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局年度工作總結

時間:2022-02-23 03:18:00

導語:糧食局年度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糧食局年度工作總結

今年以來,我局在省糧食局的指導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構建和諧社會為前提,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糧食發展觀,緊密圍繞上級提出的工作目標任務,奮力拼搏,開拓創新,各項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將2007年我市糧食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抓糧食收購和儲存保管工作,保障農民利益、企業效益及糧食安全

由于今年市場糧價較高,在早、中晚稻登場時,市場糧價均高于國家出臺的糧食最低收購價,因此今年我省沒有啟動“糧食最低收購價預案”。盡管“預案”沒有啟動,但我們還是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一是搞好糧食生產情況調查,掌握糧食生產情況。我市今年稻谷種植面積623.98萬畝,其中:早稻256.88萬畝,中稻90.01萬畝,晚稻279萬畝。總種植面積較上年減少39.64萬畝,減少的主要原因是種植經濟作物和干旱無法種植以及拋荒;糧食產量47億斤,其中:早稻21億斤,中稻6.33億斤,晚稻19.67億斤,比去年減少10億斤。二是密切關注糧食市場糧食行情,隨時掌握情況,以利指導糧食收購工作。三是準備足夠的收購倉容,全市總有效倉容量122萬噸,通過維修、銷售庫存糧食等辦法,空出可收購倉容89萬噸。四是添置收購設備設施。為了方便農民售糧,我局要求倉容在2000噸以上的收購點庫必須購置電子磅和輸送帶,全市今年新添輸送帶19臺,總數達73臺,新添電子磅17臺,電子磅總數達65臺,基本做到了收購點庫都有電子磅和輸送帶。

在糧食收購過程中,針對今年出現的量少價高的特殊情況,為切實抓好糧食收購工作,我們多次召開會議,統一了大家的思想,讓大家深刻認識到收購工作涉及國家宏觀調控和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認識到收購農民余糧、確保農民利益是我們糧食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同時,我們采取了超常的措施:把握了一個原則,即把握以銷價定購價,以銷量定購量,確保購得進、銷得出、有微利的原則;堅持了兩手抓,一手抓入庫,一手抓執法;加強了三個結合,即加強了貸款收購與集資收購相結合;加強了簽約收購與收購相結合;加強了設點收購與上門收購相結合。由于各項措施到位,在今年糧食減產的情況下,截止到12月底全市收購糧食46萬噸,其中國有糧食企業收購25萬噸,占總收購量的54.3%,在全社會糧食收購中發揮了主渠道作用。

為確保儲糧安全,我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一是在年初召開了全市安全儲糧工作會議,明確了全市安全儲糧工作目標任務,全面部署了年度安全儲糧工作。二是制訂下發了倉儲工作考核辦法,對安全儲糧進行了量化考核,進一步規范了安全儲糧的管理。三是加強倉房維修資金的投入,今年全市投入修倉資金800多萬元,對上漏下潮的倉庫進行了維修,確保儲糧安全。四是加強了檢查督促。為了確保儲糧特別是中晚稻安全渡過春梅雨季和高溫夏季,我局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親自帶隊,先后兩次分期深入基層儲糧倉庫,對安全儲糧情況進行了檢查,指導安全儲糧工作。在檢查中,及時發現問題,督促整改儲糧隱患,并在每次檢查后,下發了相關的通知、通報,有力地推動了安全儲糧工作,確保了儲糧安全。全市的庫存糧油全部達到了“一符四無”標準,沒有發現霉糧、壞糧的現象,確保了儲存安全。

二、繼續深化糧食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加速處理改制遺留問題

2007年以來,我市國有糧食企業改革重點突出國有及國有控股糧食購銷企業整合和轉換經營機制以及市直糧食附營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和歷史遺留問題的處理。在企業整合方面,我們指導衡山縣根據企業合理布局,重組了國有參股的衡山縣岳北糧食購銷有限公司;指導衡東縣順利完成了霞流國庫的上劃工作。同時,對市直單位三豐糧食購銷有限公司與蒸湘糧站進行了整合。國有及國有控股糧食購銷企業,通過整合重組,調整企業布局,壓縮了企業個數;通過分流安置,置換職工身份,精簡了職工人數;通過制度創新,轉換經營機制,初步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對履行糧食行政管理職能,促進行業發展,維護企業穩定和幫助農民增收發揮了積極作用。另外,針對改制后糧食企業逐步顯現出來的一些弊端,為使我們糧食企業更加適應市場經濟需要,我局拿出了進一步深化國有及國有控股糧食購銷企業改革指導意見,各縣(市)區正在積極組織學習,蘊釀新一輪產權制度改革。在市直糧食企業產權制度改革上,經過艱辛的努力,今年已先后完成了*市糧油工貿公司、*市糧食批發市場和*市植物油廠的產權制度改革,并經市政府改制辦已驗收合格。同時完成了市東風糧油總廠的產權轉讓和市糧油貿易運輸公司依法破產并啟動了市糧食局勞動服務公司的改制立項。做好了*四方糧油儲備中心和*亨富集團所共有的粵漢碼頭九號土地資產處置的各項前期準備工作。到目前止,市直糧食企業27家改制面達100%,其中已完成改制驗收的24家,占89%。為加強國有資產管理,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我局與市國資委以衡國資[2007]157號聯合下發了《*市市屬糧食企業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對國有資產的投資、處置、收入、分配以及企業領導人的管理、企業事務的管理等以文件的形式作了明確的規定。同時,在處置國有資產的過程中我們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依法依規按程序處置,沒有國有資產流失現象。

三、積極貫徹上級糧食產業化有關精神,推進糧食產業化經營

按照省政府提出的實現我省由產糧大省向糧食加工大省轉變要求,今年我們的工作重點就是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實現由產糧大市向糧食加工大市的轉變。具體在基地訂單建設、品牌建設、生產能力建設、糧食精深加工以及項目建設等方面著力抓落實。據統計,今年全市共創辦糧食基地和簽訂優質稻訂單面積453.1萬畝,其中購銷企業55萬畝,龍頭企業398.1萬畝,較我局年初計劃215萬畝增加了238.1萬畝,增幅110.7%。在鞏固已有省市名牌產品品牌的基礎上,今年又有金錕米業“金鯤牌”大米、祁東星源米業“稻香村”牌大米2個品種被評為市名牌產品。全市目前有“金雁”牌系列優質米等4個品種(系列)獲省名牌產品稱號,共有12個市名牌產品,“全國放心米”8個品種(系列)。

針對部分省市級龍頭企業規模不大,精米生產能力偏小的實際情況,我局積極與龍頭企業銜接,對擴大產能提出指導性意見。今年以來,先后有2家企業實施了技術改造。省級龍頭企業衡東縣金虎糧油貿易公司今年新增了一條年產3萬噸的精米生產線,市級龍頭企業湖南省角山米業有限公司對原生產車間進行了技術改造,大米生產能力由原來的年產2萬噸增加到年產5萬噸,新增年生產能力3萬噸。根據省糧食局扭虧增盈“151”工程和糧食產業化經營“151”工程的安排,我們重點加強對市級以上龍頭企業的培育,市級以上龍頭企業的盈利能力進一步提高。目前我市利潤過100萬元的企業有1家(衡南江口),過200萬元的6家(健安、金鯤、角山、黃花坪、星源、批發市場),過400萬元3家(環球、金泰、金雁),過800萬元的2家(綠海、金虎)。在龍頭企業項目建設方面,一是抓好金雁糧食購銷有限公司香芋深加工項目建設。2006年底,由金雁公司控股組建湖南芋格格食品發展有限公司,興建年產10萬噸香芋食品深加工項目,該項目占地61畝,總投資6000萬元。目前,該項目已正式投產,經銷商已招商確定,產品已經上市。二是抓好糧食批發市場二期工程項目建設,即新建湖南宏基糧油農副產品物流大市場。市政府對此項目十分重視,召集國土、規劃等部門對項目建設用地進行了專題研究,并通過招商已引進資金3000萬元,目前正在辦理有關手續。

四、加大糧食執法力度,規范糧食流通秩序

在機構健全、人員配備的情況下,今年我們的監督檢查經費進一步得到了落實,市財政為我們撥付了30萬元的糧食流通監督檢查和統計工作經費,利用這筆經費,我們為個縣(市)區局配備了監督檢查和統計工作專用電腦。針對今年我市糧食收購市場上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我們進一步突出了監督檢查工作重點。按省局要求,及時開展了《糧食收購許可證》年審工作,對市區辦證的36家全部進行了審核,將3家證件收回注銷,對另外33家作出了28家年審合格,3家暫停資格和2家取消收購資格的決定。在糧食收購期間,針對不同時期糧食市場上出現的不同情況,我們分階段調整了監督檢查工作重點,前期注重抓糧食收購質量,防止高雜質、高水份糧食入庫;后期由于個別經營主體任意抬價,引起了糧食流通市場的無序競爭,秩序混亂,因此,我們把監督檢查工作重點放在了對糧食收購資格的檢查上,在早中稻上市期間,我們集中力量,分成幾組不定期地對糧食收購市場進行了突擊檢查,尤其對車站、碼頭的一些高價收購的糧食經營者進行了檢查,堅決打擊了無證經營以及違法違規經營現象,據統計全年全市共檢查525戶,檢查處罰336戶,其中作出行政處罰決定65戶,下達整改通知書271份,處罰金額39000多元,有效地維護了糧食流通秩序。

五、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確保干部廉潔公正

今年以來,我局黨風廉政建設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堅持以中共中央、國務院和省、市委、政府關于黨風廉政建設的指示為指導,認真學習領會黨的十七大精神,貫徹落實有關廉潔自律的規定,圍繞糧食工作這一中心,服務大局,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及反腐敗工作力度,突出反商業賄賂工作和行政效能監察等重點,確保糧食經濟工作的健康發展。

一是抓好了黨風廉政教育。成立了學習領導小組,制定了全年學習方案,認真組織學習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十七大精神和新《黨章》知識、同志在中紀委全會上的重要講話。加強了對黨員干部的政策法規教育,按照“二個務必、八個堅持、八個反對、八榮八恥、八項禁令”的要求,結合上級有關規定,突出抓了《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試行)》、《中紀委關于嚴格禁止利用職務上的便利謀取不正當利益若干規定》、《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知識》等理論法規的學習;利用正、反典型事案例,在全體黨員中開展警示教育,常打預防針,常敲警示鐘,確保黨員先進性。近幾年來,全市糧食系統的案件和舉報信以及因案件所導致的經濟損失,按單位、人員比例計,均呈逐年下降趨勢。今年沒有發生大的案件。

二是明確了廉政責任。今年3月,局黨委對黨委成員黨風廉政建設責任進行了明確分工,實行了責任分解,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主管領導與市直單位簽訂了責任書,明確分工范圍,落實領導責任,強化職責考核,嚴格責任追究,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三是嚴格了各項制度。嚴格財經制度。企業改制成本核定,國有資產處置等重大經濟項目,大筆財務開支,堅持集體討論。堅持財務報告制度,堅持項目審計制度和“一把手”離任審計制度。局長“一把手”不再批發票,分工一名黨委成員“一支筆”審批,不設小金庫。嚴格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市局代表政府行使糧食部門國有資產管理權力,我們堅持合理、合法、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力求發揮最大的效益。所有的資產處置,都嚴格按程序搞“陽光工程”,公開評估,公開拍賣。新軍供中心大樓的建設,從設計到招標,全部按上級規定辦理。閑置資產的租賃與使用,都能做到公平、合理、效益。市直處置十多家企業的資產,沒有發現大的違法違規事件。嚴格機關事務管理規定。落實機關用車規定,壓縮各項開支,控制差旅費用,取消了過節期間的所有紅包、補助。全年用于接待費用15萬元,差旅費用10萬元,小車費用18萬元(含司機差旅補助)。嚴格執行紅包禮金上繳制度。“兩節”前,市局紀委下文,對搞好“兩節”期間的廉政工作作了具體的規定,不準接受工作對象、下屬單位和個人的紅包、禮金、有價證券或其它財物。規定所有黨員干部家里搞紅白喜事必須向市紀委報告。今年局機關退紅包禮金10萬余元,三位局級領導家里辦事均向市紀委作了匯報。

六、加強機關工作,構建和諧機關

一是抓政治學習,加強機關和行業思想建設。按照上級有關安排,結合各項工作和形勢,制定了局機關和糧食行業思想建設和政治學習規劃;制定了局機關和市直單位二00七年度政治學習規劃;制定了局黨委中心學習組學習規劃;制定了創建文明機關、構建和諧社會規劃;制定了糧食行業八榮八恥教育活動規劃;制定了學習貫徹落實十七大黨代會學習活動規劃。抓好了局黨委中心學習組的學習。就堅持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樹立正確的榮辱觀等專題組織開展了學習。繼續抓好了糧食行業榮辱觀的學習教育活動和在市直單位和局機關開展了樹立八榮八恥榮辱觀的大討論,從而推動了創建文明機關、誠信企業、做合格市民的活動,改進了局機關工作作風,促進了廉政勤政建設。

二是開展了“三最”調查研究工作,為特困企業職工排憂解難。今年對市直5個特困企業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醫保問題進行了調查研究,提出了解決措施和辦法。配合市委調研人員在我局系統開展調查研究,最終解決了特困企業職工看病難的問題。

三是繼續組織開展了全市糧食行業社會主義勞動競賽活動。今年我們主要抓競賽活動的經驗總結和典型的樹立。組織了全市糧食行業政策法規業務知識暨技能比武大賽,檢驗了各單位社會主義勞動競賽的成效。召開了全市勞動競賽總結表彰大會,表彰了“十佳”單位和個人及19名勞動競賽優秀工作者,并將他們的先進事跡匯編成《衡糧風采》,加以宣傳和推廣,從而進一步掀起了“學先進、趕先進、爭當先進”的熱潮。

四是認真抓好黨的十七大精神的學習、貫徹和落實工作。組織局中心學習小組認真、原本學習了的十七大報告、中國共產黨黨章。組織局機關全體干部職工、市直單位負責人學習、座談。主辦了十七大精神學習報告會,邀請市委宣講團來我局進行宣講。通過辦宣傳欄、座談討論、寫學習心得體會等,把十七大精神的學習與本職工作相結合,進一步加強對十七大精神的深刻領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