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滋病防治工作計劃
時間:2022-03-18 08:01:00
導語:市滋病防治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9年,我市艾滋病防治工作繼續貫徹實施《艾滋病防治條例》、《河南省貫徹<中國遏制與防治艾滋病行動計劃(2001—2010年)>的實施意見》,全面落實艾滋病預防控制措施和救治救助政策,探索完善艾滋病防治工作長效機制,以減少新發感染、降低病死率、提高感染者和病人生活質量為重點,整合資源、夯實基礎,提高質量,全面推進我市艾滋病防治工作。
一、繼續完善艾滋病防治工作機制,落實政府責任
(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員會各成員單位要按照預防控制艾滋病的職責分工和要求,落實責任,制訂本地區、本部門年度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要繼續完善防治工作責任制和“一把手”負責制,將防治工作納入政府目標管理體系,明確責任和任務,把黨和政府對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屬的關懷落實到綜合防治的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上,進一步落實“四免一關懷”政策和“四有一不”要求,做到經費到位、措施到位、制度到位、責任到位。保持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庭生產生活的穩定。
(二)全年至少組織一次各成員單位參加的聯合督導檢查,并不定期組織專項督查,及時掌握防治工作進度與質量。
(三)結合政府及相關部門領導調整,及時更新并完善艾防委領導班子。各縣(市)、區艾防委要定期組織召開全體成員會議,通報工作進展情況,研究防艾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二、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工作,提高知曉率
(一)大力開展艾滋病防治健康知識和《艾滋病防治條例》的宣傳。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新聞媒體必須落實宣傳計劃,免費開展艾滋病防治知識宣傳。在公共場所開展經常性宣傳活動,做到每區有公益廣告,每鄉有宣傳專欄,每村有宣傳標語。
(二)加強對農村和流動人口的宣傳教育工作。工會、共青團、婦聯、紅十字會、工商聯等團體要充分發揮自身工作網絡優勢,豐富進城務工青年的業余生活,盡量避免高危行為的發生,積極預防艾滋病、性病的感染和傳播。做到外出打工人員能接受一次艾滋病防治知識培訓,獲得一本《農民工健康手冊》,自愿接受一次艾滋病免費咨詢檢測;繼續開展進城務工人員宣傳教育活動,要求做到所有建筑工地及農民工集中的場所有一個安全套發放箱,一塊健康教育展板,一個健康教育傳單擺放架。
(三)繼續做好艾滋病防治婦女宣傳教育活動、青春紅絲帶宣傳教育活動和職工宣傳教育活動。同時,采取多種形式開展關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宣傳活動。利用新婚學校、孕婦學校和產前檢查、婚前咨詢等,加強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知識宣傳。
(四)教育部門要組織普通中學、技工學校、中等專業學校、高等學校及各類教育培訓機構積極開展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動。
(五)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和團校要繼續將預防控制艾滋病策略納入培訓課程,加強對各級各類領導干部的宣傳和培訓。做好新換屆領導干部的防治政策培訓工作,確保2010年底前,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負責同志100%接受過艾滋病防治政策和相關知識培訓。
三、加強綜合防治能力建設,不斷提高綜合防治水平
(一)要進一步提高艾滋病檢測實驗室檢測技術水平。嚴格按照《全國艾滋病檢測技術規范》開展檢測工作,按照國家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標準對艾滋病檢測實驗室進行配置,加強實驗室建設和人員培訓,健全實驗室質量控制體系,提高檢測技術水平。同時,建立健全職業暴露預防和處理制度,落實職業暴露預防措施。
(二)加強艾滋病疫情監測,掌握流行態勢,實施科學防治。要進一步完善自愿咨詢檢測網絡,提高自愿咨詢檢測的可及性。縣級以上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綜合醫院和婦幼保健機構的免費自愿咨詢檢測點要切實落實國家免費自愿咨詢檢測任務,不斷提高自愿咨詢檢測服務水平,全面實施艾滋病檢測結果告知制度,提供規范的檢測前咨詢與檢測后咨詢以及相關健康教育信息和轉診服務。
(三)完善疫情報告網絡和監測系統,提高監測能力,規范高危人群綜合監測工作,提高防治效果。落實監管場所被監管人員艾滋病抗體檢測任務;根據有關規定為新婚人群和孕產婦免費提供艾滋病病毒抗體初篩檢測和咨詢服務;將公共場所服務人員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納入從業人員常規健康檢查內容,并依法告知檢測結果。規范艾滋病疫情報告、調查、信息管理與通報工作。
(四)推廣實施干預措施,有效阻斷艾滋病的傳播。目前,經性途徑感染艾滋病已成為當前傳播艾滋病的主要途徑,等高危行為是當前艾滋病傳播的主要危險因素,對此,要科學開展高危行為干預工作,以暗娼、男男性行為人群為主要干預目標人群,衛生、公安、工商等部門要密切配合,動員非政府組織和社會力量,加大推行干預措施的工作力度,提高干預工作的廣度和深度,減少艾滋病的傳播。要積極宣傳、推廣使用安全套,監督娛樂服務場所經營者落實推廣使用安全套的具體措施,逐步做到娛樂服務等場所推行100%安全套項目。加強性病防治管理,規范性病診療服務。開展性病診療服務的醫療衛生機構要開展預防艾滋病、性病知識健康教育,將推廣安全套作為性病門診規范化服務內容,配合開展高危行為干預工作。
(五)繼續做好艾滋病感染者配偶的管理工作。全面落實預防艾滋病婚內性傳播的干預措施,推廣實施預防艾滋病單陽家庭婚內性傳播的服務模式。充分發揮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鄉鎮衛生院和鄉村醫生的作用,強化責任,落實目標,對陰性配偶每半年進行一次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加強艾滋病感染者配偶的隨訪與報告,發揮感染者互助組織作用,對目標人群開展健康教育,最大限度預防艾滋病婚內性傳播。
(六)落實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干預措施,全面開展母嬰阻斷工作。進一步完善縣、鄉、村三級母嬰阻斷工作網絡,落實母嬰阻斷工作目標管理制度和激勵措施,對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育齡婦女采取責任到人的管理方法,確保各項目標和干預措施落到實處。積極發揮社區醫療、婦幼保健、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網絡和計生網絡作用,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產婦及其嬰兒免費提供相關咨詢、檢測、產前指導、阻斷、隨訪和營養指導等服務,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產婦免費提供抗病毒藥品,指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產婦對嬰兒進行人工喂養。
(七)要進一步加強血站規范管理,嚴格質控,實施血液集中檢測,對所有臨床用血進行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鞏固無償獻血成果,繼續保持臨床用血100%來自無償獻血,100%檢測合格。建立和實施采供血機構、醫療衛生機構輸血技術人員崗位培訓制度和執業資格制度,上崗人員100%實行艾滋病和性病防治知識和技能培訓。要加強對一次性使用醫療器械生產、流通、臨床使用和使用后處理的監督管理,堅決打擊非法制造、回收一次性使用醫療器械的行為。完善臨床科學用血評價體系和監督處罰制度,嚴肅查處醫療衛生機構非法自采和自供臨床用血。
(八)衛生、公安和藥監部門要密切配合,認真做好濫用阿片類物質成癮者社區藥物維持治療工作,采取切實有效措施,不斷擴大社區藥物維持治療門診規模,吸收更多的吸毒人員接受治療,推進社區藥物維持治療工作不斷發展。同時開展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抗病毒治療、心理矯治和健康教育等綜合防治工作,幫助戒毒人員回歸社會,降低吸毒傳播艾滋病的危害。
四、進一步規范醫療救治,提高救治效果
(一)進一步完善以就地治療、家庭治療、社區治療為主的醫療救治體系和救治模式,以規范救治、提高水平為重點,推動艾滋病醫療救治工作全面、深入開展。發現的所有艾滋病現癥病人都要及時納入免費抗病毒治療和免費抗機會性感染治療范圍。加強對定點村衛生室和鄉鎮衛生院的免費抗機會性感染藥品的管理,嚴格用藥程序和用藥手續,確保用于艾滋病患者。認真做好兒童抗病毒治療工作,使每一個患兒都能得到有效治療。加強對縣以下基層一線醫務人員的培訓,提高救治水平。要建立艾滋病抗病毒治療藥品管理機制,規范抗病毒藥品發放程序,方便患者使用,加強治療、隨訪、督導服藥、心理支持、轉診服務等各項工作的管理。保證流動人口和被監管人員的艾滋病治療需求。加強艾滋病醫療救治信息管理和綜合利用,提高治療效果。完善艾滋病病毒耐藥監測網絡,加強耐藥監測,科學指導治療和評價抗病毒治療效果,及時調整治療方案,穩步推進艾滋病抗病毒二線藥物治療工作。科學總結推廣中醫藥治療艾滋病經驗,加強科研攻關,繼續探索中醫藥治療艾滋病的有效方劑,及時將出現耐藥的患者納入中醫藥治療,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二)做好結核病/艾滋病雙重感染防治工作。對所有已知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進行結核病篩查,提高結核病/艾滋病雙重感染診療水平,加強預防、轉診、治療和關懷工作。
五、認真落實救助政策和幫扶措施
(一)進一步加大對艾滋病致困人員的救助和對艾滋病致孤人員的救助力度。以政府救助為主渠道,整合社會資源,為艾滋病致困人員創造生活救助和生產自救條件。不斷提高經濟發展水平,通過發展經濟凝聚患者及其家庭的力量,積極引導群眾選好致富項目,拓展致富門路,做到村村有項目、戶戶有門路、人人有收入,幫助他們盡快富起來,讓艾滋病患者享受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成果。
各地要認真按照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以及艾滋病致孤人員、艾滋病單親家庭未成年子女、艾滋病患者家庭成員的登記、上報和隨訪制度,加強部門信息通報和協調合作,完善各類救助資金發放程序,保障各項救助措施落到實處。
(二)要落實艾滋病致孤兒童的救助政策,使每一個孤兒都能夠得到社會的關愛。積極探索和不斷完善受艾滋病影響兒童救助安置方式,在陽光家庭和陽光家園建設取得經驗的基礎上,推廣家庭化的兒童養育模式,為致孤兒童提供人性化服務。健全艾滋病致孤兒童安置撫育制度,堅持“分散供養為主,集中供養為輔”,尊重本人意愿,采取“收養”、“家庭寄養”、“模擬家庭養育”和“機構供養”4種途徑妥善安置孤兒。繼續按照政策要求做好艾滋病致孤人員的醫療救治工作。
(三)落實艾滋病致困人員中未成年人的教育救助政策。對處于義務教育階段的艾滋病致困人員免收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并補助寄宿生生活費;對處于高中階段的艾滋病致困人員每人每年補助800元;公辦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和高等學校錄取的艾滋病致困人員,要納入現有貧困生資助政策體系;對已經完成9年義務教育但未上高中的未成年人提供職業技能教育補助。
六、強化防治工作保障機制,提高防治工作水平
(一)各級政府要將艾滋病防治工作納入當地社會經濟發展規劃,艾防經費納入政府年度財政預算。要按照分級負責的救治救助機制,按照職責分工和規定比例,落實配套經費。縣(市)、區級財政按照當地人均0.5元的標準安排艾滋病防治工作經費,用于本地的艾滋病防治工作。鼓勵和引導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艾滋病預防與救助工作。要按照《*市艾滋病防治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加強專項資金的使用管理和監督檢查,確保專款專用。
(二)要加強艾滋病防治專業機構和專業隊伍建設,完善防治工作體系。積極參與艾滋病防治國際交流與合作,加強科研投入,力爭在艾滋病預防、控制和治療的難點上有所突破。全面、及時、足額落實艾滋病防治一線人員政策規定的待遇,落實職稱晉升時給予優先的政策,以穩定隊伍,激勵工作熱情,提高工作效率。
(三)艾滋病是重大公共衛生和社會問題。防治艾滋病,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事關社會穩定。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統一思想、高度重視,充分認識當前艾滋病疫情的嚴峻性和防治工作的緊迫性、艱巨性和復雜性,切實增強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把艾滋病防治工作當作一項關系全局的工作來抓,納入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形成政府領導,部門協調,全社會共同參與的防治工作機制,控制艾滋病疫情在我市的蔓延。
- 上一篇:依法行政工作會議講話
- 下一篇:省依法行政工作會議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