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科學素質行動工作意見
時間:2022-03-24 07:07:00
導語:全民科學素質行動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村(居)委及相關部門:
《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國發[]7號以下簡稱《綱要》),是我國科學普及工作領域內最重大的全民行動計劃,《綱要》提出了到年,我國公民的科學素質要達到世界發達國家21世紀初水平的目標要求,作為全國文明鎮理應提前實現這一目標。根據(閔府發[]24號)文件的精神,制定鎮貫徹《綱要》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全民科學素質工作“政府推動、全民參與、提升素質,促進和諧”的方針:
政府推動——將公民科學素質建設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工作。加強領導、納入計劃、加大投入、推動實施。
全民參與——充分調動全體公民參與實施《綱要》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形成尊重知識、崇尚科學、鼓勵創新的良好社會風尚。
提升素質——提升公民素質是實施《綱要》的出發點和最終目標。以重點人群科學素質工作帶動全民科學素質的整體提高。
促進和諧——以人為本實現科技教育傳播與普及等公共服務的公平普惠。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實現人與自然的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
二、目標
到年,全民科學素質工作有較大發展。全鎮重點人群的公民科學素質明顯提高并在全區處于領先地位;未成年人對科學的興趣明顯提高,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有較大增強;農民掌握了必要的“科學種田”知識和科技致富的能力;城鎮勞動人口(包括外來務工人員)勞動技能不斷提高,受教育培訓程度不斷增加;社區居民應用科學知識、破除迷信、創導科學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的能力有較大增強;領導干部和公務員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科學決策的能力明顯增強。
通過宣傳科學發展觀,重點普及節約資源、保護生態、改善環境、安全生產、應急避險、健康生活、合理消費、循環經濟等觀念和知識,使公民逐步形成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弘揚科學精神,培育創新文化,使科學精神與創新文化成為航天閔行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新城精神塑造的重要內容。
科學教育與培訓、科普資源開發與共享、大眾傳媒科技傳播能力、科普基礎設施等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基礎得到加強。
形成比較完善的科學素質建設的組織實施、基礎設施、條件保障、科普創作隊伍建設和監測評估等體系。
科普工作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提供有力支撐,作用更為強大,效果更為明顯,公民提高自身素質的機會和途徑明顯增多。
三、組織實施
成立鎮公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和科普工作聯席會議實行聯會制度,全面負責對《綱要》的實施。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鎮科協。
各村、居委和有關單位要把實施《綱要》納入議事日程,成立相應領導機構,按各自職能范圍開展工作。
牽頭部門要會同責任單位制定可操作的工作方案。各相關單位既分工明確,又協同配合,形成上下聯動、橫向聯合、左右協同的整體合力和全民參與的社會化工作格局。
四、任務分解
鎮公民科學素質工作分為兩大類十項,具體內容及牽頭責任部門見附表。
五、保障措施
1、規章制度
將實施《綱要》工作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各單位干部業績考核指標,對實施《綱要》成績突出者將給予表彰和獎勵。
2、經費保障
逐年增加政府對科普的財政投入,創導社會捐贈,吸納機構、個人資金,形成多渠道投入機制,確保人均科普經費列全區前茅。
3、隊伍建設
組建科普講師團隊伍,發展壯大科普志愿者隊伍,為實施《綱要》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開展各種形式的培訓和進修活動,積極調動公務員、科技工作者、教師、法律工作者、醫務人員和社區離退休高級人才等參加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特長和優勢。
六、工作步驟
“十一五”期間,鎮公民科學素質工作大體上分三個階段,具體是:
1、第一階段(07年上半年)
A、成立組織機構,建立工作制度
B、明確職責任務,制定年度工作主題和重點
C、發動和指導各下屬單位制定工作方案并組織實施
D、培訓
2、第二階段(年下半年至年)
A、推動主要行動和基礎工程,針對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提出并落實相關措施。
B、落實政策,投入、隊伍、獎勵等相關保障條件。
C、探索、研究和加強實施《綱要》的工作模式和機制。
D、開展期中監測工作。
3、第三階段(年)
A、繼續推進實施工作
B、對“十一五”期間《綱要》的實施工作進行評估和總結
C、研究制定~年《綱要》實施工作的階段目標
附件一:鎮公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名單
附件二:鎮公民科學素質行動任務分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