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衛生整治工作安排

時間:2022-05-27 08:27:00

導語:醫藥衛生整治工作安排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藥衛生整治工作安排

年醫改工作實行月報制度。對照《主要工作布置》總結年本部門醫改工作進展情況;醫改工作中的突出亮點;年以來醫改投入情況,實行月報制度。依照市醫改領導小組辦公室安排安排。包括分領域投入情況和投入來源;按時完成年醫改工作目標任務中,存在哪些困難和問題;對推進醫改工作的有關具體意見和建議及下一步工作打算。依照《區基本藥物制度實施情況調查表》見附件)對我區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情況進行填報。請各有關單位務必于每月30日前,按上述要求上報當月的醫改進展情況。文字資料經單位負責人簽字并加蓋本單位公章后送交區衛生局。

為進一步明確任務目標,年是醫藥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承上啟下、攻堅克難的關鍵一年。扎實推進改革,依照《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市醫藥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年度主要工作布置的通知》鄭政辦〔〕76號)和市醫改辦與我區醫改領導小組簽訂的醫藥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年度主要工作任務責任書》要求,現結合我區實際,就我區醫藥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年度主要工作安排如下:

一、總體要求

緊緊圍繞“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中發〔〕6號)國務院關于印發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11年)通知》國發〔〕12號)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豫發〔〕23號)和《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鄭發〔〕5號)精神.突出惠民措施,提高服務水平,增強改革實效,充分發揮中醫藥作用,扎實推進醫藥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為全面完成三年既定任務奠定基礎。

二、工作任務

(一)加快推進基本醫療保證制度建設

1.城鎮職工基本醫療安全(以下簡稱“城鎮職工醫保”參保人數達到0.9萬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安全(以下簡稱“城鎮居民醫保”參保人數達到1.8萬人。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證局負責)

基本解決關閉破產企業退休人員和困難企業職工的參保問題。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證局、財政局、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下簡稱“新農合”參合率穩定在95%以上。區衛生局負責)

2.對“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政府補助規范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

新農合”門診統籌確保達到100%統籌區域,城鎮居民醫保”門診統籌擴大到60%統籌區域。探索“城鎮職工醫保”門診統籌。確保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門診費用報銷比例明顯高于醫院。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證局、衛生局負責)

3.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達到60%以上。

4.對低保對象、五保戶經醫保報銷后仍難以負擔的醫療費用給予補助。逐步開展門診救助。

開展兒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臟病等兒童重大疾病醫療保證試點。區衛生局、民政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證局負責)

5.大力推廣就醫“一卡通”等辦法。

6.做好農民工等流動就業人員基本醫保關系跨制度、跨地區轉移接續工作。

(二)繼續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

7.繼續在政府舉辦的鄉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縣(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

落實基本藥物以省為單位招品種規格、招數量、招價格、招廠家,規范基本藥物招標配送。逐步實現基本藥物全省統一價,保證基本藥物的質量和供應。區衛生局負責)

8.落實國家基本藥物醫保報銷政策。報銷比例明顯高于非基本藥物。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證局、衛生局負責)

9.落實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行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后的政府投入政策。確保彌補資金及時足額到位,保證其正常運行。區財政局、衛生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證局負責)

確保已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的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同步實施績效工資政策。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證局、財政局、衛生局、編辦、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負責)

10.落實鄉鎮衛生院人員編制。實行能進能出的人員聘用制。

11.探索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

12.切實轉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機制。明顯提高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門診量占醫療機構門診總量的比例。區衛生局負責)

13.密切跟蹤監測基本藥物市場價格和供應變化。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負責)

積極研究解決方法。區商務局負責)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對藥品流通行業的影響。

(三)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完善區、鄉(鎮)村(社區)衛生服務體系。新建12所規范化村衛生室,14.加大投入。并配置基本醫療設備。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局、衛生局、民政局、各鎮(辦)負責)

15.啟動實施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規劃。安排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崗人員進行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區衛生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負責)

安排區級醫院骨干人員到三級醫院進修學習。區衛生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證局負責)鞏固和完善三級醫院與縣級醫院臨時對口協作關系。

16.鼓勵和引導醫療衛生人才到基層服務。崗培訓鄉鎮衛生人員4人次;培訓村衛生室衛生人員40人次;同時加強對鄉村社區衛生服務人員的培訓力度。區衛生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證局負責)

17.加強村衛生室建設和村醫技術支持。區衛生局負責)

保證村醫的合理收入。區衛生局、財政局負責)落實鄉村醫生承擔公共衛生服務等任務的補助政策。

(四)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

落實配套資金,18.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普遍落實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免疫規劃、污染病防治、兒童保健、孕產婦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9類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助規范為15元/人(其中中央補助9元/人、省補助3元/人、市補助1元/人、縣(市區)補助2元/人)鄉村居民健康檔案規范化建檔率達到40%以上,農村居民健康檔案建檔率達到20%并提高居民健康檔案信息化水平。區衛生局負責)

提高服務的效率和效益。確保公共衛生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在年底前基本兌現到位。區衛生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證局、編辦、財政局負責)19.制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核實施細則。

20.對15歲以下的人群補種乙肝疫苗。

21.年基礎上。中央補助為12萬元;繼續開展農村生育婦女免費補服葉酸項目。區衛生局負責、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協助)

22.組織好轄區內貧困白內障患者免費復明手術。區民政局負責)

23.實施艾滋病母嬰傳達阻斷項目。區衛生局負責)

三、保證措施

各項醫改工作實施時間截止到2011年3月。為進一步落實責任,(一)落實目標責任制。年度。確保各項工作如期完成,各有關部門要把醫改工作納入本部門的重要工作日程,強化責任,確保落實。

完善彌補方法,(二)加強財力保證。區政府將年醫改所需政府投入資金納入財政預算并及時落實到位。積極調整醫改資金支出結構.將建立機制與增加投入有效銜接。要加強監督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切實防止各種違法、違規使用資金的行為。

加強對改革進展情況的督查考核,(三)強化督查考核。區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有關部門根據市醫改領導小組辦公室統一安排安排。建立定期考核和信息通報制度。

合理引導社會預期,(四)正確引導輿論。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主動向社會公布醫改進展情況,對各界關注的熱點問題及時解答和回應,調動各方參與和推進醫改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深化改革發明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