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基層組織建設工作計劃
時間:2022-12-07 09:40:41
導語:鄉鎮基層組織建設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提高基層組織建設水平
(一)全面加強自身建設
進一步完善各項會議制度、重大事項民主決策制度等。積極開展廉政警示教育,落實領導干部廉政檔案、廉政談話、三項報告以及四項監督機制等,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將群眾工作列入黨委政府重要工作日程,扎實開展“兩走進、兩承諾”活動,以提升群眾滿意度為目標,以改進機關作風為重點,推動機關工作重心下移,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家中,加強與群眾溝通聯系,努力為群眾解難事辦實事。全面提高干部素質,將各類工作實踐中所需要的基礎工作能力、基層工作能力、基本業務素質和技能作為培訓重點,加強培訓,不斷提高駕馭全局能力、統籌協調能力和應急處變能力。
(二)切實抓好村“兩委”干部隊伍建設
強化村“兩委”干部素質提升,采取集中教育和分散教育相結合、理論學習和事跡報告相結合等方式加強對村“兩委”干部的教育培訓,切實增強村干部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著力打造一支“守信念、講奉獻、有本領、重品行”的干部隊伍。此外,加強監督管理,以此督促村干部積極履行職責,保持良好作風。
(三)全面加強基層組織建設
一要深入開展村級運營保障工作,積極推動村級組織分類定級,從各村自然條件、資源狀況和經濟基礎等實際出發,積極探索村集體經濟發展及實現村級組織正常運轉的有效實現形式。對基礎條件好的強村,引導其通過產業發展創新等多種模式,推動資本合理流動,實現更大發展;對有一定基礎的村,引導其學習先進經驗,進行經濟結構改造,改進經營方式,獲得更大效益;對基礎條件比較差的村,注重從搞好農業生產服務、現有資源開發、盤活閑置資產入手,推動集體經濟增收,為村級組織運轉提供有力保障。二要推動村級組織辦公條件改善。借力情系萬家進基層活動,依托各級財政補助以及在外能人、村企共建等方式,籌集資金,積極推動村級組織辦公場所達標建設。
二、突出特色,提高效益,著力加快實體經濟發展步伐
一要打造特色產業體系。堅持“一業為主、多業為輔、面向高端、轉型升級”的總體發展思路,著力打造極具特色的產業發展體系,加快實現富民強鎮的目標。
“一業”,即葡萄與葡萄酒產業。依托“十八公里葡萄長廊”,以“建設高端酒堡、拓展特色葡園、豐富產業配套”為重點,全力推進產業向高端化、優質化、集群化方向發展。做好區域專業市場、專業服務體系建設,加強行業內部管理和外部宣傳,維護產區聲譽,叫響產區品牌。抓好精品酒莊群建設,加快推進瑪桑、龍亭、悅莊3個酒莊的建設進度,力爭明年有2--3個葡萄酒莊投產。抓好葡萄標準化基地建設,大力發展優質嫁接苗木園,全面提高已有基地整體質量。抓好葡萄及葡萄酒關聯產業發展,不斷完善酒瓶、酒塞、酒標、包裝等產業鏈條,加快引進一批相關產業項目。抓好區域品牌推介,盡快啟動葡萄及葡萄酒觀光旅游,實現葡萄產業發展、旅游觀光及旅游紀念品開發的有機結合,進一步叫響“省葡萄與葡萄酒特色產業鎮”品牌。“多業”,即汽車零部件加工、精品養殖、果品種植和休閑旅游產業。其中,汽車零部件加工業,加快汽車產業園的規劃建設,提高項目的承載力和吸引力。充分利用好北奔重汽、蓬翔汽車等龍頭企業的配套發展政策,加強與北奔重汽340家、蓬翔汽車180家供應商聯系,吸引配套企業前來投資落戶,膨脹產業規模,全力打造汽車零部件加工基地。年內,爭取引進1至2家有影響力的汽車零部件配套企業。同時,鼓勵支持轄區現有企業提質增效,爭取更多配套份額,不斷擴大規模,提升產業聚集度。精品養殖業,依托“中國海參苗種之鄉”這一品牌,大力推行“科學育苗、精品養殖”的發展模式,通過開展科技下鄉入戶和技術培訓指導,提高廣大養殖戶的技術水平和應變能力。重點發展對蝦、刺參等高檔海珍品的育苗和養殖,搞好優良品種的引進和選育,爭取把海水精品養殖做大做強、做精做細。果品種植業,充分依托民和公司的沼液資源,大力發展優質“沼果”種植基地,推廣實施“除草改種草、水肥一體化”等農業新技術,突出綠色、有機、無公害等特點,在全市叫響“沼果”品牌。鄉村旅游業,依托“美麗鄉村”創建活動這個載體,大力發展生態農業、鄉村旅游,努力培育新的富民增長點。馬家溝村在鞏固今年創建成果的基礎上,依托新建成的金山羅斯蘭酒莊,著力打造集水果采摘、深加工增值、觀光旅游、葡萄酒文化傳播為一體的農業生態游休閑度假區;沿206國道的莊,重點發展特色果品采摘等休閑體驗項目;臨海的海頭、墟里等村莊,重點發展漁家樂等項目。力爭明年接待游客數量達到12萬人,實現綜合收入1500萬元,使鎮鄉村旅游成為全市的亮點和品牌。
二要加大項目建設力度。把項目建設作為提升鎮域經濟實力的重要支撐,按照“簽約項目抓落地,在建項目抓竣工,竣工項目抓投產”的思路,明確時限,倒排工期,著力提高落戶率、開工率和投產率,形成“開工一批、建設一批、投產一批、儲備一批”的良好態勢。在建項目抓進度、促投產。明年重點加快總投資15億元的北奔重汽擴建、香格里拉瑪桑酒莊、龍亭葡萄酒等10個項目建設,年內確保完成項目投資2億元,力爭香格里拉瑪桑酒莊、金山羅斯蘭酒莊等5個項目建成投產;在談項目抓簽約、促落戶。抓住明年省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開工建設的有力時機,充分利用農高區特定優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重點引進一批高端高質高效產業項目,加快推動我鎮產業轉型升級。對有簽約意向的項目,加大跟蹤洽談力度,積極提供“一站式”服務,確保項目早簽約、早落戶、早建設。重點加快推進亨大葡萄酒、世基葡萄酒等在談項目,確保御寶酒業、開發機械等項目簽約落戶,爭取新引進3—5家有影響力的產業配套項目。建成項目抓擴能、增稅源。進一步強化財稅意識,加強財源建設,做到應收盡收。加大中糧長城、北奔重汽等現有骨干企業的培植力度,鼓勵和幫助企業擴大規模,深入挖掘增收潛力。明年,力爭全鎮規模以上企業達到29家,納稅過500萬元企業的達到6家。此外抓好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建設,做好征地等前期準備工作,抓緊啟動科技服務大樓和道路管網建設,打造科技新高地。
三要加強招商引資力度。加大對外開放力度,把招商引資作為項目建設的源頭,以特色園區為依托,切實提高招商引資成效,著力擴大汽車產業園規模,共分兩區進行建設,一區總規劃面積約為800畝,二區總規劃面積約為1900畝,計劃2013年進行一區建設,進行細致規劃,逐步完善基礎設施,進行配套水、電、煤氣、道路、排污、通訊、熱力等“七通一平”的建設。同時,繼續加大閑置資產利用率,在對我鎮閑置資產調查摸底的前提下,建立了閑置資產數據庫,為我鎮利用閑置資產開展招商引資提供了新的平臺,通過盤活存量、引進增量,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我鎮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三、改善民生,共建共享,進一步提升群眾滿意度水平
(一)積極推進城鎮化建設
繼續將合村并居擺在黨委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篩選出適宜村莊,按照“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逐步到位”的原則,通過政府的有效干預,積極與職能部門搞好對接協調,搞好村鎮規劃,嚴格規劃管理,加快推動新農村建設,盡快在城鎮化建設上實現突破。
(二)深入開展“情系萬家進基層”及“美麗鄉村”創建活動
扎實推進“情系萬家進基層”活動,突出“深入基層強服務,為民務實促發展”主題,在農村的短板、弱項和群眾的所需、所盼,在加強村級班子建設、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改善村莊人居環境等方面,積極配合幫扶部門,扎實推進“情系萬家進基層活動”,努力實現“基層基礎更加鞏固,基層發展更加堅實,基層面貌更加提升,基層群眾更加滿意”的目標。加大力度開展“美麗鄉村”創建工作。圍繞“村容整潔環境美、村富民強生活美、村風文明人文美、村穩民安和諧美”要求,在鞏固現有成果的基礎上,通過改善村鎮環境、擴大招商引資、優化產業鏈條、豐富文化生活等多種途徑,把我鎮建設成為生態環境優美、產業特色鮮明、生活氛圍和諧的“美麗鄉村”的示范區。
(三)突出抓好生態農業基地建設,努力實現富民強村
積極融入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區發展中,借力農高區以及龍煙鐵路建設,指導農民調整產業結構,繼續提升果品種植業的發展規模和發展質量,加快海產品養殖業、有機農產品種植業的發展,在全鎮范圍內形成以加快發展水果產業為主線,各項產業全面發展,“一村一品”、“一戶一業”的特色板塊農業格局的格局。年內,重點培育馬家溝、南吳家等有條件的村落,建設生態農業基地,強化宣傳營銷,樹立品牌形象,發展村級經濟;另外,立足我鎮優勢,進一步規范海水養殖企業,提升品牌知名度。
(四)實施環境改造工程,改善鎮村環境。加大鎮駐地的建設和管理力度,實施亮化、綠化、美化工程,不斷增強承載能力和集聚能力。我鎮作為省級文明鎮,更要在創特色、強功能、樹形象上下功夫,當好示范和樣板。積極參與全市“農村大掃除”活動,徹底清理村內村外、河道荒溝等區域陳積的垃圾,并健全長期維護機制,改善農村環境。深化城鄉垃圾處理一體化工程,實現全域覆蓋。抓好農村飲水安全、水庫除險加固等工程,構筑安全可靠的防洪減災和供水保障體系。
(五)強化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不斷提高群眾生活質量。加大財政支持力度,著力構建以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就業再就業、合作醫療、養老保險、貧困救助、農村五保供養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保障體系。年內,完成勞動力轉移800人,全年新增就業500人;新農合參合率要達到100%;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8000人,保費總金額達到1000萬;農村低保提標擴面人數達到980人,五保老人集中供養率達到80%;計劃生育率達到95%以上。
四、全面抓好社會穩定工作,營造和諧穩定新局面。
(一)扎實做好基層信訪穩定工作
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工作,落實穩定工作責任,加大對信訪積案的處結力度,初信初訪的化解力度和群眾情緒的理順力度,著力維護信訪穩定,切實抓好網上民聲、市長公開電話、人民來信辦理工作,對群眾反映的問題認真解決,努力讓群眾滿意,抓好社會矛盾調處,不斷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全力營造“平安、文明、公正、有序”的社會環境。
(二)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工作
完善監管體系,推進機制創新,全面提高對事故的防控能力,杜絕重特大事故發生,為全鎮經濟發展創造出良好的安全環境。重點是抓好企業安全、海上安全、森林防火、建筑施工、煙花爆竹、危化品等重點行業和領域的安全監管。年內計劃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活動4次,建設項目“三同時”3家,開展安全教育活動2次,培訓人數1500人次。
(三)堅決查處違法違章行為
進一步抓好違法建筑的查控工作,特別是加大沿海養殖區域亂搭亂建的整治力度,進一步規范和建立養殖、育苗大棚建設審批辦法和流程,加大城管隊伍建設,實行巡路制度、有獎舉報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堅決杜絕亂占濫建、亂采亂挖和燒荒、盜伐林木等違法現象發生。
此外,抓好公共安全管理,做好食品藥品、校車安全等工作,防范自然災害,處置好突發事件,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深入開展國防教育,保質保量完成征兵工作任務和民兵預備役建設,做好退伍軍人穩定工作,切實幫助他們解決好生產生活困難。
- 上一篇:探析古建筑學的開拓與發展
- 下一篇:鎮機關作風建設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