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黨建工作意見
時間:2022-09-23 09:29:00
導語:企業黨建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改進黨組織發揮作用的方式,把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國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企業黨組織面臨的主要問題。延邊林業集團公司黨委經過多年探索、實踐,找出了一條符合企業發展要求,能夠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黨建工作新思路,把基層黨建工作升華到一個新的高度、新的水平。
延邊林業集團公司是全國五大林業集團之一,轄有10個國有森工企業、1個森林經營局、5戶林產工業企業,職工149,039人,黨員22,069名。做為國有林業企業,其核心競爭力在于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改變主要依*木材生產,“獨木支撐”的經營局面,減少林業職工群眾對林木資源的過度依賴,大力開發發展林地經濟產業,確保森林資源的合理開發、可持續利用。延邊林業集團公司黨委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不斷提高黨建工作的活力和實效,把黨建工作重點放到動員組織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群眾投身創業活動,投身林地經濟的開發發展,凝聚黨員群眾共同為培塑企業核心競爭力奮斗上來,把服務企業和群眾作為開展黨建工作的切入點和著力點,黨的建設工作始終圍繞企業改革發展和生產經營的中心任務來推進,在服務經濟建設中提升了黨建工作質量。**年,集團公司實現林地經濟產值43,477萬元,其中,養殖業實現19,805萬元,在整個“十五”期間,每年遞增7.3%;培植業實現7,171萬元,每年遞增12.8%。截止今年8月份,職工創業總戶數已達到17,775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358戶,增幅為31.3%。
創新活動載體,增強黨建工作的活力。集團公司黨委在深入調研、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決定全面開展“兩建兩帶”黨建主題實踐活動。它是在“十五”時期開展的“兩建一帶奔小康”(建設一個好的領導班子,建設一支好的黨員隊伍,黨員干部帶頭致富,帶領職工群眾共同致富奔小康)黨建主題活動基礎上,增加了“黨員干部帶頭創業,帶領職工群眾共同創業”的內容。集團公司黨委要求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促進企業戰略發展目標,創新機制,使黨建主題活動成為黨建工作的重點工程、全民創業的引領工程、職工群眾的致富工程。“兩建兩帶”黨建主題活動,適應了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把黨員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明確化、具體化,摸準黨員的所需、所求、所盼,為黨員搭建了服務群眾、發揮作用的舞臺。它體現了在繼承中創新,在改進中創新,在創新中加強,突出了時代性、針對性和實效性,體現了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把廣大黨員和職工興奮點和注意力凝聚到企業經營發展目標,充分調動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敢于挑戰市場經濟的經營風險,在發展林地經濟主戰場上形成了昂揚向上、開拓進取的主流精神。開展“兩建兩帶”的實踐,對加強企業黨建工作發揮出巨大的促進作用和能動效應,得到了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群眾的廣泛歡迎。
突出黨員干部的帶頭作用,增強活動的帶動力。一是集團公司各級領導班子都建立了領導干部聯系點制度。集團公司和基層黨委領導班子成員定期到黨建聯系點開展調研、走訪活動,調查了解“兩建兩帶”黨建活動進程,掌握活動進展情況,及時發現、解決傾向性問題。及時了解情況,研究解決問題,進行具體指導,總結和推廣成功經驗,及時發現和解決實際問題,努力使聯系點成為承諾活動的“樣板田”。每年年中,集團公司黨委都要召開承諾活動專題研討會、座談會、現場會,調度黨建活動情況,探討存在的問題,交流經驗,以點帶面,整體推進。二是各級黨組織積極開展“雙培”活動,努力把黨員培養成“兩帶”示范戶,同時,也努力把“兩帶”示范戶培養成黨員,做到每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每個黨員示范戶就是一個樣板,擴大黨的隊伍和社會影響力,發揮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引領職工創業致富中的先鋒模范作用。三是集團公司黨委注重選樹典型,編印了反映林業先進模范黨員事跡的《林業先鋒》,下發到每個黨員手中。充分發揮典型,特別是群眾身邊典型的教育和示范引領作用,增強“典型”的輻射力,引導廣大黨員樹立強烈的市場意識,增強拼搏創業精神。激發黨員群眾的參與熱情,推動活動深入開展。天橋嶺林業有限公司領班子成員帶頭建基地、選項目、搞實驗,敢于冒風險,為廣大黨員和職工群眾做出了表率。為鼓勵黨員干部帶頭創業致富,出臺了以“保勞動關系、保養老保險、保工資普調、工齡連續計算”三保一連為主體的系列激勵機制,180名基層黨員干部沖破舊觀念束縛,走出機關,奔向深山,成為帶領職工群眾共同創業致富的帶頭人。
提高黨員素質能力,夯實活動的基礎。黨員素質能力是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基礎。集團公司黨委把提高黨員素質能力作為活動的關鍵環節,突出培訓重點,利用黨校、黨建活動基地的資源條件和黨員“”、電化教育、技能培訓班、創業事跡巡回報告團等形式和手段,有組織、有計劃地對黨員開展業務知識、崗位技能、實用技術、科學文化知識培訓以及公司、場(廠)、工段三級安全生產教育,大力開展黨風廉政教育,全面提高黨員的政治理論素養、自律能力和業務水平。有意識地安排黨員干部到示范基地和經濟發達地區蹲點學習,讓他們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和提高。促使廣大黨員轉變思想、更新觀念,大力營造尊重知識、尊重勞動、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采取得力措施,鼓勵黨員學知識、學技術、立足崗位成才,崗位創效。對企業黨員干部,緊緊圍繞提高致富本領,加強林地經濟實用技術培訓,使大多數黨員干部掌握一技之長,找到致富之門,為帶頭創業和帶領職工群眾共同創業打好基礎。
強化服務措施,增強活動的實效。集團公司黨委強調黨員先進性要求的重點在于發揮黨員的主動性,為企業和職工群眾提供各種服務。一是集團公司部門之間通過密切配合,協調解決了職工群眾創業致富過程中的林地征占用審批、登記、產品購銷、交通運輸、林地使用費用等方面的問題,簡化了開發項目審批手續,形成了簡單、快捷、高效的工作程序。各基層企業領導干部和機關工作人員由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強化了服務理念,轉變了機關工作作風。牢固樹立所有機關部門都是服務部門,所有工作崗位都是服務崗位,所有黨員干部都是職工群眾的服務員的觀念,積極掌握服務本領,提高服務水平,使企業機關人員真正成為善待、引領職工創業致富的“行家里手”。二是各基層企業緊緊圍繞集團公司黨委提出的“兩帶”要求,理清支持創業致富的思路,細化支持創業致富的措施。加大了政策、資金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完善各項優惠政策,健全了信息咨詢、融資擔保、輔導培訓、創業技術、項目開發等服務體系,為職工群眾創業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進一步挖掘政策潛力,充分利用閑置廠房、閑置資產,注重發揮林地經濟的整體功能。尤其是通過加快林地經濟開發進程,以食用菌培植業、養殖業、種植業、采集業、剩余物加工利用等產業為重點,鼓勵和引導黨員干部和群眾到林場、林地經濟產業基地中創業致富,促進了林地經濟增長機制的形成和完善。天橋嶺林業有限公司出臺了27項鼓勵職工創業致富的優惠政策。白河林業分公司黨委為解決職工的產品銷售問題,多方溝通聯系,與清華大學及北京高校后勤服務采購中心達成協議,在白河興建了綠色食品培植和收購基地,徹底解除了職工群眾的后顧之憂。
強化幫帶措施,擴大活動覆蓋面。各基層企業黨委制定幫帶規劃,細化幫帶任務,做到人人有目標、個個有責任。各級黨組織積極組織黨員富裕戶和職工貧困戶結對子,注重發揮黨員致富能人的作用,引導黨員致富能人在幫扶創業中體現黨的先進性。各級黨員領導干部積極參加黨建主題活動,帶頭與困難職工結成創業致富幫扶對子,發揮了重要的帶動作用。一是大戶帶動。黃泥河林業有限公司在黨員創業致富能人大戶中開展“一幫一”、“一幫幾”的結對幫帶活動,使他們做到先富帶后富。二是項目帶動。依托項目的支撐,對帶頭創業致富、帶領職工群眾共同創業致富,都統籌安排一些“短、平、快”的實用項目,讓廣大黨員干部來領辦,帶動職工群眾加入其中,使更多的人受益。三是基地帶動。示范基地輻射面廣、牽動力強、幫帶效果十分明顯。各單位下大氣力,發動黨員和職工創業致富能人創建了一批以民營為主規模較大的示范基地,通過“示范基地+職工家庭經濟戶”、“民營公司+職工家庭經濟戶”等模式,加快了林地經濟產品結構、產業結構和職工群眾就業結構的調整,推動了林地經濟的發展。四是資金帶動。敦化丹峰林業有限公司一次性撥款500萬元作為創業基金。天橋嶺林業有限公司黨委針對職工群眾無創業致富資金的實際,與銀行達成了信貸協議,為2300多名職工發放了4000多萬元的低息貸款,為促進職工群眾創業致富注入了巨大動力,使從事家庭經濟的致富戶已由過去的1345戶增加到現在的4769戶。五是協會帶動。各單位注重發揮協會作用,大力培育養殖、種植、食用菌等林地經濟民間行業協會,把創業致富者結成利益共同體,以行業協會為紐帶,開展多層次、多形式、多側面的技術培訓和技術交流活動,通過各種途徑,提供產銷信息,資金、疾病防治、營銷渠道等有效服務,增強了市場競爭和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
建立考核考評制度,落實活動的責任。集團公司黨委將業績考核與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評價結合起來,提高企業績效考核與黨組織考評關聯度,把開展“兩建兩帶”活動情況納入基層黨組織和領導干部干部考核以及黨員評議工作范圍,從而激發黨員的自覺性,使黨員在思想上真正重視、在行動上自覺履行先進性要求。把活動目標進行細化量化,層層分解為具體的工作指標,對各級黨組織和黨員的職責進行明確,逐級分解,責任到人,形成一級帶一級,層層抓落實,全員參與的良好局面。各級領導班子成員,每人包保一個基層單位和一名貧困黨員職工,并作為重要考核指標,納入當年工作目標責任書。各基層黨委進一步細化量化考核標準,強調群眾滿意度,采取以支部為單位,每年對每一個黨員一年來的主要表現進行公示,征求意見,接受群眾評議等方式,對黨員進行考評,再由黨組織做出綜合評定,作為評選“先優”的重要依據,并對表現突出、群眾認可的黨員表彰獎勵、提拔重用。對作用發揮不好的黨員進行批評教育、誡勉談話或必要的組織處理。從而打造了由上至下的“責任鏈”,形成了有效的責任保證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