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級后備干部培養意見
時間:2022-09-24 11:31:00
導語:村級后備干部培養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區從**年開始,選送農村優秀青年參加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漢中教學點“村級后備干部經濟管理大專班”學習,先后4期為114個村培養了159名大學生,占村總數的55.3%。已有18名進入村支部和村委會領導班子,有22名擔任村文書、團支部書記、婦代會主任等職,成為適應農村發展的“領頭人”、應用科技的“明白人”、率先致富的“帶頭人”,為農村改革發展貢獻著聰明才智。我們的做法是:
一、結合漢臺實際,制定培養規劃
我區有16個鎮、鄉、街道辦事處,其中,涉農的鎮、鄉、街道辦事處15個,共有206個行政村,村級干部總數1296名。近年來,通過各級黨校、農干校、農廣校狠抓了農村黨員干部的教育培訓,全區75%以上的村黨支部書記達到了中專學歷。但是,農村基層干部隊伍結構不合理,村干部年齡偏大,文化偏低,后備干部隊伍力量薄弱,“選人難”的問題依然存在。農村人才匱乏,干部素質差的問題,已是困擾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從這一實際出發,區委研究決定,采取聯合辦學方式,選送一批農村優秀青年到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漢中教學點參加學習,經過努力,為每個村培養1名大專學歷的高層次后備干部,改善干部隊伍結構,提高農村基層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為辦好“村級后備干部大專班”,區委組織部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漢中農校教學點進行了反復醋酸討論,簽訂了聯合辦學協議書,落實了各自的職責任務,同時,積極爭取到國家農業部、省農業廳的指導支持。為落實培訓經費,區委決定由區財政撥出專款,解決每人每年2500元的培養經費,區上累計承擔培訓經費66.5萬元。從根本上保證了辦學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確定培養目標,選好培養對象
我們確定了村級后備干部培養班的專業為農村經濟管理,大專學歷,脫產學習,學制兩年。為了保證培養目標的實現,使每個學員能學得好、用得上、留得住,我們十分重視做好培訓班的招生工作,嚴格把好學員的選拔關,招生對象只限于農村高中畢業生,年齡限定在25歲以下。區委組織部制定下發了《關于選送農村優秀青年參加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習培訓的意見》,對選送條件、培訓形式、專業設置、招收名額、招考辦法等問題作了具體要求,并抽調干部到各中學了解生源情況,印發了招生簡章。各鎮鄉辦事處按照區委的要求,確定有專人負責此項工作,積極推薦符合條件的對象報名。區委組織部對報考人員進行了嚴格的資格審查,并和校方共同組織了學生的入學考試。根據考試成績和體檢結果,按照“嚴格標準、綜合平衡”的原則擇優錄取,有效地保證了生源的質量。
三、加強教學管理,保證培養質量
“村級后備干部大專班”是一種比較特殊的辦學形式,其學員的組成較為復雜,有應屆高中畢業生、有在農村務農或從事商貿、外出打的往屆高中畢業生。為此,我們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上大膽改革,專門制訂了“農村經濟管理大專班教學計劃”,并通過西北農業大學成教學院的審批之后,付諸實施。普通教學內容適當增加農村應用文寫作、計算機應用基礎等課程的比例,開設農業概論、園藝概論、土肥學、農業生態與環境等農業基礎課程,突出了專業特點。增設鄉鎮企業管理、管理學原理、經濟法、股份制經濟、農業經濟管理、市場與營銷等課程,加大專業課的實踐技能訓練,增強實用性,突出地方農業特色。在教學管理上始終堅持“標準一致、嚴格管理、針對特點、齊抓共管”的原則,配合學校把他們的教育管理納入全校學生整體教育管理體系,嚴格按照《大學生守則》和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規范學員的言行。為了能使學員順利地通過入學后第二年春季成人高考,取得西北農業大學的正式資格,學校利用節假日、部分晚自習,抓好學員的高考復習,專門聘請有經驗的教師對學員進行應考前的集中輔導,學員中98%的人通過了成人高考,并獲取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文憑。
四、大膽實踐鍛煉,促進全面成長
在學員的培訓過程中,我們努力使學員養成勤于思考、勤于實踐的好習慣,牢固樹立向實踐學習、向群眾學習的觀點,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要求學員利用每年的寒暑假和節假日以班級或鎮、鄉、辦事處為單位,主動深入農村和鄉鎮企業參加學習,調查研究,開展小型多樣的社會實踐和服務活動,運用所學知識指導農業生產、支持農村工作。區委組織部還專門組織學員先后參觀了青龍觀、黃家塘等村組建設和村辦企業,還請了幾名村支書和村主任給學員介紹怎樣當好村支書、村主任的經驗。學員通過自己的耳聞目睹和身臨其境地調查,撰寫了調查報告,既增加了對農村工作的感性認識,又使自己所學知識能夠和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調查報告被??鳛閷?捎?,贏得了廣大師生和區委領導的好評。學員畢業后,我們針對其有知識、無方法,有熱情、無良策,有信心、無經驗的實際,將他們納入省委、省政府實施的“雙萬工程”,分別下派到村上任村指導員,納入村干部的管理考核,掛職兩年后,回本村工作。龍江鎮張山村委會副主任張勇,利用自己所學專業知識,帶領群眾發展養豬事業,全村生豬存欄7000多頭,成為遠近聞名的養豬專業村。東關辦事處雷家巷村黨支部委員王建勛,依托區位優勢,與支部一班人招商引資,興辦了“盛隆家俱城”,促活了村上經濟。望江鄉劉河村干部胡家扁村帶領群眾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提出“人均一畝?!卑l展目標,全村桑園面積達1103畝,僅此一項人均收入增加900多元。實踐證明,這批高層次的村級后備干部是農村的希望所在,肩負著農村發展的重任,必將成為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主力軍,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