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風險管理工作意見

時間:2022-04-25 11:39:00

導語:建設工程風險管理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設工程風險管理工作意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探索創新管理機制,提高建設工程安全和質量管理水平,根據《建筑法》、《保險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工傷保險條例》等法律法規,以及建設部《關于推進建設工程質量保險工作的意見》,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建設工程風險管理制度試點工作指導意見。

第二條本指導意見所稱的建設工程風險管理制度,包括工程保險制度和工程風險控制制度。

工程保險制度,是指工程參建單位通過與保險公司訂立建設工程保險合同,將建設工程中由于自然災害、意外事故和約定責任導致經濟損失的風險進行轉移,根據合同約定由保險公司對損失進行賠償的制度。

工程風險控制制度,是指工程參建單位和保險公司及其委托的風險管理機構為降低和避免因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而對建設工程實施安全質量監管和對事故預防預控的制度。

第三條按照“共同投保、共同保障、共同控制、相互制衡”的原則實施建設工程風險管理制度。

共同投保,即參與工程建設的建設單位、勘察設計單位、施工承包單位共同投保建設工程保險,確保工程建設和竣工后一段時期內的安全質量事故和缺陷損失能獲得經濟補償。

共同保障,即由保險公司及其委托的風險管理機構共同對建設工程進行安全質量風險管理,共同保障工程安全和質量,并按保險合同約定對出險給予及時理賠。

共同控制,即共同投保單位和共同保障單位,共同參與建設工程現場安全質量風險控制。

相互制衡,即引入保險制度,通過經濟手段將部分的建設工程安全和質量監督管理責任轉移至保險公司和風險管理機構,對建設、設計和施工單位的安全和質量控制行為形成第三方制衡機制,互相制約,共同規范市場。

第四條選擇本市政府投資的建設工程或者政府主導的公共建設工程開展建設工程風險管理制度試點,通過政府工程的示范效應積極引導其他建設工程參與試點。

第五條**市建設和交通委員會(以下簡稱市建設交通委)、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管局負責本市建設工程風險管理制度試點的綜合管理,并成立**市建設工程風險管理試點工作推進小組,具體負責試點的監督、指導和協調工作。

區、縣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所轄行政區域內試點工作的有關管理工作。

第六條相關管理部門應當積極支持工程建設風險管理試點工作,減化審批程序,縮短審批時間。對試點企業給與必要的扶持政策。

第二章風險管理參與主體

第七條由建設單位牽頭,與勘察設計單位、施工承包單位組成共同投保體投保建設工程保險。

第八條經認定的保險公司可以參與建設工程風險管理試點。

對于投資大、風險大、行業特殊、理賠要求高的工程可由幾家試點保險公司實施共同承保。

第九條風險管理機構受保險公司委托,對建設工程潛在的安全和質量事故損失風險因素實施辨識、評估、控制、處理,促進工程質量的提高,減少和避免安全質量事故的發生。

參與風險管理制度試點的風險管理機構應符合下列基本條件:

(一)具備甲級監理資質;

(二)具備施工圖審圖資格;

(三)具備工程檢測資格。

試點期間,尚不同時具備上述條件的,可以以監理公司為主采取委托形式聯合具有相應資質的設計審圖機構和檢測機構,共同參與工程風險管理。

鼓勵現有的工程監理、設計審圖、檢測等機構通過改組、合并等方式發展成為風險管理機構。

經認定的風險管理機構可以參與工程風險管理制度試點。

第十條安全質量鑒定機構負責鑒定建設工程保險期內發生的安全質量事故、質量缺陷和保險責任事故。

經認定的安全質量鑒定機構,不得與建設工程風險管理制度試點項目參與各方存在任何隸屬或者關聯關系,單位的員工也不能在安全質量鑒定機構中兼職。

第十一條試點企業在辦理認定手續時,資料齊全的,予以當場辦理。

第三章工程保險制度

第十二條本指導意見所稱的建設工程保險,包括建筑和安裝工程一切險、人身傷害險、工程質量保修保險等三個險種。

建筑和安裝工程一切險,是指共同投保體單位將工程建設過程中因自然災害、意外事故導致的工程本體的物質損失和約定責任范圍內應當承擔的賠償責任轉移給保險公司的經濟行為。

人身傷害保險,是指共同投保體單位將項目從業人員在直接從事工程建設項目過程中因意外事故導致人身傷亡引起的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以及將與承保工程直接相關的外來從業人員因住院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轉移給保險公司的經濟行為。凡已參加外來人員綜合保險的,人身傷害險保險費率按比例降低。

建設工程質量保修保險,是指共同投保體單位將工程建設過程中存在或產生的質量隱患在工程竣工滿一年后引發的質量缺陷損失轉移給保險公司的經濟行為。工程質量保修保險不設置免賠額。保險期從竣工滿一年后開始起算,最低保險期限為:

(一)基礎設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工程,為10年;

(二)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衛生間、房間和外墻面的防滲漏,為5年;

(三)供熱與供冷系統,為2個采暖期、供冷期;

(四)電氣管線、給排水管道、設備安裝和裝修工程,為2年。

其他項目的保險期限由雙方約定。

第十三條建設工程方案設計評審后,建設單位根據保險公司的管理水平、償付能力、信譽水平、類似工程保險經驗、風險管理服務水平、基本費率,通過比選等方式自主選擇試點保險公司,并簽訂保險意向書。

第十四條建設單位確定勘察、設計、施工承包單位后,保險公司委托保險中介機構等具有風險評價能力的單位實施工程項目的風險評價,并出具風險評價報告。

風險評價包括共同投保體風險評價和工程風險評價。

風險評價所確定的共同投保體風險系數和工程風險系數作為確定工程建設保險費率浮動依據。

第十五條風險評價完成后,由共同投保體與保險公司簽訂保險合同。

保險合同應包括保險責任、除外責任、保險費及費率、保險期限、被保險人義務、風險控制、保險理賠等主要內容。

第十六條建設工程保險采取浮動費率機制,在基本費率的基礎上根據共同投保體風險系數和工程風險系數實行相應浮動。

第十七條工程建設保險費=建設工程合同價×[建筑與安裝工程一切險基本費率+人身傷害險基本費率+質量保修保險基本費率]×(共投體風險系數×65%+工程風險系數×35%)+附加風險管理費

第十八條建設單位不再預留建設工程質量保證金(保修金)。

已投保設計職業責任險的設計單位,在實行工程建設保險和風險管理時按具體工程情況適當減少保費。

第十九條建設工程保險的保險費根據共同投保體成員的責任實行分擔制,其中建筑和安裝工程一切險,建設單位一般分擔80%左右,設計單位一般分擔20%左右。人身傷害險,建設單位一般分擔30%左右,施工承包單位一般分擔70%左右。建設工程質量保修保險,建設單位一般分擔20%左右,施工承包單位一般分擔80%左右。附加風險管理費全部由建設單位承擔。

第二十條建設單位在領取施工許可證的同時,應提供保單、保費付款憑證和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證明等資料。

第二十一條保險公司應按照保險合同約定,以統一理賠標準、縮短理賠周期的原則進行建設工程保險理賠。

第四章工程風險控制制度

第二十二條共同投保體成員應根據法律、法規、規范、標準和有關合同的要求,對工程安全質量風險進行自控和預防,并積極配合風險管理機構的現場風險控制工作。

第二十三條保險公司應委托風險管理機構,對工程現場進行風險控制。

保險公司可以通過比選等方式選定風險管理機構,并與風險管理機構簽訂風險管理委托合同。

第二十四條風險管理機構的風險控制應從項目初步設計起貫穿到竣工后滿一年止的工程建設全過程。

風險管理機構根據工程具體特點,以建設工程保險合同和風險管理委托合同為依據,編制風險管理大綱、各階段風險管理實施方案和程序、事故應急預案,加強風險的預控和預警工作。

風險管理機構對初步設計進行風險指導和質量預控,對施工圖設計進行審查,并出具施工圖審查報告。

風險管理機構建立風險預防清單,確定風險控制對策,及時建立視像監控平臺和信息處理平臺等技術監控手段,通過現場跟蹤管理,實現風險動態管理和節點控制。

風險管理機構認為施工不符合工程設計要求、施工技術標準和合同約定的,或者可能產生工程安全和質量隱患的,有權要求建筑施工企業改正。對影響工程主體結構安全和質量的建筑材料、構配件和設備,未經風險管理機構簽字認可,不得在工程上使用。

風險管理機構出具的工程評估報告,應當作為工程竣工驗收備案的必備資料。建設單位申請辦理工程竣工驗收備案時未提交工程評估報告的,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機構不予受理。

第二十五條風險管理費按下列公式計算:

風險管理費=設計階段質量風險管理費+施工階段和竣工后一年的安全質量風險管理費

設計階段質量風險管理費,施工階段和竣工后一年的安全質量風險管理費,試點階段參照**建監協字(20**)第20號《關于工程建設監理費**市行業指導價標準的通知》中設計、施工、保修三個階段的監理取費標準再增加10%安全管理費。

第五章各方義務和責任

第二十六條共同投保體成員應依法承擔建設工程安全和質量管理責任。試點工程中,建設單位可以不再委托監理機構實施工程監理。

共同投保體應嚴格按照合同約定支付建設工程保險費。

在發生建設工程安全和質量事故時,共同投保體應及時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損失擴大并將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

建設工程在竣工后一年內出現質量缺陷的,由施工承包單位負責維修,維修費用由施工承包單位承擔。

第二十七條保險公司對合同約定的建設工程保險責任負有經濟賠償義務。

保險公司收到共同投保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后,應當及時作出核定;對屬于保險責任的,應及時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對應理賠的金額超過500萬元的重大賠案,在賠償限額內應及時預付賠款。

保險公司應嚴格按照風險管理委托合同向風險管理機構支付風險管理費。

保險公司應制定工程防災防損制度、事故應急預案、重大損失報告制度、預付賠款制度和保險理賠綠色通道制度。

保險公司應對建設工程保險單獨核算,對出險和賠付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定期向**市建設工程風險管理試點工作推進小組上報當年的賠付情況。

第二十八條風險管理機構應對工程安全質量承擔監督和控制責任。

在風險發生時,風險管理機構應及時采取措施防止損失擴大,對已發生和還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有效的控制。

風險管理機構不按照委托合同約定履行風險控制義務,給保險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二十九條檢測機構應對工程現場檢測對象負責,加強對現場材料和重要試塊、試件的現場取樣,對樣本的生產廠家和代表性進行確認。

第三十條安全質量鑒定機構從事安全質量事故、質量缺陷和保險責任事故的認定,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堅持客觀、公正、公平的原則。

安全質量鑒定機構因自身過錯對保險當事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相應的經濟賠償責任。