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工作局工作思路

時間:2022-09-03 08:07:13

導語:農村工作局工作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工作局工作思路

2013年,農村工作局將主要圍繞農業現代化工程的實施展開各項工作,對照差距,狠抓重點,力爭提前完成農業現代化工程的指標任務,實現農業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

1、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

一是穩定發展糧食生產。保護和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嚴格保護耕地,穩定種植面積,促進糧食穩定發展。要繼續推廣高產優質高(多)抗品種,糧食畝產要再上新臺階;二是突出發展高效設施農業。重點發展大棚、噴滴灌等設施,推進高效蔬菜、應時鮮果、茶葉、花卉苗木等園藝產業發展;大力發展畜禽規模養殖,提升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糞污處理無害化、監管常態化水平;三是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深化完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土地股份合作組織和社區股份合作改革,積極發展各類富民合作,擴大合作組織對農戶的輻射帶動作用。大力發展土地集中型、專業合作型、統一服務型等多種類型的適度規模經營,提高農業集約化水平;四是加快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有序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市場化流轉,健全農村土地流轉服務體系,完善農村土地產權交易權分配辦法。進一步完善農村經濟承包合同,促進農村土地流轉,繼續提高全鎮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比重;加強對多種經營承包合同的監督管理,建立臺帳。對多種經營承包項目,全面推行公開招標制度,增強多種經營發包項目的透明度。五是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流通。扶持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引導龍頭企業集聚發展,創新龍頭企業與生產基地、合作組織和農民的利益聯結機制。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啟動農產品加工集中區建設。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向產前、產后環節合作延伸,實行產加銷一體化發展。加快發展現代流通業態,推行農超對接、場地掛鉤、電子商務等營銷模式。六是加強農產品質量和品牌建設。大力推進標準化生產,嚴格按照規定使用農業投入品,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實行農產品質量全程監管。突出品牌優勢,積極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七是積極發展生態農業和休閑觀光農業。加強農業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推廣稻麥秸稈機械化還田,拓寬秸稈利用途徑;按照“因地制宜,依托產業,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則,著力打造東、西兩條農業旅游線路,爭創一批省級國家級農業旅游示范點,充分發揮農業旅游的拉動作用,帶動二三產業的發展,促進農民增收;以十思園、玉枝、玉蓮、凌峰等龍頭企業重點,加強休閑觀光農業基地基礎設施、特色產業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著力開發多功能、體驗型、創意型的休閑觀光農業項目,形成政府引導、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休閑觀光農業發展新格局。

2、突出推動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

加強農業科技創新。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技術支持服務、農戶現場培訓,探索建立農業科技推廣服務新體系。實施信息農業技術創新計劃,利用物聯網技術,開展設施智能生產、精準監測控制、農產品質量可追溯等技術創新,提高農業智能化管理水平。全面提高農民素質。組織實施現代農業人才工程,強化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負責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帶頭人、農村經紀人等經營服務人才培養,發展壯大農業科研、技術推廣、生產經營、管理服務人才。加快培育與發展現代農業相適應的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職業農民,全面提高農民素質。

3、切實加強農業基礎設施體系建設

加強農業綜合開發。根據農業現代化建設要求,實行統籌規劃、集中投入、連片開發、綜合治理,提升農業綜合開發水平。按照灌排設施配套、土地平整肥沃、田間道路暢通、農田林網健全、生產方式先進、產出效益較高的標準,積極整合各方面資源,建設高標準農田提高旱澇保收、穩產高產農田比重。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加大農田水利建設力度。積極推廣農業機械化新技術、新機具,盡快實現稻麥生產全程機械化,著重發展高效設施農業機械,提高農業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推進畜禽規模養殖,配套建設喂料飲水、環境控制、產品采集、糞污處理、疫病防治和生產監控等機械化自動化設施設備,提升畜禽健康養殖水平。同時,做好今冬明春的塘壩水庫建設工程,推廣微滴灌節水灌溉,提高栽培管理水平。

4、大力開展農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健全基層農業服務體系。健全“五有”鄉鎮農業服務中心、獸醫站及農產品質量監管站建設,切實履行農業技術推廣、動植物疫病防控和農產品質量監管職能;強化基層農經綜合服務陣地建設,開展農村政策咨詢、農民負擔監管、農村土地流轉、農村集體財務資產委托等農經綜合服務。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加強農業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電信網、廣電網、互聯網“三網融合”、進村入戶,在全鎮行政村通光纜、自然村通寬帶和數字電視實現全覆蓋基礎上,全面建成村級信息服務平臺,為農民提供及時有效的信息服務。

5、切實加強農村財務管理,促進民主化建設

繼續農村“雙代管”和農村財務電算化,嚴格按照《農村財務制度》和鎮農村財務管理制度規范農村財務行為,進一步推進農村民主管理和財務公開制度;認真落實《農村土地承包法》,進一步完善農村經濟承包合同,促進農村土地流轉,加強對多種經營承包合同的監督管理,建立臺帳。對多種經營承包項目,全面推行公開招標制度,增強多種經營發包項目的透明度;進一步深化“三資”“三化”工作,嚴格規范村務公開。

6、切實做好森林防火、防汛、防疫工作。

堅持“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防汛工作方針,全面落實防汛、防臺措施,把災害造成的損失減輕到最低限度;加強森林防火工作監管。修好防火隔離帶、棧道等,補充防火物資,加強專職護林員管理,完善防火值班制度,出現火警及時撲救,確保森林防火工作萬無一失;同時,繼續做好山林病蟲害防治,特別是松材線蟲病和竹螟的防治,大力清理松材線蟲病死樹,加強林政管理,嚴禁亂開亂墾現象發生;抓好動物疫病防治,嚴控重大動物疫病發生。做到全面免疫,提高免疫密度,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穩定和強化動物防疫體系,加強對村級防疫員隊伍的組織領導,加大村級防疫員的培訓。嚴格畜禽檢疫,在屠宰檢疫中嚴格做好宰前、宰后的檢疫,規范產地檢疫,做到有報必檢、有檢必嚴,同時做好流通環節的監管,確保我鎮不發生重大動物疫情。

7、進一步強化兩大水庫管理,繼續加大水源地保護力度

加強兩大水庫工程管理,保障水庫防洪安全,充分保護、利用水資源,充分發揮水庫防洪、蓄水興利的作用;同時切實做好兩大水庫漁業管理和經營工作,確保兩大水庫工程和經濟良性運轉。加大水源地保護的宣傳工作,提高人民群眾的環境保護意識,繼續鞏固五大類十八項工程成果,加強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巡查力度。同時,2013年將重點實施五大生態工程:1、濕地公園工程建設;2、濕地工程二期建設;3、水源地保護隔離帶工程建設;4、大溪水庫生態修復工程建設;5、沙河水庫吸砂擴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