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局年終總結
時間:2022-11-03 04:10:00
導語:環保局年終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以來,我局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全縣經濟建設這個大局,按照“治標與治本兼顧,保護與建設并重”的總體思路,以改善全縣環境質量為中心,以深入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專項行動為主線,不斷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嚴肅查處環境違法行為,下大力解決重點環境問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持嚴格依法行政,全面推進職能到位,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
20**年主要工作情況。
1、進一步深化工業污染防治,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今年以來,我們不斷加大污染防治力度,督促未達標企業進行治理,減少環境污染。環達紙業有限公司投資260萬元,對黑液提取項目及終端水治理設施進行了完善,現已完工,今年5月份,根據省環保局要求,又投資100多萬元,完善治污設施,已通過市環保局驗收;景化化工有限公司分別投資1800萬元、560萬元進行了氨回收工程和終端水處理工程,已完工,將于近期驗收;華德彩板公司電鍍廢水工程、津龍養殖公司綜合治理工程、鯤鵬鋼鉸線公司噪聲和廢水治理工程已全部完工;6家熱鍍鋅公司投資150萬元進行了酸霧和大氣治理工程,現已全部完工。在加強工業污染防治的同時,我們在景化公司、藍天板業、西伯力公司開展了清潔生產審核,通過了市級驗收。環達紙業公司通過了省級清潔生產審核驗收。津龍養殖公司五位一體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得到了省、市環保局的肯定。《國家級生態示范縣規劃》通過專家論證。
2、嚴格執法,嚴肅查處環境違法行為
今年以來,根據國務院和省、市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專項行動的要求,以化工、造紙、熱鍍鋅、橡塑等行業為重點,縣環保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組長、政府副縣長周達帶領縣環保專項行動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先后組織了兩次集中排查和一次突擊檢查。一是突出解決重點流域污染。對江江河及惠民渠流域內企業進行全方位監管,加大巡查力度,增加水質監測頻次,及時掌握水質變化情況。二是突出解決重點區域污染。下大力整治熱鍍鋅和熟料造紙工業密集區,對完成治理并通過驗收的企業,加強現場監管,確保穩定達標排放;對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企業,堅決停產治理,未經環保部門驗收,決不允許開工生產。縣政府下發了《關于廣川、龍華熱鍍鋅企業污染治理限期達標問題的通知》,責令熱鍍鋅企業完善治污設施,確保正常運轉。三是突出解決環境違法問題。對擅自停運和不按規定運行治污設施、偷排偷放污染物的8家企業,責令立即改正違法行為,實行限期整改,并給予經濟處罰;對2家“十五小”企業進行了取締,并切斷電源,搗毀設備,徹底摧毀了其生產能力。四是突出解決不按規定執行環境影響評價的問題。對2003年以來的新、擴、改、建項目進行了全面清理,重點檢查是否按規定辦理環境影響評價和是否落實“三同時”制度。對9家未執行環評制度、擅自開工生產的建設項目進行了處罰,并責令其限期補辦環保手續。
針對檢查中發現的環境違法問題,縣政府對景美化工、華德鋼板、景鵬鋼絞線、聯合鐵塔廠、通訊設備廠熱鍍鋅車間、廣川廣播電視器材熱鍍鋅廠、龍華鍍鋅廠等企業的重點環境問題進行掛牌督辦,限期一個月完成整改任務。對德龍焊絲廠、武州化工廠、順達熱鍍鋅廠等企業采取斷電措施,完不成治理任務不許開工生產,并在縣電視臺公開進行曝光。同時,加大了日常監管力度。我們對全縣重點企業增加了巡查頻次,在全市率先安裝了電子監控設備。縣環保局與縣網通公司合作,對全縣第一批14家重點污染企業安裝了電子監控設備,對企業治污設施運行情況和污染物排放情況進行實時、連續的監控。通過光纖傳輸實現數據和視頻圖像同步傳輸,能夠準確及時記錄和掌握污染物排放情況,與環保局的監控電腦聯網。縣環保部門可以隨時查看企業治污設施運轉和排污情況,切實解決擅自停運治污設施、偷排偷放、超標排污等環境違法行為的取證難問題,為有效實施對污染治理設施的監督管理提供了保障。
3、嚴格落實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目標
我們把控制并減少污染物排放作為環保工作的切入點,成立了由縣長任組長,主管副縣長任副組長,環保、經發、計劃、工商、金融等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的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召開了全縣重點企業節能減排工作會議,認真傳達上級會議精神和要求,安排部署全縣減排工作。制定了“十一五”期間主要污染物減排計劃,到“十一五”末,COD排放量控制在3810噸,比2005年削減18%;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4250噸,比2005年削減16.8%。為把減排任務落到實處,注重抓好“四個落實”:一是將總量控制指標落實到重點行業的結構調整之中。對橡塑制品、機械制造、鐵塔鋼構三大產業制定發展規劃,引導企業加快技術改造,轉變增長方式,淘汰落后生產能力,騰出總量。二是將總量指標落實到建設項目審批之中。嚴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項目增長,鼓勵發展低消耗、低排污的產業,和資源循環利用的產業鏈,控制排污增量。三是將總量指標落實到重點企業生產經營中。大力推行資源綜合循環利用和清潔生產,削減排放總量。四是將總量控制指標落實到區域、企業污染整治中。對重點區域實行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并建立臺帳,加強監管。
具體工作中,突出抓好“控”、“削”、“管”,深化工業污染防治。“控”就是控制新增污染源、控制排污總量。“削”就是削減現有污染。對化工、造紙、熱鍍鋅等重點污染行業進行治理,督促企業加快治污設施建設與改造,并確保正常運轉,削減排污總量。“管”就是管好變量,確保減排取得的成效,解決達標率的問題。
4、從嚴把關,堅決控制新污染源產生。對所有新建項目,提前介入,行使“第一審批權”,為實現污染物總量控制和源頭治理提供可靠的保障。在項目審批過程中,設立準入門檻,堅持“五不批”:即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不符合縣城發展總體規劃、不符合環境功能區劃、污染物不能穩定達標排放、達不到總量控制要求的項目,一律不予批準上馬,從源頭控制新污染源的產生。同時,認真落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按照國家《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分類管理名錄》的規定,不降低環境影響評價等級。在建設項目環保設施驗收上,嚴格執行國家《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了工程程序。對已審批的項目,堅決執行“三同時”規定,并派專人負責協助企業申請驗收,杜絕先投產、再驗收的違規現象發生。今年共審批項目53個,其中縣局審批36個,上報省、市環保局審批項目17個。
5、積極開展環境警示教育,認真做好環境信訪工作。今年以來,我們采取多種形式開展了系列環境宣傳教育活動。一是開展了環境警示教育圖片展,在縣城中心大街展出。二是在6·5世界環境日出動宣傳車四輛,設立咨詢服務臺和投訴站,開展陽光作業投訴活動,現場解答群眾提出的各種問題,接受群眾投訴,對群眾所提問題,做到有問必果。三是是開展了“十百千”環境宣講活動,舉辦企業法人培訓班和法制講座。四是6月4日在華聯商廈門前,舉辦了以“污染減排與環境友好型社會”為主題的紀念六五世界環境日專場文藝演出。通過上述活動,提高了廣大群眾保護環境、愛護環境的意識。在環境信訪工作上,我們從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入手,排查環境熱點,理順各方關系,盡最大努力把問題解決在當地,化解各種矛盾。今年我們共處理環境信訪案件35件,其中省、市局交辦案件7件,縣局接待信案件28件。
6、發揮職能作用,積極為企業搞服務辦實事。我們進一步轉變職能,轉變作風,牢固樹立為基層、為企業服務的思想,積極、主動、熱情地搞好服務。對于縣重點項目,特事特辦,協助企業到上級環保部門進行跑辦。特別是在項目立項階段,主動服務,提前介入,做好政策引導,避免盲目上馬國家明令禁止和限期淘汰的落后生產工藝項目或因選址不當給投資者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進一步加大資金跑辦力度,積極幫助企業申請污染源治理專項基金。潔綠塑化有限公司、津龍養殖公司專項治理資金項目已通過省、市論證,納入資金項目庫。申請國家級監測站建設補助資金60萬元,已到位。
7、強化隊伍管理,提高機關效能。為加強對工作人員的教育、管理和監督,我們將行風建設、機關效能建設和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有機結合起來,建立完善了崗位目標責任制、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A、B崗工作制、限時辦結制等64項制度,形成《機關效能建設制度匯編》,并狠抓落實,建立了長效管理機制。同時,圍繞“廉潔、高效、勤政、為民”這一主線,實行業務綜合辦理,將監察、稽查、信訪、宣教、法規、管理、監測等業務股室全部集中到一樓大廳,一個窗口對外,一站式辦公。將環保部門內部五大類17項、業務六大類33項及縣級行政處罰事項167項權力進行梳理,制作了工作程序和工作流程圖,全部在業務辦理大廳進行公開,讓來我局辦事人員一目了然。同時,將行政權力、辦事機構及程序、工作流程、受理事項、進度安排及辦理結果全部公開,使我局各項工作完全置于社會各界的廣泛監督之下,增加了工作透明度,得到市紀委領導的肯定和好評,并在全市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工作會議上做了典型發言。
- 上一篇:環保工作計劃
- 下一篇:環保人員影響效能追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