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人才工作實施意見

時間:2022-10-22 04:20:00

導語:加強人才工作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強人才工作實施意見

為進一步加強全區人才工作,全面落實“十一五”規劃,加速構建區域性中心城市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和廣泛的智力支持,現就扎實推進人才強區戰略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貫徹落實“十一五”人才發展規劃,努力推進人才強區戰略

召開區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認真貫徹《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人才發展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和《重慶市人才強市戰略實施綱要(**-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精神,利用區內媒體宣傳其總體目標、重點任務和主要舉措,對其重點工作進行任務分解,建立實施評估制度,開展專項檢查,確?!兑巹潯泛汀毒V要》精神得到貫徹落實,確保人才強區戰略的順利推進。

二、加強能力建設,促進人才隊伍素質提高。根據人才成長規律和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整合資源,采取選送到各級各類培訓基地培訓、“上掛下派”鍛煉和外出考察學習等現代方式培養人才,提高人才隊伍素質。一是提高黨政干部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選送290名處級干部、410名科級及以下干部到黨校和各級行政學院培訓,選派110名干部到發達地區、區級機關、企業和村(居)委掛職鍛煉,有計劃地組織120名干部外出考察學習。二是提高經營管理人才的戰略開拓能力和現代化經營管理水平。采取與區內外著名企業集團、高等院校和培訓機構開展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合作,有計劃地培訓25名區屬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20名民營企業經營人員。三是培養一批在區內外有較大影響和創新能力的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利用區內廣播電視大學和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培訓資源,加大對專業技術人才的培訓,選送有發展潛力的專業技術人才到各高等院校深造,鼓勵他們參加各種學術研究。四是提升技能人才技術革新能力。圍繞全區產業結構調整和各事、企業單位的需要,加大技能人才的培訓力度,頒發行業職業資格證書;加快舟白職教基地建設,提高職業技能培訓水平。五是提高農村實用人才增收致富能力。抓住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機遇,利用渝東南片區農業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培訓示范區基地和“一村一名大學生”培訓項目,加大對農村實用人才的培訓,促進農村科學種植和養殖人才、經營管理人才和能工巧匠等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六是加強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確定職業規范和從業標準,加強專業培訓,提高社會工作人員職業素質和專業水平。

三、優化人才環境,加大對各類人才的激勵力度。

1、優化人才發展環境。一是優化社會環境。大力宣傳科學人才觀的豐富內涵,人才強區的戰略意義,強化“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人力資本是第一資本、人力資源開發是第一要務”的觀念,把人才工作納入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長遠規劃和總體布局,作為目標考核任務之一,健全完善人才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和領導干部直接聯系優秀人才制度,形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社會氛圍。二是優化政策環境。認真貫徹落實《公務員法》和中央、市、區“十一五”人才發展規劃,強化人才職前培訓、人才職后培養、人才引進、人才流動、人才使用、人才評價、人才激勵、人才安全、人才保障的政策和法規執行落實情況的監督,推動人才工作依法開展。三是優化人才工作環境。改善各類人才特別是高級專業技術人才的工作條件,加強各類學術團體建設,解決優秀人才的子女入學、家屬就業等后顧之憂。

2、大膽使用優秀人才。將通過各種平臺發現的優秀人才,大膽選派到合適的領導崗位任職;加大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進一步擴大事業單位內部分配自主權,以實績、貢獻為依據,向優秀人才和關鍵崗位傾斜;建立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企業經營管理人員薪酬制度,繼續對全區主要國有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實行年薪制。

3、大力表彰優秀人才。在全區開展人才獎項的清理工作,按中共重慶市委辦公廳、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規范人才獎勵工作的通知》(渝委辦發[**]54號)要求,科學設置人才獎項,規范人才獎勵程序,改進人才獎勵辦法和加強人才獎勵管理。大力表彰獎勵對**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人才。

四、創新人才工作機制,拓展人才合理流動的空間。

采取多種渠道引進各類人才和智力,構建人才公共服務體系,優化人才的配置。一是建立人才引進的“綠色通道”。嚴格按照中共中央出臺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5十1”法規文件選拔任用干部,擴大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大力推行領導干部公開選拔,在全區實行新一輪中層干部競爭上崗,堅持新補充國家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一律實行“公招”“公考”,進一步健全公開、競爭、公正、擇優的選人用人機制。二是調整和優化人才結構。出臺優惠政策,采取項目合作、兼職、有償咨詢、考察講學、學術休假、擔任業務顧問等柔性引才的方式,引進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建設、城區建設、文化建設等方面緊缺人才和智力,舉辦好“專家渝東南行”和青年人才論壇活動;鼓勵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的人才向企業和基層流動,向生產的第一線聚集,開展好選派100名(區直部門50名、從高等院校引進50名)干部到村(社區)任職的工作。三是完善人才市場體系建設。統籌規劃渝東南人力市場和人才市場的建設,加快全區人才市場數據庫和人才信息網絡建設,支持人才中介機構發展,形成以人力市場為主體,各類人才中介機構為補充,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人才市場體系;大力開展人事工作,建立人事爭議仲裁制度,保護用人單位和人才的合法權益,提高人才的市場化配置。四是完善充實全區人才信息庫,對各類人才信息進行動態管理。

五、堅持黨管干部原則,提高人才工作的組織水平

進一步完善在區委統一領導下,組織部門認真履行“管宏觀、管政策、管協調、管服務”的職責,有關部門齊抓共管的人才工作局面。

(一)完善人才工作領導機構。加強對人才工作的指導,調整充實區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明確其職責(附1),定期召開人才工作聯席會議;認真落實區委人才聯系點工作座談會精神,明確各區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為人才工作聯系點,全年向區委人才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兩次單位有關人才工作創新舉措、先進做法和典型經驗。

(二)建立和落實領導干部聯系優秀人才制度。實行區級領導聯系優秀人才制度(附2),各級各部門也要根據本行業本單位人才隊伍情況,把各類拔尖人才和優秀人才作為聯系對象。聯系人通過調查走訪、召開座談會等形式,經常了解優秀人才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情況,及時幫助協調解決實際困難,促其快出成果、多出成果;被聯系人要不定期向聯系人匯報思想、工作、學習和生活情況。

(三)完善人才工作目標考核責任制。把人才工作納入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工作目標責任制,加強對人才工作的考核。同時,建立人才工作督促檢查制度,不定期對各級各部門人才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指導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