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貿局農業經濟發展年終總結

時間:2022-12-22 05:12:00

導語:農貿局農業經濟發展年終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貿局農業經濟發展年終總結

20*年的農業生產,在經歷了較大的自然災害,特別是經歷了二個臺風和持續的高溫影響,我鎮的農業生產仍然獲得了較好的收成。根據年初鎮“兩代會”對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提出的任務,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這一目標,采取扎實有效的工作措施,以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為重點,在確保糧食生產安全的基礎上,結合本鎮實際抓主導,創特色,強基礎,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經過全鎮上下的共同努力,我鎮農業經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20*年全鎮實現農業總產值4.67億元,比上年增長18.6%;人均收入達10596元,比上年增長10.8%。

一、主導產業穩中有波動

1糧油生產:20*年我們的工作重點,是在確保糧食生產安全的基礎上,穩定糧食種植面積,努力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合理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全鎮春花作物種植面積40413畝,比上年的37211畝,增加了3202畝,增長8.6%,其中春糧種植面積22325畝,比上年的14911畝,增加了7414畝,增長49.72%,單產達到379.9公斤,比上年的363公斤,增加了16.9公斤;總產達到8482噸,比上年的5413噸,增加了3*9噸,增長56.7%。油菜種植面積18*8畝,比上年的22300畝,調減了4212畝,總產達3857噸,比上年的4371噸,下降了11.76%。早晚稻種植面積35746畝,比上年37468畝,面積減少1722畝,減幅為4.6%;預計單產542公斤,比上年的584公斤,減少42公斤,接近05年產量水平,減7.19%;總產量達到19368噸,比上年的21881噸,減少2513噸,減11.48%。

棉花生產種植面積4330畝,比上年3869畝,增加461畝,增長11.92%,平均畝產皮棉94.4公斤,與上年的97公斤,基本持平略減3.3公斤,減3.4%(因受持續高溫和二次臺風影響);畝收入達到13*.6元,比上年的13*元,基本持平。今年棉花總收入達到565.7578萬元。比上年的5*.1萬元,增加59.6578萬元,增長11.79%。

蠶繭生產今年飼養總張數為1098張,比上年的1335張,減少237張,下降17.75%;平均張產為46.2公斤,比上年的44.9公斤,增加1.3公斤,增長2.9%;平均張種收入832.20元,比上年的張種收入1152.20元,減少320.00元,減幅為27.77%。主要原因是繭價降低所造成的。

2、畜牧生產。畜牧生產作為我鎮的重要支柱產業,占全鎮農業經濟收入的50%以上,由于我們切實注重抓好動物防疫,生豬品種的改良,技術培訓等工作,20*年生豬、苗豬、兔毛、家禽等,隨著市場價格持續走高,農民的養豬積極性有所提高,但由于上年能繁母豬的減少較多,生豬飼養存欄量接近上年,今年生豬存欄數約159700頭,比上年的163032頭,減少3332頭,減2.04%;生豬出欄預計235000頭,比上年222*2頭,反而增加了12928頭,增長5.82%。

家禽飼養量達302500羽,比上年的361148羽減少16.24%;兔子飼養量預計達到11.8萬只,比上年的12萬只,基本持平。

二、特色產業穩步推進

20*年,鎮政府及農業職能部門根據各自的工作職責及目標任務,圍繞“強化和改善農業服務、合理調整產業結構、提升農產品的品質”。在發展效益農業,增加農民收益上下功夫,在抓好花卉、苗木113畝,水產養殖964畝、西瓜6*5畝、茭白3500畝的同時,積極發展新型農業產業,加大蔬菜、食用菌二大產的工作力度,擴大種植規模。

1、穩步推進蔬菜種植,20*年我們依托沈蕩萬利蔬菜有限公司,積極引導農民擴種露地青菜、榨菜,全鎮春季一季達到了6500畝,種植農戶4090戶,產銷總值達到了1000多萬元;夏季蔬菜種植面積9050畝,產銷總值達到1800多萬元;為農民創收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2、食用菌產業進一步擴展。全鎮種植食用菌面積達到了41萬平方尺,其中磨菇種植面積達到38萬平方尺,比上年的32.86萬平方尺,增加了5.14萬平方尺,增長了15.6%;食用菌收入達到了361萬元。

三、農業產業化步伐不斷加快

1、農業龍頭企業不斷壯大。全鎮四家龍頭企業運營良好,形成了“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龍型產業模式。20*年度龍頭企業總收入達到了億元,如*青蓮食品有限公司,今年屠宰加工量預計達65萬頭,比去年的66.5萬頭,基本持平,其中供滬生豬(豬肉)達46.5萬頭,供應各類超市、專賣店8.5萬頭、市場直銷15萬頭。

2、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用顯現。今年,全鎮4家農民專業合作社“興一項產業,富一方百姓”,不斷顯示出極強的輻射帶動力,為社員銷售農副產品生豬、兔毛、家禽、蔬菜、食用菌等農產品,如元通養豬合作社,積極申報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注冊“金三元”商標,爭創無公害生豬品牌,在農業科技入戶示范工程中發揮了獨特的作用,促進了養豬業的發展,博得了農業部農業科技入戶示范工程督查組的充分肯定。海鹽元通兔業合作社積極為兔農提供人工配種21020胎次,繁育優質長毛兔50550只,供應和來料加工兔專用配方顆粒飼料798噸,收購銷售兔毛38.83噸,提供折墊式鋼棚兔籠3455組(每組12只籠位)。一年為兔農增收11*萬元,帶動聯貫區域內外養殖戶7000余戶。

3、農產品質量安全得到了保障,為從源頭上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我們不斷加強農產品質量標準化體系建設,加快農業生產標準的制訂和完善,并把重點放在標準的貫徹實施上,努力指導農民按標準組織生產。目前我鎮已有9個農產品標準,全鎮已建立具有區域特色的農產品基地8個,*、*、*,*棉花種子,*生豬,*的蘑菇,*的西瓜,電莊的水產,元通片的兔子等一大批生產基地;全鎮擁有省級無公害農產品3只,獲省級名牌產品1只,市級名牌和優質品牌各1只。

四、各項基礎工作成效明顯

(一)切實抓好河道整治和防汛抗旱工作

根據我鎮水網現狀,20*年我鎮規劃落實整治河道40條,總長30.12公里,修筑護岸工程3.5公里。今年以來我們立足早行動,早受益,在河道所在村的大力支持和緊密配合下,到11月15日止已經完成清淤河道任務39條,預計到11月25日前全面完成整治河道42條,總長度41.17公里,累計開挖土方52.15*萬方;完成護岸工程2.*5公斤,其中花崗巖鑲貼0.535公里,漿砌塊石0.33公里,魚巢護岸生物桶式護岸1.2公里。同時狠抓了小型水利工程建設,共投入資金55.01萬元;完成砌明渠11.135公里,砼管暗渠3.795公里,完成泵站2座,改善灌溉面積0.493萬畝。

根據我鎮防汛抗旱的預案,我鎮首選成立了防汛抗旱領導小組,同時相繼組建了有430人參加的防汛抗旱突擊隊,并分四個組進行分工落實,安排搶險車輛17輛,挖泥船6艘及編織袋等物;還特別對全鎮的危房、海塘出海涵洞、封堵二線塘的道口,落實通知第一責任人和第二責任人,確保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同時,今年3月份,對標準海塘和出海涵洞進行實地檢查,從檢查的情況來看未發現隱患,并落實專人負責。

(二)全面實施河道長效保潔管理和河道綠化工程建設

為了鞏固河道整治工程成果,進一步改善水環境,確保河道水暢、河道無雜草,無漂浮物,河中無障礙物等,長效保潔管理工作,全面實施已整治的河道保潔67.2公里,督促指導各村確保河道長效保潔管理工作,3月份分別落實了保潔人員15名,并簽訂了河道保潔合同,6月份,鎮政府以西政[20*]70號文件,出臺了關于深入開展河道保潔長效管理工作政策,及河道保潔長效管理考核辦法,鎮河道整治領導小組每二個月進行一次檢查,考核辦法與村干部年終崗位責任制考核掛鉤及年終累計得分在全鎮平均分以上的,鎮以以獎代補的方法給予補助,未達到全鎮平均分的按比例進行獎勵,河道綠化工程,我們采用招投標的方法,完成綠化造林河道。

(三)認真落實、切實抓好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實施工作。

農業綜合開發*子項目,于20*年立項并做好前期準備工作的基礎上,20*年度全面開展實施工作。20*年農綜開發*鎮子項目涉及*、*、*三個行政村,開發面積約9000畝,總投入資金約703萬元。具體內容有:一是新建渠道93公里,其中暗渠23公里,明渠70公里;二是新建灌水機站17座,渡槽1座,倒虹管1只;三是新作砂石路5.71公里。整個工程已于今年的8月底全面完工,并于9月下旬已通過縣級驗收,近日準備迎接省級驗收。

通過農綜開發,使這三個村的土地從原來的中低產田改變成穩產高產田;從過去的易澇、易旱田轉變成能灌、能排適宜各類作物種植肥沃田;從過去的設施老化陳舊浪費大、成本高到現在的現代設備和設施,有效地提高灌溉利用率,為農民的豐產增收夯實了基礎。

(四)認真做好種糧農民綜合直補和糧油種植大戶直補及良種補貼工作。

根據省財政廳《關于對我鎮省種糧農民柴油、化肥等農業資料增支實行綜合補貼的通知》精神,會同鎮財政所、經管站認真搞好宣傳發動,調查摸底,對全鎮20*年度農戶種植大麥、小麥、早(晚)稻等面積逐戶進行核實登記,并逐戶填寫種糧農戶清冊。據核查,全鎮13個行政村,355個承包組,9239戶農戶,種植面積56249.87畝,畝均補13.6元,總共補貼我鎮資金91.7萬元,通過信用社將補貼資金全部打入種糧農戶電費卡存折內,充分體現黨中央國務院對種糧農民的關懷,切實保護農民的切實利益,確保社會的穩定。同時還及時做好糧油種植大戶的調查摸底申報工作,全鎮糧油種植大戶38戶,總承包(流轉)面積2982.55畝,糧油復種面積為3001.32畝,直補資金60026.4元;水稻良種直補涉及農戶4168戶,直補資金95456.10元;雜交水稻良種種植戶8戶,種植面積11畝,補貼資金110元;全鎮全年直補資金155592.6元,比上年的73316.7元,增加了82275.8,增長112.22%,主要增加了良種補貼這一塊。所有補貼資金也通過信用社直接發給廣大糧油種植大戶和購種農戶。

(五)、積極開展綠化工程河道綠化工程

在緊緊抓住十百工程和新農村建設這兩個機遇,認真規劃,檢查監督,做好整治村、示范村的綠化規劃、設計和監督。一年來完成綠化總面積314畝,其中防護林85畝,5600米14160株;經濟林28畝,村莊綠化11000株,廠礦綠化103畝,美化了村莊,凈化了環境,保護了農田。河道綠化工程上半年我們完成了4200米,造林3700株。下半年完成了電莊、新興兩個整治示范村的綠化建設工作,共建綠化面積102畝,河岸綠化6公里,植樹2320株。

(六)、積極開展農業政策性保險工作。

根據浙江省政策性農業保險和海鹽縣有關部門的要求,結合我鎮實際,積極配合海鹽縣中國人財保險,認真做好全鎮農業政策性保險工作。對全鎮所有附合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種養殖大戶進行集中動員、宣傳保險政策,引導種養殖大戶積極參加保險,抵御突發性災害引起的損失,通過保險來提高生產自救的能力。

一是針對全鎮晚稻種植面積在20畝以上的大戶開展水稻保險。全鎮共計參保36戶,總面積2949.57畝,參保率占大戶數的100%。

二是積極開展生豬和能繁母豬的保險工作。到11月10日止,生豬保險參加農戶達到177戶,占附合參保條件的飼養大戶數218戶的81.19%,保險金額754533元;能繁母豬保險,全鎮已參加保險的母豬有1*45頭,占全鎮存欄數13532頭的80.14%,保險金額65*00元。較好地完成了上級政府布置的目標任務。

在積極做好參保的同時,也積極配合中國人財保險,做好出險后的現場踏勘和理賠工作。今年的單季晚稻因受16號強臺風“羅莎”大風大雨和冷空氣低溫雙重影響,造成了大面積倒伏和青枯死亡。出現災情后,及時上報災情,并協同縣人財保進行實地踏勘災情,做好理賠的各項準備工作。全鎮共計(指參保大戶)倒伏面積575.4畝,青枯死亡面積71.3畝,合計面積646.7畝,每畝保額400元,這樣參保農戶可以從保險公司拿到理賠款258680元。

(七)、堅持以防為主,積極做好動物防疫防控和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根據上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步驟下,認真開展春秋二季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免疫防控工作。在今年的4月份和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分別進行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免疫防控,做到規模養禽場(戶)的免疫率達到100%。在做好防疫防控工作的同時,堅持以法治牧,嚴厲打擊非法經營病死豬、私屠濫宰和違禁藥物使用等行為,嚴格做好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鎮政府會同有關部門,加大宣傳力度,做好調查摸底和查處工作,確保居民吃上放心肉,確保我鎮畜牧業生產健康發展。

(八)、加強土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率。

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結合新農村建設和宅基地規劃布局調整,認真開展全鎮范圍內宅基地整理項目的調查摸底,在9月份完成了立項申報工作,全鎮涉及*、鹽東、海塘、*、*、新興、鳳凰、*等八村,總面積3.7公頃,折55.5畝的宅基地復墾項目。10月份上報縣國土局申報立項*、鳳凰、*三個村的造田改地項目,總面積11.98公頃,折179.7畝。計劃在今冬明春全面開展二個項目的實施工作。

同時我鎮積極配合有部門,認真做好違法用地調查處理。20*年1—11月共立案7起,已辦結4起,余3起還在調查處理之中。認真做好全鎮的基本農田管理保護工作,嚴格履行申請、審批制度,實行“占一補一”等制度,與各村簽訂《*鎮耕地保護管理目標責任書》,確保全鎮的耕地保有量不減少。

五、農村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為了確保我鎮經濟社會自然良性循環,按生態鎮規劃編制的總體要求,我們精心組織,嚴格實施,依法行政,加大生態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工作力度,切實加強工業污染防治,農業面源污染的控制,積極推廣工業企業清潔生產。

一是切實保護好生態環境,認真抓好工業污染物的防治控制工作。協助縣環保部門加強對15家污染企業的日常管理,確保環保設施正常運轉,實現達標排放。同時,抓好新建項目環評工作。

二是積極創造條件,切實改善農村面源污染,實現資源再利用。

在*年完成三個畜牧小區污染治理的基礎上,今年針對我鎮飼養規模在300頭以上6戶生豬規模飼養戶實施畜禽糞便污染治理,建造100-150m3的沼氣池6座及相應的配套設施,并在今年3月底已全部通過驗收,目前已投入運行。對生豬存欄50一300頭的中小規模飼養戶,開展廣泛的宣傳發動,鎮、村干部逐戶上門做工作,目前已落實沼氣建造意向的農戶有39戶,已完成沼氣池建設的有15戶,今年全鎮共完成21只沼氣池建設(含6戶大戶)。

全鎮今年計劃對62戶養豬大戶進行干糞暫貯池建設,通過鎮、村干部多次上門督查、溝通,思想認識基本統一,近日已全面完成干糞暫貯池的建設,全鎮共建造干糞暫貯池68只,超額完成縣定任務,近日將組織驗收。

元通養豬合作社和*村兩家畜禽干糞收集處理中心已完成調試,上半年已投入試運行,通過試運行,對存在的問題及時整改,并完善相應的配套設施建設,下半年在完成干糞暫貯池建設的基礎上,全面啟動二個干糞收集處理中心。

三是大力推進生態村建設,按生態建設的標準,認真實施生態村建設。今年全鎮有*、*、新興三個村爭創生態村。新興村已基本完成創建工作,準備迎接上級有關部門的驗收。*、*二個村正在積極創建中。同時,認真組織實施好新興、電莊新農村區域內的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工程項目的建設工作。目前已經完成主體工程的建設任務。

四是全面加強植物疫病防控工作。我們加強責任體系建設,落實防控措施,做好應急準備。在清除加拿大一枝黃花的攻堅戰中,我們根據縣政府的要求,開展了春、秋兩季較大規模的加拿大一枝黃花清除工作。春季利用半個月時間突擊進行化學清除680畝;秋季采用人工拔除方法,清除面積868畝;由于我們各級領導重視,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統一行動,落實責任,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清除行動迅速,全鎮清除效果明顯,清除率達98%。

總之,20*年我鎮農業經濟和農村工作雖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從統籌城鄉發展,全面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要求看,還存在不少問題:

一是主導產業規模效益不明顯,目前除了糧食生產外,尤其是新興特色產業少,農業綜合效益低,沒有形成規模效益,尤其是花卉苗木林果、大棚蔬菜等零星分散,生產的產品受本地消費和加工能力的限制很大,難以形成市場農產品的流通渠道。

二是農產品安全生產存在很多不穩定因素,農戶分散經營給安全監控帶來不少隱患。

三是水利設施弱化,特別是河道淤泥淤積嚴重,雜草叢生,河道蓄水引洪能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