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發揮審計監督作用的相關工作

時間:2022-02-23 11:10:00

導語:進一步發揮審計監督作用的相關工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進一步發揮審計監督作用的相關工作

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圍繞地方經濟發展大局,就如何發揮好審計監督與服務作用進行了認真地梳理研究,其具體內容是:

一、審計發現在執行國家財經法紀方面存在些問題

當前,區經濟領域中較突出的問題是執行國家財經法律不夠嚴肅,一些主觀上的弄虛作假,制度上的不健全不規范,或者管理者、財會人員思想認識不到位,執行財經法規的自覺性不強,素質偏低,造成會計資料不能全面準確反映一個地區、一個部門真實的財務狀況,所提供的財務信息在經濟交往中信譽度不高。也有的一些違法違規行為越來越隱蔽等,很難讓執法者一下發現,這些問題的存在,說明區在執行國家財經法規,嚴肅財經紀律方面有一定的差距,給一些腐敗不法分子有機可趁,存在著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極大損失的隱患,同時也影響國家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經濟建設健康發展。主要表現為:1、超現金結算起點大額使用現金,白條抵庫,個別地方用不符合規定發票報銷。2、預算約束剛性不強,有超預算支出年終出現字。3、往來款項清理不及時,余額大,核算不規范,有的隨著歷年的結轉已難以區分來歷、用途。4、在建工程核算不明晰,未設立基建專戶,對建設資金未進行單獨核算。5、國有資產管理方面存在著賬賬、賬實不符的現象。6、存在無收費許可證收費現象。

二、落實科學發展觀所面臨的新課題

1、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把審計本質定位于為國家經濟社會運行的“免疫系統”,審計的責任很大,任務很重,整個社會對審計工作的期望值很高。目前基層審計人員與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有不相適應的地方,主要是因基層審計工作業務量太大,人員數量較少,審計人員忙于做審計實際業務,很少有時間進行系統的學習,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審計人員素質和能力的全面提高。現有人員多數是學習財會專業的,缺少基建審計人才,現只能開展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收支的合規性審計,在突破真實性審計方面及建設資金審計方面仍有難度。

2、審計面臨著屢審屢犯的共性問題,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如稅收任務重、稅收成本高是一些鄉鎮街道普遍存在的。而且在逐年完成稅收任務情況下,用于發展生產性支出方面占的比重很小,多數用于招待和燃油交通費等非生產性支出。

3、在審計工作中,發現有的法律法規及政策有滯后的現象,導致審計定性難、處理難,如財務核算方面行政事業財務會計制度規定用“收付實現制”,而現實中個別單位和部門舉債購建固定資產在未完全支付完款項時不能登記固定資產賬,導致固定資產已使用多年,而未入賬現象。招待費、福利費、工會會費只有使用比例規定,但實際中超過額度時如何定性處理缺乏實際可操作的依據。在現金管理方面,延續使用《現金暫行管理條例》法規,與現實工作不太適應。個別單位工程項目招投標手續不全,結算多數用窗口發票。

三、轉化審計成果,促進地方加強制度建設

審計工作要圍繞科學發展觀要求實施審計監督,審計發現問題、處理問題不是目的,最終目的是從體制上、機制上發現問題,促進和完善制度建設,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審計工作要從開展財政預決算審計、專項資金、民生資金審計、行政事業性單位財務收支審計入手,加大審計監督力度,注重揭示體制性、制度性缺陷,促進深化改革、規范管理。對審計查出的問題,特別是屢查屢犯的問題和一些普遍性問題,從體制上、機制上分析原因,提出建議。針對體制性障礙、制度性缺陷和管理漏洞,發揮好審計的建設性作用,建議區政府及有關部門從地方實際出發,制定和完善相關經濟管理制度,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問題,進一步推進經濟建設健康有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