為重點的組織建設上實現新突破。深入開展“為民服務、創先爭優、做人民滿意公務員”活動,弘揚“吃苦、爭先、協作、創新”的席王精神,以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優秀黨員干部隊伍為目標,通過加強對城市規劃、項目運作、城市管理等多方面的學習,提高街道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提高應對新形勢的能力,提升現代化服務群眾和管理城市的能力。

23、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認真貫徹執行反腐倡廉的有關規定,履行“一崗雙責”,堅持教育、懲治、監督并重,從思想上、行動上牢固構筑抗腐、拒腐的防線,重點做好涉農、土地、項目建設等領域的監督工作,加強廉潔自律工作,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加強農村干部的廉政教育,扎實推進農村黨風廉政建設,促進基層組織正確履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