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企業科技創新意見

時間:2022-10-23 04:31:00

導語:工業企業科技創新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業企業科技創新意見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屬各單位:

為貫徹落實省委“創業富民、創新強省”總戰略,進一步增強我市自主創新能力,走創業創新之路,促以港興市、全面跨越,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培育科技型企業,增強企業創新能力

(一)加大科技型企業的培育扶持力度。引導、支持民營資本和科技人員積極創辦科技企業,鼓勵和支持傳統產業企業改造提升為科技型企業。經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試點企業),分別一次性給予100萬元、40萬元的專項補助;新認定的省級科技型企業、農業科技企業、專利示范企業分別一次性給予20萬元的專項補助。

(二)鼓勵企業研發機構建設。做大做強一批具有較大規模和較強自主開發能力的企業研發中心,使其成為引領我市企業技術創新的重要基地。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企業研發中心(技術中心),分別一次性給予100萬元、40萬元的專項補助。

(三)鼓勵企業實施技術創新項目。支持企業開展各種形式的技術創新活動。對列入國家火炬計劃項目、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項目分別一次性給予10-20萬元的專項補助;對列入省重點技術創新項目、省重點高新技術產品開發項目計劃分別一次性給予5-10萬元的專項補助。

(四)加大對企業自主創新投入的所得稅稅前抵扣力度。允許企業按當年實際發生的技術開發費用的150%抵扣當年應納稅所得額。實際發生的技術開發費用當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稅法規定在5年內結轉抵扣。

二、加快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打造浙江省海洋科技創新橋頭堡

(五)加快浙江省海洋開發研究院建設。加大對研究院軟硬件建設投入,著力將研究院打造成為浙江省重要的海洋科技創新服務平臺。

(六)支持企業與大院名校共建創新載體。根據我市產業發展需求,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引進高校、科研院所在我市組建研發中心、工作站、研究所等多形式的創新載體。對通過省級認定并開展創新服務的載體一次性給予10萬元的專項補助。

(七)支持重點實驗室建設。共建一批“開放、流動、協作、共享”的重點實驗室,使我市若干優勢領域的實驗檢測條件和創新能力達到省內領先水平,提升我市企業新品開發能力和技術改造水平。對新認定的國家、省級重點實驗室,分別一次性給予100萬元、50萬元的專項補助。

(八)加快區域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建設。發展壯大一批區域科技創新服務中心(行業技術中心),強化服務功能、提高服務水平、創新服務機制,為中小企業和種養殖戶提供檢驗檢測、技術開發、成果轉化和人才培訓等創新服務。經新認定的國家、省級區域科技創新服務中心(行業技術中心),分別一次性給予100萬元、40萬元的專項補助。

(九)大力推進科技孵化器建設。積極發展投資主體多元化、運營機制市場化的科技孵化器,將我市建設成為全省重要的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孵化基地。經新認定的國家、省級科技孵化器,分別一次性給予100萬元、40萬元的專項補助。

三、鼓勵企業創新,打造知識產權和品牌標準引領體系

(十)鼓勵企業承擔重大項目。對承擔國家“863”計劃、國家“97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省科技重大專項(優先主題)等重點項目的企業,按上級要求或合同予以配套。

(十一)鼓勵企業創造發明。對企業當年授權的國內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每件分別給予2萬元、0.2萬元的專項補助,國外專利加倍資助(限資助2個國家);促進專利技術產業化,對企業發明專利產品首次年銷售額達到1000萬元、2000萬元、3000萬元以上,且企業實繳稅收比上年增長5%以上的,分別給予一次性5萬元、10萬元和20萬元的專項補助(不重復獎勵);對新獲中國專利獎的企業,給予一次性20萬元的專項補助。

(十二)鼓勵企業參與制定國家行業標準。對參與制定并完成國家行業標準的企業,按照其參與程度重要性給予15-30萬的獎勵。

(十三)支持企業加強品牌建設。對新獲“中國馳名商標”(需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認定)、“中國名牌產品”的企業,給予一次性50萬元的專項補助,對新獲“國家免檢產品”的企業,給予一次性30萬元的專項補助(同一檔次品牌一家企業均只獎勵一只)。

四、培養和引進高層次創新人才,著力打造海洋人才高地

(十四)加大高層次科技人才引進力度。加大對重點領域的學科帶頭人、技術帶頭人的引進力度,有針對性地引進海內外跨領域、具有前瞻能力的研發人才和高水平研發團隊。進一步創新人才柔性流動機制,形成多種形式的“人才驛站”,讓更多的高級人才通過短期聘用、技術合作、人才租賃等方式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推動人才市場體系建設,有效發揮市場在科技人才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

(十五)鼓勵企業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對企業新建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給予一次性20萬元專項補助,對于博士后選題立項給予適當補助。

(十六)鼓勵留學生到我市創業。對于創業留學生申報的科技項目給予優先立項。

(十七)本意見實行最高限額原則,對企事業單位同一事項涉及多項補助扶持的,按最優惠一項執行。以上各項涉及財政支出的,按歸口部門支出渠道不變。

(十八)以上各項補助,稅收歸屬縣(區)的,由所屬縣(區)財政承擔補助額度的50%;稅收歸屬市本級的,由市財政全額補助。

(十九)本《意見》由市科技局負責解釋。本《意見》自頒布之日起施行。原有政策與本意見不一致的,以本意見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