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教學評估意見

時間:2022-11-01 04:23:00

導語:義務教育教學評估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義務教育教學評估意見

各鄉鎮教委、縣(民)辦中小學:

中小學教學評估已進入關鍵階段,為總結前一階段的工作,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大工作力度,各鄉校要按此安排意見扎扎實實做好教學評估的各項工作:

一、第一階段教學評估工作情況總結

各鄉鎮校在教學評估過程中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實踐,在教師教學評估階段做了很多開拓性的工作,鄉鎮校長、中學校長親自抓,主管校長工作扎實認真,尤其是王千寺鎮、連鎮鄉、溫城鄉、劉集鄉、杜橋鎮、王同鎮、留府鄉、梁集鄉、景州鎮、龍華鎮中、王千寺中學景州鎮中、廣川中學、劉集中學、溫城中學、任重完小等進展快,工作務實,成效顯著。在教師教學評估階段小學評估工作明顯領先于中學,鄉鎮小學教師評估組織的扎扎實實,教師個人業務檔案建設、制度建設、教師課堂教學觀察逐人進行聽課評估,教師教學評估優秀等級結果比較符合實際。但部分中學和小學對教師教學評估工作重視不夠,工作處于應付狀態,其表現有下列幾種情況:一是干部教師對教學評估認識不到位,對教學評估指導思想、評估目標、評估原則和教學評估標準等不熟悉;二是教師檔案建設內容不充實,條理性差,不規范;三是教師自評大都自評為優秀或良好,不能正確把握和認識自己,偏離了評估的基本方向;四是教師促改方案中改進目標、措施不具體;五是評估組評估過程沒有嚴格按評估標準評估,有的中學和個別鄉鎮在教師課堂教學觀察評估中沒有逐人聽課。這里強調:凡是課堂觀察項沒有逐人聽課的不能出教師此項評估結果,新學期開學第一周必須補上這一項;六是學校教學評估制度建立、教學常規制度重建及學校教學評估檔案建設工作進展緩慢。七是在邊評邊改的評估基本原則落實上措施不到位,只評不改,違背了教學評估的根本要求。八是教學評估時間不能按縣安排時間進行,一拖再拖,不能按時完成階段性評估任務。九是民辦學校還沒有真正動起來,民辦學校的教學評估工作必須接受各級的教學評估,不能超越全縣教學評估范圍之外,完不成任務的將亮黃牌。

二、進一步提高對教學評估工作的認識,加大教學評估工作的力度

(一)干部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教學評估對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推進新課程,通過教學評估構建適合素質教育和實施新課程的評價指標體系的意義和價值。

(二)要認識到教學評估是規范學校辦學行為,規范教師教學行為,提高學校和教師實施新課程能力及促進學校常規教學管理的保障體系。

(三)要認識到教學評估是基于四級教學評估制度下的常規教學管理和指導工作,必須納入中小學教學管理常規工作中,教學評估要制度化、常態化。

(四)要認識到教學評估是促進學校發展、促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提高的基本策略和方法。教學評估過程是促進教師和學校轉變觀念的過程,是學校和教師共同發展的過程。

(五)要認識到教學評估重過程、重指導的工作策略,要把教學評估變為學校和教師的主動參與行動,成為學校和教師常規管理過程的自覺行為。

(六)要認識到教學評估正確、有效的實施,必須落實鄉校一把手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各鄉校一把手要周密安排,認真抓好教師教學評估和學校教學評估兩個層面的工作,要親自抓,抓出實效,抓出經驗、抓出新面貌,不能有疏漏,更不能走過場,哪個鄉校出了問題要追究一把手責任。

三、學校教學評估工作要求

學校教學評估是整個教學評估的重中之重。各鄉鎮教委、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學校要認真學習《河北省義務教育階段教學評估實施要點》、衡水市義務教育階段教學評估實施方案》和《**教育局關于20**年省教育廳對我縣義務教育階段教學評估工作的實施方案》,認真學習《河北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學評估標準》。為搞好學校教學評估,對學校教學評估工作做以下要求:

(一)建立科學、民主的教學評估機制。

全縣各鄉鎮、中小學要將教學評估納入學校的常規教學管理過程之中,學校自評每學期至少一次,教師教學評估每學年至少一次,做到邊教學,邊評估,邊改進,邊發展。

(二)學校教學評估制度重建工作。

學校自評前,對照省學校教學評估標準教學管理、課程管理、教學條件、校本研修、評價研究五個方面22項指標的相關內容,根據實施新課程的要求,重新審查和修定學校教學管理制度、評估制度等。各鄉校各項制度打印成冊歸入教育局學校教學評估檔案。

(三)學校教學評估自評工作:

學校在總結教師教學評估工作基礎上,對照縣評估辦下發的《教師教學評估工作程序》,進行查漏補缺然后進行學校自評。

1、學校領導班子依據“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學評估標準”的22項二級指標內容,逐條進行自我評估,一條一條地總結已有的經驗和做法,找出存在的問題,然后量化為分數,提出學校初步評估結果并寫成自評報告(A4紙打印一式二份,交教育局評估辦一份,學校入檔一份)。

2、通過教師大會進行學校自評結果匯報。

3、學校制定《學校征求意見調查表》,廣泛聽取教師和學生家長、社會各界人士的意見,做到公正、公平的看待自己學校的優勢和不足。

4、學校根據存在的問題,寫出“整改方案”(一式2份,上交、入檔各一份)并進行整改,做到邊評估邊整改。

5、寫出本學期自評總結報告,填寫學校評估報告書(中小學各學校交教育局存檔一份)。

(四)鄉鎮教委對所屬學校進行學校教學評估,并加強過程性指導,將各學校的評估結果報教育局教學評估辦。

(五)教育局對所有初中學校、縣辦小學、民辦學校進行教學評估。對鄉鎮小學進行抽樣評估。所有中小學必須進行一次上級教學評估模擬,以進一步查找不足。

(六)需要重點抓好的幾個方面的工作:

1、開齊開全國家、地方、校本三級課程,實行課程計劃落實責任追究制。學校要合理調整教師崗位設置、學科專業設置,制定校本課程開發、實施制度和激勵機制。小學要打破包班制,嚴格按課表上課,六個班以上的小學及初中學校音樂、體育、美術、綜合實踐課、信息技術學科必須設置專職教師,開全開足課時。學校必須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的課外活動時間。縣鄉要對三級課程的落實情況進行督導檢查。

2、全縣中小學校學生班容量要符合省定標準。

3、建立“教、學、研”一體的校本研修制度,真正開展校本研修活動,每周必須保證每個學科教師有3個小時的校本教學研究時間。學校領導要參與活動并搞好教學研究工作,提高教師的課程把握能力,積極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提高教育教學理論水平,提高實施新課程的能力。

4、明確學校、年級組、教研組管理人員的職責,建立考核制度。

5、創建提高教師職業素養及課堂教學水平的管理機制和考核方法。

6、各功能室、實驗室、圖書室要有專人管理,并充分利用,使用情況要有記錄。

7、學校經費中教學經費至少不低于20%,用于征訂教學資料、購買教學軟件、校本研修及學習考察、進修培訓等。

8、制定學校學年三級課程實施方案,并報縣評估辦備案。

9、鄉校教學評估縣級檔案建立:

教育局給初中各學校及各鄉鎮、民辦各學校單獨建立教學評估檔案。各鄉校根據教育局教學評估辦要求上交的所有材料均歸入各鄉校的教學評估檔案。

10、學校教學評估檔案整理工作:

第一階段的檔案歸檔工作:按照教育局下發的《學校教學評估檔案要求》42項內容做好整理歸檔。

第二階段的檔案歸檔工作:(1)教師教學評估檔案歸類入檔;(2)學校教學評估歸類入檔。

(七)學校教學評估時間安排:

學校教學評估機制建立及制度建設:(20**年6月20日----7月20日)

學校教學評估自評與整改:(20**年7月21日----8月15日)

縣、鄉評估小組對學校教學評估:(20**年8月20日--9月20日)

教學評估工作總結及檔案歸類:(20**年9月21日--9月30日)

注:1、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中包含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及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

2、未列入課程設置的其它課程在地方與學校課程中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