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委教育管理工作意見
時間:2022-04-22 05:17:00
導語:黨委教育管理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省級經濟開發區、東部區塊黨工委,各鎮黨委,各街道黨工委,市委各部門,市級國家機關各部門黨委(黨組),在臨各直屬單位黨委(黨組),市屬各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各人民團體黨組織: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四個長效機制文件精神,切實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更好地發揮流動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結合我市實際,現就加強和改進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著眼于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從新形勢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點和流動黨員隊伍的實際出發,不斷創新組織設置、活動方式、工作機制和相關制度,建立健全系統、科學、有效的教育管理機制,充分發揮流動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著力構建城鄉一體的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新機制,為把我市建設成為長三角地區最具競爭力城市提供組織保證和人力支持。
二、基本原則
1、堅持有利于黨員合理流動,有利于加強對黨員的教育管理,有利于發揮黨員作用的原則;
2、堅持條塊結合、共同管理的原則;
3、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
4、堅持求真務實、改革創新的原則。
三、工作內容
1、創新組織設置,實行流動黨員區域聯動一體化管理。各鎮(街道)要根據外出黨員的從業結構、外出流向和分布狀況,因地制宜,在外出流動黨員相對集中的地方建立黨組織,條件成熟的應及時設立黨委(黨總支)。目前難以建立流動黨員黨組織的,可依托商會或行業協會設立的黨組織,建立流動黨員聯絡站,負責流動黨員的聯系、教育和管理。實行流動黨員三級管理,市委組織部(市社會工作委員會)下設流動黨員聯絡服務中心,省級經濟開發區、東部區塊黨工委和各鎮(街道)黨員服務中心都要建立黨支部,村(社區)、工業園區、項目工地和集貿市場等流動黨員密集地設立流動黨員服務點,構成組織健全、職責到位、工作有效的組織網絡。
2、創新管理模式,建立流動黨員動態管理機制。積極開展“三找”(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黨員找黨員)活動,重點摸清山區經濟不發達村、破產企業黨員職工的流出情況,對外出流動黨員情況做到底子清、情況明,并實行動態管理。嚴格做好《流動黨員活動證》的登記和發放工作,加強與流入地黨組織的溝通聯系,落實專人結對聯系,定期了解外出流動黨員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況。積極引導外來流動黨員持《流動黨員活動證》報到并參加黨的組織生活,鼓勵隱性黨員亮明身份。依托公安部門“暫住人口登記管理系統”,工商、稅務、人事勞動等部門配合,開展“拉網式”聯合大調查,對全市外來暫住人口進行全面核實登記,準確掌握外來流動人員中黨員的數量、工作單位、居住地、聯系方式等情況,并進行分類歸檔,建立流動黨員信息庫。公安部門在流動人員登記備案中,要增加“政治面貌”內容。要將外來流動黨員編入其就業單位黨組織,就業單位未建立黨組織的,按照“就近就便”原則編入所在村(社區)黨組織或其他單位黨組織。
3、創新教育方式,不斷提高外出流動黨員的素質和技能。依托**黨建網、**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網,增設網上黨校、流動黨員論壇等欄目。結合外出流動黨員的學習需求,通過遠程教育,有針對性地開展市場經濟知識、法律知識、現代科學技術知識等與他們從業密切相關的教育培訓,不斷提高流動黨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技能。在每年“七一”、春節等重大節日和上級作出重要部署時,定期開展專題學習教育活動。外出流動黨員每6個月至少一次以書面或口頭形式向流出地黨組織匯報自己的思想、工作、學習等情況。外出流動黨員返回時,所在黨組織應及時派人與流動黨員開展談心活動,詳細了解黨員外出期間的表現和學習教育情況,聽取他們對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各級黨組織要加強對外來流動黨員的經常性教育,關心外來流動黨員的學習教育,引導他們積極參加當地黨組織的組織生活和網絡教育。外來黨員比較集中的鎮(街道)要加強與外來黨員家鄉黨組織的溝通聯系,互相反饋信息。
4、創新服務平臺,著力構建流動黨員關愛工程。鎮(街道)要全面建立網絡平臺,依托現代通信技術手段,定期或不定期地動態信息。通過網絡平臺讓外出流動黨員了解掌握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大事、最新的招工情況等實用信息。每逢黨的生日或傳統節日、黨員生日,要通過網絡平臺對流動黨員進行祝賀和提示,讓其感受黨的溫暖和關懷。外出流動黨員通過短信等網絡途徑,及時將思想狀況、工作動態、去向等反饋流出地黨組織,實現“雙向互動”。充分發揮人才交流中心和勞動力市場信息網的作用,在人才交流中心建立“流動黨員就業服務站”,對登記申報的流動黨員優先安排就業。每年至少推出一場黨員員工專場招聘會,優先服務于無職黨員和黨務工作者。各級黨員服務中心要不斷拓展服務功能,積極開展各項活動,營造溫馨的“流動之家”。
5、創新工作載體,積極促進流動黨員作用發揮。開展“我為家鄉增光彩,我為家鄉做貢獻”活動,充分利用外出流動黨員眼界寬、信息靈、技術強、路子多的優勢,引導流動黨員積極為家鄉建設建言獻策、牽線搭橋,傳送信息,引進項目技術,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共同為家鄉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穩定服務。開展“老鄉黨員服務老鄉”活動,外來人口比較集中的鎮(街道)可建立外來流動黨員治安信息員隊伍,為公安部門提供信息,協助化解不穩定因素。推行黨員“掛牌上崗”、“掛牌經營”,引導流動黨員帶頭遵紀守法、誠實勞動、合法經營,充分發揮他們在外來人員中的帶頭示范作用,為流入地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穩定服務。重視流動黨員中的優秀分子的培養和使用,努力把政治素質好、懂經營、善管理、有開拓進取精神、群眾公認的流動黨員,作為后備干部進行培養,選拔推薦到社區和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班子中來。組織開展“十佳外來流動黨員”評比活動,培樹流動黨員的先進典型,以點帶面推進工作的整體開展。
四、組織領導
各級黨組織要將加強和改進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納入黨建工作責任制內容,切實加強領導和指導。市委組織部(市社會工作委員會)做好牽頭抓總,公安、工商、稅務、民政、人事勞動社會保障、教育等部門和各行業主管部門要履行職責,加強溝通協作,定期通報和研究流動黨員管理工作。要加強督促檢查,嚴格按照中央組織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黨員組織關系管理的意見》的規定,規范轉移和接轉流動黨員組織關系,充分保障黨員權利義務的有效履行。要經常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及時發現和解決存在的問題,鼓勵和創新并及時總結推廣好的做法和經驗,不斷探索新途徑、新路子。要通過多種渠道,解決流動黨員管理工作所需經費和場所問題。
- 上一篇:黨委領導基層蹲點調研報告
- 下一篇:黨委蹲點調研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