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涉水建設項目管理意見

時間:2022-11-05 11:39:00

導語:加強涉水建設項目管理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強涉水建設項目管理意見

為進一步提高我市防洪減災能力,保障全市經濟社會可持續協調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實際,現就加強涉水建設項目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強法律法規宣傳教育,進一步增強全社會法制意識

1999年“6.30”洪災以來,我市各級干部群眾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加大水利建設的力度,建設了一批骨干水利工程,建成了150萬畝標準農田,有效地提高了城鎮和廣大農村的防洪抗災能力,改善了生態環境。但是,我市水利環境的大格局沒有改變,涉水建設項目管理上也存在不少問題,防洪減災的形勢仍然十分嚴峻。因此,各級要進一步加強《水法》、《防洪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等媒體加大對全社會的宣傳力度,特別是要加強對項目建設單位和相關部門的宣傳,充分認識到違法占用水域、侵占填堵河道的危害性和嚴重性。要發揮新聞媒體、社會力量的監督作用,通過曝光、舉報等方式,使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

二、不斷完善保護規劃,進一步明確水利設施和水域保護重點

各地要按照科學發展、協調發展的要求,把事關全市和區域性防洪安全大局的重點水利設施、河道管理納入保護規劃。一要結合實際,認真做好保護規劃的編制工作,明確重點保護對象,并向社會公告。二要嚴格按照保護管理的有關規定,加強對涉水建設項目監督檢查,特別是對重要河段的臨跨河建筑物、構筑物等涉水項目,要嚴格按批準方案實施。三要把各類開發區、城區周邊、重點集鎮等作為監督的重要區域,及時掌握動態。

三、嚴格依法行政,進一步規范涉水項目審批程序

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嚴格依法行政,加強行政執法,堅決制止任意侵占河道、損壞堤壩、河道設障等違法行為。嚴格審批程序,一切涉及占用水域、河道、堤防等臨跨河建筑物建設項目,各有關部門要現場踏勘核實,嚴格按程序進行審批。城建、交通、土地利用等總體規劃和區域性建設規劃涉及水域調整的,必須與流域(區域)性水利規劃相銜接,在規劃審批前,其水域調整方案應當經過科學論證并征得水行政主管部門的同意。水行政主管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深入現場,對涉水建設項目建設全過程開展監督檢查。嚴格按照審批要求,抓好竣工驗收。修建各類臨時性涉水建筑物,必須報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并出具承諾書,明確占用的期限、范圍、用途、方式、恢復措施等,占用期滿后必須恢復原狀。對未經批準或不按照批準的要求占用的,要限期拆除并依法予以處罰。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按照依法辦事,嚴格處置的原則,從嚴處置違法涉水建設項目問題。對違法涉水建設的項目,要全面調整核實,對嚴重影響防洪和破壞水環境的要責令建設單位和個人恢復原狀,并按照相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罰。

四、強化保護責任,進一步形成涉水建設項目管理工作合力

各級各部門要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加快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政治高度出發,切實加強對涉水建設項目管理工作的領導,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各級政府主要領導要真正重視、全力支持涉水建設項目管理,分管領導要把涉水建設項目管理作為防汛保安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通力協作。凡涉及涉水建設項目審查時,必須有水行政主管部門參加會審。不得把水域面積作為土地出讓,如在出讓的土地中涉及水域,必須把辦理水域占用手續作為前置條件。各涉水工程項目建設,必須與水行政主管部門銜接,辦理好有關手續,并按職責督促業主或建設單位依法施工。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建立巡查制度,加強日常巡查,及時發現和制止違法案件的發生,努力把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對檢查中發現的未經審批,非法涉水建設案件,要嚴格依法處理;對拒不接受處罰,繼續進行違法活動的單位和個人,相關部門要相互配合,聯合執法,嚴厲打擊非法占用水域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