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局工作目標及總結

時間:2022-02-23 03:19:00

導語:糧食局工作目標及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糧食局工作目標及總結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構建和諧社會為主題,進一步深化糧食企業改革,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切實抓好糧食購銷,維護農民利益和企業效益;繼續推進糧食產業化經營,發展糧食經濟;加強糧食流通監管,維護糧食流通秩序;加強領導班子和職工隊伍建設,提升行業整體素質,總而言之,就是促進我市糧食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

(二)重點工作任務及措施

1、突出糧食購銷和保管工作重點,切實抓好糧食購銷和庫存糧食保管

一是切實搞好糧食保管工作。我們將督促各承儲企業嚴格按照有關標準和要求,加強保管工作,保證糧食安全。同時,高標準、嚴要求搞好儲備糧管理,確保儲備糧實現“一符三專四落實”標準。二是抓好糧食購銷工作。積極發揮國有糧食企業主渠道作用,嚴格執行糧食購銷政策,做好糧食收購工作,做到不停收、不拒收,不壓級壓價;積極拓展銷售渠道,做好糧食銷售工作。三是切實做好軍糧供應工作。

2、突出產權制度改革重點,搞好企業改革改制掃尾工作

一是實施市直糧食企業改革改制的攻堅突破,爭取全面完成市直糧食企業改革改制工作。二是進一步深化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革。其一是進一步深化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優化企業資本結構。目前屬于國有控股性質的,在確保國有控股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國有股比重。對保留的骨干企業實行法人代表經濟承包、利潤包干、虧損自負的管理辦法。對其他的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根據具體的實際情況,通過改組聯合、股份合作、兼并重組、國有民營等形式,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其二是進一步深化企業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實行聘任制。國有獨資和國有控股企業的領導根據干部管理權限分別由組織部門、國資委和主管局聘任。內部管理崗位,由企業法人代表聘任。在企業干部選拔上,打破干部職工之間的身份界限和行業部門界限,廣開選才用能門路,堅持德才兼備、任人唯賢的原則,根據崗位職能職責要求和必備的學識水平、業務能力、專業素質,采取考試考核相結合,公開競聘,擇優錄用,并實行任期制和定期考核制。其三是進一步深化企業勞動用工制度改革,全員實行勞動合同制。根據經營業務量和正常的盈利水平確定企業工作崗位,核定員工人數。優化企業內部人員結構,充實企業業務骨干,企業領導實行交叉任職,大力精減管理人員。根據崗位條件要求,對企業新需要的員工原則上實行競爭上崗。聘用人員全部實行勞動合同制,企業與職工通過平等協商簽訂勞動合同,確定勞動關系,辦好相關手續。其四是進一步深化企業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在收入分配上取消檔案工資,堅持按勞分配為主,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按照崗位職責和技能要求,建立以崗位為基礎,與企業經濟效益和個人貢獻相聯系的激勵工資制度。適當拉開收入差距,允許和鼓勵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參與分配。其五是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建立企業內部約束機制。對國有獨資和控股參股的糧食購銷企業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依據《公司法》明確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的職責,形成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實行規范運作。

3、突出糧食產業化經營重點,大力實施“123”工程

一是加大基地建設力度。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加快優質高效糧食生產基地建設。積極鼓勵和引導農民生產符合市場需要的糧食品種;以龍頭企業為主力,進一步加大基地數量和面積,爭取明年全市優質稻種植面積達200萬畝;建立全市無公害糧油、綠色糧油、環保糧食產業生產基地;搞好基地服務與技術培訓;完善利益分配和聯結機制,切實提高基地訂單履約率。二是進一步加大龍頭企業扶持力度。大力實施“123”工程,重點培育和扶持金雁、綠海、環球、金鯤等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金虎、金泰等市級龍頭企業以及星源、香惠、桂霞、圣光、江口等骨干糧食加工企業,同時,根據我市的實際情況,整合優質資源,在全市組建幾家較大型的加工企業或集團,最終形成有競爭優勢的糧食龍頭企業,做大做強糧食產業。三是進一步加大知名品牌創建力度。爭取在年內培育1個以上國家級名牌產品、2-3個省級名牌產品,同時培育一批市級名牌產品和全國“放心米”。

4、突出糧食流通監督檢點,維護糧食市場秩序

一是繼續把好糧食收購市場準入關,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辦理審核收購許可證,做到合法、透明、公正、快捷、便民。二是進一步加強執法人員的培訓,通過舉辦培訓班,進行實踐交流等形式進一步提高執法人員的業務能力和執法水平,確保執法人員做到有作為而不亂作為,執法守法、文明執法。三是加強糧食市場的日常監督執法檢查,維護好糧食市場秩序。

5、突出糧食行業隊伍建設重點,提升行業人員整體素質

一是加強企業領導干部和職工隊伍建設。一方面,通過學習、培訓的方式來提高他們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另一方面,在改革改制中挖掘骨干,在生產經營中發現人才,同時,加大人才引進力度,逐步提高行業隊伍整體素質和水平;再一方面,大膽實施人才激勵機制,對有突出貢獻的人給予重獎。二是加強機關隊伍建設。一方面加強機關干部的學習。建立健全機關干部學習考核考勤制度,有計劃地安排機關干部學習培訓,提高機關干部的政策理論水平和業務知識能力,創建學習型機關。另一方面,鞏固社會主義勞動競賽的成果,在全系統范圍進一步掀起“學先進、趕先進、爭當先進”的熱潮,促進全行業人員素質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