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行政和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計劃2篇

時間:2022-07-22 04:15:55

導語:依法行政和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計劃2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為進一步提高城管人員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法律素質,增強市民的城管法律意識,促進依法行政和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深入開展,根據“六五”普法規劃要求和省市有關規定,結合我局實際,特制定2014年依法行政和法制宣傳教育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按照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和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要求,全面貫徹“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16字方針,穩步推進依法行政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認真完成“六五”普法規劃目標、任務,以城市管理和城管執法工作為中心,深入開展依法行政和法制宣傳教育,切實提高全系統干部職工的法律素質,努力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切實推進依法治市和“法治”進程,為市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二、工作目標

(一)加快建設法治型城管和服務型城管。不斷提高城管執法質量和城市管理依法治理水平,加快從職能和理念上實現由管理到服務的轉變,真正實現工作作風和工作方式的轉變。

(二)進一步提高局系統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思考和解決城市管理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增強我局領導干部的法制觀念和法律素質,提高依法決策、依法辦事的能力水平,養成用法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

(三)加強城管執法隊伍建設和管理,進一步提高全體執法人員的素質。積極適應新形勢下城管行政執法工作的需要,理順執法體制,創新工作機制,進一步加強城管執法隊伍的政治、組織、思想、作風和制度建設,提高執法和服務水平,建設一支政治合格、作風過硬、業務精通、紀律嚴明、保障有力、人民滿意的城市管理執法隊伍,樹立城管執法隊伍在人民群眾中的新形象,為城管執法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四)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依法行政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機制。2014年是“六五”普法的第四年,也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關鍵性一年,必須盡快形成一套能適應法制新形勢的工作機制。不斷夯實依法行政和普法依法治理的工作基礎,健全工作制度,完善考核評價指標,真正實現依法行政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經常化、規范化、制度化。

三、主要任務

(一)穩步推進依法行政和法制教育工作

1.進一步深化“依法行政示范單位”創建活動。2012年我局被市政府評為首批市“依法行政示范單位”,2013年我局繼續開展該項活動,并積極申報。今年我們將在以往的工作基礎上,爭創“省級依法行政示范單位”,進一步深化“依法行政示范單位”創建活動,并努力推動各縣區城管局和局屬各單位參與到“依法行政示范單位”創建活動中來。

2.圍繞中心,突出重點,切實抓好法制教育工作。一是發揮領導干部學法的率先垂范作用。落實領導干部集體學法制度,把依法行政和法律知識學習作為各級領導干部年度學習的重要內容,認真落實領導干部年度集體學法不少于4次,單位工作人員和職工年度學法不少于40個學時的規定。形成領導干部帶頭學法、守法和用法的良好氛圍。二是抓好法律法規的學習。組織單位全體人員認真學習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依法治市基本方略、建設法治政府的重要理論、方針和政策。重點學習《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國家賠償法》、《行政訴訟法》等行政法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省市政設施管理條例》和《城市綠化條例》等城市管理領域法律法規,既服務城市管理工作,又規范行政行為,真正實現一舉兩得。三是建立健全學法考核機制。以局系統內正式在編的所有行政執法人員為對象,每半年定期組織一次以憲法、城管執法和城市管理方面法律法規為主要內容的法律知識考核。將考核結果與個人年度評優評先、職位晉升、表彰獎勵相掛鉤,強化考核結果的運用,切實提升全體執法人員的法律素質,真正營造出濃厚的學法氛圍。

(二)豐富載體,創新形式,不斷提高法制宣傳水平

要緊緊圍繞城市管理和城管執法工作制訂階段性宣傳計劃,寓教于宣,以教促宣,實現宣教結合,互助共進。

1.拓展法制宣傳平臺。綜合利用報刊、局系統網站、電視、廣播、城管執法宣傳車等手段,開通城管微博、微信,完善城管論壇、城管QQ群建設,擴大城管法制工作的宣傳力度,全面提升城管法制工作的影響力。

2.開展城管特色法律宣傳活動。去年以來,我局先后開展了“雙十”、“用腳丈量城市美好”等活動,較好的普及了城管法律知識,發現并解決了一批熱點難點問題。今年,我們將繼續以此為契機,結合城管工作實際,開展“城市管理大家評,美好你我建”和“走進城管”等一系列活動,著力打造城管品牌活動。

3.深化法制宣傳主題活動。結合《市城管局2014年度重點普法目錄》,扎實開展“12.4”全國普法宣傳日、“六五”普法、“江淮普法行”、“法律六進”等專項法制宣傳活動,積極創新形式,豐富內容,實現“老樹開新花”,使法制宣傳有新思想、新內容、新形式,使法制宣傳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久久為功。

(三)豐富法制活動,弘揚城管法治文化

1.加強城管法治文化建設。積極利用地方資源優勢、傳統文化和城管文化,推進城管法治文化建設,進一步加強法治文化廣場、法治文化公園、法治文化一條街、法治文化墻建設,拓展城管法治文化建設平臺。

2.打造特色城管法治文化。充分利用和整合地方文化資源,引導地方文化與法制建設的自愿結對;舉辦城管法制文藝匯演、法治書畫攝影展等活動;舉辦一次“法治建設論壇”;開展形式多樣的法治文藝演出活動。

四、工作要求

(一)要將依法行政、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與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相結合。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要求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建設法治中國新目標,這為我國依法行政和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對二者的工作目標任務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我們要以“十八大”精神為指導,結合我局工作實際,籌劃和組織好今年的依法行政和法制宣傳教育活動。

(二)要將依法行政、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與強化法治精神、弘揚法治文化相結合。注重從依法行政學習、普及法律常識向弘揚法治精神轉變,從培養法律意識向孕育法治文化轉變,通過深入持久的依法行政學習、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讓法治精神、法治文化得到廣泛傳播、大力弘揚、普遍崇尚,努力實現依法行政和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新飛躍。

(三)要將依法行政、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與完成城市管理中心工作相結合。通過依法行政、法制宣傳教育工作促進中心工作的落實,通過中心工作的落實,以檢驗依法行政學習、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實際成果。

第二篇

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指示,牢固樹立科學發展安全發展理念,切實強化安全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為重點,建立健全安全生產長效機制,深化安全生產大檢查及“回頭看”工作,持續開展“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和隱患排查專項治理,繼續強化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安全預防控制體系建設,全面提升行業安全監管能力,達到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有效防范各類事故發生,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促進安全生產與經濟社會同步協調發展,為我市經濟高速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安全保障。

一、強化“紅線”意識,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體系

1.強化安全生產“紅線”意識。深入學習貫徹關于安全生產的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強化“紅線”意識,建立健全“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嚴格落實行政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領導班子成員安全生產“一崗雙責”的責任機制,健全嚴密的安全監管責任體系,用制度落實、責任落實推進工作落實。

2.嚴格落實安全主體責任。強化單位法定代表人和主要領導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責任,把安全生產責任和措施落實到日常工作管理的全過程,積極推進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和精細化管理。

3.切實落實屬地管理和部門監管責任。堅持“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嚴格落實行業主管部門直接監管、安全監管部門綜合監管職責。加強各行業和領域的安全生產監管,嚴格執行安全生產準入、執法檢查、事故查處以及責任追究制度,強化安全生產綜合監管,健全完善齊抓共管的安全生產長效機制。

4.強化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考核工作力度。局屬各單位、局機關各中心(科室)要層層簽定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責任書。完善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考核辦法,對考核優秀的予以表彰獎勵,對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考核不合格、突破事故控制指標、工作失職導致惡性事故的單位和責任人,予以通報批評并進行問責,堅決實行安全生產“一票否決”。

5.嚴肅事故調查處理和責任追究。依法依規開展事故調查處理,嚴肅追究事故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責任。嚴厲查處遲報、謊報、瞞報事故行為,加大懲治力度。把重大隱患排查治理責任納入事故責任追究體系,以嚴格的責任追究推動工作落實。

二、強化“打非治違”,持續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及“回頭看”

1.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及“回頭看”。進一步摸清局屬各單位底數及安全現狀,分級建立安全監管臺賬。持續開展經常性、季節性和專項性的安全生產大檢查。針對供水安全、排水防澇設施運行、環境衛生管理、市政公用事業等生產經營建設活動中的安全生產突出問題,開展重點執法和跟蹤執法檢查。

2.嚴格落實“打非治違”措施。積極邀請市公安局、工商局、安監局、質監局等職能部門,對非法違法從事燃氣、液化氣企業予以公開曝光,并嚴格執行停產整頓、關閉取締、依法處罰和嚴肅追責的“四個一律”措施。

3.加強安全生產綜合督查。鼓勵社會組織、群眾參與安全生產監督工作,對群眾舉報安全生產領域非法違法問題做到件件核查、查實重獎。注重源頭治理,健全完善“打非治違”制度化、常態化的工作機制,始終保持嚴厲打擊的高壓態勢,進一步改善安全生產法治秩序。

三、強化預防為主,突出抓好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1.深化隱患排查治理。加強對重點行業和領域、重點地區、單位、場所的安全生產監督檢查,深入排查治理安全生產隱患,切實做到隱患整改責任、措施、資金、時限和預案“五落實”。局屬各單位執行重大隱患公告制度,按規定報送重大安全隱患和隱患排查治理信息。

2.掛帳督辦重大安全隱患。對重大安全隱患實行局主要領導掛帳督辦,落實整治和督辦責任,并在局系統進行公告。對完成治理任務的進行驗收,對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務的,責情況進行處罰。

四、強化綜合整治,狠抓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安全監管

1.深化工程施工安全整治。落實建設各方安全生產責任,加強施工質量安全制度建設,強化工程質量安全源頭管理,嚴格工程施工重點部位和關鍵環節的安全防范和監控措施。強化工程建設動態監管和專項治理,建立健全工程施工企業質量安全誠信體系,推進工程安全質量管理標準化工作,嚴厲打擊借用資質和掛靠、違法分包轉包等非法違規行為。

2.健全燃氣行業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全市范圍內燃氣行業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加強日常巡查管理,建立巡查日志和臺賬。對生產人員及操作人員進行定期安全培訓,通郭安全知識考核方能上崗作業。

五、強化應急管理,提高事故應急處置能力

1.抓好應急救援隊伍建設。鼓勵、支持局屬各單位建立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加大對現有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的支持力度,廣泛組織開展各類應急演練活動,提升隊伍整體能力。

2.加強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健全完善值班值守、信息報告、處置決策、力量協調、現場指揮等應急管理制度。加強自然災害引發事故災難預警。

3.完善預案管理工作。組織開展應急預案管理專項檢查,加強高危行業企業應急預案評估、修訂和演練工作,完善汛期雨季防汛、城市排澇、地震應急、防雪減災、供水燃氣安全等應急預案,加強企業預案與地方政府、行業部門以及專業機構預案之間的銜接,提高應急預案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舉行市級應急救援預案演練。

六、強化宣傳教育,逐步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

1.加強安全生產社會化宣傳。廣泛宣傳安全發展理念、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安全生產知識,組織開展全國2014年“安全生產月”和“安全生產萬里行”以及“安全生產江淮行”活動。推進安全文化示范企業活動,提高社會公眾參與安全生產工作的積極性。落實生產安全事故、重大安全隱患、典型非法違法行為公開曝光、警示通報制度,主動接受社會輿論監督。

2.開展全員安全生產培訓。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安委會關于加強安全培訓工作的部署要求,開展全局安全生產培訓情況摸底調查,掌握各單位培訓現狀,開展全員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和資格培訓,增強從業人員的安全防范和應急處置能力。

3.加強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和執法培訓。依托現有人才培養培訓機構,積極培養重點行業和領域安全生產專業人才和生產一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開展安全監管人員業務培訓和執法資格培訓,提升專業能力和執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