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和諧社區意見
時間:2022-09-18 05:03:00
導語:構建和諧社區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區地處“**綠谷”之譽的麗水市區大洋路以西,麗陽街以北,**西弄以東,人民路以南,面積0.16平方公里,有居民住宅樓54幢,134個樓道,住戶1930戶,人口5800多人。轄區內有金融、教育、醫療、保險、商貿、旅游、服務等企事業共建單位39家,是80年代興建的綜合型社區。現設有社區黨總支,下屬金桂、大洋、勁松、明珠、括蒼五個黨支部,有各類黨員363名,其中社區在冊黨員103名,有社區專工6人。社區居委會、居民代表大會、工青婦、老年協會等各類群團組織健全。現有一幢辦公用房占地182平方米、建筑面積440平方米。
近幾年以來,按照“黨的領導,政府指導,單位參與,社會支持,居民自治”的原則,為構建和諧社區,大膽實踐,勇于創新,在實踐中探索社區建設新路子。在上級領導和駐區共建單位的支持下,經社區干部和廣大群眾的共同努力,居民參與意識和歸屬感、認同感明顯增強,居民素質不斷提高,社區建設成果顯著。先后獲得省級“文明社區”、“綠色社區”、“示范社區”、“百佳社區”光榮稱號。回顧所做的工作,我們主要做法是:
一、強化核心作用推動社區建設
社區黨組織是社區各類組織的領導核心,是確保社區建設順利進行的組織保證。隨著社區建設的不斷深化,社區在冊黨員數量的劇增,上級要求對社區在職黨員、流動黨員和離退休干部職工黨員的協助管理、原有的社區黨支部組織管理形式已難適應新形勢發展的要求。為強化核心作用,針對社區的實際和黨員分布情況,劃分了五個工作片。一是建立社區黨總支部,下設五個黨支部,強化骨干力量。同時為了更有效地開展對黨員的教育管理,各黨支部又分別設置了若干個共建黨小組。為了強化領導班子,總支書記由社區專工擔任兼任居委主任,總支委員具有素質高、思想好、熱心社區建設事業,懂黨務知識的退休老干部黨員和社區優秀黨員擔任,并分別兼任五個黨支部書記。所有班子成員均通過民主推選組織考察后選任。黨總支部的建立,從原來黨支部骨干僅有3人增加到17人,有效地解決了骨干力量弱的薄弱環節,強化了領導班子。第二是給黨員定崗定責,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利用社區黨員多且分布面廣的優勢,結合黨員各自特長分別落實了27個垃圾箱認管、所有綠化地認養、每天義務治安巡邏等活動項目。要求黨員做好“三包”,即自己門前、樓道和所在片區,包環境衛生整潔無亂張貼廣告、樓道無亂堆雜物、無違章亂搭建。第三是加強對自治組織的領導,健全社區居委會的工作網絡。居委會成立初期,居民區內僅設有51個小組長。由于工作量大,居民基本情況掌握難。為進一步做細工作,去年初對134個樓道增設了134個樓道長。從而形成了社區居委會----居民片組長----樓道長的工作網絡。同時完善了與社區居委會相配套的群團組織,先后建立了工青婦、計生、老年人和殘疾人協會,文體活動專業團隊、志愿者服務隊等群眾性組織,進一步完善了自治組織網絡。第四是建立了駐區單位黨建協調會,強化核心力量。對社區內的學校、醫院、金融、保險、麗水聯通和移動通信、房產開發等共建單位黨組織定期召開黨建聯席會議、建立起橫向聯系、制定了共建協議,形成了創建文明社區的合力。由于我們充分發揮了黨組織的核心作用,善于適應形勢的發展要求和社區建設的深化,不斷在實踐中探索,實現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組織工作網絡,有利地促進了社區建設。
二、實行共駐共建共創文明家園
“社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為了加強社區成員參與共建意識,一是成立了駐區單位共建委員會。在社區建設聯系單位區政協的牽頭下,分別與市第二醫院、麗水聯通和移動通信、市工行、市人保、市括蒼房產和市農房開發公司等所有共建單位分別簽訂了共建協議。二是駐區單位、社會力量和社區居民捐款捐物參與共建。由于社區建設政府投入的資金有限,社區自有資金的不足,在社區共建單位的支持下,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為社區建設出謀策劃,有錢出錢有物出物。實行單位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如社區開會或搞活動沒有場所,市二院不僅無償提供場所,而且還派人給與幫助,市聯通公司為社區提供辦公桌椅、櫥柜、電腦、復印機以及音響設備價值9萬多元。每年重大節日和開展社區文藝演出等重要活動,共建單位均會慷慨解襄資助,可以說是有求必應。社區成立以來,共建單位和社會各界共計已捐款共建經費12萬元,捐助的物品價值11萬元。同時駐區單位的會議室、多功能廳、活動場地等已向社區實施免費開放。三是千方百計創造條件,創辦經濟實體實現造血功能。通過多方努力下,在社區內建了一家綜合菜市場,既方便了社區居民生活,同時又有市場管理費收入,每年可為社區居委會提供3萬元的經濟收入,彌補了社區居委辦公經費的不足。四是利用各種形式大張旗鼓地開展共建意識的宣傳。社區內設有大小公益廣告宣傳牌48塊,樓道宣傳版面134塊,固定上墻宣傳標語350米,墻報5塊,宣傳窗4處。并不定期開展宣傳教育,極大地提高了社區成員的共建意識。五是開展創建“三整治”活動,即對環境衛生、亂搭建亂設攤點,非法亂貼廣告“牛皮癬”進行清理整治。對轄區內的道路、綠化帶等基礎設施進行整修和養護。由于共建意識的增強,發動面廣工作細致,居民積極主動參與配合,參與率的提高,整治工作得到了有效的清理,社區的基礎設施和環境得到明顯的改善。
三、深化德治教育增強自治意識
為了提高社區居民的自治能力,我們采取了以下幾方面的措施:一是開展了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以公民道德、法律法規等宣傳教育,僅去年就印發各類宣傳資料近20000份。二是通過居民代表大會制定社區居民公約來規范社區居民的行為。三是召開居民代表大會和樓道居民懇談會征詢自治意見,并根據居民的意見和建議,逐一進行答復和落實。四是宣傳教育形式多樣,充分利用宣傳窗、社區黨校、居民學校,進行圖片展覽法制講座,開展專題文藝演出等方法,來增強居民的自治意識。如在去年5月至7月社區開展了人口與計劃生育先進社區創建優質服務試點,開展“六登門”、“六服務”活動,形成了“屬地管理、單位負責、居民自治、社區服務”的工作機制,深受社區居民的歡迎。
四、全力服務居民凝聚社區民心
社區居委會把為居民著想,為居民排憂解難做好服務,作為社區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逐家逐戶的走訪調查和了解,獲取了第一手資料,摸清了生活困難戶、殘疾人、老年人和育齡婦女等基本情況。并開展為居民服務:一是幫助15戶特困戶,向政府有關部門申報落實了最低生活保障,成功地為二位殘疾青年實現再就業,發動志愿者與困難戶實施了幫扶結對。二是通過整合社區內的服務機構、幫助有求于服務的居民提供有償低償服務。僅去年一年就為居民修理水電設施58次,牽頭聯系疏通下水道36次,修理家電12次;三是發動自愿者到社區開展義務服務。如定期開展法律、醫療、計劃生育等咨詢服務。組織麗水學院和華夏培訓學校師生和社區黨團員婦聯志愿者到社區開展便民利民服務30余次。四是為方便居民辦事,居委會延長辦公時間,從上午8:00----下午8:00時,雙休日上班制度,極大地方便了居民辦事,如非典時期加班到晚上11:00時。現在不少居民有難事、急事都愿到社區要求幫助解決,我們都熱情接待,想方設法幫助。去年來收到居民反映的問題和建議120余起,均件件有落實有答復。對待居民的來訪和求助,社區干部做到:一張笑臉相迎,一份誠心服務,千方百計解難,以優質服務來凝聚社區民心。
五、開展文體活動豐富文化生活
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不僅給居民帶來歡樂,而且更為有效地擴大社區組織的滲透力和影響力。一方面,組織宣傳隊伍占領宣傳陣地,先后組建了業余文藝隊、腰鼓隊、扇舞隊、龍燈隊等組織。同時,專為老年朋友修建了180平米的活動室。另一方面,結合社區宣傳教育活動,組織專業團隊自編自演節目,共舉辦文藝演出15場次,播放露天電影10余場次。既豐富了居民的業余文化生活,同時又于樂寓教之中,去年9月,我們專門舉辦了由社區自行組織的老年人運動會,參加人數達200多人,居民反映良好。
六、實施群防群治實現社區安寧
為了創建平安社區,為居民提供良好的治安環境。一是開展法律宣傳。如每月26日晚定期法律服務活動,分發宣傳資料等運用各種形式宣傳來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識和防范意識。二是強化基礎。成立了社區綜治領導小組,建立了社區警務室,對社區居民進行全面調查摸底,對出租房、流動人口、居民基本情況作了登記,建立了臺帳,實行動態管理。三是建立群防群治網絡。與各駐區單位、商店簽訂了綜治責任書,組織了有510人參加的義務巡邏隊配合公安派出所開展每天義務巡邏。協助司法部門對歸正人員實行一對一幫教措施。通過努力,社區規正人員幫教落實率達100%,外來人口登記率達96%,民事調解率100%,各類刑事案發率明顯下降,消除了許多社會不穩定因素。去年8月,社區又實行了消防進社區,開展了廣泛宣傳教育,建立了義務消防隊,投入了30000多元的資金配備了一套消防器材,完善了社區消防工作制度,有效確保了社區的消防安全。最近又在開展創建“無毒社區”活動,實現“有毒社區創無毒,無毒社區保無毒,吸素人員零增長”的目標。
七、完善規章制度嚴格規范運行
沒有制度不成方圓,不斷加強制度建設是社區組織開展活動的保障,照章理事,用制度管人是社區黨支部和居委會規范運行的依據。為此建立健全了兩委議事規則、居務財務公開制度、居民代表會議制度、居委會工作報告制度等,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并實踐中認真得到了落實。如財務管理我們是委托街道會計制,實行每月向居民公開。重大事項征求大家意見,并建立監督小組,對居委會工作實行監督。通過規章制度規范兩委會班子成員的言行。
以上工作雖然取得一些成績,但與社區建設的標準和居民對我們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我們將繼續探索,不斷進取,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創新社區建設工作,努力構建和諧社區。
精品范文
10構建企業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