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企業第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及下步工作意見

時間:2022-06-25 01:14:00

導語:鄉鎮企業第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及下步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鎮企業第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及下步工作意見

一、經濟運行情況及主要特點今年以來,全省鄉鎮企業認真學習貫徹中央和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狠抓中央1號文件、省委1號文件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動力,努力克服前進中的困難和問題,保持了平穩、健康的發展勢頭。

1、主要指標完成均超過計劃進度。一季度全省鄉鎮企業完成增加值98.1億元,占年計劃的24%,同比增長16%。其中,工業增加值50.2億元,占年計劃的24%,同比增長19%;實現利潤總額28.8億元,同比增長15%;上繳稅金9.7億元,同比增長30%;勞動者報酬31.4億元,同比增長13%。從總體上看,全省鄉鎮企業增長的速度、質量和效益同步提高。

2、九大行業均保持增長態勢。社會服務業同比增長31%,采礦業增長24%,制造業增長20%,批發零售業增長10%,建筑業增長9%,農林牧漁業增長8%,交通運輸業增長7%,住宿及餐飲業增長7%,其他業增長25%。一二三產業比重2∶57.7∶40.3。

3、工業仍然是我省鄉鎮企業發展的主導產業。原創:全省鄉鎮工業增加值占全省鄉鎮企業增加值的51%,增幅高于全省鄉鎮企業平均水平3個百分點;工業利潤總額13.5億元,占全省鄉鎮企業利潤總額的47%,增幅高于全省鄉鎮企業平均水平2個百分點;工業企業上繳稅金6.1億元,占全省鄉鎮企業上繳稅金的63%,增幅高于全省鄉鎮企業平均水平4個百分點。

4、規模效應日益顯現。鄉鎮企業規模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20.4億元,增幅高于全省鄉鎮企業平均水平28個百分點;利潤總額4.8億元,增幅高于全省鄉鎮企業平均水平21個百分點;上繳稅金3.4億元,增幅高于全省鄉鎮企業平均水平20個百分點。規模工業對全省鄉鎮企業增加值增量的貢獻率達46%。

5、外貿出口增勢強勁。全省鄉鎮企業一季度完成出口產品交貨值4.9億元,占年計劃的26%,超計劃進度1個百分點,同比增長24%。主要出口產品以鐵合金、黃磷、精鋅、硫酸鋇等產品為主。畢節地區、貴陽市出口產品交貨值增幅分別高達400%、119%。

6、農產品加工業成為新的亮點。全省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實現增加值4億元,同比增長36%,高于全省鄉鎮企業平均水平21個百分點。如“老干媽”、“牛來香”、“永紅”等一批重點龍頭企業為農業產業化經營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帶動作用。黔西南州30萬畝金銀花基地的啟動、氣調保鮮庫的新建和擴建、基地帶農戶聯市場的茶葉、茶油和桐油的加工,使農產化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明顯增強。

7、鄉鎮企業對解決“三農”問題的作用增強。一季度鄉鎮企業從業人員達219.7萬人,保持年計劃的95%,同比增長14%,新增從業人員26萬人;支付勞動者報酬31.4億元,同比增長13%,累計人均工資達1430元。

二、當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電力供應嚴重不足,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如黔東南州一季度工業用電僅有200kwh,導致企業三分之二的生產設備處于停擺狀態,尤其是施秉恒盛冶金有限公司34臺電爐只有10臺正常生產;遵義市由于限電而造成重點工業企業約50多家不能正常生產,幾乎處于停產狀態。黔南州由于限電,鐵合金產量一季度同比下降6.7%。福泉市天馬硅業有限公司和興祥硅業有限公司竣工一年多了,由于沒有電力供應,至今無法投產。遵義縣的10家鐵合金企業、15座煉鐵高爐、紅花崗區坪橋園區內的8家鐵合金企業全部停產,直接影響產值減少1億多元,稅利減少2000多萬元。

2、燃煤供應緊張,制約企業生產發展。如銅仁地區由于燃煤供應緊張,致使全區大約有60%的企業不能正常生產,尤其是建材企業受影響更大。燃煤緊缺已成為僅次于電力供應不足影響工業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突出問題。

3、融資難,信貸難,特別是流動資金短缺這一老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有效緩解。許多企業特別是小企業由于流動資金缺乏,不能滿足生產能力,致使一批有市場、前景好的企業發揮不出應有的效益。

4、產銷率有所回落。一季度工業產銷率為94%,規模工業產銷率為92%,同比分別下降2個、4個百分點。其原因主要是鐵路運力緊張、公路超限超載治理,造成運輸成本提高,部分企業出現產品積壓。如黔西南州鐵路干線主要是保證電煤運輸,上萬噸鐵合金、尿素因無車皮計劃而停滯在站臺內,造成上億元的資金積壓。

5、固定資產投資盲目性和無序化現象依然存在。一些地、縣在新建項目和引資項目中,單純追求短期的經濟效益,盲目、無序地上馬了一批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宏觀調控政策的項目,形成新的低水平重復建設。

三、下步措施

根據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和存在的問題,要完成全年的目標任務,下一步要著力抓好以下工作:

1、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視察貴州重要講話和中央1號文件、省委1號文件精神,把先進性教育活動中煥發出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引導到促進鄉鎮企業大發展、大提高,為實現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性跨越作貢獻上來。原創:各級鄉鎮企業主管部門要切實加強自身建設,努力提高管理、協調、服務水平。

2、推進鄉鎮企業結構調整、技術進步和人員培訓,提高鄉鎮企業整體素質。一要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使全省農產品加工業實現新的突破。省局將使用不少于60%的省級鄉鎮企業發展基金,重點扶持特色農產品加工業。各地要充分發揮當地資源優勢,盡快培植出一批農產品加工業的龍頭企業,以龍頭企業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為農民提供廣闊的就業空間。二要加快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做大做強優勢企業。引導和組織企業積極開展haccp、iso9000質量體系、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認證工作。三要抓好職業技能培訓工作。以現有培訓基地為依托,搞好與各類培訓機構、用人單位的合作,重點組織實施藍色證書培訓工程,提高從業人員的管理水平和勞動技能,促進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

3、采取有效措施,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一是深化鄉鎮企業地位和作用的認識,努力營造農民創業的良好氛圍。二是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努力形成推動鄉鎮企業大發展、大提高的整體合力。有關部門要關心、關注和支持鄉鎮企業的發展,幫助協調解決好存在的電力、運力、燃煤、資金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要進一步強化各級政府部門的服務意識,規范行政行為,為鄉鎮企業發展保駕護航。三是要充分發揮政策對鄉鎮企業發展的支持和導向作用,在市場準入、投融資、土地使用、對外貿易等方面創造平等競爭的條件,依法保護鄉鎮企業的合法權益。

4、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多渠道引進資金,不斷增強發展后勁。一要加強整理、收集、編制、儲備一批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有市場前景的項目,為招商引資作好充分準備。二要繼續組織參加由省政府、農業部舉辦的各類經貿活動,更多地引進資金、技術和人才。通過各類推介、宣傳,力爭引進一批國內外優強企業特別是農產品加工企業到我省落戶。三要充分利用省級發展基金的引導作用,積極爭取當地財政、銀行等部門的資金支持,吸收多方面的資金投入到鄉鎮企業。同時,要積極拓展擔保業務,為重點企業提供幫助和支持。四要對去年已經實施的項目進行跟蹤服務,爭取早日投產見效,使之成為新的增長點。

5、切實抓好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工作。一要認真落實《安全生產法》和簽訂的安全生產責任書,堅持以預防為主的方針,原創:加大檢查監督力度,及時消除隱患。二要引導企業認真實施《清潔生產促進法》,逐步建立節能、節材型工業生產體系,堅持取締和關閉不符合產業政策、污染環境、浪費資源的企業,促進鄉鎮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今年省局將重點支持10戶冶煉、建材和化工企業進行環保治理,各地要選擇好示范企業,做好申報和服務工作。

6、搞好鄉鎮企業輿論宣傳工作,努力營造有利于推動鄉鎮企業大發展、大提高的良好輿論氛圍。要借助各類媒體,采用各種形之有效的形式,大力宣傳鄉鎮企業在促進“三農”問題解決、縣域經濟發展、農民增收和財政增收等方面的作用和貢獻,宣傳鄉鎮企業在為實現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性跨越中涌現出來的新經驗、新典型,宣傳廣大鄉鎮企業職工為全省鄉鎮企業大發展、大提高而奮斗的新作為、新貢獻。從而引起各級各方面對鄉鎮企業的重視和支持,推進鄉鎮企業更快更好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