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礦業稅費征管實施意見
時間:2022-05-13 03:17:00
導語:全市礦業稅費征管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部門管理機構、直屬事業單位,中省駐各單位:
為進一步推進我市礦產企業整合擴能,加強礦產行業稅費管理,結合我市實際,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加大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認定力度。強化礦產行業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認定管理工作,對礦產行業的納稅人,在連續不超過12個月的經營期內,從事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的納稅人,以及以從事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為主,并兼營貨物批發或者零售的納稅人,年應征增值稅銷售額(以下簡稱應稅銷售額)在50萬元以上的、除此之外的納稅人年銷售額達到80萬元以上的,必須按規定程序申請辦理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認定手續,實行規范化管理。對達到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標準而不申請辦理認定手續的,嚴格依法律程序按其銷售額依照適用稅率(礦產品17%)征稅,不得抵扣進項稅額,也不得使用增值稅專用發票。認定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后,不得轉為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市政府每年對各縣市區政府礦產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認定工作情況進行一次檢查通報,對工作不力的,予以嚴肅處理。
二、推行增值稅預(征)制度。對煤炭和有色金屬增值稅實行預(征),促使銷往外地的礦產品在本地銷售環節及時足額納稅。稅費集中征收部門在向礦產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發售礦產品稅費繳訖證時,將應收的增值稅稅款暫時代收預存。代收增值稅款于次月劃入納稅人賬戶,在納稅人每月納稅申報期內向主管國稅機關申報繳納稅款時,一并繳納國庫,同時開具完稅憑證。
三、嚴格稅費統征的稅費預(征)標準。依法提高礦產行業的稅費貢獻率,礦產品稅費綜合預征率應達到20%左右,最低不得低于15%。各縣市區可按照市場價格變動情況和本地實際,適當增設納入集中征收的稅費項目或適時依法調整征收標準。特別是應當關注并研究國家對資源稅由從量計征改為從價計征的政策變化,根據政策變化及時測算稅費比例,并嚴格按比例劃繳入庫。
四、加強稅源管理基礎工作。進一步完善礦產行業稅費以“日常征管為基礎,稅費統征為把手,稅收稽查為補充”的征管模式。
一是開展稅源調查。各級稅務部門要組織力量對轄區內礦產行業進行全面調查,建立健全礦產行業稅源信息庫,完善納稅檔案管理。
二是對礦產品產銷量實施嚴格控管。在全市全面推行礦產品產量監控系統,切實形成“以產控銷、以銷控稅”的稅源管理模式,堵塞稅收漏洞。
三是規范購銷憑證管理。進一步建立健全全市統一格式的過卡驗票通行憑證,稅費集中征收部門對礦產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購銷票據實行實名制管理,納稅人到稅費集中征收部門購買通行票據后,必須加蓋單位公章,過卡時由站點按戶登記驗票。
四是稅費集中征收部門要及時采集礦產采選企業的數量、產量、銷路、市場價格等相關信息,將各企業購票數量與煤炭局、產煤鄉鎮的數據進行比對,并將相關數據資料通報相關單位。市政府以各礦產企業購買購銷票據數量和交納稅收多少作為核定生產規模的重要參考依據,對規模達不到規定要求的礦產企業,列為全市礦產資源整合的重點對象。
五、加大納稅評估和稽查力度。礦產品稅費集中征收的稅費必須按實際征收數額、入庫級次和核定比例按月足額分項劃解入庫,嚴禁混級混庫混稅種。財稅部門對礦產經營業戶每年應當進行一次以上稅收檢查。
一是加強銷項發票的管理。對礦產企業開具的發票要認真核對相關企業證件、資格、合同,嚴格監控交易雙方的貨物流、資金流以及相關成本費用情況,監控其銷售收入是否據實全部開具發票。
二是加強增值稅進項發票抵扣的審核檢查。對企業增值稅進項抵扣憑證異常的,要立即移交稅務稽查。
三是實行稅負預警管理,結合我市實際,合理確定礦產企業的稅負最低預警值,對低于預警值的納稅人進行重點評估和檢查。
四是相關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加強對經營正常而發票用量變化較大礦產企業的日常監控檢查。特別是要嚴格監控礦產企業和股東的產權轉讓行為,加大稅收稽查力度,對產權變化和股權轉讓的納稅人,要及時進行稅務稽查和稅收清算。
六、建立部門信息共享機制。國稅、地稅、財政、工商、國土資源、煤炭、安全生產和稅費集中征收等部門要加強協作,及時溝通和交換涉礦企業信息。工商部門應及時將礦產企業生產經營證照辦理情況,國土資源部門應定期將保護性優勢礦種開采總量控制指標合同和礦產品銷售憑證發放情況,稅費集中征收部門應將礦產企業過卡信息,煤炭部門應將礦產企業檢查驗收情況,安全生產部門應將批準礦產企業停產和生產天數情況傳遞給稅務部門;稅務部門應及時向相關部門反饋礦產企業辦理稅務登記和認定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情況,作為礦產企業相關證照年審的條件之一。
- 上一篇:老齡辦調研員述職述廉
- 下一篇:調研員清正廉潔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