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科技服務組織意見
時間:2022-04-04 01:54:00
導語:農業科技服務組織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依靠科技進步是實現*農業現代化、帶動農民致富的潛力所在、優勢所在和希望所在。民營農業科技服務組織是推進農業科技進步的一支富有活力的重要力量。而高新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大力發展農業高新技術產業是加速郊區農業現代化進程的核心,必須放在戰略先導地位,重點加以支持。為此提出鼓勵興辦民營農業科技服務組織和吸引高新技術的意見:
一、鼓勵興辦民營農業科技服務組織
第一條民營農業科技服務組織的財產組織形式
一是由自然人或社會法人出資興辦的農業科技服務組織;
二是由科技人員與農民、社會法人聯合興辦的農業科技服務組織;
三是由科技人員或社會法人領頭在國家、集體和民營企業資助下興辦農業科技服務組織;
四是由現在縣(區)、鄉所屬的國家或集體的科技事業單位經過改制后,科技人員或社會法人確實成為投資主體經營的農業科技服務組織。
以上四種形式都應視為民營農業科技服務組織。
第二條民營農業科技服務組織的經營形式和主要職能
民營農業科技服務組織是由科技人員個人或眾多出資者共同經營的服務實體,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共同出資、共享利益、共擔風險。主要職能是從事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包括向農民提供技術轉讓、技術推廣、技術咨詢、技術培訓等服務,或與當地農民合作進行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開發、生產、銷售一條龍服務或科工貿一體化服務等。
第三條對民營農業科技服務組織支持的原則與重點
凡符合第一條和第二條的民營農業科技服務組織都在市、縣(區)支持范圍之內。
1、支持原則:一是先干后幫的原則,必須先干起來,并看出起色;二是以民營農業科技服務組織自我投資為主的原則;三是效益原則,經營效果好,群眾歡迎有實際業績。
2、支持重點:不幫助搞基礎設備。重點是:一、添置必要的儀器設備;二、重大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機具等的引進、試驗、推廣或農業新產品的開發與生產等;三、對農民的技術培訓等。對農民的培訓必須堅持企業行為和農民自愿。
支持方式:主要是貸款貼息和獎勵。如果不需要貸款,則獎勵相當于貼息數量的資金。
3、在郊區從事科技含量高的生產性項目,對土地承包或租賃視同當地農民。
4、采用新產品、新技術能帶動農民致富的,在享受本《意見》的支持外還可按產業化項目另外給予支持。
第四條民營農業科技服務組織的管理
對民營農業科技服務組織的管理由該組織所在縣(區)農辦(委)負責。凡被認定的民營農業科技服務組織需報市農辦科教處備案。民營農業科技服務組織需要市、縣(區)給予支持的,一律通過縣(區)農辦(委)會同有關部門共同審批,屬于縣(區)支持的由縣(區)審批;需要市里支持的報市農辦會同財政、計委等部門共同審批。
二、鼓勵吸引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農業
發展農業高科技,是帶動郊區農業結構升級、大幅度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的根本途徑。因此,要采取措施鼓勵高新技術進入郊區農業領域,并逐步成為新的增長點。凡符合農業高新技術條件和農業高新技術企業條件的,市、縣(區)各級政府要給予鼓勵和支持。支持的原則和支持的方式,與民營農業科技服務組織相同。
農業高新技術和農業高新技術企業要經過有關部門和組織的認定,要履行一定程序,具體辦法另定。
- 上一篇: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制度
- 下一篇:科普基地命名規章制度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