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做好關愛女孩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工作的意見
時間:2022-07-24 10:57:00
導語:進一步做好關愛女孩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工作的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有關部門:
為認真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決定》(中發〔2006〕22號),扎實推進關愛女孩行動,嚴厲查處和打擊“兩非”行為,確保我縣正常的出生人口性別比,促進全縣人口和計生事業健康發展,根據黃政辦〔2007〕11號《關于進一步做好關愛女孩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工作的意見》精神,結合我縣實際,提出如下工作意見:
一、進一步強化宣傳教育工作
各鄉鎮、各有關部門、各醫療保健與計生服務機構,要切實提高對關愛女孩、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工作重要性、長期性和艱巨性的認識,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把宣傳引導、輿論先行作為基礎性工程抓緊抓實,在全縣形成上下聯動、合力推進這項工作的良好態勢。宣傳部門要充分發揮輿論宣傳作用,認真組織開展以“關愛女孩行動”為主題的社會宣傳和新聞專題宣傳。縣人口計生、衛生、藥品監督、公安等部門要在突出主題做好日常宣傳的同時,加大典型案件的宣傳報道力度,以營造良好的法制環境。縣教育、文化、民政、農業、共青團、婦聯等部門要結合各自工作實際,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工作,以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醫療保健和計生服務機構要進一步強化對醫務人員,特別是B超操作人員和婦產科醫生的政策法規學習和培訓,增強其法律意識,嚴格執行相關規章制度。
二、進一步完善有效工作機制
(一)完善隨訪服務制度,加強孕情管理。人口計生和衛生部門要密切配合,落實信息交流制度,進一步加大孕情監測力度,提高早孕發現率。要嚴格生育對象管理,建立孕情跟蹤服務制度,落實孕環情監測負責人。對已持生殖健康服務證和生育證的,由鄉鎮和村干部分工負責,一包到底,落實嚴格的獎懲制度,以強化孕情跟蹤服務,防止選擇性生育。對政策內懷孕無出生情況實行月會審與月報告管理制度,對妊娠14周以上孕情消失的,實行分類[死胎和流產(難免、過期、先兆和不全流產)]統計分析,查找原因,有針對性地加強管理。
(二)完善B超管理使用制度。堅持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并舉,B超使用管理制和承諾制相結合的管理機制。嚴格執行B超管理使用人員承諾制,做到誠實守信、履行職責。加強醫療市場管理,堅決禁止醫療、保健機構、個體診所和計生服務站、所超診療范圍配備超聲診斷儀、染色體檢測設備和進行“兩非”活動。
(三)嚴把“三關”,加強節育手術管理。一是把好節育手術證明查驗關。凡為妊娠14周以上孕婦實施終止妊娠手術,未查驗、登記有關手術證明的,按有關規定,視同非法施行終止妊娠手術,依法追究有關機構和當事人責任。二是把好終止妊娠藥品管理關。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要加強藥品批發企業銷售終止妊娠藥品的管理,定期開展督查,嚴禁批發企業將終止妊娠藥品銷售給藥品零售企業和無終止妊娠藥品使用資格的醫療機構及個人。醫療保健和計生服務機構要建立健全終止妊娠藥品采購、入庫、管理、使用、報廢制度。醫務人員使用終止妊娠藥品必須由婦產科醫生開具處方,無處方的,視為與無證件施術同等處理。嚴格執行終止妊娠藥品統計制度,對報廢的藥品,要說明報廢原因,并封存保管。三是把好醫學需要手術鑒定關。醫療、保健和計生服務機構對政策內懷孕需要醫學鑒定的孕婦(妊娠14周以上),須持省指定的醫療機構(省立醫院、安醫附院、蚌醫附院、皖南醫學院)鑒定意見或黃山市人民醫院出具的醫學意見方可實施終止妊娠手術。對因妊娠中發現有癥狀{特指死胎和流產(包括難免、過期、先兆和不全流產)},前往醫療保健和計生服務機構就診的妊娠14周以上的孕婦,在經過常規性醫學檢查后,須經縣計生技術服務專家委員會3名以上專家共同認為需要終止妊娠的,醫務人員才可在查驗證明后施術。對發現無身份證和所轄地鄉鎮計生證明的,原則上應督促其回戶籍地計生辦開具計生證明和帶身份證后再施行手術;情況緊急的,應及時通知縣計生部門委派醫務人員前往了解情況,與此同時,還要與孕婦所在地鄉鎮計生辦進行核實。
(四)堅持信息通報制。對于14周以上終止妊娠的,醫療保健機構須按月及時向所在地鄉鎮通報,并在每月縣例會上反饋給各鄉鎮。
三、依法嚴厲查處“兩非”行為
切實按照“政府牽頭、部門聯動、嚴格執法、強力打擊”的總體思路,進一步強化綜合治理措施,以凈化生育環境。對“兩非”和遺(溺)棄女嬰案件以及非法出售與使用終止妊娠藥物等違法案件,要嚴格依法依紀辦案,嚴肅追究有關當事人和責任人的責任。
(一)規范案件初步認定程序。凡有關部門接到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舉報電話、舉報信件,以及在政策內懷孕無出生月調查分析中發現的涉嫌“兩非”案件,應及時會同人口計生部門予以初步認定,再由人口計生部門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交辦。
(二)明確案件查處主體。凡涉嫌的“兩非”案件,由主管部門按照有關法規要求查辦;涉及遺(溺)棄女嬰的案件,由公安部門查辦,民政等部門予以配合。監察部門要對案件實行跟蹤督辦。案件辦理結果及時反饋監察局、人口計生委。
(三)加大懲處“兩非”案件力度。縣公安、衛生、藥監、人口計生、民政等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對查辦的“兩非”和遺(溺)棄女嬰案件做到不隱瞞、不庇護、不遷就,從嚴依法處理,充分發揮法律的震懾作用。
(四)實行案件查處工作季報制。縣公安、衛生、藥監、人口計生、民政等部門在季度后一個月5日前,將“兩非”和遺(溺)棄女嬰案件查處情況報人口計生委,人口計生部門再負責匯總上報市。
(五)實行考核獎懲制。各有關部門對“兩非”和遺(溺)棄女嬰案件查處未到位或上報未及時的在人口計生目標責任制考核中予以扣分。具體辦法由縣人口計生領導小組辦公室另定。
四、建立經常性的監督檢查機制
(一)規范有獎舉報制。縣人口計生、衛生、藥監、公安、民政等部門要在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上向社會公布“兩非”和遺(溺)棄女嬰行為舉報電話,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舉報,并為舉報人保密。舉報行為經查證屬實的,按規定要求,給予舉報人5000元獎勵(獎勵經費由主管部門承擔)。
(二)推行引流產藥物殘留鑒定。對政策內懷孕14周以上引流產的,懷疑其有非法使用終止妊娠藥物而導致死胎和各類流產行為的,應及時報告縣人口計生委進行引流產藥物(主要指利凡諾爾和米非司酮)殘留(胎盤)鑒定。鑒定辦法按市人口計生委、市衛生局、市藥監局黃人口〔2006〕24號文件執行。
(三)加強經常性的督促檢查。各有關部門要強化責任意識,強化目標責任管理,加強對本系統內的業務指導,定期或不定期開展督促檢查。
五、不斷健全計生利益導向機制
各鄉鎮、各部門要創造條件,解除計劃生育戶特別是無子女戶、生育女孩戶家庭的后顧之憂。一是重點督促基層和企事業單位對法定獎勵政策和計劃生育免費技術服務制度的落實。繼續實施獨保費兌現“一票否決”制;對放棄再生育戶的要積極兌現一次性獎勵。二是以實施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為契機,結合貫徹落實省民生工程,推進計生特殊困難家庭扶助工作,努力建立“多層次保障、多元化獎勵、多形式扶助、多渠道籌資”的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和社會保障制度。各部門在實施民生工程、春蕾計劃、希望工程,制定落實有關入學、培訓、就業、就醫、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政策時,重點對計劃生育家庭,尤其是女孩戶予以傾斜、照顧。三是結合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契機,深化、拓展計劃生育“三結合”幫扶工作思路和方式,為女孩戶提供更多技術、信息、項目等服務。四是積極組織、支持、幫助和鼓勵農村婦女參與經濟和社會活動,提高婦女的家庭和社會地位;要加強對農村婦女職業技能的培訓,善于發現和培養、使用農村婦女干部,優先發展農村婦女積極分子入黨,不斷提高農村婦女的政治地位。對歧視婦女和生育女孩家庭的言行要堅決制止,情節嚴重、造成惡劣影響的要依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