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打算

時間:2022-01-31 08:42:43

導語: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打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打算

2020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新舊動能轉換初見成效之年。我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縣人社局的正確領導、市社保局的業務指導下,全面貫徹黨的、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圍繞城經濟圈建設目標,以加快建設成渝中部綠色發展示范區為奮斗目標,嚴格按照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部署要求,不斷創新工作方式,努力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積極采取措施,扎實推進我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各項工作開展,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一、2020年工作總結

2020年,我局社保扶貧、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各項工作順利推進,省市縣民生、目標任務均全面完成。

(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目標任務完成情況。截止10月底,我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覆蓋33.35萬人,占縣下達民生實事目標任務30萬人的111.17%;預計到12月底新增參保人員300人,全縣參保覆蓋33.38萬人,占縣下達民生實事目標任務30萬人的111.27%;繳費成功11.97萬人,占縣下達民生實事目標任務12.4萬人的96.53%;預計到12月底新增繳費人員9500人,全縣繳費成功12.92萬人,占縣下達民生實事目標任務12.4萬人的104.2%。每月按時足額發放養老金待遇,截至10月領取待遇14.52萬人,占省下民生實事目標任務14.21萬人的102.18%;預計到12月底,領取待遇14.53萬人,占省下民生實事目標任務14.21萬人的102.25%。

(二)社會保障卡使用情況。2020年截止目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已實現使用社會保障卡發放待遇14.3萬人,使用率達98.48%,預計到12月底,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實現使用社會保障卡發放待遇14.31萬人,使用率達98.48%。截至目前,全縣已制社會保障卡77.4萬張。

(三)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扶貧工作完成情況。截止目前,我縣應完成扶貧代繳12165人,其中已完成代繳11768人,已標注不在代繳范圍397人,完成了應代盡代工作;16-59歲已脫貧應覆蓋20328人,其中,已參保19142人,因死亡原因不在參保范圍1186人;60歲以上39834人貧困人員已全部完成待遇發放。

(四)其他業務工作完成情況。2020年截止目前,新增參保8036人,1-9月累計征收保費8388.03萬元;預計到12月底,全年新增參保8336人,1-12月累計征收保費10324.21萬元。全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已完成認證130126人,認證率89.61%,其中使用“e社保”手機認證14795人,占已認證總數的10.18%;預計到12月底,全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完成認證13.82萬人,認證率95%,其中使用“e社保”手機認證1.4萬人,占應認證總數的10.2%。追繳服刑人員違規領取待遇58人,共計7.06萬元,預計到12月底追繳服刑人員違規領取待遇68人;追回死亡冒領75人,共計3.42萬元,預計到12月底追回死亡冒領85人;追回重復領取基金10人,共計2.1萬元;預計到12月底追回重復領取基金15人。辦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轉移銜接209人,預計到12月底,辦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轉移銜接224人。

二、工作特色亮點

(一)全面做好社保扶貧工作,確保應保盡保

我局嚴格按照部、省、市要求,主動作為,多措并舉,扎實推進城鄉居保扶貧應保盡保工作。一是強化政策宣傳,促進應保盡保。我局通過走村入戶宣傳、LED宣傳等方式廣泛宣傳,精準推送,讓廣大城鄉居民熟悉城鄉居保扶貧代繳政策,積極引導貧困人員應保盡保;二是強化多方協作,確保數據精準。我局主動加強與縣公安部門、縣教體局、各鄉鎮等溝通協作,建立未參保人員數據交換機制,實時反饋數據,建立數據核查機制,合力做好信息比對工作,及時核查更正數據中的錯誤信息,做到數據精準;三是加強上下協作,推進業務辦理,各鄉鎮根據縣居保局下發的人員名冊,與民政辦、扶貧辦共同做好信息和數據的核實工作。縣居保局與各鄉鎮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村委會積極配合共同做好貧困對象的參保登記、身份變更、保費代繳及待遇申領工作;四是堅持動態管理和工作指導,我縣城鄉居保扶貧工作堅持動態管理制度,按月與縣扶貧辦、縣民政局進行數據交換,根據提供的困難人員名冊及變化情況,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信息系統進行逐一比對,并在全民參保系統中進行標注,對已脫貧人員做到戶戶聯系、宣傳動員到位促進全員參保,并組織專人分組下鄉對落后鄉鎮進行指導督促,確保在時間點內完成應保盡保工作。

(二)全力推動全民參保計劃,提升參保覆蓋率

一是制定工作實施方案,落實專人負責。由局領導帶隊分組不定期到各鄉鎮、街道進行工作指導宣傳,積極宣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新政策,提高群眾知曉率,引導動員廣大群眾踴躍參保和提質升檔;二是積極落實業務經辦。定期開展數據比對后,將未參保人員數據下發到各鄉鎮、街道,再由各鄉鎮、街道將數據下發各村、社區進行參保宣傳動員,反饋其參保繳費狀態;三是繼續強化數據共享。全民參保庫與社保業務庫實時對接,加強與衛健、公安、民政等部門溝通協作,對數據進行實時交換,及時更新數據;四是宣傳服務“送上門”。以社區為單位,借助街道(鄉鎮)、社區(村)管理的各類基層服務組織,通過制作宣傳海報、編印宣傳手冊、派發宣傳單以及通過新媒體等多種方式,開展社保政策宣傳與咨詢服務活動,充分調動群眾參保繳費的積極性。針對廣大群眾最關心的參保“繳費金額有多少”、“能領到多少養老金”等問題,大力宣傳“看得懂、算得清”養老保險政策解讀,為群眾提供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測算服務,并提供簡明易懂的養老保險政策解讀,充分調動群眾參保繳費的積極性,確保在12月31日前全面完成全民參保計劃目標任務。

(三)創新資格認證方式,維護基金安全

為深化“放管服”改革,“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不跑)路”,拓寬認證服務新格局,建立健全“寓認證于無形”的認證服務新體系,2020年我局不斷增添措施,創新待遇領取人員資格認證工作,維護基金安全。一是扎實有效推進自主認證。今年疫情開始,我局大力推廣通過“e社保”進行自主認證,印制了“e社保”宣傳資料,在各鄉鎮(街道)、村(社區)張貼操作流程,分發宣傳資料,加大投放LED滾動信息的力度,以及利用大走訪工作開展契機,走訪入戶,對“e社保”APP安裝、操作流程進行宣傳。二是利用信息比對認證。加強與公安、民政、衛健、疾控、醫保等部門的協作,通過比對校驗出行、就醫、死亡等外部數據進行資格認證。三是開展上門認證。為高齡或病殘等行動不便的人員開展上門認證,并建立了服務臺賬。四是開展“就地認”工作。結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工作開展,嚴格執行人社合作養老保險待遇資格“就地認”要求,利用工作群等宣傳推廣重慶領待在人員通過重慶掌上12333等自主認證,或是到基層網點通過系統進行認證。

(四)加強部門協作,提升征收成功率

全面貫徹征管職能劃轉改革要求,我局主動作為,加強與稅務、金融部門協作,建立常態化的溝通協調工作機制,與縣稅務局聯合辦公、開展業務培訓和政策宣傳,遵照新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經辦規程》(人社部發〔2019〕84號),認真履行我局部門職責,協助稅務部門做好征收相關工作,推行線上繳費,確保完成本年度繳費。同時,我局進一步加強征收劃轉稅務宣傳工作,協助稅務部門做好《關于2020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事項的通告》的宣傳(〔2020年〕3號),傳達最新繳費政策和流程,讓群眾少跑路,好辦事,提高我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征收成功率。

(五)多措并舉宣傳新政策,提升群眾知曉率

我局認真貫徹落實新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多措并舉宣傳今年城鄉居保新政策。一是根據新政策相關文件規定,制作了我縣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新政策宣傳資料,并分發宣傳資料到各鄉鎮(街道);二是充分利用電視臺、村村通廣播等傳統媒體和“人社”、微信等新媒體持續深入宣傳新政策;三是利用大走訪、每周三的集中幫扶工作開展契機,面對面、點對點對群眾進行新政策的宣講;四是加強與縣稅務局協作,共同深入到各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村(社區)宣傳新的檔次變化,根據《省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實施方案》結合城鄉居民收入增長情況,調整優化個人繳費檔次和繳費補貼標準。我縣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檔次標準調整為每人每年200-4000元,根據不同繳費檔次補助為40-200元。

(六)規范做好信訪接待,提升群眾滿意度

“一張真誠的笑臉、一杯暖心的開水、一次認真的傾聽、一個耐心的解釋”是縣居保局干部職工接待來訪群眾一直自覺遵守的基本要求,我局干部職工做到對每位來訪群眾微笑服務,端茶請坐,熱情詢問情況,耐心解答政策,及時解決群眾問題。每個股室都設有民情登記簿,用于來訪、來電、來信的登記和處理情況記錄,并且對來信來訪的事件都及時進行了處理,在群眾中樹立了良好的口碑,增強了群眾的認可度、滿意度和認可感。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貧困人員應保盡保工作完成存在難度。一是已脫貧未參保人員參保繳費問題;二是已脫貧已參保人員繳費問題。主要原因是:一是政策宣傳不到位;二是群眾參保意識不強;三是無政策支持,現行政策是對未標注脫貧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實行代繳,對已脫貧人員未做明確要求。

(二)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平臺實行崗位分離制,分工細,業務辦理有個人權限限制,對機構業務經辦人員數量要求多,導致業務工作開展時間緊、進程慢。

(三)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多為大齡農村居民,“e社保”手機APP安裝、操作存在一定困難,APP功能未實現待遇業務全覆蓋。

(四)稽核追繳工作難度大。主要原因:一是服刑、死亡人員等數據信息獲取時間較滯后;二是對部分違規領取待遇人員(服刑人員)告知困難,無力追繳,甚至因為其服刑時間太長造成遺留問題。

四、2021年工作打算

(一)總體思路

2021年我局工作總體思路是:按照國家“十四五”規劃,繼續以黨的、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引,認真學習重要講話精神,繼續按照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要求,市社保局和縣人社局的工作要求,不斷創新工作方式,積極采取措施,認真開展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各項工作和社會保障卡工作,確保按時按質高效完成省、市、縣目標任務。

(二)目標任務

1.完成省市縣下達的民生任務和目標任務。

2.協助縣稅務部門做好保險費征繳工作,提升征繳率。

3.做好調待政策宣傳,堅持每月25日左右按時足額發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同時,采取有效措施推進社會保障卡在待遇領取人員中的應用,力爭達到全覆蓋。

4.協助做好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相關工作。

5.完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要求,實現兩資格認證互認和關系轉移暢通。

6.完成上級部門下達的其它目標任務。

(三)主要措施

1.繼續創新宣傳方式,提高群眾知曉率和滿意度。一是繼續想辦法、添措施,充分利用微信、抖音等自媒體與電視臺、廣播等傳統媒體相結合的方式持續深入宣傳城鄉居保新政策和“e社保”,與城鄉居民進行面對面的宣講,提高群眾知曉率。二是繼續協助聯系各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聯系,做好參保繳費等政策宣傳,讓群眾少跑路、好辦事,提高群眾幸福度和滿意度。

2.繼續加強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統籌開展好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各項工作。一是全面貫徹改革要求,認真履行部門職責,與稅務部門建立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機制,常態化溝通協調,提高我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保費征收成功率。二是主動與縣財政、金融部門協調,加強資金調度,確保養老待遇按時足額發放到位。三是加強與縣公安、民政等部門協作,精準核對數據,采取多種措施確保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資格認證、稽核追繳等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3.繼續加強監督管理,確保基金安全。一是嚴格執行財政、人社、銀行三方對賬制度。二是建立完善基金管理制度,加強內控管理,每月定期披露基金征收及發放信息,定期對參保人員繳費和待遇領取資格在村社進行張貼公示。三是建議提高基金統籌層次。強化全面監管,統一收支核算,嚴格執行國家統一的社保基金財務制度、會計制度和預決算管理制度,實行居保基金收支、管理和保值等環節的全過程監管,確保基金安全完整。四是繼續加強與公安、衛健、司法、法院、檢察等部門的協作,定期交換死亡、服刑人員等信息,維護基金安全。五是繼續嚴格落實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資格認證工作,加強風險防控,維護基金安全。

4.提升業務經辦能力,積極開展工作。一是結合各鄉鎮(街道)、村(社區)經辦平臺建設工作的開展,不斷優化整合信息網絡軟件運行,繼續做好經辦業務下延工作,規范經辦流程。二是組織開展各項業務培訓,學習社會保險政策,確保政策執行到位,提升各級經辦機構經辦能力。三是進一步規范檔案管理制度,統一標準進行分類、裝訂和管理。四是嚴格按照省市相關政策和經辦規程做好險種間轉移續接和異地轉移工作。五是對通過“12345”政務服務熱線、《網》專欄留言等來信來訪群眾提出的問題及時認真回復,切實解決好群眾關于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方面的合理訴求。

5.繼續加強學習教育,提升服務水平。加強思想政治理論學習,充分利用職工大會“會前學法”、黨員大會、“學習強國APP”、人社練兵比武等學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各項政策以及人社其他相關政策,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業務水平,扎實推進作風紀律建設,提升人社公共服務水平,增強群眾滿意度,打造溫暖人社品牌。

五、“十四五”工作謀劃

(一)總體目標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百個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十四五”的開篇布局,也為我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的開展指明了方向,我局干部職工將砥礪奮進、御風前行,為我縣城鄉居保工作添磚加瓦。

(二)具體謀劃

1.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增強行動自覺,學習黨的政策理論方針,堅持自我提高,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城鄉居保工作是一項民生工程,它體現出了為民養老的社會價值和國家對老年居民生活保障的人文關懷,要做到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

3.必須堅持新發展格局。在下一個五年的規劃中,要持續發力落實國家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各項政策,在原有的宣傳方式基礎上,創新方式和方法,多利用“人社”微信公眾號、“e社保”“人社”APP等現代信息技術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廣大群眾政策知曉率,增強參保意識,積極參加城鄉居保,力促城鄉居保這一惠及人數最多的民生工程在我縣繼續穩妥、有效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