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綜合考評意見

時間:2022-11-01 04:44:00

導語:小學教師綜合考評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教師綜合考評意見

為了正確評價全縣中小學教師的德才表現和工作業績,激勵教師提高政治業務素質,促進全縣各級各類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普遍提高。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五章第22、23、24條的規定,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的相關規定,對全縣中小學教師的綜合考評提出如下意見

一、考評的原則

1、客觀公正的原則。考評工作要嚴格按照規定的程序和標準進行,必須置于群眾的監督之下。考評要做到“四公開”、“三不準”,即:考評標準公開,考評方案公開,考評依據公開,考評結果公開;不準托人情拉關系,不準優親厚友,不準弄虛作假。通過考評,對每一位教師做出客觀、公正、準確的評價。

2、全面考評的原則。按照“德、能、勤、績”的要求,做到既考評每一位教師的政治表現、思想品德、職業道德、組織紀律,又考評每一位教師的業務水平,工作能力和工作實績;同時還要對每一位教師的文化、業務、教育理論、教育法規知識進行考評。對在不同層次、不同類別學校和不同崗位任職的教師,考評應突出不同特點,有所側重。

3、以實績為主的原則。在全面考評的基礎上,重點考評每一位教師的工作實績,即在教學、教研、社會服務等實際工作中的成績和貢獻。

二、考評的具體內容和權重比例

綜合考評以《教師法》、《教師資格條例》為基本依據,具體分為教師的職業道德,工作態度,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工作量、教育教學成績和浮動部分六個方面的內容。總分為1000分。權重比例為:職業道德12%,工作態度12%,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10%,工作量10%,教育教學成績50%,浮動部分6%。

1、職業道德120分。分8個方面。(1)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熱愛黨,熱愛祖國,忠誠黨的教育事業;(2)敬業愛生,為人師表,具備良好的師德師風;(3)遵紀守法,不參與邪教、迷信、賭博等危害社會的活動;(4)具有團隊精神,團結互助,互敬互諒,人際關系和諧融洽,沒有危害集體、危害他人的言論和行動;(5)熱愛、尊重學生,不體罰、不侮辱學生(6)嚴格落實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有關規定,不亂收費、亂征訂、亂辦班、亂設校內小賣部;(7)顧全大局,維護教育穩定,不搞無原則糾紛,不做影響穩定的事情;(8)積極參加教育行風建設,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不參與村里或單位的上訪告狀、打架斗毆,不拉幫結伙。每個方面滿分為15分。考評時量情記分。

2、工作態度120分。具體為兩個方面:

(1)出勤50分,具體為:

堅守崗位、出全勤記滿分;遲到一次減0.5分;曠工一天減5分;請假(特殊假期除外,即產假、婚假、直系親屬婚喪事、蓋房等)一天減0.5分,一年內累計請假一個半月以上此項不得分;一個月內連續曠工5天以上,一年內累計曠工半個月以上此項不得分;請假期滿無正當理由逾期不歸按曠工對待。

(2)備、批、輔70分,具體為:

備課認真,超周備課15分;作業全批全改,批改及時15分;及時輔導、積極轉化學困生15分;控制學生流失好,控流保學及時15分;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安全和法制教育,定期召開家長座談會或進行家訪10分。

3、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100分。具體為五個方面:

(1)學歷(文化程度)15分。小學教師達到中師畢業,初中教師達到師范類專科畢業,高中教師達到師范類本科畢業為合格學歷(非師范類畢業生提升一個擋次),記滿分。學歷不合格者每下降一個擋次減5分。

(2)職稱(專業技術等級)10分。中級以上職稱(中教一級和小教高級)記滿分;初級職稱記8分;沒有職稱但學歷合格記6分;沒有職稱且學歷不達標者,不記分。(所獲職稱必須與崗位相符)

(3)文化專業知識考試20分。根據全縣(或全鄉、校)統一組織的年度文化專業知識考試成績,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檔次。,分別記20分,15分,10分,0分。男滿55周歲、女滿50周歲的教師,個人申請可以免試,免試教師按良好檔次記分,無故不參加考試者不記分。

(4)課堂教學能力40分。以縣或省、市印發的《課堂教學量化方案》為標準,逐人量化考評。(本鄉校有自行標準的也可參用)

(5)教科研能力15分。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積極投身教學改革者記10分;承擔縣級以上教科研課題或教改論文在市級以上刊物上予以發表或獲得過縣級以上獎勵者5分。其它情況量情記分。

4、工作量100分。縣教研室以省頒標準為依據,參照教師任教學科、周課時數制定《**教師工作量標準》,各鄉校可以此為依據制定本校(或鄉鎮)的工作量標準,滿工作量的記滿分;工作量不足者按量化比例減分,應任課不任課者不記分。

5、教育教學成績500分。

(1)鄉鎮中、小學以鄉鎮為單位,縣辦學校以學校為單位,每學期進行一次摸底考試,學科第一名記450分,最末一名為100分,其它按等量依次遞減。連續三年成績居本單位最末位者,本項不記分。

(2)其它成績50分,主要指:鄉(鎮)校或年級或學科在鄉鎮以上單位舉辦的各種競賽活動中取得的成績(包括知識競賽、單科競賽或文藝、體育活動等),第一名記50分,其他依次遞減。沒有者不記分。

6、浮動部分60分,包括加分和減分兩部分。

(1)具有下列條件者予以加分:

第一、學歷加分10分。

小學教師取得專科學歷者,加5分,取得本科學歷者加10分。

初中教師取得本科學歷者加5分,取得研究生學歷者加10分。

高中和進修學校教師取得碩士研究生學歷者加5分,取得博士研究生學歷者加10分。

第二、綜合獎勵加分40分。當學年的獎勵,只加一次最高分,各級獎勵不累計加分。加分標準為:國家級40分,省部級30分,市廳級15分,縣處級10分,鄉局級5分,校股級2分(部、廳、處、局指教育行政部門、其他指各級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人事部門聯合表彰的按同級政府獎勵對待。與教育行政部門無關的其他獎勵不加分。)

第三、公開課加分5分。當學年舉行的公開課只加一次最高分,不累計加分。加分標準為:市級5分,縣級3分,鄉級2分,校級1分。

第四、論文論著加分5分。當學年在正式報刊上發表的教育教學論文或論著,只加一次最高分,不累計加分,加分標準為:國家級刊物5分;省、部級刊物3分,市廳級刊物2分,縣局級刊物1分。(每學年度指從上學年暑假開學起到本學年暑假開學止。以發表日期為準。

(2)有下列情況者,予以減分。

第一、學年內受黨政紀處分的,一次性減60分;受到教育局通報批評、黃牌警告或其他處分的,一次性減40分。

第二、年內非玩忽職守發生重大傷亡事故的,按第一責任、分管責任、直接責任的順序,從50分開始依次遞減。

第三、有違犯教育局頒發的《五條禁令》之一行為的,一次性減50分。

第四、工作態度惡劣,工作事業心差、玩忽職守,給工作造成重大損失的,一次性減60分。

第五、工作能力差,當學年所教班級、學科初中全縣排隊倒數3名且分值低于全縣平均數的,小學同年級同學科全鄉倒數2名且分值低于全鄉平均數的,一次性減50分、40分、30分。

以上各項減分,可以累減,但減分最多不超過200分。

7、對從事工作崗位不易量化,又沒有可比性的,由考評小組按集體研究意見,結合群眾評議打分進行考評,但要做到準確、公正。

8、對于參加工作不滿一年的人員,沒有考評依據的,可采用聽課和民主測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考評。

9、對于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實行一票否決,考評時定為不稱職等次。

(1)師德師風敗壞,有損教師形象,造成嚴重后果或惡劣社會影響的。

(2)帶頭越級上訪,在本單位煽動、策劃制造混亂,誣陷他人,影響安定團結大局,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3)參與邪教組織活動,影響惡劣的。

(4)因玩忽職守,不負責任,造成重大責任事故的。

(5)曠工或請假期滿無正當理由逾期不歸連續超過十五天,或者一年內累計超過三十天的。

(6)教學成績低下,連續三年初中在全縣同學校、小學在本鄉鎮同學科中倒數第一,且低于全縣或本鄉鎮(校)平均值的。

三、考評的方法和程序

1、考評方法

(1)考評在縣教育局的領導下,以鄉鎮教委和縣辦學校為單位,分別組織實施。

(2)縣教育局制定針對全縣的綜合考評意見。各鄉鎮教委、各縣辦學校結合本單位實際,分別制定切合本單位實際的考評實施細則。

(3)本單位的考評實施細則要在實施前充分討論、進行公示,接受全體教職工和社會的監督,并報教育局備案。考評結束后,各鄉鎮、各縣辦學校要實事求是地寫出考評報告,連同考評結果,一并報教育局存檔。

2、考評的基本程序

(1)建立考評領導小組,做為考評工作的非常設機構。領導小組集體領導考評工作。

(2)公布考評方案(或細則),召開專門會議進行部暑。

(3)被考評人員寫出學年度總結,并按考評方案對自己進行預評。

(4)小學以學校為單位,中學以學校或教研組為單位,聽取個人學年度述職,廣泛征求教師和學生的意見,并根據平時各種數據、證書、證件等原始依據,對每個教師進行打分評比,做為初評。

(5)考評領導小組召開專門會議,審核初評結果,對每一位教師的得分進行準確的定位。

(6)領導小組根據考評結果,對總分在1000—900分的人員,定為優秀檔次,但優秀檔次人數不得突破參評人數的10%,如果優秀檔次人數不足10%時,年度考核時,可從899分開始,由高到低依次確定;899—600分的定為稱職檔次;599—500分的定為基本稱職檔次;499分以下的定為不稱職檔次。

(7)召開全體會議,公布考評結果。

四、考評結果的運用

1、教師在學年度考評中定為優秀的,優先聘用,并被推薦為縣級模范工作者,做為出席市、省或國家級模范教育工作者的侯選人,享受全額工資和獎金。

2、在學年度考評中定為稱職的教師,確保當年的聘用資格,并享受全額工資和獎金。

3、教師連續兩年考評被定為稱職以上等次的,一般在本職務工資標準內晉升一個工資檔次。連續兩年定為基本稱職等次的緩升,沒參加考評或經考評有一個年度定為不稱職的,不予晉升。

4、新參加工作的畢業生,經考評定為稱職及以上等次,方能轉正定級,才有資格申報專業技術職務。

5、任現職以來,每個年度均被評為稱職及以上等次,才有資格申報高一級專業技術職務。

6、學年度考評為基本稱職的人員,由縣教育局給予黃牌警告、通報全縣;對評為不稱職人員,由各鄉(鎮)校列出名單報縣教育局,縣教育局組織這些人員集中到縣教師進修學校進行待崗學習。第一次待崗學習期限為三個月,學習期間工資照發,學習和生活費用自理,學習結束后寫出個人剖析材料和學習報告交教育局,放入本人檔案,回原單位(或教育局調整到合適單位)應聘;第二次待崗學習期限為半年,只發個人職務工資部分,學習和生活費用自理。學習結束后按第一次學習后的程序辦理。第三次考評仍被定為不稱職等次,解除聘用合同,自謀職業,教育局將本人檔案轉縣人才市場。

五、考評的組織領導

1、縣教育局成立考評工作領導小組,屬非常設組織,由局長任組長,主管人事工作的付局長任付組長,紀檢、政工、普教、辦公室、督導室,教研室等有關股室的領導為成員,領導當年的考評工作。

2、鄉鎮教委和縣辦學校成立領導小組,校長為組長,鄉鎮教委領導小組可下設小學組和初中組,分別負責本學年度的小學和初中的考評工作。

3、考評小組一般由5—13人組成,由校長、校委會成員、教師代表參加。考評小組成員必須作風正派、辦事公道,具有較高的政策、業務水平,在群眾中有較高的威信,考評小組中的教師代表要由全體教職工選舉產生,人數不少于考評小組總人數的三分之一。

4、考評小組的職責是:

第一、參照本意見制定本鄉校的考評實施細則。

第二、組織專門會議布置考評工作。

第三、組織、指導、監督本鄉校考評工作。

第四、審核初評結果,對每一位參評人員寫出考評評語,確定考評等次。

第五、處理考評中的具體事務,化解考評中的各種矛盾,解釋考評中的所有問題,做到問題不出鄉校,矛盾不上交。

第六、負責校長的考評并確定校長等次。

六、本實施意見為討論稿,屬試行階段。其解釋權歸縣教育局。各鄉校制定的考評實施細則解釋權分別歸各鄉校。

七、本實施意見只適用于國辦學校。民辦學校可參照此意見,結合本校實際,制定本校的考評辦法。

八、本實施意見自之日開始試行,之前局發文件中如有與此意見不相符的,以此意見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